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谈天说地] [贴图]他们曾经为了我们的祖国而战!

[复制链接] 7
回复
87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9-29 12:5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1年前,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在经历了及其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后,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时刻--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我们的国土!为了这一天,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有难以计数的爱国志士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热血、以及生命!

那么,当我们看到世界各国都在厚待他们的反法西斯老兵的时刻,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抗日老兵在哪里?我们的抗日老兵得到了我们的厚待了吗?

今天,就让我们去翻开一段尘封的记忆,去寻找我们的最后的抗日老兵,去看看他们今天的身影……

谢罗周 85岁,原籍四川沐川,汉族。1943年入伍,编入第36师108团中士副班长,参加过惠通桥阻击战、腾冲老草坡、马面关战斗和收复腾冲战斗。腾冲收复后落籍腾冲。

家庭情况:妻子已故,有2子3女,老人现与长子吃住,粮食等均由长子家供给赡养,生活困难。

现居住地:腾冲县界头乡永安村尹家寨社。

谢罗周 85岁,原籍四川沐川,汉族。1943年入伍,编入第36师108团中士副班长,参加过惠通桥阻击战、腾冲老草坡、马面关战斗和收复腾冲战斗。腾冲收复后落籍腾冲。

家庭情况:妻子已故,有2子3女,老人现与长子吃住,粮食等均由长子家供给赡养,生活困难。

现居住地:腾冲县界头乡永安村尹家寨社。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9-29 12:52:55 | 只看该作者

毛德昌 ,81岁,籍贯云南腾冲,汉族。1942年征兵入伍,编入预备2师第5团任中士班长。参加过腾冲游击战、收复腾冲战斗中的桥头、北风坡、马面关、攻打来凤山等战斗,战斗中负过伤。

家庭情况:妻子刘汉英,77岁,只有1个女儿毛天翠,老俩口现与女儿吃住,由女儿赡养。

现居住地:腾冲县界头乡永安村尹家寨社。

李万芳, 79岁,原籍贵州清镇,汉族。1943年征兵入伍,编入预备2师5团2营4连当机枪射手,先后参加过腾冲游击战和收复腾冲战斗,在攻克腾冲马面关战斗中,被日军的机枪子弹打穿左腿。

家庭情况:妻子周应枝,70岁,有3个儿子,原与二儿子吃住,因儿子不孝,现老俩口单独开伙,居住在二儿子正房内,经村委会多次调解,老俩口的粮食由二儿子每年供给150斤,村委会再给一定的救济粮。老人体弱多病,生活十分困难。

现居住地:腾冲县界头乡大塘村单龙河社。

刘锡安, 87岁,原籍贵州省凯里,汉族。1935年入伍,编入预备2师第5团1营1连1排,后任少尉排长。参加过腾冲游击战、攻克高黎贡山北风坡、马面关战斗和收复腾冲县城战斗。

家庭情况:妻子张火军,77岁。有2子3女,老人现和小儿子吃,无现金来源,粮食等由小儿子家提供,生活困难。

现居住地:腾冲县界头乡永胜村计下社。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9-29 12:53:47 | 只看该作者

张正礼 ,78岁,原籍四川万县红旗区,汉族。1944年征兵入伍,编入54军预备2师,参加腾冲游击战和收复腾冲战斗,1945年滇西抗战胜利后落籍腾冲。

家庭情况:妻子张苍凤,74岁。有2个儿子,单独居住一间破瓦房,与长子共同生活,长子每年提供最低标准的衣食费用。全家7口人,有耕地4亩,生活困难。

濮金伦,80岁,籍贯云南腾冲,汉族。1944年征兵入伍,编入预备2师4团2营,参加收复腾冲战斗,战斗胜利后回家务农。

家庭情况:妻子已故。有2子1女,单独居住一间简易瓦房,与长子共同生活,长子全家12口人,有5.5亩耕地,经济来源少,负担重,生活困难。

现居住地:腾冲县曲石乡回街村山富村民小组。

李应长,78岁,籍贯云南腾冲,汉族。1942年征兵入伍,编入预备2师5团3营9连1班,后任中士班长。参加过腾冲游击战和收复腾冲战斗,胜利后回乡务农。"

4
 楼主| 发表于 2007-9-29 12:54:45 | 只看该作者

李应长老先生居住的房屋

家庭情况:妻子已故,有2子1女,大儿子流浪在外,二儿子穷困潦倒,女儿失踪。因包产到户前后到缅甸谋生,后又返回,没有分到承包地,属五保老人,依靠民政给予一定的救济和邻居的帮助维持生活。

现居住地:腾冲县固东镇河头村李家寨村民小组。


钏助茂,原名毕自成,80岁,原籍云南云龙县,汉族。1940年征兵入伍,编入54军198师592团,参加过攻克高黎贡山和收复腾冲战斗,胜利后落籍腾冲。

家庭情况:妻子已故。有4子2女,有耕地3亩,儿子生活均较困难。现老人与小儿子住,但单独开伙,每个儿子每年提供米120斤,无现金来源,生活困难。

现居住地:腾冲县固东镇罗坪村小寨村民小组。

当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你挥舞大刀把鬼子砍!你的伤疤如奖章最耀眼!

解甲归田几十年沧海桑田,你腰弯背驼双手老茧,皱纹的沧桑把岁月充满。

我们没有忘记国难中的你,我们希望共同搀扶你,希望你夕阳下充满笑脸。

--《老兵啊老兵!》

抗战期间,我们的抗日老兵曾经和侵华日军浴血奋战,出生入死,可是他们至今生活贫困,他们几乎是100% 丧失劳动能力,不少人还是孤寡老人。不久前,经历卢沟桥事变的杨云峰老人去世了,他是西峰口大战敢死队的成员,当年在卢沟桥事变和侵华日军血战过,但是他的晚年生活异常艰苦: 他从87年开始断断续续要饭吃,要饭甚至要到了抗日战争纪念馆,最后在贫困中谢世……

面对自己的贡献几乎被遗忘,自己的生活异常艰苦,抗日老兵们仍然对自己当年的行为无怨无悔:“为了保卫我们祖国的土地和尊严我负了伤,我不但不后悔,我还感到很光荣!”

我们是一个不知道感恩的民族吗?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个不知道感恩的民族是不会有未来的!

抗日老兵们已经不多了,而且还在不停地凋零!

抗战爆发时20岁的老兵,今年就应该时89岁高龄了;

抗战胜利时20岁的老兵,今年也应该时81高龄了;

抗日战争胜利距今61周年了,918事变距离今天已经75 周年了,曾经用“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抗日老兵将会寥寥无几!但我们为他们做了什么?当年,我们的抗日老兵为了祖国而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然而许多人至今风烛残年,生活困苦。抗日已经过去六十年, 我们还要荒谬和冷漠多少年?

在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战胜利61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去寻找那些今天依然还健在的抗日老兵,并用我们实际行动去关怀和援助昔日的抗日英雄,因为他们曾经为了我们的祖国而战!

5
发表于 2007-9-30 14:26: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发表于 2007-10-2 10:31:2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前辈为我们美好的生活付出的太多太多.
7
发表于 2007-10-6 13:27:38 | 只看该作者

历史的巨轮滚滚而进,一路我们只欣赏前面的伟大宏图。掉下的螺丝,谁会低头去顾及它们的哭泣?!

8
发表于 2007-10-7 00:14:50 | 只看该作者
饮水思源,厚待革命老前辈。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