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无粮,何不食肉穈?(信天谨游)

[复制链接] 1
回复
106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7-4 18:0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说明,本贴所涉及的内容及观点仅适用于信天谨游助学活动,其他兄弟助学组织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正确的资助模式,请读者理解。)
  
  晋书载:“晋惠帝,性愚呆,时天下荒乱,无粮,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穈? ”。
  
  最近,有两个人在“一对一资助”帖子里的回复让我想起了这个典故。
  “谁策划的?鄙视你们的做法,如果您真是好心,就没必要在这里将那些小朋友的名字贴上?”
  “这个帖子是什么意思呢?单单贴名字也就算了,干吗还要贴照片?你认为这些受捐助的学生喜欢把自己这些照片公布到网上吗?”
  
  这两位可能刚进来不久,还没来得及看我们原来的助学帖子。
  我们做一对一资助已有几年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了简单的认捐流程,其中就有把学生资料和照片发到网上的内容。目前已经资助了约1500名贫困学生,有的学生已经从初中读到了大学,还有的已经大学毕业了。对于那些贫困山区的学生来说,外来一点资助对他们很是重要。
  
  义教瓦蓝在山区教书一年,在一对一调查学生的时候她摘录了一些当地学生的心里话,看看他们自己的真实想法吧:
  “……(新学期)别人到我家里要钱(借的书费),妈妈就在夜里哭,早上妈妈眼里布满了血丝,看到妈妈这样,我对妈妈说,妈妈别这样,要不然把我的书费还给人家吧,我不读书了。妈妈打了我一耳光,说你怎么这么没出息,我求了多少人才借来这些钱……我真的很渴望得到这份资助。”
  “……这几天我一直没有吃早饭,到12点肚子饿得直叫。我家只有三亩地,每年的饭总是不够吃,家里头一点像样的东西都没有,爸爸几次劝我不要读了,我总是哭着对爸爸说,如果我不读书,咱家就会一代比一代落后的,这几年我的成绩都可以,以后我一定更加努力……”
  “……我感到奇怪的是,我和两个妹妹病了,爸爸就送我们去看病,而妈妈病,爸爸为什么不送妈妈去看病?问妈妈,妈妈说,小孩病了就痛,而大人病了就不痛。每次她都是这么说的。现在我才明白原因……”
  
  类似孩子气十足的叙述还很多,让人微笑之余,也不禁慨叹。而慨叹、眼泪、同情对他们而言都是没有意义的。对他们而言,生存权是第一位的,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要吃饱肚子,我们唯有蹲下身,目光与他们平齐,尽力抹去贫困蒙在他们眼前的阴翳,提供一点帮助使他们能继续读书,这也许是所有助学朋友们的目标吧。
  
  在我们调查过程中,学生们是希望把照片发出去的,他们认为发照片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能吃饱肚子坐在教室里安心读书是他们最需要的,在他们看来生存权要大于其他一切权利,包括文明社会里自认为的隐私权。在文明社会里,在钢筋水泥丛林里,居住几年的邻居间还互不相识,而在山村,邻居们端着碗就聚到一起边吃边聊了,城市里的隐私权,在村民那里从来就没有想到过。
  
  根据马斯洛的个人需求层次理论的划分,个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类的生存需求永远都高于其他任何需求,这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的需求。人在每一个需求阶段都其本质内容和本能倾向,外界文化和外部环境以及外部人不可能强求改变这些本质和本能的东西。对于一个吃不饱肚子的人,连第一需求都没有的人,您却按照您的需求用您的思维方式去要求他------要求他维护您自我认为的这个权和那个权?这与晋惠帝“何不食肉穈?”有着惊人的相似。
  
  这两天在天涯听小和尚讲故事,他讲了一个李太太的故事。
  李太太和其他香客是有一些不同的,她在寺里待的时间比较长,有时候还会住上一两天。
  有次李太太在佛堂里看到了戒痴(法名),下午她问智缘师父,那个很可怜的小和尚是谁?
  智缘师父很奇怪,为什么李太太觉得戒痴很可怜呢?
  李太太说:“你看,小和尚的衣服都破了。”
  其实,并不是寺里穷的没有钱给戒痴做衣服,而是戒痴太调皮,总是把新衣服穿破,所以他就穿着破衣服在寺里乱跑。
  下午去给戒痴换衣服,戒痴问,上午那位可怜的太太是谁?
  好生奇怪啊,李太太的衣着讲究,她脖子上的项链千金之贵,戒痴为什么觉得李太太可怜呢?
  戒痴说,我看她一直眉头紧锁。
  
  有时候,看待一件事情确实很奇怪,即使在同一个角度望过去,目光如果落在李太太眉头就会觉得她很可怜,如果目光落在李太太的衣物或金链子上,或许也会觉得自己可怜。
    
  是啊,对待任何事物我们都不应该只盯着它的某一点去看,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去度测、去判断,那样会让您滋生无谓的自大和自卑、无谓的担忧和害怕。您从某一点出发从您的角度去度测的隐私权,却恰恰是那些学生们与外界接触的最佳渠道,那是他们的快乐源泉,是迫切解决自身温饱问题的最本质和最本能的生存需求。如果我们能从不同角度、全面地认识和洞悉事物的全部,那么自大和自卑、担忧和害怕才不会出现。如果我们不可能看到事物的全部,那么就要慎言!世间本无事,庸人自忧之。
    
  参考书目:
   1.瓦蓝助学笔记
   2.天涯小和尚讲故事的帖子
  
  信天谨游
  2007年5月4日
沙发
发表于 2007-8-3 11:16:0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我们不可能看到事物的全部,那么就要慎言!世间本无事,庸人自忧之.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