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逢场作戏的悲哀

[复制链接] 1
回复
72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1-8 17:1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逢场作戏的悲哀

    郭沫若宣称自己以前的作品都没有价值,“应该全部把它烧掉”的时候,正在上海组织人马起草《五·一六通知》的康生如获至宝,电话指令《光明日报》尽快发表郭沫若的检讨。
    毛泽东对郭沫若这一表态的态度也耐人寻味:对郭沫若这篇全盘否定自己,也全盘否定知识分子的检讨书,毛泽东大笔一挥:同意见报。
    1966年4月28日,郭沫若震惊知识界的奇文在《光明日报》上刊登,题目是《向工农兵群众学习,为工农兵群众服务》。5月5日,《人民日报》全文转载;继而,全国各报也都相继转载。
    从这个时候开始,郭沫若深深地陷入了“逢场作戏”的困局。
    文坛上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浪漫主义大诗人,站上政治舞台的时候,茫然地发现自己竟然站到了前台的最前沿,而后台的人正如控制木偶一样控制着自己。一波一波政治风波袭来的时候,他都需要站在这个舞台上,为背后的政治人物们呐喊、呼唤。
    郭沫若在1925年有过这样的言论:“心甘情愿做一条大众的尾巴”。当他认为毛泽东是民众的代言人的时候,他彻底地服膺,将毛泽东比作自己的“太阳”。
    在“反右”“文革”的经历中,为了对自己的行为以及周围的无序状态给出解释,他进一步强化了他对毛泽东、“真正的党中央”的崇拜,他希望用盲目的崇拜来麻木自己对时局的怀疑,麻醉自己还稍稍不安分的理想。
    周恩来曾经评价郭沫若:“郭老是革命文化的班头”,总理随意用的“班头”一词,无意中竟从本质上揭示了郭沫若的戏子身份。作为“班头”,郭沫若只能逢场作戏,战战兢兢地在各种指示下长袖善舞,直到去世。
    “四人帮”倒台后,郭沫若重新发出了“神佛都是假,谁还相信它”的狂吼,不过,他的人生也靠近了终点。那个亲手砸碎天下所有神像的美好愿望,只能停留在书面上。这一次,郭沫若又没有巴金幸运,丧失了再一次自我忏悔,寻找自我的机会。
    据说,郭沫若的遗言有三个版本传世,除了“要相信党,要相信真正的党。要相信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这一版本之外,还有“要相信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以及“要相信党,要相信真正的党”两个版本。
    逢场作戏的郭沫若,临死的遗言竟然也在做最后的一场戏。这,却不仅仅是郭沫若的悲哀。

沙发
发表于 2007-11-9 16:45:0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很多东西都是为政治服务的!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