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叫莫愁的女孩
两天后,华山北京分公司,田伯光站在办公室,拨打杨处长的电话,忙音。每到大项目,他都不由自主地站起来,以保持大脑的活跃度。“要不是办公条件太好,我也不会养成打电话同时看新闻的臭毛病,也犯不着受累站着,”田伯光喃喃自语。再次拨过去,电话通了,田伯光满脸堆笑,对这电话说,“您好,是贾处长吧,您说话方便吧,我是华山公司的小田……昨天给您送几本书过去,噢,对对,就是我,关于职业营养员的事,您明天方便吗,我们又有了新想法,跟您汇报一下……好的,那明天见”! 挂上电话,田伯光又开始嘀咕,“shit,谁创造了说话方便这个词,不方便说话岂不是哑巴”。杨处长不冷不热地回答让田伯光对合作前景越来越忧虑,“提起送书,他才转变了冷冰冰的口气,要不是昨天做的工作,他都忘了我是谁了”。 昨天上午,田伯光趁贾总给北京公司开会,拿了一些新书,分成两份,又去了趟劳动部。这次,他没有预约,他盘算对于新客户,一定要趁热打铁,及时回访,否则前边都是无用功。不管马主任和杨处长在不在,就装作路过,送他们几本新书,加深一下印象。 还真巧,两位领导都不在,一个女孩接待了他。 田伯光客气地说明了来意:“我是华山公司的田伯光,找马主任和贾处长,昨天我们见过面,我们在附近有个新书发布活动,刚刚结束,拿过来几本新书,请他们看看,也帮我们提提意见。没想到他们不在,请帮忙转交一下,这是我的名片”。 女孩名字叫李莫愁,非常诗意的名字。田伯光问女孩是否喜欢看书,并答应给她快递时,巧妙地得到了女孩的联系方式。因为他知道,不能忽略关键人物周围的小人物,他们说不定会项目会产生关键的影响。 田伯光默念几遍女孩的名字后,决定离开,随口问了一句:“贾处长人很好,还这么健谈”。 李莫愁吃惊的瞪圆了眼睛:“他健谈?他才不爱说话呢,除非他感兴趣,或者你跟他谈得来”。 女孩的话证实了田伯光的判断,贾处长对合作没有兴趣。 脑海大搜捕 田伯光开始下一步筹划,搜索身边和贾处长关联的人或事,便于明天见面有共同语言,贾处长是营养膳食专家,谁会和他认识呢?熟悉的人一个个在田伯光脑海里闪过,目标最终锁定到易牙身上。易牙是餐饮行业的培训师,和田伯光有过一面之缘。田伯光很快找到易牙的电话,拨了过去, “易老师,我是华山公司的田伯光,好久没跟您联系了,最近在忙什么”? “噢,小田呀,我正和央视合作一个节目,叫‘今天我们能吃什么’,毒香蕉、红心蛋,苏丹红……把人们折腾得无所适从,失去了对食品的辨别能力,央视找到我,想让我给大家讲讲。”易牙心情不错。也难怪,傍上了央视这颗大树。 “这个节目好,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个节目,我们可以在社会上合作呀,还可以请一些专家,前段时间我刚刚解除了劳动部的贾处长,他也是这方面的权威呢”,田伯光开始进入主题。 “哦,老杨啊,我们很熟,是好朋友…… 30分钟后,田伯光放下电话,满脸轻松,搞定,还可能收获了意料之外项目。 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贾总和田伯光如约而至,第二次来到劳动部。马主任、贾处长已经静候多时了。会议室里还多了一个女孩,李莫愁看到田伯光,点头微笑,从她眼神可以看出,上次快递的图书已经收到。 大家寒暄坐下,杨处长介绍说:“我的助理小李,上次开会她正好外出,我这里的对外合作都要靠她协调呢”。 昨天的种子今天就发了芽,田伯光心里一喜,脸上不动生色,看杨白劳没有作声,就接过话茬,“我和小李以后可能会常打交道,我是田伯光,多多关照!”趁大家不注意,对着李莫愁眨了一下眼,李莫愁脸色微红,把头扭向一边,趁机对杨处长说:“我们开始吧。” 贾处长嗯了一声,对杨总说:“小……田说你们又有了些新思路”?他低头看了笔记本一眼才叫出田伯光的名字。 田伯光马上从包里拿出新方案,发给在座每个人,杨白劳对每个关键环节进行了解释,部里提供认证,组织专家编写认证教材;华山公司负责出版和招生。通过培训和教材盈利,双方共享所创造利润。 这个方案田伯光早就烂熟于胸了,他注意力没有集中在贾总的发言上,而是偷偷观察劳动部几个人,李莫愁听得津津有味,不停的记录,马主任也是频频点头,唯独杨处长低着头,眼睛对着方案,一动不动,像是打瞌睡,偶尔喝口水才抬起头,脸色紧绷着。 刚才还沾沾自喜的田伯光,像被冷水淋了头,等贾总讲完,赶紧对贾处长说:“昨天吃饭,有人他还提起您呢,还说特别佩服您。”易牙虽然说他和贾处长是好朋友,田伯光可不敢过于强调自己和易牙的关系,好朋友的概念太泛了,况且是一面之辞,有时候面儿都没见过,都敢称对方是好朋友。 贾处长略显惊讶:“哦,谁?” “易牙”。 “噢,老易呀”杨处长脸色稍缓,不冷不热地说,“他办了个餐饮咨询公司,做的不错,虽然以前没有什么行业经验”。 田伯光不敢多说了,这句话基本可以判断出易牙在杨主任心中的地位,他称呼老易,证明他们比较熟悉,说老夏没什么经验,一方面他很自负,令一方面证明他对易牙的称赞只是出于客套。 杨处长眼神扫了所有人后,目光集中在马主任脸上,接着说:“主任,他们的方案我看了,写得非常专业,操作性也很强,昨天我也跟您汇报过,您也知道了这个情况,部里刚刚来了通知,非常重视职业营养员的培训和认证,还专门成立了一个项目组来编写教材,卫生部得知了这个消息,也想介入,现在成了卫生部和咱们的联合认证,部里插手了,我们在介入不合适了吧,不能和上边发生冲突。 马主任点点头,对贾总说,是啊,这倒是一个问题。 田伯光对这个突变没有心里准备,心里一凉,看了看贾总,贾总也是一样,两个人大眼瞪小眼。很显然,杨总非常在意这个项目,稍微愣神后,马上提出了折中方案,华山公司和贾处长这里继续编写教材,继续培训,不做认证,和两个部委的联合认证就没有冲突了。李莫愁也站在贾总这边,探讨这种方法的可行性,田伯光对她报以感激的目光。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会议变成了隔靴搔痒,新方案对贾处长毫无吸引力,田伯光断定贾处长对这个项目根本就不感冒,这样下去无异于对牛弹琴。会议室的空气忽然变得稀薄起来,杨主任还打起了哈欠,看着杨白劳和李莫愁还做最后的尝试,田伯光焦虑万分。 田伯光意识到,贾处长真正的需求并不在职业营养员,他选择和华山公司开会,肯定有其他目的,答案是什么呢,田伯光飞快的思索。快到中午了,贾处长已经频繁出去换空气了,要是在中午之前找不到贾处长的真正需求,这个项目就彻底over了。想到这些,田伯光不禁有点丧气,难道我和中国足球一样,就没有临门一脚的运气么,前面的工作天衣无缝,不能这么窝囊的失败呀。田伯光一边思考,一边翻着笔记本,看第一次合作的记录。 突然,夹在笔记本里的一页纸让田伯光看到了希望,“职业药匣子”,上次闲聊时留下的,他上次拿这个东西是什么意思呢? 田伯光抬起头,大胆的提出一个假设:“贾处长,我们做职业营养员,和两个部委比起来,确实没有竞争力,我们能不能做自己的特色呢,比如这个“职业药匣子”,和职业营养员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我们能不能尝试把两个项目结合起来,做职业药匣子的认证培训呢”? 田伯光话音未落,就听到啪的一声,贾处长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眼睛放着光,滔滔不绝的讲起来:“你的想法很好,如果能把这个项目做起来,可是件功利千秋的事情,中国饮食世界闻名,菜品丰富,可营养搭配却比不上国外,很多厨师只追求菜品创新,却忽视了营养对人身体的作用,甚至有人吃一些别人不敢吃的东西,显示自己的勇敢,以致出现了像sars这样的传染病,我们的药匣子不但集中了国外营养学的理论,还融合了中医理论,对中国饮食的发展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药匣子还有广阔的市场,不但家庭需要,中国600万厨师也需要嘛,如果做认证,我可以用我的关系,找国内最知名的专家过来,比如胡青牛,比如平一指。。。。。。” 临走时,贾处长特意把田伯光叫住,递给田伯光一张名片,歉意地说“伯光,上次的名片忘了给你了”。田伯光接过名片,连声称谢,心里却大骂了几声“他妈的”。 明天的明天的明天 一天后,南京华山公司办公室,杨白劳认真地看完田伯光关于职业药匣子的项目方案,拍拍田伯光肩膀说:“伯光,这个项目你全权负责吧。” 两天后,田伯光接到好朋友李莫愁的短信,“后天杨处长打算去你们那里考察,一定抓住机会,嵩山公司、衡山公司也想介入呢”。田伯光回复,“没问题,把杨处长更详细的资料发到我邮箱里”。 三天后,杨处长打来电话,兄弟,我明天到你公司。田伯光挂断电话,长叹一口气,“从记不住我名字到小。。。。。。田,再到伯光,最后兄弟,唉,人哪!” 四天后,五月南京,天高云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