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楼
楼主 |
发表于 2007-11-13 23:03:03
|
只看该作者
下面这篇,是百蹊义工阿雄带队赴广西巴马的调查手记,文字由心而发,,细腻,,深刻,,能感受到他心底比较深刻的忧虑,,触动人心,引人思虑。。
十一广西巴马调查行记 阿雄 (调查人员: 1、东莞 阿雄-GG,2、中山 猫吉-MM,3、广州 太阳雨丝丝-MM, 4、东莞 烈火如歌-MM ,5、东莞 水中叶子-MM,6、广州 双截棍-GG 7、东莞 舒坦心情-GG ,8、广州 老希-GG,9、东莞 僵小米尸-MM,10、深圳 样衰猪-MM) http://www.baixi.org.cn/bbs/viewthread.php?tid=5672&extra=page%3D1
自从去年元旦第一次随同喜垭去把巴马调查回来后,就想着有时间要回去看看,有点想那里漫山遍野让人疯狂的黑石头,想看看那些我们曾经入户寻访,在石头缝隙里刨生活的人们,如今生活的咋样了,还有那些孩子,我们这些外人的到访和好心人的资助对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一年的时间真的好短,我知道对一个家庭,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很难发生什么改变,可能有些许细微的变化,只在人的心里面. 这次我们调查的地点是巴马东山乡,是百蹊新开发的助学地区,前两次助学调查都是在西山和平洞乡。 东山乡地处都阳山脉腹地,位于巴马自治县东北部,距县城 47 公里,是右江革命根据地之一。东南与大化县板兰乡、北景乡及本县凤凰乡接壤,西北面与东兰县三石镇相邻。全乡总面积 136 平方公里,辖 8 个行政村 150 个村民小组 3583 户 11003 人,其中瑶族人口占 89.9% ,壮族占 4.96% ,汉族占 4.8% ,毛南族占 0.34% 。 该乡地处大石山区,境内群山起伏,山峦叠嶂,地表无河系,山多地少,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土地之称。全乡实有耕地面积 6829 亩,水田 10 亩,粮食作物以珍珠黄玉米、黄豆、红薯为主,经济作物以火麻为主,火麻年产量 83 吨。独特的养殖业是黑山羊、香猪、鸽子和乌骨鸡,土特产品有沙皮、钩藤、金银花、青藤等。 2002 年粮食总产量 1714 吨,农业总产值 1848 万元,人均有粮 250 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 1025 元。 全乡现有学校 24 所,其中初中 1 所,在校学生 158 人,小学(含教学点) 23 所,在校学生 1078 人,卫生院 1 所,医务人员 6 人,具有较先进的配套器材…… 看到眼前熟悉的一幕幕,巴马我们到了。 如果我们只是到此一游的过客,这样的场景也许不失为风景别致,可是这无处不见的石头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的只有噩梦。 因为石头太多,地下水缺乏,自然存在的地表水(如水洼或水塘)根本不可能见到,不通自来水,也不能象其他地方见到的那样打水井,只能用石头围起一个个露天的水柜,积蓄雨水,所有人和牲口,生活和生产的水源全部靠这个水柜,靠天施舍。 “九分石头一分土”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形,当地百姓就在这一分土里刨生活,地少缺水,全年能种作物和产量极其有限,我们在东山乡入户调查的几天里,没在一个学生家庭的饭桌上看到过白米饭,主食除了玉米糊还是玉米糊,就这样简单的生活还受限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很多家庭辛苦劳作一年的收成连自家口粮都不够,要靠借粮和政府救济。 记得在中国国家地理上看到过一句话"人类最大的不平等,是出生地的不平等",深有感触,这里的孩子自打出生起就决定了生活的起点和基础,只与地理有关,在他还没有成长到有足够能力去尝试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前,不得不生活在这里,伴随着贫困和温饱问题,读书长大……(未完)
烈火如歌的广西巴马调查手记: http://www.baixi.org.cn/bbs/viewthread.php?tid=5862&extra=page%3D1
这次第19批的27个需要资助的孩子,都是他们和其它调查人员挨家挨户调查得来的结果,向他们致敬! 有想法的同学们快快行动吧,伸出我们热情的双手,用心,用爱,照亮别人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 请进入这个网址进行资助:http://www.baixi.org/bbs/forumdisplay.php?fid=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