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适者生存 半年的考察期已过半,生产部的工作逐渐有了改善,不良品减少了,部分人员工作虽散漫但不再是“放羊”的状况了,高管在现场巡视时的眉头也舒展了很多。设备虽发生了几次大的异常,但基本上没有影响到产品交期,设备异常减少了。工伤减少了,人员的工作士气也明显提升了。看着自己的工作成效,陆钟磐感觉自己逐渐达到“三心二意”的境界了。所谓三心:就是上让领导放心,中让同事不窝心,下让部属工作安全省心。所谓二意:就是下达上意,上通下意。 看着自己的成果,陆钟磐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而又叹了一口气,庆幸的是工作开展越来越顺手,人员的凝聚力也逐渐增强;不过,有些触及到人员根本利益的地方,抵触情绪还是比较严重。作为空降兵,自己现在只能选择适应这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进行修正,而不是全部变成自己理想的情况。看着自己提升上来的几个得力人员逐渐成熟,人员的培养逐渐有了起色。 为了减少工作中的阻力,进一步取得1线、5线线长的支持,这个月找个理由对1线线长奖励了300元。钱虽不多,但因自己的妥协取得了他们的一些让步,工作的扯皮就减少了好多。有了这个成功的尝试,让陆钟磐有了一些处理問題的量化空间,这时促使他思考一些问题,比如1线、5线的线长问题,是不是自己刚开始就报有成见、或者他们需要自己展现一点妥协的姿态、或者他们为前主管做些抗争……。想到这些他不由得想起自己提拔的干部,如果自己离职了,他们会不会跟“新主管”扯皮,以表现前主管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呢?想着这些问题,
就觉得1线、5线线长以前的扯皮也不在那么可恶了,他心中也逐渐开阔起来了。 这些事情想通后,技术部和物管部的协调就迎刃而解了。本来有些事情就是各退一步,才能相安无事的情况,你偏要向前一步,别人自然也想上前一步,搞的大家有一种“头破血流”的悲壮。从此之后,陆钟磐处理事情需要妥协的就会适当后退一步,给别的部门一些空间(涉及到原则问题当然要除外),自己部门就相应多了一些空间,解决问题不能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想一想别人的立场然后再折衷一下未必没有道理。 陆钟磐现在发现自己越来越不象“空降兵”了,倒越来越象“陆战队”;自己没有改变这个环境,倒越来越适应起这个环境起来了。虽然适应公司这个环境是好事,证明自己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同,但作为空降兵还应该解决一些实际性的问题,比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设备预防有时还是敷衍了事、突发异常还是较多。记件制的情况推行TPM也不太现实,综合种种情况,陆钟磐觉得还是要采取一些措施改变公司这种状况。 助理小张适时将末位淘汰制(绩效评估制)介绍给陆钟磐,小张又把部分资料放到陆钟磐的桌面上,陆钟磐仔细看了一下,觉得实施起来确实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但要考虑一些负面影响,陆钟磐要小张先起草一下实施方案和考核细则,并把一些不利因素告诉小张,让他制定细则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扬长避短。 第六节:不算完美的转变 陆钟磐将试行末位淘汰制的可行性及实施的必要性报告给牛副总,牛副总竟然和陆钟磐讨论一些实施细节并要时刻留意实施时人员精神状况,牛副总这次是大力赞赏而不是原则同意,取得高层的这种支持和提携让陆钟磐知道了自己的工作业绩是公司认可的,看来结束自己的空降兵生涯不会延期了。 为了取得绝大部分员工的支持,陆钟磐要求小张把试行方案和细则下发到各班别,并倡议员工积极参与改善细化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条目(当然,积极献言献策者都提供一些物质奖励),在试行不长的时间内试行方案和细则的细化和改善建议竟达400多条,看来末位淘汰制大部分员工还是认可的。 小张又向陆钟磐提出组建学习型生产线的建议,看着小张的建议,陆钟磐想到岗位轮换制造就了批量的多面手,人员流动性难题就相应解决了。陆钟磐决定成立QCC小组和IE改善小组,为了更缓和1线、5线线长的关系,陆钟磐把两个小组交由他们负责,并征询他们如何把小组建好,他们也客气的谈了各自的看法。 生产部逐渐走上了正规,规定的制度不再是一纸空文了;末位淘汰制调动了绝大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升;设备维护及预防保养也逐步得到落实。看着公司的不断改善,陆钟磐就不由得反思自己的成败得失,陆钟磐感觉自己“空降兵”的感觉淡了许多,“陆战队”的味道越来越重,“空降兵”转变的越来越象“陆战队”了。他觉得这样转变好像缺点什么,到底缺什么呢?是不是要再换一家公司寻找这种缺失呢?换一种环境会不会更好一些呢?这些想法却涌向了陆钟磐的心头。
<<完>> 2007.12.2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5 11:18:3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