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法
■世界经济自2000年下半年进入新一轮周期性衰退后,连续几年复苏缓慢。面对经济复苏乏力的局面,加快世界经济增长、防止全球性通货紧缩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首要任务,主要发达国家采取了财政和货币双扩张的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由于主要发达国家实施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使徘徊了两年多的世界经济有望出现较快的复苏态势。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将比上年提高0.2到0.6个百分点,世界贸易量提高1个百分点;明年,世界经济增长会进一步加快,全球通货紧缩的压力会得到缓解。
■世界经济复苏,将带动世界贸易出现恢复性增长。而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需求增加,我国出口也会相应增长。世界经济好转、全球资本流动加快,我国可利用的外资资源就会明显增加。随着我国吸引外资的环境不断改善,外资流入将继续快速增长。
自2000年下半年,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周期性衰退后,连续几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这是二战后历次世界经济周期性复苏中都不曾发生的。面对世界经济萎靡不振的局面,各国进一步采取财政和货币双扩张政策,同时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以刺激经济增长。美国政府货币、财政、汇率政策三管齐下;日本政府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防止日元升值;欧盟的扩张政策力度比美国、日本大得多。前所未有的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伊拉克战后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增强、国际石油价格下跌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稳中趋升等利好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徘徊了两年多的世界经济有望出现较快的复苏,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有所改善。
一、上半年世界经济走势
1、世界经济继续温和复苏
今年一季度,虽然美国消费支出增速稍有减慢,但投资降幅趋缓,出口增长加快,实际GDP按年率计算增长了1.9%,高于去年第四季度1.4%的增幅,物价涨幅逐步回落,消费信心明显回升。密执根大学消费信心指数,由3月份的77.6上升到5月份的92.1。
欧盟私人消费稳定增长,投资略有好转,但欧元升值使出口形势恶化,今年一季度实际GDP折年率为0.8%,和去年第四季度基本持平。欧元区物价水平4月份降至1.9%,两年来首次低于欧洲中央银行2%的警戒目标,消费信心指数在3月份达到低谷后逐月回升。日本经济连续5个季度出现小幅增长,经济"景气一致指数"缓慢回升,出口增长,破产企业减少;今年第一季度经济比上季度增长0.0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仍维持1%的负增长。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保持增长态势,尤其是俄罗斯、东欧、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表现突出,拉美国家止跌回升,东亚地区虽受非典疫情影响,但仍保持较快增长。
2、全球股市稳中有升,欧元兑美元不断升值
今年一季度,美国股市一改连续三年下跌的趋势,道琼斯、纳斯达克和标准普尔分别增长2.2%、6.4%和1.8%。伊拉克战争迅速结束后,美国股市继续稳中趋升。到6月中旬,道琼斯指数基本维持在9000点左右,比3月底高出600点。
欧洲股市因前几年下跌幅度超过美国,这次反弹力度较美国大一点。日本股市在今年3月上旬跌至20年来的最低点后,引起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日本央行通过购买股票扩张货币投放,使股市开始稳步上扬。
美元继续贬值。欧元兑美元从年初的1欧元兑1.08美元,升至6月中旬的1 欧元兑1.18美元。美元兑日元稳定在1 美元兑120日元。美元兑日元没有贬值是日本央行干预的结果。今年日本政府已三次共动用200多亿美元,阻止日元对美元升值。美元适度贬值对世界经济总体上是有利的。美元、欧元、日元三大货币比价向购买力平价水平回归,有利于保持汇率市场的均衡,稳定国际金融体系,为世界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国际金融环境。
3、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回落
美伊战争后,石油市场趋于稳定。在国际石油市场依然处于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石油价格从3月份的每桶38美元,下跌到5月份的每桶25美元左右。其他初级产品的价格也呈下跌之势。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编发的、综合反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变化的"世界商品价格指数"(不含石油),按美元计算3月份下降2.5%,4月份比上月下降1.7%。
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局面,加快世界经济增长、防止全球性通货紧缩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首要任务,主要发达国家采取财政和货币双扩张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
1、美国政府货币、汇率、财政政策三管齐下
目前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为1.25%,短期利率水平很低,调整余地不大。但格林斯潘一再表示,美国有多种工具可以随时使用以扩大货币供给,增加流动性,诱导实际利率下跌。面对持续增加的巨额贸易赤字,布什政府放弃了克林顿政府一直坚持的强势美元政策,放任美元贬值。布什政府改变汇率政策有三个目的:一是希望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缩小贸易赤字;二是通过输入性通货膨胀降低通货紧缩的压力;三是预期在美元贬值的压力下,欧洲国家会进一步降低利率、亚洲国家货币能够升值,从而为美国经济复苏创造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布什政府通过反恐战争等名义增加财政支出、减免税收,2001年底实施了10年内减少1.35万亿美元所得税计划;今年5月份,再次通过未来10年3500亿美元的减税方案。2003年财政年度,美国的财政赤字将达到4000亿美元以上,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不到3%上升到4%。
2、日本政府加快处理不良资产,干预日元升值
目前,日本把治理通货紧缩和处理不良债权问题作为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把干预日元升值作为主要政策工具。2002年10月底,日本政府宣布了一项反通缩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加快处理不良债权,严格银行贷款的审查,对自有资本不足的银行注入公共资金,建立产业再生机构,实施1万亿日元减税计划。日本银行也通过购买企业股票等非常手段增加货币供应量。日本政府继续干预外汇市场、阻止日元升值,通过贬值日元刺激出口,提高企业收益,遏制不良债权上升,缓解通货紧缩。
3、欧元区不断调低利率,放宽财政赤字的限制
欧洲中央银行今年5月、6月两次调低利率共0.75个百分点,欧元区再融资利率降至2%。随着欧元升值和石油价格下跌,欧元区通货膨胀的压力会进一步降低,还有进一步下调利率的空间。《稳定与增长公约》明确规定,欧盟成员国财政赤字不能超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中期内(1997年至2004年)实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或略有盈余。由于欧洲经济复苏缓慢,欧盟委员会2002年6月决定,把要求成员国在2004年达到预算平衡的期限暂时放宽到2006年,并着手研究修改《稳定与增长公约》,放宽财政赤字的限制。
三、世界经济发展前景
由于主要发达国家实施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徘徊了两年多的世界经济有望出现较快的复苏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将比上年提高0.2到0.6个百分点,世界贸易量提高1个百分点;明年,世界经济增长会进一步加快,全球通货紧缩的压力会得到缓解(主要国家、地区GDP预测情况详见附表)。
1、美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领头羊
虽然美国经济仍处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高增长后的调整时期,生产能力利用率为77.5%,低于过去20年平均水平约4.5个百分点,但格林斯潘认为美国经济仍是主要发达国家中最"有韧性和活力的经济"。信息技术的发展明显提高了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去年下半年以来,企业利润呈增长之势、劳动者收入稳步提高、非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稳定增长等,美国经济复苏环境明显改善。据美国商务部预测,美国经济二季度增长2.4%,下半年增长率将达到3%左右,居发达国家之首。随着高技术领域过剩生产能力调整的基本完成,明年美国经济将出现较快增长的局面。
2、日本经济低速增长
日本企业重组和解决不良债权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日立、东芝等大公司营业利润上升,徘徊了多年的私人消费缓慢增长,出口会继续增加,日本经济有望出现复苏的局面。但日本面临的经济问题依然严峻,失业率居高不下、通货紧缩严重、不良债权堆积如山等,这些导致内需持续低迷的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改观。银行为防止风险,出现了严重的"慎贷"或"惜贷"现象,银行贷款一直呈负增长,制约了投资的复苏。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僵化、金融体系陈旧、公司治理结构落后、官商勾结形成的利益集团控制经济等问题,始终困扰着日本经济。日本经济的复苏将非常缓慢,预计今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0.8%左右。
3、欧盟经济有望好转
欧盟经济面临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劳动力市场僵硬、养老金改革缓慢、税率较高、经济管制过严。欧元持续升值也给欧盟出口带来负面影响,欧盟经济仍显活力不足。但是,欧盟有自己的经济优势。欧盟内部市场发达、透明,成员国经济互补性强,内部贸易活跃,受外部经济不利因素的冲击相对较小。目前,欧盟内部贸易和与东欧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已占其贸易总额的80%。欧元区的扩张性财政和金融政策实施余地大于美国和日本,有更多的手段刺激经济增长。据欧盟委员会预测,下半年其经济增长率为2%,全年经济增长1.2%,比上年高0.3个百分点。
4、东亚地区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东亚地区是非典疫情严重的地区。非典疫情对其经济的冲击由交通、旅游、餐饮等服务产业向贸易、金融及某些生产性领域扩散,使该地区经济增长有可能减少0.1到0.5个百分点。其中新加坡、我国香港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较高,受到冲击更加直接。但亚洲在摆脱金融危机后,经济正处于扩张期。宏观经济管理的改善、经济结构的调整、区域内经济合作的强化,增强了东亚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内需和区域贸易成为拉动东亚经济的主要动力,非典疫情未能改变其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态势。东亚地区仍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5、俄罗斯经济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自1999年普京执政以来,总结了经济转轨各个阶段的经验教训,认为俄罗斯既不能退回到计划经济时代,也不能再重复激进化改革的错误,而要从俄罗斯的实际出发,在保障经济自由的同时,建立健全国家调控体系,确立合理的社会发展规模和目标,确保各种利益的平衡。俄联邦政府先后公布了《俄罗斯联邦2010年前发展战略》、《俄联邦政府长期社会经济政策基本方针》等重要文件,提出到2010年GDP比2000年翻一番,卢布实现完全可兑换,建立完善的税收体系和有效的移民政策;每年通过总统国情咨文,总结过去经验、提出存在问题、制定对策建议、展望未来发展,使短期发展和长期目标紧密结合。在这些务实治国思想的指导下,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私有化进程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2000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在高位运行,也给经济注入了活力,使俄罗斯经济连续4年保持4%到5%的快速增长,今年有望维持4.5%的增长速度。
四、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世界经济复苏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将有所改善,但总体上看,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利好因素十分有限。
1、有利于减缓非典疫情对我国出口带来的冲击
世界经济复苏,将带动世界贸易出现恢复性增长。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需求增加,我国出口也会相应增长。同时,由于人民币基本钉住美元,美元贬值、人民币也相应贬值,我国出口产品价格竞争优势明显提升,特别是国际市场上价格需求弹性较大的机电产品、信息技术产品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弥补非典疫情对我国农产品、纺织、轻工、工艺和玩具等商品出口以及服务贸易产生的负面影响。
2、有利于外资流入快速增长,但在全球资本流动增量中的份额难以提高
世界经济好转、全球资本流动加快,我国可利用的外资资源就会明显增加;随着我国吸引外资的环境不断改善,外资流入将继续快速增长。当前,我国利用外资以海外直接投资为主,并购投资的比例不到10%,证券投资很少。而世界资本流动,主要体现在证券投资和跨国兼并上。世界经济好转带动全球资本流动加快,对我国利用外资没有太大的正面影响。
3、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
随着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扩大。国际社会将不断要求我国承担更多更大的国际责任,以解决世界贸易发展不平衡问题;同时,会要求我国改变现行汇率管理体制、加大汇率浮动范围,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依然存在。当然,从汇率变动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看,凡是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汇率政策变化频繁,贸易保护主义呈强化趋势,反之亦然。世界经济形势好转,针对我国的贸易壁垒有可能相对减少,要求我国改变汇率体制的压力有可能相对减轻。对此,我国应冷静观察,认真分析,做好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政策研究和应对措施。(本文执笔:祝宝良)
总体策划
王长胜(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
张伟弟(上海证券报副总编辑)
课题负责人
范剑平(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
赵嘉国(上海证券报编辑部主任)
课题组成员
邹民生、张学颖、祝宝良、王远鸿、陈明星、胡少维、伞锋、祁京梅、张峰、王硕、朱明、李若愚、周景彤、董月鲜(上海证券报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