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吟 程乃珊 要说上海女人的经典形象,十有八九总仍脱离不了斜襟上插着一束麻纱绢头、手执檀香扇的旗袍女士。近百年来,不论在战火的硝烟之中,还是黑白颠倒的乱世,直到百花齐放的今天,上海女人就是这样,在历史板块的碰撞下,在传统与现代间,东方与西方间,约束与开放间、规范与出位间,一身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和现代的亮点,婉转而行,迂回展步……那婀娜的旗袍身影,弥漫着浓郁的上海百年风情,成为注入西方元素的东方文化最感性的写照,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温柔的注释! 遗憾的是,作为上海女人经典形象的旗袍女士,在现实中,却是少之又少。都讲上海人什么都敢穿,时下吊带裙露脐装内衣外穿,还有热裤超短裙……偏就是满街罕见旗袍身影! 上海女人天生是应该穿旗袍的!上海女人白皙细腻的皮肤,相对高头大马的洋妇要娇小玲珑,凹凸有致的身形,天生就是应该穿旗袍的!旗袍看似密实,其实最是性感,含蓄之中,流闪着几丝只有在线装小说绣像插图中的仕女才有的清幽,因而连带旗袍的性感,都是一种恬泰的靓丽! 上海近代旗袍如上海的石库门,其实根本已是西洋化的了,唯有在领口在门襟在工艺保留有中国传统女装的精华。旗袍在未传入上海前,只是一件肥大的没有腰身的与男装无异的褂子。进入上海后,上海师傅将西方时装的元素如打裥、收腰、装垫肩等注入进去,一如将欧洲的百叶窗和窗饰及门楣纹饰注入建筑设计而形成上海特色的石库门房子一样的道理,令上海旗袍走出传统女装不注重人体线条美的迂腐陈章,从此进入时装的行列。 需知并不是所有的上海旗袍都具备时装特色的。 旗袍师傅如考钢琴等级一般,大有讲究。一种是从前叫到家里来做的女裁缝,一种就是正式吃过萝卜干饭的男裁缝,他们也做驻家裁缝。通常女裁缝都没有什么专业水准,只会一张嘴巴满口生花,做“生活”倒在其次,给当时少社交的老式上海主妇聊天解厌气是真的。她们做的旗袍,直筒式没有样子,这种旗袍不是今天意义上的旗袍。 一般男裁缝一定是拜过师傅的,也有做驻家的。做的活大多是夹的棉的男女中装,旗袍也做的,但他们接触的时髦女人少,故而做出的旗袍也是样子土土的,没有创意,也不肯改革。 (未完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 14:18:1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