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linuzboy - 

连载:《投资者文摘》

[复制链接] 42
回复
1570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1
发表于 2008-7-24 18:20:59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四)

 

从本辑起,我们将陆续介绍由雷格·梅森基金管理公司组织的年度投资大会。该大会在2003年发起,2004年开始称为《思想领袖论坛》。根据《下一只大牛股》的作者迈克尔·莫统计,在1995-2005年间美国表现最好的股票中,雷格·梅森公司名列第13位,高通公司才列15位。雷格·梅森公司的市值从1995年年底的4,23亿美元上涨至2005年年底的135,1亿美元,股价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3%,每股收益增长率为23%。这当然与公司曾连续15年击败标普指数的比尔·米勒的明星行为有关。

《Value》的读者早已知道,比尔·米勒受芒格等人的影响,喜欢复杂科学,他与另一位同道麦克·莫布森(《More Tham You Know》的作者,我们也曾介绍过)作为《思想领袖论坛》的主持人,邀请各学科与行业的精英专家共同探讨投资。

我们将先介绍2003年的论坛内容,共有10万字,可谓特别报道。

曼德雷度假酒店集团总裁格伦·薛华介绍了拉斯维加斯赌业策略。1990年美国赌场收入总额为80亿美元左右,2002年已突破390亿美元,其中,河船赌场占40%,印第安人保留赌场占31%,第三位才是拉斯维加斯,占12%,这与我们的印象不符吧。

更与我们想象中不同的是,拉斯维加斯竞争性并不强,拉斯维加斯大道供应处于历史低点,从1996年至2000年期间,大道上仅仅增加了一家价值70亿美元的赌场,因为已经没有可以使用的土地资源,许多数十亿美元的大楼不会推倒重来。

拉斯维加斯赌业属寡头垄断,虽然大道上有8万间酒店房间和4.3万部老虎机和40家合法赌场,但超过80%的赌场归三家公司所有,它们分别是曼德雷度假酒店集团、米高梅公司和凯撒娱乐集团。

比较有意思的是,曼德雷的酒店收入要高于赌业,酒店房间的利润率为70%,而赌场的利润率为60%左右。

2003年论坛的主题是投资决策如何制定,从而改善投资的方法。比尔·米勒提到了《扑克理论》的作者的一段话,值得深思:

“每次你在最有利的情况下(赔率对你最有利)押注,你已经因这一押注行为而获得了某些东西,无论你最终是否赢了。同样,只要你在最不利的情况下押注,你已经失去了某些东西,无论你最终是否输了。”

赛马专家史蒂文·克里斯特也说过同样的话:

“关键并不是参加比赛的哪匹马最后可能成为获胜者,而是哪匹马或者哪些马给出了高于它们实际获胜机会的赔率。这听起来是很基本的东西,且许多赌马的人可能认为自己就是这么做的,但事实上很少有人真的这么做。”

只有在赢面大的情况下出手,即使输过几次,最终也会赢;在赢面小的情况下仍要出手,即使赢几次,最终还是输。我最近到一家证券公司营业部,问了两位工作人员,他们在这场大牛市中没赚到什么大钱。何以如此?他们每天频繁地杀进杀出,交的手续费比他们的工资与奖金还要高,在任何时候都要赌一把,不管赢面大小,很难获得好的投资业绩。如果到了大熊市,内外交困,他们这样做可就麻烦了。

其实,这也是大多数人最终难以在股市交易中安身立命的根本原因。

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写了两本畅销书——《引爆点》和《决断2秒间》,写得有意思,《投资者文摘》都摘了一些。《引爆点》最让我有同感的是“流行的兴起竟是系于关键的少数人身上,而他们在其间发挥的作用可以用联络员、内行和销售员来形容。” 《Value》算不得什么流行,但我们也发现正是一些“内行”读者将杂志传播开来。过去我们一直说口碑相传,《引爆点》把其中的运作机制点出来了,很受用。《决断2秒间》说的是直觉的作用。在中国书画鉴定中,有些老法师喜欢先拉出作品的一角,仔细琢磨后再观全作。我过去总觉得玄乎,读了《决断2秒间》后,才知老法师可能先通过直觉感知画面的笔墨与气息,作出初步但也许是重要的判断。因为谁都知道,只有通过鉴赏全作,才能作出全面的判断;不过,作伪者正是利用这点,在全局气势乃至某些细节上蒙骗你。我早年有过一次经验,去苏州拜访一位老先生,他把两件假货让于我。我之所以上当受骗,第一,我没有防备;第二,作品本身也够拽的,如一把苏州吴门画派末期陆恢的扇子,乍一看画得蛮精到,最奇的是画当中有一烧焦点,我马上被它所吸引,觉得美中不足,却无心思判断真伪了。事后一想,这是作伪者布的局啊。如果我不急于打开扇面,而是“窥一斑”,就不会大受焦点的干扰了。当然,凭我的鉴画水平,加之高人布局,我最终一定还是会跌进去的。但高手可能会逃过一劫。

《反常识经济学》与《决断2秒间》一样,也有趣,但未必实用。作者史帝文·蓝恩博也是聪明人,他的一些观点对我们有冲击力,比如原书名《性爱越多越安全》(《More sex is Safer Sex》)。根据我多年来的阅读经验,这类“经济学帝国主义”(以为什么事儿都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的书籍可以看,但得批判地吸收,更别当真去应用。我认为,这些人(包括几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足够聪明,他们能把一些经济学的基本规则推演得淋漓尽致,可经常忽略了其他的要素(在他们看来是应该忽略的),而后者往往与所谓的经济学原理一样重要。他们一旦离开自己的专业足够远,往往会成为书呆子,尽管是聪明的书呆子。

《地位、声望和社会支配》出自于D·M·巴斯的《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也被称为“演化心理学”,在当代国际知识界似已成显学,我们在投资领域中也经常见到人们应用。之前的《投资者文摘》已有介绍,今后仍会注意这方面的内容。

32
发表于 2008-7-24 18:26:55 | 只看该作者

选自《Value》杂志  www.valuegood.com

2008.6月刊  投资理财  文/张志雄

 

《贸易打造的世界》被我们选为“Value 2007年最佳图书”,并承诺会在《投资者文摘》中有所表示,现在读者可以在这辑和下面几辑中看到大概。

《探索智慧:从达尔文到芒格》可算是对芒格学问的总结,曾在伯克夏股东大会上讨论过。芒格的“官方网站”上专售两本书,一本是《穷查理年鉴》,另一本就是黑封皮的《从达尔文到芒格》。好友曾把这两本书作为礼物送给我,可想还是蛮流行的。《穷查理年鉴》的大部分内容已在以前的《投资者文摘》中编译过了,我们着手编译《从达尔文到芒格》,给中国的芒格迷一个交待吧。

《最衰者生存》可谓演化史上的“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其中的事例对我思维的冲击不小。“血色沉着病”是一种体内铁质的新陈代谢受阻碍的遗传疾病,即体内含有大量的铁,远远超过正常的数值,会让人在中年病情恶化,走向死亡。1996年,导致该病的主要基因被分离出来,专家发现它是西欧后裔最常见的基因变异,概率是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吧(当然,真正发病的人还是极少数)

专家推测这些病患基因的携带者恰恰是1347年欧洲鼠疫的幸存者的后代,当时欧洲大约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口死亡,总数超过2,500万人。早在这之前,由维京人带着血色沉着病基因扩散到了整个欧洲,对鼠疫有特别的抵抗力,因而幸存下来。

当然,患这种病的人在中年也会死去,可这已足以让他们传宗接代了。按作者的说法是:“在大部分人无法活到中年的族群,一个将会在中年害死你但却可帮助你活到那年纪的遗传性状,可说是,唔,梦寐以求的东西!”

由此,欧洲最古老的疗法之一放血有了新的解释,这在不远的过去可被斥之为愚蠢之至,因为“放血,也就是今日所知的静脉切开术,绝对是血色沉着病的疗法之一。血色沉着病患者定期放血,可以将体内的铁质下降到正常标准,避免铁质累积在身体器官里造成伤害。”

有一种糖尿病在北欧后代中特别常见,芬兰世界第一,瑞典第二,英国与挪威并列第三。据推测,13,000年前冰河期突袭北欧地区,居民为了生存,过度排除体内水分,造成高浓度的血糖来抗寒,留下后患。糖是天然的抗冻剂,有一种很流行的“冰酒”(高甜度的葡萄酒)就是采摘第一次降霜的冰冻葡萄酿制而成,它的甜度来自于抗寒皱缩而流失水份的葡萄。

基因与演化是件奇妙却不完美的事情。我一直为喝牛奶或吃奶制品而肠胃不舒服感到窝火,看了《最衰者生存》后,释然了。

“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成人喝牛奶的时候,都会感受到非常不舒服的消化反应,因为一旦他们不再喝母乳,身体便停止制造可以分解乳糖的酵素,乳糖是牛奶中主要的糖分。但是,假如你可以安然喝下牛奶而没有出现胀气、胃绞痛、腹泻等典型乳糖不耐症的症状,你就是个幸运的突变种,你可能是惯于喝动物奶的农夫后代——你的祖先身上出现了一种突变,得以在成年后仍然继续产生乳糖酶这种可以分解乳糖的酵素,接着这项突变遍布农业人口,然后根植在你的基因库里。”

自从我知道祖上与习惯于喝牛奶的农夫无关后,也就每天早上吃白粥加咸菜,安之若素吧。

可庆幸的是,我喝酒后心跳不加速,体温不上升,脸不红。据作者介绍,50%的亚洲人酒后有“亚洲潮红”或“酒酣耳热反应”,而在其他人类族群中不常见。原因是亚洲人有一种基因变异,不能把乙醇的副产物乙醛的毒性转化为醋酸盐。

随着美国的强势文化在全球展开,“好债”的概念大行其道。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欠债从来不是个好东西,直至今天,我都无法习惯贷款买车买房,不是说自己是多么有钱,而是心理上不舒服。我的信用卡从不拖欠,只不过把它视为方便的工具罢了。

我恐怕是银行等金融大机构最不欢迎的人。我想,他们宁愿要一个有可能最终欠债不还却在此之前一直支付高利贷的客户。

“好债”也算是20世纪以来的一项基因突变吧。

不过,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级债危机把全世界闹得鸡犬不宁后,所谓合理使用债务究竟是理财还是陷阱的问题又暴露在我们的面前。

在此之前,詹姆士·史库洛克拍了一部《刷爆信用卡》,在美国的反响不错。于是他进一步将拍片过程中遇到的人物撰写成《贩卖债务的银行》,并加入更为深刻的分析与反省。

我们看到的关于美国次级债的理性分析文章不少了,再来读读这本记录美国各个层面因债务而生的悲喜剧,是颇有价值的事。

我这儿摘录一些议论吧:

但还有更大的错误观念在流行,误解债务已经与从前的债务不同,例如有“好”债与“恶”债之别。听听苏丝·欧曼,她会告诉你一个数字,你的信用积分(又称为FICOFair Isaac Corporation的缩写)决定了你的财务前景。尽管好的信用积分让你的房贷与信用卡利息较低,但你也因此门户大开,“好债”的贷款如低利贷款,额度如潮水般上涨,而这些贷款通常不会维持低利率太久。人不应举债这个观念现在被认为不切实际。毕竟,谁不欠债呢?

更吓人的观念是,视债务为我们的朋友,是可以让我们“一无所有,却享有一切”(own nothing, have evrything)的神奇工具,这句话是网络音乐服务商那普斯特(Napster)的新广告用语。

想想也是,你欠了“好债”,说明你信用好,信用好,你就到处通行无阻,是良民了。那为什么我们不努力做到不欠债呢?或者,舆论为什么从不谈论不欠债的人是最好的信用者呢?恰恰相反,舆论经常暗示我们不欠债的人缺乏金融理财意识。

提高信用额度,在史库洛克眼里,也是“阴谋”啊。

费用改变了银行赚钱的方式,但多数人还是相信以前的美好时光,那时银行只在认为你有能力还钱时才借钱给你,而我们视贷款“获准”为一大肯定,从银行借到钱,即使是像高利率的信用卡,仍意味着我们跨过门槛进入成年期。

为什么我们还相信这种神话?因为我们宁愿相信,银行也这么告诉我们。任何一封提供信用额度的信如果未能表达对潜在客户的敬爱与倾慕,无异是跟自己过不去。信封看起来要很重要,文件必须让我们觉得受到特殊的待遇,行销副总裁必须亲自恭喜我们成为他的重要顾客,并赞扬我们这些年来负责任地使用信贷,也许还会透露我们被列于特别名单上,是白金、钛金或尊贵一百顾客,或者是白金特选或特优,或其他我们尚未听过的陈腔滥调。

银行不只提供我们信用额度,绝不仅于此。我们努力争取这种地位,这些恭维只是证实我们了不起,吾命当如此。银行是我们恭敬的仆人,对我们只有无尽地恭维,只有奉上源源不绝的信用额度。好吧,就算信用额度是有限的,但还可以设法提高,如果我们打电话请求,如果我们支付超额贷款的手续费,限制就可以取消。

对在高中或大学时就收到第一张信用卡的人,信用卡好像让他们一脚跨进了成人世界并实现了最终的人生目标——挤进美国中上阶级。已逝作家塞尔比(Hubert Selby)常说,美国人被灌输的观念是,他们是天生的混球,而人生的目标就是成为富有的混球。多谢新的银行制度,我们现在只要满18岁就可以成为拥有信用卡的混球。

我上面不是说自己把信用卡当成现金卡吗?但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2007年中,我因两次失误(可能少付了几块钱),被招商银行扣了100多元钱。这是高利贷啊。

我可能是小人之心,但确实觉得信用卡的账单设计得有学问。记得有一次我在国外刷卡,一下子在账单上找不到刷卡的金额,后来才发现它与人民币分列在两个地方。这不是故意让人“忽略”还债吗?一位朋友告诉我,他真失误了。可能抗议的人多了吧,现在账单总算把人民币与美元并列了,但仍不给你一个总的还款金额,你得把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用什么汇率呢?没人告诉你,尽管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已是17了,我每次只能乘上8,还得复算两次,我那两次被扣款就是少计算了个零头。

我一直有种窘迫感,生怕哪天忘了缴款,然后被银行狠狠地扣款。

我太小气了吧。但看着人家虎视眈眈地盼你“失误”(这可是盈利模式啊),不爽啊。

美国人办房贷靠说谎,和银行一起合作,也与中国无异:

他最新的一位客户是家得宝(Home Depot)的出纳,她想要买栋房子,更具体地说,她想买公寓。她渴望沾到一点美国梦的价格是40多万美元,以洛城的标准是个好价格,但以她一个月1,300美元的收入而言并不实际,换言之,她的收入只有她房贷月付金额的一半,不用计算机算也知道她买不起。

不过,房贷业者替像她一样收入不多的数百万美国人打造了一种商品,正式的名称是“收入自己填”(stated income)贷款,你我这种贷款中介朋友则叫它“说谎者的贷款”,它的手法如下:家得宝出纳填入我朋友叫她写的收入——不管是多大的金额,银行需要在她的申请表上看到这个数字(视而不见,视而不见),中介与银行双方都同意不去求证,例如看看报税单或月薪支票存根(放水、放水)

事实是,她的房贷是她之前每月租金的四倍,如果需要的话,她可找朋友充当“房客”分摊她暴增的租金,换言之,她填的数字其实是一场演给银行看的戏(视而不见,视而不见)。如果她没有朋友,或者她没有愿意陪她造假的朋友,会有人充当她的朋友,大概是由贷款公司介绍的(视而不见三次)

这位出纳要做的只是提供还算好的信用积分与签字。银行主管会同意借钱,他们的想象力与否认事实的能力创新高,他们在茶水间带着怀疑的口气互问:“没想到家得宝的出纳一个月净收入6,000美元呢。”这家公司的工会一定很要得!

在书中,处处留下了史库洛克的嘲讽:

我对“好客人”有新的了解。到目前为止,我听到最好的定义来自万事达卡的副总裁,就是“喜好信贷的人”,也是“永远愿意每个月只付最低应缴额的人”。现在我知道为什么如果我不全额缴清,我的信用额度反而会提高;我知道为什么世界最大的银行在密西西比最穷的后街找生意;我知道为什么同一家银行会在告得你无家可归的同时,又主动寄一张5,000美元的支票给你。

如珍妮的观察,信用是一套双重标准的制度,把人分成借钱付利息与储蓄收利息的人。这原本一向如此,改变的是贷款的行销方式,使得贷款不再是一个工具,而成了一种生活方式。金融业花大钱来散播“债是好的”这样的迷思,散播“好信用积分与申请获准很重要”这样的迷思,就好像这种获准与前一世代以拒绝为主的获准有相同的意义。

此外还包括诸如此类的迷思——带母亲去古老的国家旅游,要比照顾好未来的财务更重要,不这么做是不道德的;负债才是自由;财富是花钱,而不是存钱;只要维持在“完美客户”的名单上,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信用额度。

当然,这种“好债”和“债好”基因突变在全球一定会大行其道,最后演化成血色沉着病还是糖尿病,或是一个更丑陋的未来,天晓得。

我一向还是蛮佩服央行行长周小川的治学态度的,直到20083月他在人代会答记者时说不加息有两个理由,让银行的钱进入股市和促进消费。当月通胀率已接近9%却不加息,确实可以让一部分钱从银行流出去。问题是,在资本价格高涨的情况下,把钱赶进资本市场,不但失去了央行醒酒人的角色,还鼓励人民成为醉鬼,真绝。

《打眼》讲述的是艺术品市场中的故事,是说给“外行”人听的。其实在华人艺术品市场中,当代艺术是近年炒作得最凶的。欧洲艺术基金会的一项统计表明,光是2003年到2006年,中国当代艺术价格上涨了100倍,如果算上那些刚冒出头的二、三线画家,价格从1,000元涨到10万元,还真是这个涨幅。据美国20083月的《福布斯》杂志报道,中国大陆的大部分美术馆可以被“钱”打通关节,让艺术家作品进入展览,这在上海最为严重,其次是北京和广东。而在西方,美术馆的收藏与展览代表对艺术家创作的肯定,只要有大型知名的美术馆收藏、展览,艺术家等于一夕成名。

在国际画坛上,画廊替旗下艺术家在拍卖公司“护盘”是公开的秘密。但在中国,艺术家也会亲自出马顶价,如果艺术品被自己给拍卖走了,若在拍卖的预估价内,拍卖公司就只收一半的佣金,约成交价的5%3%,有的甚至不收!如果超过预估底价,则收约8%的佣金。反正中国有4,000家各式各样的拍卖公司,活跃的艺术拍卖公司约有100家,竞争很激烈。最离奇的是,出现举牌标下画作后拒不交割的现象,即标下作品却不履行付款取件,拍卖行也没办法。

中国股市是做庄炒作加之股票(公司)渗水,艺术品市场亦步亦趋。在一位当红雕塑家的工作室里,居然有300个工人在工作,这分明是家工厂嘛,早已超出了助手帮忙的层面。中国传统中就有代笔现象,但如此数量空前的“代工”,太现代了。

外国收藏家也是入境随俗,20084月的苏富比香港春拍中,有一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专拍“仕丹莱专拍”,是美国一群藏家的拍品,其中竟有很多是近三年才创作就送拍的作品。换手率奇高,跑短线,逢高出货,在股市中不稀奇,却不是国际艺术品市场的惯例,这造成了艺术家作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仕丹莱拍卖中,雕塑家隋建国的一件作品“衣钵”,是以铝、漆创作的毛装,估价是103,000129,000美元。去年的纽约苏富比也有一件尺寸材质几乎一样但色泽不一的隋建国作品,以288,000美元成交。不过一年时间,估价已不如前一件作品的对折价。

其他文章,我这儿就不一一介绍了。

33
发表于 2008-7-24 18:29:16 | 只看该作者
选自《Value》杂志  www.valuegood.com

    2008.6月刊  投资理财  文/张志雄

 

1984年的股市畅销书《超级强势股》内地有过中译本,但已没有卖的,哪怕是在二手市场,我们的文章选自台湾译本。

关于作者小费雪,我们选译过他的《你只需要知道的三个投资问题》,还把其中的章节放在了2008年1月的《Value》封面故事《如何逃过股市大顶》中。

我这儿摘一段波涛的《证券市场的风险与心理》中关于小费雪及《超级强势股》中心思想的介绍:

肯尼思·费雪是菲利浦·费雪之子。和父亲一样,他也成为一名投资顾问和基金经理人。

肯尼思·费雪的成长型投资方法明显区别于菲利普·费雪的成长型投资。菲利普·费雪对成长型公司的分析更侧重对“人”的因素的分析,而肯尼思·费雪对成长型公司的分析更侧重对“人的活动结果”的因素的分析。

肯尼思·费雪认为,一个有巨大成长潜力的成长型公司,应具有以下特点:

(1)它应当是一家年轻的在挫折中成长的公司。肯尼思·费雪不看好“一帆风顺”、似乎“永不犯错误”的公司。一家成长中的年轻公司如果不摔跤,不犯错误,说明它没有足够的进取精神和足够的创新精神。

(2)它应当是一个不被投资界主流观点看好的公司。投资成长型公司的关键之一是在公司处于逆境时期对它进行投资,而不是和主流观点一道在它风头最盛的时候跟随大众追捧一家“明星”公司。

(3)它应当是一家能够不断推出新产品的公司。由于任何一个产品都有生命周期,因此如果一家公司过度依赖某个产品,公司的经营必然会随产品周期的下降阶段而陷入经营困境。因此,一家能够持续成长的公司,一定是一家能够不断成功推出创新产品的公司。

(4)不要用投资的主流方法寻找高成长公司。投资界的主流分析方法通常都是错误的方法,特别是不要单纯用“收益”或公司资产“价值”来衡量一家高成长公司。“收益”和“价值”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应当分析引起公司变化的原因而不是结果。

(5)当我们用“价格/销售”比率等指标分析上市公司时,我们的指导思想不是要发现“应当”买什么,而是要发现我们“不应当”买什么,即我们的首要目的是用这些指标来规避从众的风险,来规避市场大众追逐热捧的股票。

费雪认为,价值学派的以“市盈率”和公司“资产价值”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不适合于分析成长型公司,因为对该公司的成长动力并不能通过分析“市盈率”和“资产值”等信息得到深刻的理解。

肯尼思·费雪指出,分析成长型公司应注重分析“价格/销售额”比率。“价格/销售额”比率意味着,公司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公司未来销售的增长情况如何;二是公司未来利润率的增长情况如何。也就是说,我们应主要分析公司将来能做多大的生意,公司未来能赚多少钱。

对于高科技公司,肯尼思·费雪提出还可着重分析“价格/研发”比率。“价格/研发”比率可作为“价格/销售额”比率的有效补充,由于高科技公司是高成长公司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对公司未来的科研能力加以关注。

内地的毛羽(《价值投资:看透股票这东西》的作者)曾根据小费雪的思路,选择净利润过去三年稳健持续增长15%以上、未来三年复合增长预测在15%以上、市销率在0.75倍以下的公司,19家公司从2007年1月4日到6月30日半年中平均上涨142%,而同期上证指数上涨40%,比上证指数强255%。

我个人认为,小费雪这一策略比较适合牛市。以后我们还是可以再验证一下的。

《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也是台湾当地的畅销书,被《亚洲周刊》评为2007年十大好书之一。作者是位母亲,文笔不错,写的是小儿子随父母去美国念书的经历,看看还是可以的。在“Value之家”论坛上,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个热门的话题,《投资者文摘》会随时做些摘录的,届时我再细谈吧。

维珍集团总裁理查德·布兰森是我很喜欢的人物,人们经常提及“企业家能力”,其实真正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很少,布兰森是佼佼者。《投资者文摘》第11辑曾介绍过他的事迹,这儿又转摘他的另一本自传,我将它也推荐给《Value》的主笔胡海,他读后写了下面一段札记:

维珍集团(Virgin Group)的布兰森是一名多姿多彩的企业家,除了白手起家创建起包括维珍航空在内、涉及上百种业务的商业帝国之外,他的很多冒险活动(热气球探险)也是广为人知的。本书最早出版于1998年,在2004年的新版中,增加了作者的一个后记单元,但主要还是描写了作者前50年的经历,写得非常好看,充满娱乐性(作者的性生活丰富)和商业智慧。在我看,这是每个创业者都应看的一本书。

看完这本书,你很难不由衷地喜欢布兰森这个家伙(尽管你可能本来就知道他是一个很会自我炒作的家伙,而这本书可能就是他自我炒作的一部分),你很难不被他所表现出来的坦率、热情所打动。

就像很多高速增长的企业一样,布兰森的起家过程也体现出这样一个特点:不断地再投资,不断地增加杠杆。他说自己在40岁以前的商业活动的大部分就是在和银行谈判,怎样能多借点钱。正是由于这种扩张,使得他能很快做大,但这也充满风险,好几次资金链差一点就无法维持,也就不会有今天的维珍。

尽管如此,布兰森还是强调,每次他都尽量把可能的损失控制到最小。在进入航空业时,他确认从飞机租赁到人员合同都是以一年期为限,这样,即使亏钱了,他也最多亏一年,知道亏多少,而且因为他的唱片公司运作得很好,可以承受。

在到日本开唱片店时,由于日本的市场与英国的市场不同,而且租金很贵,他找了日本的合作伙伴。到美国纽约开唱片店之前,先是在悉尼开店(租金便宜),可以对商店的布局等进行各种尝试。

企业家的真正工作是管理人。布兰森的天才在于他能发现好的商业机会,吸引有能力的人,然后给这些人以充分的资金和精神上的支持,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发挥。出售维珍唱片的股权获得足够的现金后,他称自己是“维珍风险投资”,利用维珍的品牌对有潜力的人/商业机会进行投资。在维珍集团旗下,实际上是一家家独立/半独立的公司,在这些公司旗下,又可能有一支支相对独立的小团队(这些团队的人数很少超过100人),这样可以使每个人的职、权、利都相当明确,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对市场反映灵活,避免大企业病,而且能随时随市场而变化,让“毁坏性创新”为自己服务。

很多人把“唱片业”和“电影业”归为“娱乐业”,但这两个行业完全不同,唱片业的风险要小得多——初期投入有限,可以根据市场的反应调整你的后续投入(局部市场的反应好,增加宣传投入,扩大市场;反应不好,减少投入、止损);歌手、乐队一旦得到市场认同,他们的后续唱片的销量基本得到保障(卖得最好的往往是他们第2、3张唱片),他们以前的歌可以有持续的版税收入。而电影是需要一次性大笔投入的,但结果怎样一点没把握。

唱片业需要广泛撒网,签几十名歌手,最终可能仅成功一名,这一名歌手的收入占你总收入的50%。但这也是一个很“搞”的行业,需要不断地和歌手谈判,和他们重新签合同。如果是成功的歌手,尽量早的和他们重签合同,提供更好的条件。知名的歌手,即使出大价钱,不赚钱也要签,可以吸引其他歌手,这需要眼光。维珍唱片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其合伙人Simon的眼光,他不断地去酒吧挖掘人才,而他的品味使得他总能抓住潮流(但当Simon失去热情不再去酒吧时,就没能再发掘出新人)。

品牌的经营:与众不同,让客户有意外的享受。巴黎的唱片店原来是一家银行,古典的建筑成为地标,旅游点(如上海新天地)。维珍航空所有的经济舱都有独立电视,商务舱提供可平躺的座位。

要给客户不同的体验:伦敦的唱片店销售不佳,为了增加收入,出租店面销售其他东西。这样虽然短期里增加了一些收入,但从长期来说,导致顾客越来越不愿意来买唱片(唱片同质化严重,如何让顾客到你这里来买,关键是体验)。

股市市值和企业价值的脱离:维珍在1986年时以1.4英镑的价格发行上市,在随后的一年里,公司净利翻番,但随着1987年的股灾,股票的价格跌到了0.7英镑(随后管理层以1.4英镑的价格要约收购,私有化)。

有些看似不可想象的事,其实是有可能的:为得到免费度假,假装要到维珍群岛买岛(中介会免费接待他们)。一个开价300万英镑的岛,几个月后以18万英镑成交。

“在我的商业生涯中,我总是试图尽可能地控制成本和损失风险,维珍集团之所以能够生存,就是因为我们总是严格地控制现金。但我也知道,有的时候,为打破这些法则大把花钱是必须的。”

“我们发现借40亿美元来买18架新飞机,比借1,000万美元来装后座电视更容易。”

“(最初的唱片店)可能只是在一家鞋店楼上的黑暗的、狭窄的走廊里,只有一些货架,一张旧沙发和一个钱箱,但它以自己的微小方式教我们了解到现在我们对零售业所了解到的知识。”

“有一些最好的主意是凭空出现的,你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以判断它的价值。”

“从本质上讲,我对生活充满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也扩展到我的生意上,这种好奇心带我到很多意想不到的路径并让我接触到好多不凡的人物。”

“如果一个市场只有两家大公司来参与的话,在我看来,那就缺一点有益的竞争的空间。”

“推出维珍可乐的决定主要是由三个因素促成的——发现正确的人,利用维珍品牌,有限的风险。”

“知道什么时候和怎样对原有的合约进行重新谈判,完全是商业挑战的一部分。”

“在所有的业务中,维珍最终意味着服务、性价比和简单的产品。”

“正统的说法认为,当在经营一家公司时,你要集中注意力于你所做的事情,永远不要超越相当狭窄的行业界限。我认为这不仅是限制太多,而且是危险的。如果你只运营唱片店而拒绝拥抱变化,当像互联网这样的新东西发展起来时,你的销售额就会输给利用这个新媒介的人。成立你自己的互联网公司,让你的唱片店受损失,比损失给别人要好得多。”

“传统观念要求一家公司首先照顾它的股东,然后是顾客,最后再来关心它的员工。而维珍反过来做,对我们来说,我们的员工最重要。在我看来,这是常识,如果你有愉快、积极的员工,你更有可能得到满意的顾客。而相应的,所获得的利润会让你的股东高兴。”

“(SEGA的)销售额从200万英镑飞涨到1.5亿英镑,如果我们继续做的话,我们将不得不再花巨大的费用来推广SEGA。这是该出售的时候了。”

“祖母在99岁时去世。就在她去世前,她写信对我说,过去10年是她生命中最好的10年。”

34
发表于 2008-7-24 18:30:07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七

 我们之所以选摘《像巴菲特那样管理资金》是因为它至少在一个问题上讲得很好——巴菲特是如何管理旗下这么多业务分歧的企业的。韦尔奇当时管理通用电器,对多元化的公司标准是进入行业前三甲,那巴菲特的标准呢?

《像巴菲特那样管理资金》说得比较细,我看后的印象是,巴菲特管理旗下企业的特点与其投资是一脉相承的,即追求确定性。各位公司的CEO只要管好自己的一摊子事即可,然后把多余的现金交给巴菲特去再投资。哪位CEO要大力发展也可以,只要是支付年利率15%的资金成本。

这看似简单,其实倒也是管理多元化集团公司的好法子。集团的领导哪里搞得清楚底下这么多公司的业务发展啊,按部就班问题不大,若下面提出大发展的安排,领导如何决策?巴菲特就是不鼓励底下众多的CEO为了有为而有为,除非你每年的投资回报率能超过15%。

即便如此,恐怕也不能避免底下的企业出漏子,像通用再保的CEO约瑟夫·布兰登因“莫须有”的欺诈罪于2008年4月辞职,让巴菲特颇为难堪。自从巴菲特在8年前收购了通用再保后,该公司就麻烦不断,先是发现了疑似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衍生品,然后是参与IDG的合伙欺诈罪。

不出问题,什么都好说。以花旗集团为代表的混业金融前阵子搞得风生水起,现在因次级债等问题开始遭到怀疑,大领导能不能管好这么多彼此看似关联内里矛盾的业务,恐怕又要引起争论了。2008年4月中旬,通用电器第一季度收益远低于华尔街的预期,而在一个月前,公司CEO伊梅尔特还重申了公司利润将增长10%的目标,于是,韦尔奇在通用电器拥有的一个电视频道中对自己亲手挑选的接班人进行了直率的批评,认为他面临“可信度问题”。

我曾说过,巴菲特是历史上很罕见的商人,几乎是全能冠军,我们可学习他的一些投资方法和做人态度,但不要轻易与他相比。有位私募基金经理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最像巴菲特的人是平安保险的CEO马明哲,《Value》杂志网上论坛于是展开讨论,我认为是风马牛不相及。2007年,马明哲的各种收入高达6,600万,远远超出所有的中国上市公司CEO。如果马明哲是个职业经理人也就算了,而他事实上是平安保险的一位重要股东,这样做不合适吧,至少巴菲特绝不会这么干。以投资能力看,马明哲目前也没有值得让人极为肯定的项目,投资欧洲的富通公司还在亏损,而在20世纪90年代因通胀率高居不下承诺保险人高收益回报的项目至今亏损累累,这恰恰是巴菲特在年报中批判得最强烈的事。至于利用一切可能大规模地融资,马明哲倒是比巴菲特厉害。有人说,马明哲在高位大规模抽水,是低买高卖,巴菲特也会这么干。其实,从中国股市成立伊始,恶性圈钱就是我们的企业最爱干的事,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事儿连傻子都会干(只是没有这种特权罢了),用不着赖在巴菲特的身上。

《再造东隆五金》是台湾工商业著名的案例。20世纪40年代,台南范氏三兄弟以木制便当盒起家,然后跨进金属制锁领域,成为台湾市场大哥大,曾享有九成的市占率。1994年,东隆五金以每股82元的承销价上市(仅次于当年上市的台积电的89元),风风光光,但只有短短四年光景,这个曾名列全球前五大的制锁厂因第二代经营者好大喜功,不务本业经营、过度扩张信用交易,最后淘空上市公司,铸成大错。台湾的财讯集团执行官谢金河评论道:

东隆五金家族经营权夺权斗争曲折离奇,范芳源、范芳魁两兄弟联手演出王子复仇记,从伯叔手上取得经营权,此后两兄弟联手大举购并,宣布进军航太事业。90年代国民党执政时代擅长的金钱游戏,范家兄弟几乎无役不与,股市热烈炒作之外,范家兄弟又挥军进入人称“八卦山”的水坪顶,跟着别人逐鹿房地产业务,范家兄弟南征北讨好不风光。

可是脆弱的体质哪堪如此摧残,1998年东隆五金就爆出财务疑云,此后东隆五金股价急跌,随即爆发违约交割,东隆五金股价从云端跌落到只剩2元,投资人的心血几乎沦为灰烬,搞垮了东隆五金的范芳源、范芳魁兄弟也被移送法办,陷入群龙无首中的东隆五金只好向法院申请重组。

如同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众多经营不善濒临倒闭的公司一般,东隆五金眼看气势将尽,却在债权银行汇丰银行大力伸出援手的情况下,从“鬼门关”被拉了回来。濒临倒闭的公司一般很难有重新站起来的机会,但东隆五金却能重新站起来,债权银行重组的经营团队功不可没。台湾企业经营史上,企业重新再生,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页。《财讯快报》副总编辑吴美慧以她将近二十年的采访经验写下了这段精采过程,十分值得喝彩。

 

我感兴趣的是东隆五金是如何垮台的这段历史。我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关注台湾的“地雷股”,认为大陆也会重蹈覆辙,尤其是随着中国股市进入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粉墨登场,好戏有得看。总之,我认为我们中小股东要对上市公司的所谓企业家十分当心。90年代,我有一段时间对企业家比较迷信,后来接受了教训。别的不说,我看不少中国的CEO是赌性十足,比如,90年代后期,我遇到一位很有名的企业老总,他很得意地告诉我,他们企业真正的盈利来自于海外的高风险高收益的投机。我虽有耳闻,但亲自听到他这么说,很不是滋味。那时本人不傻,不过很天真,见身旁还有几位同事,便没有细问他炒得是什么衍生品,以免影响他的形象。十年过后,这家著名企业快要退市了,我估计他的投机输多赢少吧。前几个月,我又通过两条不同的渠道得知一家著名的成长型企业(和前一家企业差不多处于同一行业)的CEO好赌,输了不少钱,便让创业合伙人减持股票,也有公告。我没兴趣去查证事情的真实性,不过,我相信有这事。吃喝嫖赌都不好,但只有赌是要败家的。有一件事上市公司倒是披露了,中国股市的“好学生”、“劳模”——佛山照明用7亿炒股票亏损1个亿,使得从未亏损过的公司2008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7,500万元。前不久公司老板还说大量现金安安稳稳地放在银行里,股民同志们放心吧。我听到这消息也是大吃一惊,佛山照明一向以勤于分红著称,这在中国股市中并不多见。如此保守的公司突然变脸,你还敢相信谁?

“悠游死亡国度”选自《先上讣告,后上天堂》,把讣告的种种写得妙趣横生,我算服了作者。年轻的时候,我第一次去西方,见到墓地夹杂在民宅中间,挺奇怪的;尤其是中午啃着三明治,路过墓地,有些不舒服。中国人的墓地可不想放在家门口,得在有山有水的地方,风水好,还有就是不想天天或月月见到墓地,我们是敬而远之啊。每逢清明左右,倒是一家老小浩浩荡荡扫墓去,然后在途中大吃一顿,回家了。东西方对待生死的态度确实不一样,追悼会也是从西方引进的吧,旧时的名医陈存仁就认为瞻仰遗体是不卫生的习惯,也有理吧。追悼会气氛严肃是对的,但我们的悼词写得太拘谨死板,所谓盖棺定论,大事啊。我对中国旧时的墓志铭没研究,估计有意思的不多,浩然正气倒是多多。我虽没做过什么领导,但也念过两次悼词,一次是为外公做的,那时才是高中生啊。后一次是大学同桌一年级得白血病死了,我是班长,又致了一回悼词。现在回忆起来,总体感觉是比较恍惚,说了不少自己都没弄明白的话,不够真挚,更谈不上亲热。所以,我以后“死”也不肯去追悼会,对人的心灵伤害很大啊。

我特羡慕书中的行家里手能把讣闻写得这么生动活泼,仿佛死者复活。我不知道,如果在中国报纸上开个讣闻版,有没有销路?或者就建个讣闻网站,能不能在创业板上市啊

35
发表于 2008-7-24 18:31:06 | 只看该作者
借了楼主家人的一个地方,请勿见怪。
36
发表于 2008-8-4 23:16:58 | 只看该作者
选自《Value》杂志 www.valuegood.com

    2008.7月刊  投资理财  文/张志雄

 我在《投资者文摘》(19)中选过一篇《海龟投资法则》,此书有些美中不足,似乎不是很全面,不久我又从台湾找到另一本《海龟特训班》的中译本,比较有意思。

《海龟特训班》报道了一位20世纪80年代美国商品期货交易界的传奇人物——理查·丹尼斯,对他一手建立之海龟特训班的训练过程和交易方式作了详尽的叙述,作者也追踪包括丹尼斯在内的海龟交易员至今的经历,发人深省。

丹尼斯招来一批基本上没有交易经验的人进行培训,无非是与合伙人艾克哈特打赌——交易能力是天赋还是后天培养的?所谓后天的培养,主要就是遵守一套交易原则,持之以恒。但丹尼斯本身就是天赋与后天形成能力的矛盾体,即便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全盛期,他的业绩波动也很大,如1986年,丹尼斯赚了8,000万美元(相当于2007年的1.47亿美元),与赚进1亿美元的索罗斯和赚进8,000万美元的垃圾债券大王米尔肯齐名。但就在之前的1983年,丹尼斯管理的2,500万美元的资产急剧波动,1月份上涨了53%之后,2月和3月下跌了23%,索罗斯也震惊地收回他仅仅在两个月前投资丹尼斯的200万美元。丹尼斯的基金净值4月和5月局部反弹之后,又急降了50%。丹尼斯的不少客户花了两年多时间,投资才重新回到平衡点,大部分客户都撑不下去了,于是他在1984年关闭了一些账户。

1988年4月,丹尼斯又亏损了55%,不得不关闭了两只公募基金,从1983年开始的海龟计划也戛然而止。1994年丹尼斯又复活了,直到1998年9月,他的年复利回报率大约为63%,1995和1996年连续两年回报率高达三位数。但到了2000年9月,丹尼斯再次清盘,此前的6月下滑了50%,随后在7月稍有反弹,但最终下跌突破50%的关卡,变成负25%。

资金管理人都喜欢对客户说要风物长宜放眼量,但大多数客户都经不起长期的检验,反而是被“洗脑”的客户的银子在长期“投资”中耗损不少。

海龟系统是一套交易纪律,但小海龟们发现老海龟丹尼斯自己是纪律的违反者,他过度交易,有时承受的风险是海龟系统的100倍。

据《海龟特训班》的作者麦可·柯佛观察,后来有不少小海龟的业绩倒是不错,《海龟投资法则》的作者克提斯·费斯深受丹尼斯的喜爱,给了他最多的交易本钱,因此也赚了不少。但费斯离开丹尼斯后,在20年内没有什么交易业绩记录。

其实,海龟法则就是一套趋势交易系统,柯佛自己也是趋势交易者,他例举的2005年对冲基金的前十大获利者大多是趋势交易员:

1.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文艺复兴科技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Corp.):15亿美元。

2.布恩·皮肯斯,BP资本管理公司(BP Capital Management):14亿美元。

3.乔治·索罗斯,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Soros Fund Management):8.4亿美元。

4.史蒂芬·柯恩(Steven Cohen),SAC资本顾问公司(SAC Capital Advisors):5.5亿美元。

5.保罗·都德·琼斯二世,都德投资公司(Tudor Investment):5亿美元。

6.爱德华·兰伯特(Edward Lampert),ESL投资公司(ESL Investment):4.25亿美元。

7.布鲁斯·柯夫纳,凯克斯顿公司(Caxton Associates):4亿美元。

8.大卫·泰普(David Tepper),阿帕鲁萨管理公司(Appaloosa Management):4亿美元。

9.大卫·萧(David Shaw),DE萧公司(DE Shaw & Co.):3.4亿美元。

10.史蒂芬·曼德尔(Stephen Mandel Jr.),孤松资本公司(Lone Pine Capital):2.275亿美元。

 

我这儿还有一份2007年的十大对冲基金获利者的排名:

 

1.约翰·保尔森(John Paulson),Paulson & Company:289亿港元。

2.索罗斯(George Soros),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226亿港元。

3.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文艺复兴科技公司:218亿港元。

4.Philip Falcone,Harbinger Capital Partners:133亿港元。

5.肯格里芬(Kenneth Griffin),Gitadel Investment Group:117亿港元。

6.史蒂芬·柯恩(Steven Conen),SAC Capital Advisors:70.2亿港元。

7.Timothy Barakett,Atticus Capital:58.5亿港元。

8.史蒂芬·曼德尔(Stephen Mandel Jr.),Lone Pine Capital:55.4亿港元。

9.John Griffin,Blue Ridge Capital:48.8亿港元。

10.O. Andreas Halvorsen,Viking Global Investors:40.6亿港元。

 

2007年,索罗斯、西蒙斯、柯恩和曼德尔四位仍然在榜上,确实厉害。

我坚持这样的看法,趋势交易员绝大多数不可能长期(20年)保持优异的成绩,如果注意控制风险,把它视为资产管理业务的一种迅速成功的方法,倒是可行的,甚至会比价值投资还要成功,因为不要说20年,就是10年钱也赚够了。如果钱是自己的,见好就收吧,你可没有客户的钱可以垫背。

 

《亚洲名牌圣教》的开篇引言就“耸人听闻”:

“怎么你们没有总理用的那种方格子围巾?”发问者是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他说的总理就是以改革中国经济著称的朱基,而他口中的方格子围巾则是让众多日本女性不惜一切代价非买到不可的Burberry围巾。

这个真实事件发生在北京赛特购物中心,赛特并非销售精品的热门地点,从没有国家主席私下造访过。所以,江泽民当时走到三楼男装部还未被认出来,在引发一连串惊呼之后,大家才明白这是未带随从的中国国家主席本人。赛特购物中心的总经理获报后赶紧亲自接待,而一心找到这条方格子围巾的江泽民几乎失去了耐心,不幸的是,赛特没有卖Burberry。

幸好,江主席没有大发雷霆,只是在第二天召来Burberry的当地主管说:“挑一家你中意的百货公司,尽快设立Burberry专柜。”于是,北京主管火速与英国伦敦总部的执行官罗丝玛莉·普拉佛(Rosemary Bravo)召开越洋视讯会议,普拉佛闻说此事后相当开心,指示全力设店并在店内设立专柜卖配件的陈列区。现在,Burberry的方格子围巾在专卖店内随时都可找到。

 

这个故事有没有真实性,不知道。如果有这事,我是蛮欣赏主人公享受生活乐趣的态度的,至少更人性化。我年少的时候受到的教育就是无产阶级化,看见任何小资的迹象是又爱又怕,最后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样子,特虚伪。刘小枫写过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的小资女友的复杂情感,我也是,我真为保尔·柯察金惋惜,也没看出冬尼娅有什么错。我们应该对一个有生活乐趣且对外面的世界感到好奇、愿意学习的领导人感到放心才是。

通过名牌热来分析亚洲各地区的社会生活,蛮有趣的。比如,日本人消费名牌,但从不炫耀,或者说是用细腻的方式炫耀,尤其是因为日本女性在社会上处于次等角色,使得精品成为安全感的替代品。香港的奢华消费族群不像日本由单身寄生贵族主导,它可分为三个族群:

第一个族群是位居消费金字塔顶端的太太,人数或许不多,却是胃口惊人的奢华品暴食者。除了太太,还有姨太太、小老婆或情妇,这些女人花起钱来毫不手软。这些女性的命运常常互相牵扯,毕竟她们共事一夫,因此我们将其归类为同一个消费族群;第二个族群是专业女性,她们尝到事业上的成功滋味,穿着打扮也跟着自己的成就走。她们人数众多,花的钱虽然不比有钱太太多,却也不少,她们是奢华品牌的常客,是香港名牌市场的中坚;第三个族群则是粉领族与基层经理人,她们是奢华浅尝者,一开始或许没什么钱,但接下来薪水会不断提高。

 

其中的第一个族群:

这些太太的富豪丈夫每季都会给她们一笔购物预算,这笔钱牵动她们的消费行为,如果太太们没把预算花光,下一季预算就可能遭到缩减。所以,她们会把这笔钱拿去买喜欢的名牌,不论是香奈儿或范伦铁诺,大肆采购15-20件衣服。手笔较大的顾客,每一季光是一个品牌就会花上大约15-20万美元。

 

中国内地则是由男性主导奢华消费,“这是全球仅有的现象”。

虽然看似不太可能,但实际上,引领时尚的人却是位高权重的政府官员与国营企业高层主管。外交部官员素来穿着最时髦,即使是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军官,在名牌店的私人贵宾室里都藏有许多精品。这些人结成了统一阵线——一方面他们很愿意接受这些礼物,另一方面他们也知道如果被人看到穿戴这些名牌货,可能会惹祸上身,所以必须尽可能低调。因此,法国与意大利西装就成了最佳礼物,它们的好处是不容易被“认出来”,这也使得名牌手表与其他配件的营业额开始增长。

除了政府官员,中国另一群奢华品消费者则是企业精英,他们主要是创业家与生意人,还包括外资进入中国一定要具备的本地合资伙伴。这些人都是奢华品的大宗购买者,一方面自用,另一方面也用作政府官员的礼物支出。尽管这类人士受比尔·盖茨的精神启发,却不愿跟盖茨一样穿得那么休闲,他们希望自己的穿着打扮跟刚取得的身份地位相称。

名牌的另一个消费族群则是世家或政府高官子弟,他们之所以能经商,全赖于他们有办法展现权力。曾经有个独立分析师建议大家买进这些与高官子弟关系密切的中国股票,因为在中国经商大多要看关系。大家都知道,当你无法证明某项投资策略是否有效,或许应该先看看这些高官子弟是不是一直在赚钱。

 

韩国人在消费奢华品牌上极为矛盾,一方面很多人疯狂追求名牌,刷爆信用卡;另一方面舆论乃至政府尖锐地批评这种炫耀性的消费行为,严格管制观光客携带奢华品回国,于是:

现在,韩国首尔有几家免税店开始推出“出国前购物”的服务,做法很简单,店家让消费者在出国前先到市区的免税店来趟悠哉的购物之旅,然后在搭机之前取走商品,回国入关时再带进来就没问题了——因为这些都只是“用过的”随身物品。试想,有哪个海关官员能分辨你戴的Gucci表到底有没有付过税呢?结果,循此伎俩的韩国人越来越多,消费额约占免税店营业额的三到四成。免税店注意到这个现象,开始锁定韩国本地人展开一系列的行销活动,这种做法当然遭致批评,因为免税使得这些奢华商品比市价又便宜了15—20%。

 

新加坡的名牌消费思维独特:

对于新加坡人来说,既喜欢杀价又喜欢炫耀财富,两者一点都不矛盾。有个街头小贩举例说,一个戴劳力士表的男人从奔驰车中走出来,打开钞票厚厚一叠的皮夹,却花了一番唇舌议价,为的是新加坡币2元(约合1.25美元)所点的蚵仔煎里的蚵仔太少。

这种“用合理价位购买显而易见的身份地位象征且将转卖价值列入考虑”的购物心态,在新加坡的名牌店里随处可见。因此,Gucci包、万保龙笔、豪雅表都是新加坡人会购买的商品,除非是人人都认得的珠宝如Tiffany、卡地亚或近年大家才认得的香奈儿,否则,精打细算的新加坡人还是宁愿在当地珠宝店里购买18K或22K黄金。新加坡人可以接受赝品,但前提是必须要跟真的一样好,比如,新加坡人会到香港度假,然后购买几可乱真的卡地亚赝品(纯金、顶级的做工)。

 

《语言本能》的作者史迪芬·平克是个很棒的语言学大师,他的核心观点是人能读书写字讲话不纯粹是后天的,主要是天赋,它与你的五官和手指一样,属于“本能”。换句话说,讲话的能力也是人类的器官,只不过“无形”罢了,否则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人类能在3岁左右就可以构造如此复杂的语法系统。同样,它也可解释为何年纪大了学习外语会感到困难,毕竟你的“器官”老化了。

大名鼎鼎的《非理性繁荣》2005年出了第二版,主要是增加了第二章“房地产市场的历史回顾”。罗伯特·席勒认为,20世纪初产生了一个房地产泡沫的世界性市场,包括波士顿、伦敦、莫斯科、巴黎、上海、悉尼和温哥华等城市,其走势惊人地相似。目前(2008年5月)以美国次级债危机为引爆点,包括美国大城市及伦敦、西班牙等地,房价已陆续下跌,不知何时波及上海和北京?还是不来了呢?

37
发表于 2008-8-4 23:17:31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九

 

时隔一年多,2008年4月,我们收到了新一辑的美国《杰出投资者文摘》,其中报道了美国价值投资者的近况,编者按中写道:

 

很高兴我们能为你们提供《杰出投资者文摘》撰稿人所发表的各种观点。首先,塞思·卡拉曼将讲述疯狂的金融专业人士如何对自己创造出来的产品失去了控制,以及为何对风险的厌恶可能尚未结束。之后鲍勃·罗德里格斯给出了进一步的警告,他对信贷危机的源头、严重性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发表了评论。第三位是比尔·尼格兰,他将讲述成为价值投资者的一种方法——当机会最大的时候,对价值投资法的信心就处在最低水平——现在他正在那里寻找机会,并将告诉我们哪些是最新的失宠股票。接下来,韦利·维茨和布拉德·辛顿(Brad Hinton)将向我们透露为何金融市场有时会变得很便宜,他们认为今天在哪些领域出现了便宜货,以及投资者为何不应等待出现了“明确信号”之后才进行投资。最后,托马斯·盖纳将讨论为何相信“这一次将会不同”这个想法会给你的财富带来非常大的风险。

我们希望你们能同我们一样,从这些文章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想法和观点。

 

我们这儿先选择塞思·卡拉曼与鲍勃·罗德里格斯的文章,其他将在后续《投资者文摘》中介绍。

我越来越喜欢《安全边际》的作者塞思·卡拉曼的文章,思维缜密,文笔又好,阅读他的文章是一种享受。

《避免成为汽车前灯照射下的鹿》是2008年1月24日卡拉曼所在的公司给客户的信,也是简明扼要,胸有成竹:

 

证券分析中的一个难点是你永远也无法满意地判断出自己处在周期中的哪个阶段。一轮牛市或者熊市会维持多久?如果你逃脱了1929年年中的疯狂以及随后出现的大崩盘,并在1930年年初进入了股市,那么,你在1933年时的感受与那些在1929年最高点买入的投资者的痛苦感受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我们只有在很久以后才能知道2008年1月时那些所谓的“便宜货”是否真正被低估了,抑或仅仅是针对价值投资者的危险的诱惑。

卡拉曼强调了一条投资策略:“在缺乏诱人的投资机会的时候愿意持有现金。”

注意“诱人”这个词儿。举个例子,上证指数从6,000多点跌至3,000多点,跌幅近50%,从技术分析而言,确实值得博一把反弹。但若觉得股票已经“便宜”,应买入持有,未必明智。原因是目前的价位属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并不是说它不可能上涨,而是说也有可能下跌,缺乏诱人的投资标的。有人也许会反唇相讥:“得了吧,哪有这么多便宜货的机会啊。”我们的回应则是:“是,但赚钱就是不容易的嘛,它要克制种种诱惑冲动,劳心劳力,还要有适当的运气,才能成功啊。”

顺便一提,不少人认为自己满仓股票,在股市暴跌和震荡中耐心持有,是种坚守。可我们也得承认,面对“市场先生”每天的诱惑,股价不到安全边际以内坚决不买的人也是一种“坚守”,尤其是在中国股市没有做空机制的情况下,空仓意味着肯定不赚钱,这也不容易啊。

文章的标题是我加的,“避免成为汽车前灯照射下的鹿”,唉,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刚刚经历了全球股市大暴跌的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是多么形象而又贴切的写照啊。股指或股价迅速从最高点跌掉了三成或四成,抛也不好买也不好。抛,也许马上会反弹;不抛,也许还得跌,而这两种情况在2008年年初的几个月内都出现了,这时最需要的是果断,然而我们却束手无策,在大崩溃中无法选择,失去了自由意志。

当然,我们不必过于自责,只要还在市场中,被“羞辱”是命中注定的,更何况正如罗德里格斯所言:“这种信贷危机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从未出现过,也是大萧条时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有些老生常谈看似玄妙,却有实用价值,作者在《信贷危机》的最后感叹道:“你永远也不知道流动性的价值,直到你需要它却没有的时候。”让我们耐心地等待它再次出现吧,如果有足够的运气的话。

《中国股市的吸引力》选自《漫步中国股市》,墨其尔(麦基尔)也是《漫步华尔街》的作者,但两本书不可同日而语。我用了几个小时就把《漫步中国股市》翻完了,谈不上失望,因为本来就没抱什么希望。我们选了两章,让读者知道怎么回事就可以了。总之,它与罗杰斯的《中国牛》只适合对中国感兴趣的一般外国投资者阅读。

香港《信报》的曹仁超继《论势》后,又新出了本《论战》,也很热销。曹仁超是个有街头智慧的人,比如房市中会出现新拍的地价加建筑成本居然要比楼价贵的怪现象,所谓“面粉贵过面包”,老曹引用了已故的新鸿基地产主席郭得胜的解释:“今年买的土地,三年后才建成可供出售的物业,到时如楼价涨得厉害,便不嫌今天地价贵了。地产商看好后市,便不惜高价买地,自然会出现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表面上不合理的事,其实是合理的。反之,当地产商看淡未来楼市,便停止买地。由于普通人眼光较差,地价跌下来,楼价却可继续上升。”

当然,地产商并非神仙,如果他们在泡沫面前兴奋过度,也会遭受“赢家诅咒”,即拍进了价格过高的土地,吃不了兜着走。

楼宇价格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位置(location)、位置、位置,这是常识。曹仁超却一反常识,认为真正对楼价有重要影响力的,其实是邻里(neighbourhood)、邻里、邻里。

如果物业附近的业主或住客非富则贵,即使该处交通不怎么方便,环境不太优美,楼价也能高企;相反,若邻近贫民窟,即使交通如何便利,将来也难以卖得好价钱。

曹仁超1994年开始在英国置业时,首选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一带,皆因那时候汇丰刚在金丝雀买入总行,他心想未来金丝雀码头可成金融区,而银行员工都要找地方居住,该区物业肯定有一定的需求,于是决定:“Where Hong Kong Bank goes, I go·(汇丰银行去哪里,我就去那里。)”投资结果还是蛮好的。

关于这点,我还是比较赞同老曹的,有机会写篇小文,专题讨论吧。

我们经常提及巴菲特珍惜投资机会(所谓人生只有20个机会,你得慎重挑选),老曹也引用《吴起兵法》的见解:“战胜易,守胜难。故曰:天下战国,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是以数胜得天下者稀,以亡者众。”

老曹是这样解释的:

 

一战而胜之兵,乃可用之兵。投资者第一次炒股票,总是小心谨慎,心态上只是散兵游勇,全没经验。惟辛苦打了一次胜仗(赚到第一桶金)之后,再打第二场仗,应该是必胜之军。因为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知所进退,而且也懂得审慎行事。

乘胜追击后,若要再去打第三仗,便危机渐现,因为他们往往自信心太强,可能已经有点霸气,自以为真的了不起,警惕性太弱。投资者要赚到100万元很容易,要由100万跳升到1,000万元却有困难。很多人到了有800万元身家时,会觉得自己“好有钱”而产生骄傲的念头,很容易疏忽而犯下不应犯的错误,例如忘记严守止蚀。

事实上,能够收敛骄傲渡过此关,身家超过1,000万元的投资者,心态上都会觉得谦虚踏实很多。

吴起认为,三胜之兵须先行休养生息一段时间,磨掉骄纵之气,才能再审慎地伺机出击。如果军队已连胜四仗,就会变得极为危险,因为连场胜仗已令他们信心爆棚,到了失控的境地。

五战而胜之兵,已不可用。因为到了那个时候,军队的心态已变得目中无人、不可一世,再打下去,很容易全军覆没,故必须解甲归田。

有新意。我的解释却有所不同,待有机会好好展开吧。

向大师学习的一个好办法是看其他成功者是如何理解把握他的。比如,我就很注意其他的杰出投资者对巴菲特的评论,欧洲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的安东尼·波顿就认为自己受巴菲特的影响最大,波顿说,虽然巴菲特不像他一样持有那么多种类的股票,几乎从不频繁交易,但巴菲特偏爱的两种类型企业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拥有强劲势头的特许经营权的公司和有能力产生自由现金流的企业。”

这出自《安东尼·波顿教你选股》的作者乔纳森·戴维斯的转述。波顿自承:

 

我的逆向投资方法的核心理论和沃伦·巴菲特不谋而合,他曾说过他和其合伙人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宁愿每年用很长一段时间赢得一次15%的丰厚利润,也不希望只稳稳当当地拿12%的收益”。我的目标也是在长期内尽量获得最高的年平均收益,即使短期内收益会有所波动。这和以基准为目标的基金经理正好相反,他们希望每季度绩效相对中等,业绩稳定,即使其长期收益低也没关系。

 

人们经常把波顿比作“欧洲的彼得·林奇”,他们同属富达公司,波顿也采取了不少彼得·林奇那样的投资方法,但波顿管理的是“特殊情况基金”,即投资复苏和其他不受欢迎的股票,这种购买股价打折的行为是典型的价值投资风格。坦率地说,我现在慢慢体会到彼得·林奇的方法“似易实难”,为了寻找十倍的大牛股或成长股,很容易坠入“选美”的路数。我并不认为“选美”的思路不对,而是没有价值投资的基础,容易赚小钱吃大亏,因为“选美”是在猜测群体心理,带有浓烈的赌博成分。

波顿的投资不拘一格,许多杰出投资者对技术分析不屑一顾,他却不怀疑技术分析的重要性。波顿发现,技术分析对大型公司尤其管用,戴维斯写道:

 

有一天我在波顿的办公室时,波顿向我列举了两个关于他如何利用趋势图作投资决定的例子。一个是他已持有一段时间的法国电脑公司Axime的股票,相比其他国际性电脑公司,Axime的股票估值看上去很合理。他很喜欢这个板块,也是他通常一直希望大量买入的股票,但股价趋势图却显示,从技术角度看,该股票已进入需求顶点的阶段,这使得他变得谨慎起来。第二个例子是法国电视一台TF1,波顿持有TF1电视台的股票已经有多年了,不只是富达内部分析师不看好它,股价趋势图也显示股票的状况正在逐步恶化,所以波顿卖空了该股票。他解释道,股价趋势图确实有其价值的原因在于它提供了买卖双方当前状态的重要线索,这些都是投资者们留下的足迹。

 

可惜戴维斯在理解与表述投资相关方面差了些,除了我们选摘的这部分波顿自述之外,《安东尼·波顿教你选股》并没有充分地显示出波顿出色的才能。

一位资产管理公司的经理告诉我们:“《货币战争》对中国的最大贡献是推出了当年的犹太首富罗斯柴尔德,单位领导要我们认真阅读这本书,因为从中可以了解索罗斯没什么了不起,不就背后有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撑腰嘛。”

我们听后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应,这位经理所在的单位还是家不小的金融机构哩。

毕竟还有明白人在。几个月前,我路遇上海证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朱南松,他向我推荐《万亿美元的神秘家族》,说相当不错。我曾在书店里翻阅过此书,以为也是跟风之作罢了,经南松提醒,买回来仔细阅读,确实很好。书中有不少经营之道,颇觉得巴菲特与罗斯柴尔德是一个路子,都是靠谨慎赚了大钱,比如他们都很强调不要亏本,小心驶得万年船。又如相传出自罗斯柴尔德的那句名言(“当大街血流满地,才是进货的时机”),如果从人弃我取的观点看,当然是对的,但我们也别忘记,动荡时代更无助于财富的增长与积累,尤其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他们最擅长的是替各国政府理财(主要是代理发行债券),而大街上革命的对象就是政府。所以,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经营主旋律就是避免革命。

如果说我们中国人要与罗斯柴尔德家族打一场战争,那就不是货币,而是资源。众所周知,英—澳矿业集团的力拓公司等一直在大幅提高铁矿石价格,逼得中国钢铁厂喘不过气来。而世界上包括力拓、必和必拓等三家最大的矿业集团的控股方或大股东都是罗斯柴尔德家族,至少背后有他们的影子。

我们不能怪人家阴谋,要阴的话,人家也阴了100年以上了。二战后,特别是70年代,矿产价格暴跌,人家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但他们仍抓住手上的矿产公司不放。其实,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新经济革命”中,资源也是极便宜的,我们没眼光,不长线,输给人家是自然的事。老说人家阴我们,却不汲取教训,没出息。

《大国悲剧》是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总理)雷日科夫的手笔,语言系统老旧,细读全书恐怕有些吃力,但若读几章的话还是会有收获的。遥想1989年,我们对苏联的垮台兴奋不已,仅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也少了“北极熊”的威胁。可今天重新审视,会发现中国的边疆虽没有俄国那般有历史宿命感与疏离,但问题还是有的,而苏联的崩溃就是从对边疆问题总是处理不当引发的。

38
发表于 2008-8-29 20:21:36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非常感谢
39
发表于 2008-9-21 17:08:02 | 只看该作者
天啊,太长了吧.....
40
发表于 2008-10-15 21:03:3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