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谈天说地] 大钟寺

[复制链接] 0
回复
53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8-22 15:4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周末去了大钟寺。大钟寺内介绍了钟、铃的发展历史,并收藏了不同时期的钟、铃文物。寺内有被誉为“古钟之王”的永乐大钟,遍铸经文,相当壮观。
      钟早原始社会就开始出现了,和当时其他的手工艺品一样,是陶制品,并且体积很小,按照专家的推测,此时的钟应该是用来祈祷、通神的工具。随着技术的发展,钟在商代以后转为青铜器,这个时期的钟主要用于音乐领域,按照不同的造型、作用又分别有不同的名称,钟体上也开始出现铭文、装饰图案等。汉唐时期,佛经传入中国并得到普遍发展,钟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佛事之中,起到警世鸣人的作用。到明清时期,铸造技术已经相当发达,材料也改为铜合金,不但钟的体积越来越大,钟体的装饰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做工也越来越精细。钟体的饰图主要为佛经、龙、鹤、瑞兽、祥云等,寓祝福、祥瑞之意。很不明白,为什么一般钟裙会有八卦卦文,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用钟,待查。

      铃是钟的一种延伸,主要用作音乐、建筑装饰、佛教法器等。
      大钟的铸造非常复杂,一般有几种方式,我现在只记得其中用的最广的二种:合模法--这个方法是用不同的磨具拼合起来铸早一个完整的大钟。此法的优点在于一模多用,缺点在于样式固定,不够灵活;石蜡法--该方法比较复杂,但是图案可以随机变化。现在重点介绍一下失蜡法(其实各法原理一样,各有长短):先用泥土等材料制作一个钟坯,然后用厚厚一层蜡涂抹,待蜡干以后,在上雕刻经文、图案等,然后再涂抹上厚厚的泥土外坯。待坯体固定后对其进行煅烧,此时蜡遇热融化,外坯内壁即可定型钟体图案。将蜡导出,再导入铜水,冷却后除去外坯和内坯,再加以打磨、细化即可成型。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