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吃完可口的中餐,小竺还可以和朋友去唱卡拉OK。男生喜欢唱的是《动力火车》组合,小竺喜欢的是流行歌手刘若英的《后来》。她说:“我们唱歌并不是真正喜欢音乐,而是好玩,五音不全也不怕,唱歌主要是放松,发泄压力。” 除此之外,小竺回国后的生活还有读小说,网上打游戏,还喜欢逛街。在英国时,她也会去逛街。“看到一些衣服,总会折算成人民币,就会觉得衣服太贵。”她说:(回国后)“逛街时看一看,同等的价格,这里的衣服好得太多了。” 我问会计专业毕业的小刘,工作和生活的主次分好之后,她会如何在二者之间做出平衡? “去健身,”小刘表示会去办张健身卡,去健身中心跑步。准备加入健身俱乐部的原因是,住地周围环境不适合跑步,与大学的操场没法比。 在大学读书时,小刘每天早晚跑步两次。早晨跑四圈,1600米,匀速跑,大约15分钟;晚上跑六圈,2000米,约20分钟。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周六周日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她会几乎天天早晚跑步。 可自从6月开始上班以来,小刘就没有怎么跑步。因为公司要派她去天津工作,而健身卡是年卡,所以就把这事暂时放一下。 她说:“两个月没跑步,很长胖,肉都堆在一起了。” 除此之外,小刘说她还会去购物,约朋友聚会,到同学家串门,看电影,逛游乐场,上网聊天。 现在秋装上市,她看看自己的衣柜,全是去年旧物,难免要去试试新装。挑一件上衣,穿在身上也不错,自然要选件下装,下来就是鞋子,接着是头饰,然后从头到脚就齐了。 不过,如今她的购物标准与以前不同了。在大学的时候,牛仔裤,T恤衫, 穿得很休闲。现在,她加入上班一族,虽然不用穿西服,但买衣服买的是衬衫、西裤和裙子。“颜色和款式要保守一些,”她说:“质地样式不能太暴露,也不能太新潮。” 追求自我 坦诚相待 对于生活与事业平衡这一议题,中国复旦大学教授程士安指出,与50后、60后和70后的人相比,80后一代有很大的不同。程士安著有《未成年消费群》一书,研究对象就是80后一代人。她表示,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对80后一代有各种担忧,担心这一代独生子女以个人为主,不关心社会,不关心家庭。程士安表示, 80后一代可能会“过于自我”,过于注重个人需求,在工作上,只顾自己,不顾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在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上造成脱节。但根据她的研究,事情并不这么简单。这一点可以从他们对工作、对家人和对待朋友的态度加以说明。 就工作而言,程士安说,80后一代把头三年的工作当成学习的延伸,他们注重的是培训、进修,以及能从企业学到什么。工作不单单是赚钱,他们关注的问题是:我能学到什么?这种工作态度是中国职场跳槽率高的一个原因。 “我有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大学本科毕业,去了一家知名国际大企业,年薪10万(人民币),”程士安教授说:“但觉得这份工作不合适,就换了一份7万的工作。” 程士安表示,对他们这一代人来说,非常注重企业文化,注重企业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机遇,工资只是工作的一个因素之一。为了追求自己的职业发展,他们可以不在乎月薪6000与4000的差别,不在乎年薪10万与7万元之间这3万元的差别。 谈到与家人的关系,程士安表示,从表面上看,80后一代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好像不会很多。比如,下班后,他们不会马上回家,不陪父母吃晚饭,而是去找朋友吃饭,到了晚上9点10点才回家。根据程士安的研究,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是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区别在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价值。 “比如,80后一代除了在情人节会给男朋友或女朋友送情人卡,在母亲节和父亲节的时候,也会给爸爸妈妈送礼,其中在上海很流行的礼物是一本卡通,书名就叫《妈妈,妈妈,我爱你》,讲得是小老虎与大老虎、小老鼠和大老鼠的关系,”程士安说:“当妈妈收到这样一份礼物时,心里一定会很高兴。” 至于朋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程士安认为,80后一代非常重视友情。从一方面来说,这与他们的生存状态有关。比如,他们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会有一种孤独感,所以看重友情。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注重知心朋友是一种很好的品质。80后一代对“闺中密友”可以无话不说,连恋爱上非常隐私的话都可以交心。 “80后一代对友情的看法,与经过文革一代人有明显的不同。那一代的人不敢交心,人和人不敢说心里话,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程士安说:“对朋友,80后的人可以坦诚相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