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3-7-11 11:07:00
|
只看该作者
甲骨文恃强逼婚 仁科期待英雄救美
段炜
近段时间来,美国数据库软件业界紧锣密鼓地上演着一出“软吃软”的连环好戏。先是仁科以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其竞争对手J.D.Edwards,一脚跨进了目前最热门的中小型企业市场,并晋升商用软件业老二的宝座,矛头直指老大甲骨文。不甘示弱的甲骨文则“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宣布要以51亿美元的价格逼婚仁科,让花容失色的仁科直斥甲骨文“行为恶劣”。真可谓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其实,“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收购案在企业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像甲骨文的这种恶意收购在软件界却是比较少见。甲骨文的此举目的是再明显不过的了,那就是不让仁科成为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由此,也将可能会引发商用软件市场的大整合。
螳螂捕蝉,仁科收购J.D.Edwards
仁科(PeopleSoft)是一家着重于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与供应链软件为主的软件公司,主要以电信、金融、医疗等高端企业客户领域为主;J.D.Edwards的强项则是制造集成软件,主要面对的是制造、建筑、零售业等中小企业市场。
6月2日,仁科宣布以价值17亿美元的股票买下J.D.Edwards,一脚跨进了目前最为热门的中小型企业市场。仁科收购J.D.Edwards后,新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将达到约28亿美元,拥有13000名员工和遍及全球150个国家、地区的11000多家客户,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商业软件公司,规模仅次于德国的思爱普(SAP),并在应用软件市场份额上有望超过甲骨文。产品将囊括从ERP到第二代ERP(ERP II),包括CRM、销售自动化(SFA)、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SCM)、供应商关系管理(SRM)、电子采购软件(eProcurement)等。而SAP和甲骨文,分别以mySAP eBusiness Suite和Oracle eBusiness Suite的套件式概念来销售自家商用软件,也就是什么功能都包含在内。
仁科的主管表示,“双方客户重叠的部分非常有限”,同时“合并后的新公司仍将面临着与SAP和甲骨文的强力竞争”。并表示,这次并购将协助仁科公司扩展制造、传送与资产密集产业。
J.D.Edwards首席执行官Bob Dutkowsky在新闻稿中表示:“以仁科在大型企业与服务领域的实力,再加上J.D.Edwards在中小企业市场的领导地位,我们将可以提供企业软件市场首屈一指的服务。”一直以来,J.D.Edwards苦于知名度不高的缘故,必须在行销方面花费许多唇舌。而在成为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后,这些问题将不会再存在了。
仁科和J.D.Edwards的这次并购,可谓是干脆利落,没有过多的纠缠和波折。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近两年来由于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商业软件公司饱受企业支出紧缩之苦,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商业软件公司研发支出的紧缩。因此,双方的并购有一拍即合的味道。因为两家公司都希望通过结合后能够发挥出强大的效力,增强在商用软件市场上与甲骨文、SAP竞争的实力。
从仁科的情况来看,该公司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警告说2003年的获利将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同时还宣布裁减200个职位。仁科除了要面对原有的甲骨文和SAP的竞争外,目前还要面临着来自微软的威胁,这迫使仁科不得不更加专注于商业应用软件领域。
最近,微软指派头号业务主管负责带领中小企业应用部门,并放出豪言要让微软的中小企业应用部门变成为100亿美元的事业单位。一位分析师表示,仁科的并购行动显示出了微软与SAP在中端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目前主要的IT支出都发生在这一市场领域。“这项收购行动的主因是来自微软与SAP的竞争威胁。”FTN Midwest Research分析师Trip Chowdhry表示,“微软与SAP改变了中端市场的游戏规则,无论是在售价、客制化时间,还是软件包的提供上都有别于常规做法。”“仁科如果不买下J.D.Edwards,就根本无法进入到中小企业市场。这是他们唯一的办法,因为他们自家的产品从没有进入过这一市场。”
总的来说,仁科和J.D.Edwards的合并,有助于使仁科的产品更加全面,从而有利于仁科进入到有利可图的中型企业市场。通过购并J.D.Edwards,仁科将完成自己的发展转变,也就是从一个集中于人力资源软件的公司转变成为一个全面商用软件的提供商。“仁科可以将J.D. Edwards在制造方面的专长用在大型企业市场上,而J.D.Edwards则可以把企业资源规划与人力资源专长用到中小企业市场上。”仁科首席执行官Craig Conway如是说。
黄雀在后,甲骨文51亿美元逼婚仁科
然而,真可谓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仁科宣布并购J.D.Edwards后的第4天,甲骨文像程咬金一样从半路杀了出来,出人意外地突然宣布要以51亿美元的巨资收购仁科。
消灭竞争对手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给买下来!甲骨文的此举,其目的是再明显不过的了,那就是不让仁科成为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因为仁科并购J.D.Edwards后,将对SAP和甲骨文构成较大的威胁。而一旦甲骨文收购仁科成功,甲骨文不但减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而且在应用软件市场的实力将大为增加,将可以直接与SAP展开竞争并解决其在应用软件业务上不利的局面。所以业内人士和众多分析师都相信,甲骨文的此举是由仁科收购J.D.Edwards事件所引发。
甲骨文是在6月6日宣布这项决定的。甲骨文在一份新闻稿中宣布,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已经致函仁科董事会,表达了希望与其就收购要约进行讨论的意愿。埃里森表示,收购仁科会立即使甲骨文成为一家更有赢利能力和竞争力的公司。
甲骨文表示,将从6月9日开始公开收购仁科股份,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投资银行将为甲骨文提供过渡性融资,并在处理这笔交易中为甲骨文提供咨询。据报道,目前甲骨文的手中握有60亿美元的现金。根据甲骨文的计划,将以每股16美元的价格收购仁科的股票。这个价格与6月5日仁科股票在纳斯达克15.11美元的收盘价相比,甲骨文的出价溢出了近6%。同时,甲骨文表示一旦其完成了对仁科的收购后,将会仔细研究是否会支持、以及以什么样的条件支持仁科对J.D. Edwards的收购。
甲骨文是全球最大的数据库软件厂商,不过在商业应用软件市场甲骨文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其主要营业收入来源还是以数据库软件为主,应用软件业务目前只占到甲骨文总营业收入的26%。收购仁科后,将会加强甲骨文在商业应用软件市场与龙头厂商SAP进行竞争的地位。分析人士表示,甲骨文要想在应用软件市场有所作为就必须收购一家公司,所以这是一个聪明的举措。只是甲骨文从来没有进行过这样大规模的收购,因此甲骨文的这次收购让人感到有些意外。
过去,甲骨文虽然极力想抢下仁科的应用业务,但效果并不怎么理想。埃里森直言不讳地表示,如果甲骨文的这次收购获得成功,甲骨文将无意保留仁科的品牌。不过埃里森也表示,“虽然我们不会积极销售仁科的产品给新客户,但所有仁科产品还是可以获得我们的支持。再者,仁科产品中的先进功能今后都会添加到甲骨文eBusiness Suite软件包中。”
埃里森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说,大约一年前仁科的首席执行官Conway主动与他接触,恰谈“将仁科的应用软件与甲骨文的相关业务合二为一”的可能性,但当时双方没有能够就合并后的业务架构达成一致。并表示此后甲骨文持续密切地关注仁科的动向,现在则认为股东在仁科管理阶层所提供的方案之外应该还有其他替代选择。但仁科的发言人否认了埃里森的说法,这位发言人表示:“我们从未与埃里森谈过出售仁科或与甲骨文合并的事宜,我们当时谈的内容是希望甲骨文退出应用业务,改而销售我们的产品。”
不过,有金融分析师怀疑甲骨文每股16美元的收购价格是否偏低。在甲骨文宣布收购仁科后的6月6日,仁科股票大幅飙升了18%,上涨到了17.82美元。“以溢价6%想买下仁科似乎不太可能。”UBS Warburg分析师Heather Bellini表示。AMR分析师Richardson也表示,如果甲骨文要说服仁科的股东,甲骨文就需要准备在16美元以上的价格进行收购。他说,这个问题就要看埃里森是否愿意以每股20或25美元的价格进行收购。他认为,这笔交易成功与失败的机会各占50%。
对于甲骨文的收购行为,分析师表示无论成功与否对甲骨文均有利,并认为两家公司的合并能够大幅度节省开支。SoundView Technology公司分析师称,如果甲骨文能以合理的价格收购仁科,他们将显著增长市场份额和消除竞争对手;如果收购不成功,也能使人们对仁科是否处于困境之中产生推测,在用户中对仁科收购J.D.Edwards的前景造成进一步的困惑。
也有分析师认为,甲骨文的提案让原本就已经呈现动荡不安的企业软件业务更多了一层不确定性。“这让市场多了一些恐惧、不确定性与疑虑。甲骨文的企图只是想取得客源,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此机会减少一个对手。”
花容失色,仁科期待英雄救美
甲骨文要收购仁科的消息释出后,仁科对此花容失色,直斥甲骨文“恶意收购”、“行径卑劣”。
仁科首席执行官Craig Conway在一份新闻稿中指出,甲骨文的这项提议宛如是“简直是万恶不赦的,这是甲骨文一向以来惟我独尊的又一表现。很显然,甲骨文这么做是为了阻碍我们收购J.D.Edwards。”Craig Conway也在新闻稿中呼吁,“仁科与本公司董事会依法必须审核所有现金收购案,不管对方用意为何,本公司将提供股东一个明确的建议。仁科在此也呼吁所有股东暂时不要有所行动。”
Craig Conway在接受路透社的采访时还形容说,这是来自一家霸道公司的恶劣行为,这种情形等同别人在结婚时,埃里森拿着一把枪到场抢婚,然后说“新娘是我的”。
那么,当甲骨文突然提议以51亿美元企图并购仁科之际,在这场逼婚戏落幕之前是否会有白马王子前来英雄救美呢?
事实上,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IBM、SAP和微软都是可能的追求者。就IBM来说,截止今年第一季度,IBM已经坐拥超过55亿美元的现金以及和约现金,而且同仁科刚收购的J.D.Edwards签有长期的合约。不过分析师们认为,这种三雄救美来同甲骨文竞价标购仁科的战争不大可能出现。AMR Research分析师Bruce Richardson说:“我不认为IBM会?这个浑水。他们在应用软件市场从来没有成功过。也许他们不想失去J.D.Edwards贡献的收益,但我还是无法想像他们会那么做。” 大多数分析师也认为,IBM无意涉足应用软件市场,其他追求者也不大可能跳出来搅局。
“唯一可能出价竞标的是SAP,但隔山观虎斗比亲自出马收购仁科对SAP更有利,”W.R.Hambrecht分析师Richard Petersen指出,“再者,SAP历来并无大型收购行动。” 同时,SAP的发言人Markus Berner也已经表示,“假如甲骨文收购成功的话,市场将面临重新洗牌。SAP依然是市场领导厂商,拥有54%市场占有率,但我们会比较清楚谁是第二名的竞争对手,我们将有机会更集中在这位对手身上。”
IDC研究员Albert Pang指出:“微软加入到争夺仁科的行列中来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微软肯定不会放过任何好机会,况且甲骨文最终能否成功收购仁科还是一个未知数。”不过到目前为止微软一直保持沉默,尽管微软决定收购其他公司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如果微软决定动用其460亿美元现金储备的话,将随时可以搅乱任何正在进行的交易。现在的问题是微软已经多次强调其不太愿意收购其他大企业,况且微软还面临着欧洲反垄断机构的调查,所以微软充当英雄角色的可能性也不大。微软首席财务官John Connors表示:“我们认为也许收购那些有着丰富研发经验和众多相关人才的中小型企业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分析师表示,微软一旦感到自己发起的.NET网络服务计划受到威胁,也可能会涉足收购行动。
在甲骨文刚开始提出收购的时候,许多分析师均认为甲骨文之所以出价收购仁科,是为了阻挠仁科收购J.D.Edwards。但现在分析师们已经开始感觉到甲骨文是认真的,因为最近甲骨文已经聘请前摩根士丹利软件分析师Chuck Phillips担任埃里森的顾问。“如果不是认真的,我不认为Chuck Phillips会建议埃里森去做,否则他和华尔街的关系会搞砸。”
如此看来,在救美的白马王子迟迟没能出现之前,仁科只有进行自救了。事实上,仁科也有一套防止被恶意并购的被称之为“毒药丸”(poison pill)的策略。这套条款允许公司释出更多的股票来抬高收购的成本,让不受欢迎的追求者知难而退。当然,尽管Craig Conway公开形容甲骨文的并购提议是“一家素行不良公司的一桩恶行”,但仁科目前并没有正是回绝甲骨文的提议。Craig Conway之所以这么说,有可能只是作态敦促甲骨文提高价码,也有可能是正式拒绝的序曲。
另一方面,这种收购案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一场私人间的恩怨纠葛。埃里森与仁科的首席执行官Craig Conway一直以来关系紧张。58岁的埃里森是甲骨文的创建人,而48岁的Craig Conway曾经在甲骨文工作过8年,在1993年甲骨文公司第二把手的权力变更后离开了甲骨文。此后,两人一直在公开场合表明敌对立场。这次埃里森主动挑起事端,提出以51亿美元收购仁科,并且如果收购成功,甲骨文不会将仁科作为独立品牌来运作,也不会立刻向新客户销售仁科的产品。这令Craig Conway极为不满,认为甲骨文是在恶意报复。有分析家认为,甲骨文对仁科的敌意收购完全是出于埃里森的个人意愿,他希望能够将Craig Conway和他的仁科排斥在竞争之外。企业应用软件咨询专家Joshua Greenbaum说:“埃里森是一个非常难缠的竞争对手,我认为他的收购计划没有其他目的,完全是充满敌意的。因为他不想失去在企业应用软件市场上的份额和影响。”埃里森在行业内一直以牢牢抓住公司所有的权力而著称。但Joshua Greenbaum说,这次Craig Conway“肯定会与埃里森拼命到底的”。
业界震荡,软件市场面临整合风潮
针对甲骨文收购仁科的计划,不少分析师都指出甲骨文的此举可能会引起软件业市场份额的重新划分,几家软件巨头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而闻风而动,进一步蚕食市场。
目前,全球商业应用软件市场价值为650亿美元,这些应用软件主要用于企业财务、库存、生产、销售、客户服务和员工等的管理。此前,这一市场领域一直由多家企业分食,由于服务中小企业的软件市场发展速度比较快,所以分析人士近来指出这一市场应该已经到了重组并购的时候了。德国的SAP和软件巨人微软都不甘示弱,而领军的数据库软件制造商甲骨文也希望能够在商业应用软件市场上占据更大的地盘。
甲骨文的举措被广泛地看作是一种防卫措施,因仁科已经购买了另一家主要的竞争对手J.D.Edwards,这样一来在商业应用软件领域仁科的规模将超过甲骨文,所以迫使甲骨文采取防御性的举措来收购仁科。IDC研究员Albert Pang称,在今后几个星期内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包括财大气粗的微软挖甲骨文的墙角,抢在甲骨文前面将仁科收入囊中。
在全球商业应用软件市场上,四家最大的公司现在只占据了约15%的市场份额,而全球经济的疲软正在促使这一市场进一步重组和合并。Albert Pang认为,对于软件厂商来说,全球经济的低迷只是更加强了大型软件制造商的实力和影响,使市场整合的时机渐趋成熟。Fulcrum分析师Jamie Friedman也认为:“商业软件市场将掀起一场合并风潮,今后几个星期内不少企业也许就会有新的动作。”并指出客户服务和追踪软件制造商Siebel Systems在即将可能会涉入到一项收购行动中,可能扮演买方,也可能是卖方。
伴随着甲骨文收购行为而出现的,是仁科的用户担心甲骨文的收购会损害对用户的技术支持。因为如果收购成真的话,也就意谓着仁科的产品生命周期将会很短。对此埃里森弱化了仁科用户的这种担忧:“虽然我们不会主动卖仁科产品给新的客户,但将为所有仁科的产品提供强化的技术支持。”“今后我们还会进一步把仁科产品的功能集成到甲骨文产品里,强化Oracle eBusiness Suite的功能。”
其实,像甲骨文这样的恶意并购在软件界是十分罕见的,因为作为并购成功的主要战利品的“员工”如果对新老板不爽的话,随时可以走人。而埃里森已经明确表示如果这笔交易成交,甲骨文不打算让仁科保留独立的商标,可以说是态度强硬,在气势上也是咄咄逼人。而其它公司在进行这种恶意并购时,曾采取特别的措施来缓和并购的阻力。例如IBM在1995年6月片面提出以30亿美元收购Lotus Development后,时任蓝色巨人首席执行官的Lou Gerstner专程到麻州争取Lotus明星软件设计师Ray Ozzie,并且把价码提高到了35亿美元,表现出了十足的诚意。当时担任Lotus公关经理的Richard Eckel回忆当时的情况说:“我们起初的反应是:要怎么抵抗?但那过渡期很快就过了。接下来策略变成要如何榨出更多钱来?”
因此,甲骨文的这次并购行为要想顺利进行下去,必须在策略上有所转变才行。
从总体上来看,仁科并购J.D.Edwards、甲骨文又要并购仁科的这起“软吃软”的连环戏,以及软件业界即将面临的整合风潮,都反映出了“大者恒大”的道理。和功能走向多元化相对应的是,商用软件厂商的规模已经越来越大,小厂商的生存环境则越来越艰难,最后的出路似乎只有被并购或者是破产,能生存下来的寥寥无几。而面对生存挑战,借助合并来求得生存的个案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了。
人民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