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触摸”巴西报业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作者:佘家金 |
|
| |
| 
 《页报》巴西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商报》巴西很有代表性的行业报之一
巴西全国人口为1.9亿,面积851万平方公里,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7.3%。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国土面积,巴西在世界上都是第五大国。圣保罗是巴西第一大城市,人口有2000多万,是世界第三大都市,也是巴西的工业、金融和文化中心,其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工业产值的一半,这里集中了270多家报社。最近,中国新闻代表团特地访问了在巴西颇具影响力的《页报》和《商报》,对巴西报业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发行量最大的《页报》
作为巴西最大的报纸,《页报》始建于1921年。当时巴西的经济落后,全国80%的人口在农村,《页报》的内容主要反映农业生产者和农场主的需要和信息,报纸发行只局限在圣保罗市,因此发行量也很小,每期只有几千份。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随着巴西经济的起飞,全国80%的人口逐渐居住在城市,城市人口数量和结构发生了巨变。在这期间,大企业家费利亚购买了《页报》,作为他企业的组成部分。《页报》所报道的内容也随全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在巴西最具影响力的报纸。现在每天发行40万份~50万份,每期100个版面,分为政治、经济、商业、体育、广告等多个版面,面向全国发行。
《页报》在巴西人民争取民主的进程中,很好地发挥了新闻舆论的作用,进一步赢得了更多的读者。科勒总统是第一个通过人民民主选举的民选总统,后来发现他有贪污行为,新闻媒体进行了及时披露,在新闻舆论的推动下,使得科勒总统辞职下台,《页报》在其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页报》在新闻报道中坚持独立客观的办报方针,不受政府或其他集团利益影响。这是因为费利亚是企业家,有雄厚的资金,其他报社绝大多数要进行贷款,而《页报》没有一分钱的贷款,因此超脱任何党派,只代表民众和国家的利益,在新闻报道中始终坚持客观公正,尤其是能够敢于对政府和社会上的一些问题开展批评,得到了社会和读者的认可。
《页报》编采人员有400多人,其他人员有1000多人。在各大洲都建有记者站,在中国派出常驻记者。编采人员是通过公开招聘、笔试、面试等程序进行。记者之间的收入差别较大,新进报社记者的收入每月为2800雷亚尔(巴币,下同),资深记者每月可达5万雷亚尔,社长总编每月为3万至4万雷亚尔(1雷亚尔约合2.56元人民币)。
《页报》有自己的印刷厂,不仅印自己的报纸,还可以印社会其他报纸,印刷厂自负盈亏,并有一定的赢利。报社在全国没有分印点,到各地的报纸每天靠飞机运送。报纸发行量曾达到过100多万份,后来受到国内经济的影响,下降到30万份,尽管目前受到新的媒体的冲击,但是还是回升到近50万份。报纸发行量的90%是靠订阅,只有10%来自零售。报社的收入60%来自广告。报纸售价平时每份约合1.25美元,周末每份约合2美元。
中国的经济发展引起巴西的高度重视,虽然两国相聚遥远,但是这些年来,两国的交往越来越多,许多巴西人到中国投资或旅游,为此《页报》开辟专版,多方面介绍中国的情况,5月31日我们访问时,正好看到该报刊出16个版面,报道上海市经济发展和旅游等方面的情况。
巴西记者因为在报道中坚持如实报道,为此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并付出了血的代价。如因为反映里约热内卢贫民区的问题,先后有几名记者遭到杀害,4年前,一名资深的知名记者金罗维斯(译音)就是因报道贫民窟的社会问题被害身亡。即使这样,他们依然坚守记者的职业道德,坚持客观真实地报道各种新闻,不为恐吓暗杀所吓倒,其敬业精神令人佩服。
行业性的《商报》
《商报》作为圣保罗商会的行业报纸,主要提供给商会企业和会员,以及政府官员阅读,每周一和周五出版,发行量为2.6万份,每期为28个版面,每两个月还出一期杂志。尽管是行业内的报纸,但是版式和内容也和社会报纸一样,及时刊登各种新闻和各类信息,也有广告,当然主要偏重商业方面的内容,每期都有一个版的内容有变动,以及时刊登经贸消息等方面的内容,为会员提供服务。
直接为《商报》服务的有100多人,其中有一些是自由职业者,不在报社上班,只是为报社提供稿件。报社有30人负责新闻编采工作,有6个人负责互联网的工作,有8人负责排版,有3人负责图片编辑工作。
圣保罗商会已有125年的历史。当时随着巴西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需要贷款,而贷款需要企业的信誉度作保证,企业和个人的信誉十分重要,这样由港口买卖商自发组织起商会,建立起信誉制度,为会员提供信誉服务。商会办起了《商报》,通报相关的贸易信息等方面服务,刚刚开始只有一页纸,在会员内部传阅,以后逐渐发展成今天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报纸。
《商报》对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具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巴西对小企业的税负较重,《商报》及时提供有利小企业发展的各种信息以及各种服务。《商报》社加强与司法部门联系,反映企业对国家法律和税收政策的要求,尤其是对国家制定税收政策发挥出舆论作用,提出积极的建议,因此《商报》对国家制定税收政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国家政治制度建设上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系中国税务报社副总编辑)
■ 佘家金
《商报》负责人指着一篇报道说,他们经常介绍到中国投资的有关政策,很受读者欢迎。
《页报》编辑部主任安娜向代表团展示该报做的有关中国经济发展报道的专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