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传递书] 重读蒙学经典一:重订增广贤文(省心处世原创)

[复制链接] 16
回复
326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8-2 09:1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家园潜水很久了,非常感谢各位朋友的热情分享,给我莫大的帮助,我也贡献几篇自己写的小文,作为回馈。

缘起: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人生在世,就像是长跑,在关键几处处理妥当,基本上就可以奠定大局。但世上之事,说起容易做起难。什么时机,什么地点是关键,我等凡夫俗子哪有慧眼可以通透全局,无怪乎一时间那英的“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传得街知巷闻.

古人推崇“尽人事以安天命”,《高效能的七个习惯》一书的也提到先从个人的影响圈开始努力,只不过是以西方社会认知体系中的对“尽人事”的现代解读而已。就像真的在长跑的赛场上一样,如果每个人都能有高水平教练陪在身旁,那自然会让每个人受益匪浅。如果暂时没有高水平教练在你身边,你可以取一些经得起历史长河的书籍来自我训练。现代社会人心浮躁,职业动荡时常发生,职场人士经常感叹时间不够用,所以在此分享几本蒙学经典小书,加上个人评解,欢迎朋友们指正。 (为求行文方便,图片和注释直接采用网上常见版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增广贤文》简介

该书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而又语句通顺,易懂。但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人世沧桑的千锤百炼,成为警世喻人的格言,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乐不可极,乐极生悲’等;一些谚语、俗语总结了千百年来人们同自然斗争的经验,成为简明生动哲理式的科学知识,如“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等。

 一: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 ①,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贤乃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②。农工与商贾,皆宜敦五伦 ③。孝弟为先务,本立而道生 ④。尊师以重道,爱众而亲仁 ⑤。

【注释】 ①增广:增智慧,广见闻。 ②儒为席上珍:指儒士以美德进身。语出《礼记·儒行》。 ③五伦:即五常。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五种关系。 ④孝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弟:通悌,顺从兄长。语出《论语·学而》。 ⑤爱众而亲仁:语出《论语·学而》。

个人评解

增广贤文开宗明义,陈述此书本意为让过往的好文章(贤文)对读该书的人有谆谆教诲之意,让人扩充见识,更深层次了解社会和人生。正所谓: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以史为鉴,以人为鉴,可以让人少一些盲动,多一些理智,少一些争议,多一些和解。这一段中,“贤乃国之宝,儒为席上珍,农工与商贾,皆宜敦五伦”是承上启下的文眼,然后具体举了几个例子,例如孝弟(此处为通假为孝悌,读音为Ti-四声),尊师,爱众等等。所谓“孝弟为先务,本立而道”,现代的解读就是人生的基础打好了,正确的世界观建立了,操作层面的事情就好办了。中国自古以来,对启蒙教育极其重视,从民间的孟母三迁,择善邻而居;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四字令岳飞永世难忘;皇室教育中,则有明朝重臣张居正编纂《帝鉴图说》教诲万历皇帝,到清康熙亲撰《庭训格言》无不显示出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人格,人格,首要是“人”,是指人性的发掘和培养;“格”,重视的是品格,格调等诸多形成人和人之间差距的重要因素。该段最后一句为“尊师以重道,爱众而亲仁”,和前一句中的“本立而道生”前后呼应,人性发掘和培养对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其外在表现即为尊敬师长,亲近众人而近乎仁义所要求的品质。

 职场别解:

选拔保留人才,是很多组织HR和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虽然现在流行的人才测评,组织发展(OD),职业发展规划很多,但是由于这些所谓现代管理思想往往发轫于西方,来自有着良好契约制度传统的欧美地区,其文化背景并不能完全和受中国固有文化环境中熏陶的职场人士相匹配。让我们看看中国传统选才制度的渊源,以资借鉴。 

中国古代朝廷经常强调“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选拔人才的主流价值观是“孝弟为先务”、 “求忠臣比出于孝子之门”。人才选拔制度是在汉代形成的,两汉时期实行的是察举制度,又称选举制度。这是一种“乡举里选”产生,经地方长官确认并定期向朝庭荐举人才的制度。所荐举的人才分为三科(三类):贤良方正、孝廉秀才、博士弟子。这些人才被荐举到朝廷后,前两科或经皇帝策问后择优录用、或竟不问而即任用;后一科则要进入太学继续深造。汉代的察举制度在开始时比较注重被荐举者在当地公众中的形象和口碑,还比较合理和公正。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选拔制度又发展出“九品中正制”,最后定型于“科举取士”。古代选才制度的优劣性暂且不论,事实已经多次证明,直接把西方的管理理论拿到中国来用,实践效果往往不佳,以至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时有发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民族重拾久违的自尊,相信真正扎根于中国的选材育才理论定会大放光彩。

如果您觉得有兴趣,请到我的博客来作客,共同探讨,一起进步:blog.sina.com.cn/lifesurfing

沙发
发表于 2007-8-4 23:12:4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期待完整解读。
觉得增广贤文还是很不错。
板凳
发表于 2007-8-5 01:21:57 | 只看该作者
昨日读过,可说是集中华千年智慧,经验,教训于一体,直白,简单又朗朗上口,若无研读诸子百家的时间和精力,读此文和《菜根谈》可谓捷径。
4
 楼主| 发表于 2007-8-6 10:13:3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阿懒鼓励

谢谢阿懒鼓励。会坚持写下去,会在博客blog.sina.com.cn/lifesurfing首发,然后立即转载到家园。谢谢

5
发表于 2007-8-19 14:53:24 | 只看该作者
从小熟读增广和三字经感觉受益非浅!
6
发表于 2007-8-19 16:27:03 | 只看该作者

好长时间不读增广贤文 菜根谈之类的好古书了

7
发表于 2007-8-19 20:06:52 | 只看该作者

xiedebucuo

8
发表于 2007-8-20 08:52:51 | 只看该作者
古为今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9
 楼主| 发表于 2007-8-20 21:3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wuyanguodu

楼上wuyanguodu朋友你好,谢谢关注。我本人极其喜爱中国文化,有机会多交流。这个系列文章是我个人细细品读并加以个人评解,会花一些时间仔细研究,这几天由于工作繁忙原因,暂时会放慢增广贤文的更新,抱歉。谢谢你的关注!

欢迎您发家园短信和我交流。谢谢

10
发表于 2007-8-20 23:24:4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早点出来,一起探讨一下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