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化规划,我给领导们写了个工作报告,对于什么是信息化规划、信息化规划有哪些内容、信息化规划怎么作方面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对本项目的看法:一份信息化规划方案的质量在过程,而不在结果。对于信息化规划,一定要变成一个赢利项目来执行,说服客户进行立项,通过项目过程来编写本规划(只有通过过程才能让客户认识到规划的价值,未来才能真正推进规划的执行,从而使得本规划成为未来公司的指导蓝图。)。对于项目的实施,可以通过战略合作(在公司层面与IBM等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并进行本项目的运作——这是绝对可行的一条路径,IBM在这方面有诚意)、项目合作(在项目层面引进第三方咨询公司或人才进行项目实施——据说公司正考虑与本地高校的合作)、公司独立运作(由公司成立项目组)三种方式来实现。在成功地说服主管副总后,遭到了顶头上司的反对,顶头上司觉得这是件很小的事情,我一个人应该搞定才是,给了我十七天时间(含休息天)。 于是俺就开写了,列了方案路径(提纲太细,就不详细列了)如下: 第一章是“信息化及信息化规划的关键理论”。通过对关键理论的描述,了解信息化的历程和现状,明晰信息化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战略信息化规划的目标、框架、流程和提交物,以及规划要注意的问题。(为了扫盲) 第二章是“行业战略分析”。通过行业分析(行业管理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及问题分析),明晰行业管理的发展战略定位及目标定位,并阐述战略目标对战略基础及具体业务管理的要求。 第三章是“业务架构及现状分析”。通过行业组织架构及各级职能分析,阐述行业管理的核心业务架构,并进行业务流程梳理,明晰行业管理组织、流程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是“信息化需求分析”。本章主要描述各级组织的信息化总体需求,定义信息系统的关键用户,并对关键业务信息需求进行分析。 第五章是“信息化现状与IT愿景分析”。本章根据行业战略,从技术能力、组织和流程等方面对行业信息化现状进行全面的评估,检查行业信息化的现状,并结合标杆分析,发现的问题与差距,并识别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任务,进而阐述IT愿景和具体的发展目标。 第六章是“应用系统架构规划”。本章阐述对关键业务/信息流程的完善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出行业管理的高阶数据/信息架构和总体应用框架体系,并阐述了相关应用与数据部署规划以及各应用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七章是“IT基础架构规划”。应用系统的运作需要一个稳定、高效的IT环境,本章阐述了操作系统、应用系统开发环境、数据库、目录与安全服务、网络、系统管理和信息交流与协作等IT基础架构的规划。 第八章是“应用系统实施策略规划”。本章内容通过应用系统能力分析,检查应用系统现状与目标架构的差距分析,明晰下一阶段信息化的关键工作任务,制定关键应用系统的开发策略,并通过优先级分析确定应用系统的实施进度策略。同时本章也进行粗略的预算估计。 写了一周之后,我发现真正的瓶颈了:第三章,搭建的高层业务架构无人确认,而在业务流程梳理时,我一人根本无法完成核心业务流程图和流程描述(公司倒是有些资料,千奇百怪的流程图都有,就是没有一个是规范的。客户有些流程图,但是为理想化的流程图,且是片断的);第四章翻遍了公司的文档,发现基本上是没有需求描述和需求分析的(我现在都迷茫了,系统分析到底分析啥啊,类与交互还是仅仅功能需求描述?);第五章,由于没有项目调研,我觉得这样的评估无从下手;第六章,我倒是立刻可以给出答案,但是没有第三章和第四章,我给的也只是一个最粗的框架,细节部分该如何描述呢;第七章是俺的弱项,俺根本不是搞那块的材料;如有第六章的内容,我实在想不出如何进行第八章的编写,特别是如何进行现有系统评价,如何进行应用系统的优先级评价,总不能我一个人说了算吧。 关键是写到第三章的时候,我再也没有往下写的力量了。有时我在检讨自己,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够,不足以承当这样的任务?又有时,我想完全改变方案路径,省略业务流程梳理,直接进行需求分析,在信息化现状环节,只说问题,不作评估,在应用框架部分只是进行系统描述而不细说各系统的功能,省略基础架构规划内容,在实施策略方面,不作任何评估只列进度计划?可是,我这样写出来的还是规划吗?以前我倒是这样写过,可是写完这一稿,我的下一次工作是不是又是这样的任务了(发现这种任务越来越多了,如客户说要个物流的方案,领导就让我物流的方案,连客户都见不到一面)? 关键一点,我已经完成失去写方案的动力了。于是俺做了一件令俺自己都大吃一惊的决定:俺决定立刻辞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