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铁笼子里,笼子上头吊着一根香蕉。笼子外头有个机关,只要有猴子去拿那个香蕉,就会有高压水柱喷向笼子,所有的猴子就会被喷个湿漉不堪。刚关进笼子时,有猴子想去拿香蕉,但不知为什么有水柱喷过来,所有猴子都浑身湿透。其他猴子也想效仿第一只敢于伸手的猴子,但结果都是一样,于是猴子们一起开会,达成一致意见:无论是谁都不能碰那只香蕉。 后来,有一只猴子病故,又进来一只新猴子甲。这个新猴子甲看到香蕉后是兴奋异常,马上就准备要去拿,其他四只猴子着急了,马上联合起来,将新猴子甲海扁了一顿,警告他千万别动那只香蕉。新猴子甲不服,又尝试了几次,结果被打的满头是包,便变得服帖,再也不想去动香蕉了,于是相安无事。不久,又有一只猴子病故,近来一只猴子乙,自然,猴子乙也要马上想去拿香蕉,结局和猴子甲一样,被打得很惨,其中猴子甲打得最卖力。猴子乙尝试了几次,也被迫放弃。 后来慢慢的,五只老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笼子外面的水枪机关也没有了,但大家还是都不敢动那只香蕉。虽然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但每只猴子还是相互被告戒:千万别动那只香蕉,一旦想动它,便会遭到大家的一顿毒打。 故事很简单,但让人深思。几个猴子呆在一起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组织,每个猴子都有其思想和行为,但为了大家都不被水淋湿,保障笼子的安全,组织就要力求避免这种个体的思想和行为的干扰,要求步调一致,所以就产生了规则:千万别碰香蕉。结果是组织凝聚起来,面对水枪的威胁而毫发无损。后来水枪没了,老猴子也没了,新猴子就构成了新的组织。由于已经养成的惯性,新组织根本就没有考虑该规则为什么会存在,而继续想当然照搬上述规则,一起望“蕉”而心如止水。 猴子见香蕉不吃是有悖常理,是什么力量让其可以违背天性?那就是该组织的规则。要想生存下去,就得遵守规则,就能换来暂时的平和,各个猴子为了自身的安全选择的服从规则,从而整个组织政令通畅,拥有完美的执行力。随着时间的发展,猴子们已经习惯了该规则,见香蕉便避而远之,逐渐逐渐,有可能饿死在香蕉堆里。 于是问题产生了?遵守规则是从业者的职业素养,企业可以从中实现高度的执行力,于是企业醉心于建章立制起来,意图在企业内部制订多种规则,但规则应如何创建呢,很多企业对此并没有清晰的答案。 从故事中看来,规则的产生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从实践中自我体会而来,是老猴子们经历多次惨痛的教训总结出的真知灼见,一碰香蕉就会浑身湿透,所以千万不碰香蕉,并且也不准其他猴子去碰香蕉;另外就是师从他法,仿效别人,不清楚为什么不能碰香蕉,但老猴子说不准碰就不碰,也不准新来者碰。不管何种途径,一旦遵守规则,大家就相安无事,虽然吃不到香蕉,却也能保一时平安。 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优秀到卓越,会经历许许多多的磨难,也会有很多经验教训。而这其中绝大部分可能已经变成"规则"在企业固化下来,另外由于自身的知识经验局限性,会去仿效更加优秀的企业做法,从外部搬来许多规则,认为这些"舶来品"是让那些企业达到世界级的重要因素,便不加思索认为自己企业也一定要实施那些规则,甚至于出现"跟风赶时髦"现象,别人用的我用,别人不用的我用,什么流行我就用什么,一时间企业都号称要"上市",要"6σ“,要"ERP",要"BPR",……好不热闹,须不知企业自身是否有能力、有必要去做这些,结果往往是闹个"东施效颦",不值一哂。 规则不能是一成不变的,任何规则其合理性都是起相对的。笼子外的水枪存在,就有"千万别碰香蕉"这一规则存在的合理性,水枪不在了,该规则就成了猴子们获利的最大障碍,而且该障碍还是自己制订的。所以我们要保持清醒:要时刻分析现有的各种规则是否有必要存在,是否是在促进自身的发展。不求最好,但求最"IN"的想法是不能提升企业的执行力水准。我们必须得时刻反省"规则"存在的合理性。一旦"规则"生存的土壤已经变化,那就要相应进行变化。适宜的规则能产生完美的执行力,不恰当的规则会令企业作茧自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