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3日 据估计,今年印度雇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已上涨14%,这一速度有望继续保持,预计2008年的平均涨幅将达15%。人力资源咨询公司TowersPerrin历时两个月,对全球4000多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从经理层到车间工人,印度工资水平实际上已全面上涨,涨幅远远超出中国。(11月6日《国际金融报》) 中国和印度,同属亚洲,同是资源和人口大国,同样是发展中国家,更为重要的是,在世界经济版图上,二者同以全球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新生力量而著称。谈到中国,人们自然而然便会以印度来对照,而“龙象之争”也被观察家们视为足以影响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战略竞争。因此,印度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异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前,中国人讲到印度,总用一种不以为然的口气说:“印度发展不错,但比起我们中国还有一定的差距。”言下之意好像是,印度还只是我们潜在的对手,至少在现阶段,他们还不对我们构成威胁。实际上,这样的想法很自大,也很危险。对比最近十多年来的中印发展,在经济增长速度上,两国皆可称高速,虽然在总值上中国还遥遥领先,但是在势头上印度却丝毫不弱。更令我们感到惊讶的则是,印度在某些领域,比如软件业、社会福利、民主化进程等方面,已经渐渐超过中国,形成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在高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使用上,印度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众所周知,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在29年的时间里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最为关键的一点便在于中国具有全世界所无法比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每年数以亿计的低价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造就了制造业连续十多年双位数增长的奇迹,价廉物美的“Made in china”源源不断地打进国际市场。正如中科院在一份报告中所指出的——从1978年到1998年,在中国持续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资本的贡献率为28%,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的贡献率为3%,其余全部是劳动力的贡献。然而,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要融入全球市场,不可避免就要与国外的强势企业进行竞争,在这场竞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已不是过去那种靠廉价劳动力所得来的价格优势,而是以高科技人才为核心的科技优势和以资本为核心的资本优势。因此,中国如果还是靠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来打天下,并始终徘徊在世界产业链低端,其竞争优势迟早有一天会丧失殆尽。除此以外,廉价劳动力虽然为我们取得了经济增长上的辉煌成就,但这种成就,却是以牺牲一定的社会成本和道德成本为代价的。一方面,产业工人和农民工的收入过低,使得社会贫富差距也越拉越大,产生日益增多的社会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另一方面,低工资、低福利与执政党所坚持的“以人为本”宗旨背道而驰,长此以往,不利于凝聚人心,提高士气。 这些年来,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不如中国,但是,其产业工人的平均工资涨幅却远超中国。更值一提的是,印度除了工资增幅快过我们,他们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供给上也走在了我们前面。比如,印度已经实现了全民医保,无论城乡,也无论是否在职,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免费医疗。另外,2006年2月,印度政府还出台了《全国农村就业保障法案》。根据法案,政府今后将每年斥资近百亿美元,以确保7.2亿农村人口中每个家庭每年都能获得100天的就业机会,并领取政府发放的工资。 对比中印两国的工资增长态势,短期来看,印度可能还无法超越中国在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但是,长远来看,印度极有可能后程发力,变劣势为优势,甚至一举赶上来。一方面,印度的高工资战略,有利于他们吸纳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在信息软件行业,印度已经步入世界前列,而中国,在这些领域还依然是伐善可陈。如今,印度越来越向“世界办公室”靠拢,中国则始终摆脱不了“世界工厂”的帽子,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警惕。另一方面,印度的工资战略有利于他们拉动内需,缓和社会矛盾,这和我国政府所提的“提高人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目标也是契合的。 可见,“龙象之争”现在已经走到了一个重要关口,“穷则变,变则通”,中国要如何变才能保持住竞争优势,这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要问题。这,也是印度薪资增幅远超我们的一个最大启示。 文本来源:中国保险报 作者:莫言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