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一千七百年 - 

[传递书] 这样的员工老板喜欢!

[复制链接] 39
回复
661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21:01: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一个女大学生从一家旅游学院毕业后,刚刚进入一家星级宾馆,她的职务是做总经理办公室的秘书。她进办公室的第一天,就听见老板在嘀咕另外一个秘书又给他的咖啡把糖加多了。老板声音很轻,也没有责备的口吻,老板也没有让秘书重新冲,将就着喝了。秘书向她吐了吐舌头,扮了个鬼脸,但并没有行动。第二周,轮到她值日,她就先用几个小纸杯分

            别调制了几种口味、纯度的咖啡,让老板先挑选好。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居然令老板大为感动——连他太太都没有细心到如此地步。老板有肩周炎,她就到商场买了部电动理疗仪。老板喜欢在午餐后小憩一会,于是她就坚守在外间挡驾,不让没有急事的下属或者拜访者打扰。老板喜欢足球,喜欢罗纳尔多,对油头粉面的贝克汉姆却没有好感,她就在办公桌上放着小罗的塑像,墙上贴着他在绿茵场上英姿,也从来不在老总面前提到暗恋的小贝……对老板无微不至的她很快就升任到主管的职位。
              第19条 千万不要认为上司比你傻
              你认为上司比你傻并不可怕,怕的是上司认为他比你傻!
              如何与上司相处是困扰白领最大的问题之一。曾经有个培训机构专门对白领做了一次“你心目中的上司”的调查,让参与者选一种动物来描绘自己的上司,备选动物有猴子、狐狸、大象、蛇、牛、狗熊、猪等,结果有人说上司是狡猾的狐狸,有人说是冷血的蛇,不过说得最多的动物是蠢笨的狗熊和猪。这表明了一种比较普遍的心态,很多白领认为上级傻,能力不够,甚至还不如自己。这种盲目地轻蔑上级非常危险。第一,上级的“傻”,未必是真傻,很可能是大智若愚。老板之所以大胆地用你,正是因为作为下属,你有过人之处。第二,上级的“傻”也许是为了考验你的忠诚、经验和能力。他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让你放手去做,在你做的过程中,将你的有关情况考察清楚。第三,退一步讲,如果上级、特别是你的老板真的在某方面不如你,那也并不意味着你的机会到了。上司之所以是你的上司,老板之所以是你的老板,肯定有你不具备的东西,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做你的老板。
              第20条 千万助你的顶头上司出色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车头熄了火,车厢就蹉跎。车头出了轨,车厢全报废。
              一个部门就是一个团队,荣辱与共。如果你的上司显得出类拔萃,那么你也会显得出色;如果你的上司混得很惨,你也脸上无光。如果上司“成仙”,你也会平步青云;如果你的顶头上司原地踏步,你也大致升迁无望。所以一个明智的职场人士应该随时随地想办法使你的上司显得出色。如果你有什么能改善部门工作的主意,一定要让他(她)知道。几乎任何一个成熟的上司在升迁后都会关照、提携旧部的。这个谈不上徇私,仅仅因为他已经了解你是个优秀人才,不用你用谁?但有些基层职员缺乏经验,常常忽视了这一点。还有人认为自己的顶头上司“干活少,拿钱多;不干活,也拿钱。”是踩着自己肩膀往上爬,心理不平衡,于是消极怠工,浑浑噩噩,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甚至还有极个别人心理阴暗,认为自己的顶头上司是自己晋升的最直接的障碍,恨不得连根拔起,于是不惜阳奉阴违,处处和上司玩太极,背着老板越级争功,甚至“告御状”。通常这样的努力都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因为没有一个老板会轻易地相信一个下属的下属来诋毁他的顶头上司、自己的嫡系。任何人都对“犯上”有本能的警惕和抵触,今天你“反”你的顶头上司,明天就可能“反”我,我岂能引狼入室呢?
              第21条 千万不要越级活动
              胡乱超车要罚款,越级活动要完蛋。
              一个公司像一部复杂而严密的机器,钉是钉,铆是铆,每一个部件都在一个固定的部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以保障整部机器的正常运转。虽然一个优秀的员工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和主动精神,但这有个前提:首先保证自己的工作已经圆满完成。但在企业里,恰恰有一部分人为了突出自己,老是喜欢搞越级活动,这些人大部分带有对自己顶头上司的某种不信任或者不服气。这样做的结果是扰乱了公司的正常工作程序,造成人为的关系紧张,反而影响了工作效率,更会影响到自己的晋升之路。记住,有什么问题尽量和你的顶头上司沟通,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成为你的顶头上司的。你上级的上级也不一定完全听信你的,那等于变相承认自己的用人失误。
              [案例]
              一名牌大学毕业生进入一家IT公司,他打心里瞧不起自己的顶头上司,那个连电子邮件都不会使用,干活少,拿钱多;不干活,也拿钱的家伙。他认为这样的人怎么能够进高科技公司,怎么还能够做他的顶头上司。所以他对他的顶头上司常常是冷嘲热讽,遇到事情也不和他研究,直接去找老板谈。刚刚开始老板还不介意,时间长了就提醒他不要越级,他却对他瞧不起的顶头上司出言不逊,暗示老板有眼无珠,老板立即拉下了脸。后来他在工作中处处感到掣肘,终于有一个哥们悄悄地提醒他,他瞧不起的那个家伙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公司的秘密大股东之一,吓得他一身冷汗,从此对上司言听计从、毕恭毕敬。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21:01:54 | 只看该作者
在李嘉能教授所收集的案例中,关于同事关系的共有80多个,其中陈雅姿提交的最多,达到16个。她是个人事主管,处于人际旋涡的中心,感慨良多。李教授发现,虽然关于同事的事例不少,而他们的烦恼却是一样的,一言以蔽之,正如陈雅姿所描绘的那样:“我们就像冬天的刺猬,既想抱着互相取暖,却又免不了相互伤害。”
              的确,同事是每个职场人士朝夕相处的伙伴,他们之间的故事应该是最多的,但他们既
            不像上下级之间那么泾渭分明,又不像同学之间那么纯洁无暇,更不像家人那么无遮无拦。他们就像一支球队,既要紧密配合,赢得整场比赛的胜利;又要突出表现自己,打出一个个好球,成为乔丹那样耀眼的场上明星。看来,这段“职场钢丝”是非走不可了,那么如何才能走好呢?
              第22条 学会欣赏他人,善于合作
              要想1+1>2,就要学会欣赏他人——多夸夸别人,他总不能跟你急。
              人是利益动物,趋利避害,名缰利锁,很难免俗。在职场里,明处摆着竞争机制,暗地里藏着微妙的人事纠葛,更是如此。特别是当成为“战略对手”的时候,一个员工很难去欣赏另外一个员工,自然就会出现“文人相轻”的现象,不是通力合作,而是互不欣赏,甚至互相拆台。人无完人,当然也不可能一无是处。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背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无法好好地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像所有的人都“欠了他的谷子还了他糠”,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据说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一丝不苟。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所以在职场,要学会欣赏他人,充分发扬每个人的长处,扬长避短,资源共享,形成合力,才能取得1+1>2的效果。
              第23条 千万不要自视太高
              你再高还能高过高尔基?你再牛还能牛过牛顿?何必呢,让我们来仰视你,你怎么下得来台?
              每个公司或者每个部门都有或多或少的“战略性工蜂”,要么是技术能手,要么是业务骨干,要么是管理精英,很受老板的器重,有些人也因此而飘飘然起来,见到其他员工常常鼻孔朝天,敷衍了事,爱理不理。这是人性的弱点,也是职场的大忌,这样只会令别人疏远你。别人在一边恭喜你的同时,也在一边嫉恨你呢!这些高傲的职场红人们忽视了一点: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发展变化之中,你再有能耐,也只能够证明你的过去和现在。后生可畏,强中自有强中手,说不定哪天就来了个更加能干的员工,说不定哪个曾经被你深深刺痛却毫不起眼的员工就不知不觉迎头赶上、超过甚至替代了你。记住,还是那句老话,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案例]
              一个计算机软件公司的主力程序员,在公司里地位颇高,他本人也比较骄傲,智商高,情商低:走“白专道路”,不注重人际关系,对自己的手下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他对办公室的行政人员尤其不屑一顾,常常冷嘲热讽。到办公室领取办公用品,被要求按照程序先填表格,这本来就是公司的规定,无可厚非,可他却偏要认为别人是给他找茬,三言两语就恶语相向,最常见的是叫别人“打杂的”,有一次居然说自己是别人的衣食父母,把别人气得牙痒痒,也激起了公愤,虽然老板过来息事宁人,但这件事情对行政主管的伤害太大。不久,这位主管就将他一个学计算机软件的侄子招进公司,没多久就取代了他,令这个骄傲的家伙倍觉失落。在一次聚餐中,行政主管不冷不热地奉承了他一句:“我那侄子怎么样?你可要多关照,他可是咱们的衣食父母呀。”差点噎死他。
              第24条 千万不要做怀才不遇状
              要让伯乐认识你,你就出来“遛一遛”,你不“遛”,别人怎么知道嘛?
              由于个人的机遇和环境的不同,很多人能力不相上下,而际遇却大相径庭。都说上帝是公平的,但他老人家也有打盹的时候,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些“老是碰到上帝打盹”的人便怨天尤人,常常露出怀才不遇的“醋溜状”。如果偶尔来那么一声叹息也没有什么关系,没准还会引起别人的同情,但如果处处都因此而表现得与同事格格不入,则会走入自我封闭的死胡同。
              [案例]
              某君十多年前毕业于一所顶级名牌大学,他本来可以回到家乡当国家公务员,但他为了一个北京户口,不惜“屈就”去了北京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做行政工作。他工作不久,公司每况愈下,他也想过要跳槽,可是他拿不出几万元赔偿费;他想一走了之,又下不了决心,所以一晃十年就过去了。在他年近中年时,公司终于再也给他开不出工资了,昔日的“天之骄子”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下岗职工。他的形势其实并不乐观,他10多年前的专业早就荒废了,他的国有企业工作背景根本就拿不出手。但他并不这样看,他始终觉得他是名牌大学的,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为了捍卫自己的名牌大学的声誉,那些没有名气的公司根本就不予考虑,结果屡屡碰壁,一直坚持了一年,家里都揭不开锅了才再次“屈就”去一家家具公司做行政。坦率地说,这样的公司人员素质的确不可能很高,于是他就处处显示出自己的高人一等,动不动就在周围员工面前吹嘘,他这个同学做局长了,那个同学做大学教授了,这个同学发财了,那个同学在国外拿绿卡了,我怎么混得这样惨呀,等等。整天就长吁短叹,没完没了。有一天,终于被一个粗汉一把拽住他的领口,对他大吼一声:“滚!我说你跟咱们瞎混个啥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4 21:02:59编辑过]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21:04:51 | 只看该作者
第25条 千万不要和同事做知己
              同事靠得住,母猪爬上树;同事靠得住,晋人不吃醋。
              人食五谷杂粮,人有七情六欲。人生活在纷繁复杂的尘世间,不可预料的变故随时可能发生,终究难免超凡脱俗,自然而然会产生很多烦恼。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性子

            特别直,喜怒哀乐一览无遗;他们特别爱侃,喜欢和公司同事倾吐心声。虽然这样的交谈能够很快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你们之间很快变得友善、亲切起来,但心理学家调查研究后发现,事实上只有1%的人能够严守秘密。道理很简单,公司不仅是个工作场所,而且是个名利场,纠缠着利益纷争,每个人都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它绝对不是你情感的港湾。同事是和你共同做事的,知己是和你交心的;同事是和你在一口锅里争先恐后地舀饭的,知己是在你无助的时候来到你的身边,在你荣耀的时候又悄然离去的。所以,当你的生活出现个人危机如失恋、婚变之类时,最好还是不要在办公室里随便找人倾诉;当你的工作出现危机,如工作上不顺利,对老板、同事有意见有看法时,你更不应该在办公室里向人袒露胸襟。那么如何解决自己的生活或工作的问题?你不妨下班以后,拉上几个知心朋友,找个地方一醉方休,一吐为快。
              [案例]
              某君是个多愁善感而又心直口快的人,他最近的烦恼完全是他的顶头上司引起的,他自以为凭他的能力和资历,这次公费带薪度假的绝对应该是他,而不应该是另外一个丫头,也难怪,谁让他自己平时不怎么巴结他的上司呢?最近他常常在他自以为是人生知己的同事面前表示对顶头上司的不满,而这位“知己”呢,则笑眯眯地听着,除了那一句热情的鼓励:“Go
            on!有话可别憋着,会憋出病来的——咱哥俩谁跟谁呀?”自己却一言不发,某君就更是口无遮拦起来,历数顶头上司的若干“罪状”,在气头上禁不住骂了一句“老不死的!早晚有一天栽到我手上。”最后,他要他的“知己”保密,“知己”呢,便对天诅咒发誓一番。到了第二年,该君想怎么也该轮到自己了吧,结果宣布出来令他大吃一惊:人选不是别人,居然是他的“知己”!“知己”比他资历还浅很多。他实在忍无可忍,找顶头上司理论,上司只是扔了一句话:“你呀,快了——等我老死了,自然就是你了。”望着他的“人生知己”躲躲闪闪的样子和笑比哭还难看的表情,天命之年的他倍觉世道炎凉。
              第26条 千万不要做“长舌妇”
              “长舌妇”的形象都可以和“吊死鬼”相媲美了,你还敢去扮演吗?
              我们国民性中最劣根的一点,就是喜欢以集体主义的名义要别人交出隐私,这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但极不适合现代社会理念。人是社会的,又是个体的,人是有人格尊严的,只要和社会利益没有关系,每个人都没有必要,也没有权利去探听别人的绝对隐私。有些心术不正的人,想利用别人的隐私达到传播谣言,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的目的。在办公室这样的交织着利害关系的工作场所,同事之间不可能成为人生知己,那么你也就不要去试图得到别人的隐私,“长舌妇”心眼也许并不坏,但常常比一个罪犯还令人厌恶,为了贪图一时口舌之快,成为过街老鼠,值吗?如果你遭遇到“长舌妇”,你最好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至少不做任何评论,不想说的可以婉言而坚决地回避,对有伤名誉的传言一定要表现出否定态度,同时注意言语还要有风度。如果回答得巧妙,就不但不会伤害同事间的和气,又回避了自己不想谈论的事情。保护隐私一来是为了让自己不受伤害,二来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当然也没必要草木皆兵,但凡工作之外的问题全部三缄其口,这样便很容易让人以为你这个人不近情理。有时候,拿自己的私人小节自嘲一把,或者配合大家开自己的无伤大雅的玩笑,呵呵一乐,会让人觉得你有气度、够亲切,但一定要把握一个度,玩笑就是玩笑,开了就忘,别认真。
              [案例]
              某小女生至今也不明白她为什么从办公室里人见人爱的“开心果”成了人见人躲的“瘟神”。她人不错,业务也过得去,只是热情过分,咋咋呼呼,对什么都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别人问她怎么会这样,她说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看《十万个为什么》看的。这样的“科学精神”拿到实验室还行,拿到办公室就非常恐怖了。她见到任何一个同事,都会像以前政治审查似的,从人家的前三代查起。而且她没有个人隐私的概念,常常打听别人难以开口的事情,如薪水、同事之间、同事和老板之间的关系,甚至连别人的夫妻感情也刨根问底,一惊一咋。刚刚开始的时候,别人还认为是对自己的关心,也当成谈资笑料说说,但发现她对谁都一样,还把同事甲的事情拿去和同事乙做对比,大家都因此而后悔不已,从此一见到她来了立即实行“坚壁清野”政策,躲不掉就顾左右而其他,比如天气、新闻什么的。她忽闪着她那双大而无神的眼睛,很受伤。可是,不谙世事的小丫头片子哪里会想到,说不定什么时候,一个毫不经意的信息就可能成为一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别有用心的人用于“恐怖袭击”。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21:05:15 | 只看该作者
第27条 千万不要嫉贤妒能
              你把金子藏起来,它一万年也不会腐烂;你把一颗种子埋起来,它迟早也会长出来;你把一团火捂起来,只会烧着自己。
              公司虽然是刚性的,钉是钉,铆是铆,但并没有堵死每个人的上升通道,每个科学化管
            理的公司都有自己的晋升考评机制和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指标就是业绩,这是可以量化的,所以,常常有些资历浅但业绩好的下属晋升到他的顶头上司的上头去。所以同事之间没有必要嫉贤妒能,一个成熟的顶头上司不应该刻意地压制那些能力强的下属,对于一个德才兼备的员工,压是压不住的。如果有一天,你的下属或者同事成了你的顶头上司,你也必须保持心态平衡,面露酸涩,心存妒忌,甚至设置障碍只会令你既失朋友又失体面,还会为自己的东山再起增添变数。
              [案例]
              一家电器公司的销售经理近来明显地感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因为她手下的一个职员的销售业绩就像竹子拔节似地噌噌往上窜,眼看着就要追上自己了。而一旦如此,按照公司“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规定,她只好拱手让出已经把持了五年的经理位置,大笔奖金和福利都将化为乌有。所以,她妒火中烧,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保住自己的位置,最后她竟然利令智昏,采取了极不光彩的行动。她打听到这位职员的最大客户的联系方式,偷偷地公关起来。她向对方的采购部经理许诺给她一定回扣,条件是让她取消或推迟这位员工的这一笔大单子。她哪里知道对方的采购经理就是老板娘,而企业是私营企业,回扣这一套根本就行不通,而且对方对她这样的行为非常反感,通报给了那位业务员。他早就受够了顶头上司的气,这次简直忍无可忍,如实地向公司上层反映了情况。在确凿证据面前,销售经理提前下了台。
              第28条 千万不要拉帮结派
              你要是一块好钢,谁也压不垮你;你要是一块烂泥,谁也扶不住你;你要是一堆散沙,谁也罩不住你……
              家族、氏族、老乡、江湖义气等宗派主义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人际关系在中国已经被很多人视为第一生产力。不得不承认,在旧体制的条件下,由于产权关系混乱,这一套还有很大的市场,以前有一句名言反证了宗派主义的重要性:“你有天大的本事,老子不用你,奈何?”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以产权明晰为首要特点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这一套陈旧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吃不开了,能人走到哪里都受欢迎,庸人到哪里都吃闭门羹。
              但有些人,特别是那些对自己能力不自信的人,观念很难与时俱进,不管到哪里,老是喜欢拉关系,找后台,抱大腿,拉帮结派。也许你短时间内可以如愿以偿,因为人的朴素情感总是根深蒂固,但这样的关系不可能长久,别人完全可能因为你的平庸而受到拖累,那么原本脆弱的友谊,也就顷刻间土崩瓦解了。宗派主义兴风作浪,只会使人际关系复杂化,降低工作效率,很容易拿原则做交易,以小利益牺牲大利益,甚至发展到山头主义、独立王国。作为公司老板,对宗派主义极其反感和警惕,对于任何拉帮结派的苗头和企图,老板都会毫不手软地打压和扼杀。
              [案例]
              某君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自称自由派知识分子,比较超脱,乡族观念、宗派观念很淡漠甚至很反感,这主要和他在大学时同乡会中的境遇有关。本来远离家乡,老乡互相关照也没有大的过错,但他看不惯那种没有原则的交情,很多都蒙上了一层私利,甚至发生了“两眼泪汪汪,老乡整老乡”的事件。这一切和他的自由主义精神直接冲突,他以为人的接近应该是志趣和价值观,而不是地域和血缘。所以他对那些以此来和他套近乎的人保持着异常的警惕,接触一下,可以结交的结交,无法结交就疏远他。他刚刚踏进一家报社的门,就敏锐地觉察到人事上的刀光剑影,各个部门内都分别以地域、学校等渊源划为几个派别,工作中处处磕磕绊绊,甲说东,乙偏要说西,并不是为了原则,而是为了“立场”,即纯粹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老总为了维持运转,只好玩平衡。该君只求将本质工作做好,拒绝加入任何一方,成为双方都不欢迎的人。他给老总谈了一次,老总虽然也感到头疼,但由于体制的原因无能为力。报社也在这样无聊的内耗中一天天衰败下去,他觉得不顺心,离开了这家报社。他加盟一家私企后发现,这里面几乎就没有那种现象,老板根本就不会迁就任何搞宗派主义的现象。任何事情都是对事不对人,公司业务发展得蒸蒸日上,如火如荼。
              第29条 千万不要欺生
              竹子要拔节,芝麻要开花,穷人的孩子迟早要当家。随他去吧!
              中国有句古话:“欺老莫欺小。”尽管这句话的前两个字很不地道,但后三个字却是千真万确。道理很简单,老年人没有几天“蹦头”,如果他弱小,如果他没有依靠,你欺负了他,他也徒唤无奈。但年轻人就不同了,他们的发展空间大,谁也不敢断定一个孱弱贫穷的小孩将来是个什么角色:常人、富豪、将军、总统还是黑道老大?同样,对于一个初涉职场的年轻人而言,他的未来同样是个未知数,除非这个企业是你私人的。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在现实中,他都有可能成为你的顶头上司,掌管着你的饭碗。革命不分先后,功劳却有大小,企业需要的是“功臣”,而不是“老人”。后生可畏,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和新陈代谢一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应该是老人的福而不是祸。但有的人们常常对此熟视无睹,结果害人而不利己。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21:05: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两位中年妇女凭借资历成为某公司的财务总监、副总监,享受着优厚的薪水和福利待遇。今年,公司新进了一个名牌财经大学的毕业生,二位“老人”顿时感到危机四伏,因为这个新员工工作能力极强,除了懂财务,还懂营销、懂外语、懂电脑,还曾经获得全国珠算大赛的一个重要奖项。虽然当初老总介绍她时,两位“老人”口口声声、煞有介事地表示要多

            帮助她,但有自知之明的“二老”分明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二人经观察,见这个丫头片子年纪轻轻,性格柔弱内向,经过密谋,“二老”对她制定了“全面遏制”政策,处处为她设置障碍,尽量不让她接触核心业务,甚至连电脑也不让她碰,美其名曰:“专人专用”。这怎么难得了她,一支笔、一把算盘足矣,把经她之手的账目做得漂漂亮亮、无可挑剔。几年来她都忍辱负重,工作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想抹杀都抹杀不了。一次,“二老”做的一个重大项目的账目又被工商局和税务局指责不规范,面临处罚,公司新领导再也忍无可忍,给“二老”施加压力,让新职员参与全面的“纠错”。不久,公司领导毅然决定由她担任公司财务总监,“二老”从事内务,和下岗仅距一步之遥。当“二老”将财务大权、小车钥匙和一系列的利益向这位小丫头片子移交时,心里犹如打翻了五味瓶。
              第30条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女人是男人的肋骨。如果把握得好,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如果把持不住,男女搭配,越干越累!
              据科学研究表明,异性动物在一起时会产生一种相互吸引的磁场。雄性猛兽在雌性兽面前勇猛异常。有雌性鸟类时,雄性鸟类鸣叫得格外委婉动听。孔雀开屏是为了吸引异性而使出的杀手锏。有母鸡在场,雄鸡之间的友谊根本就不可能天长地久,小小的摩擦往往也会演化为生死决斗……对于人类也一样。没有贵妇人和美女的喝彩,西班牙斗牛士就会六神无主,凶多吉少。只要有女人的尖叫和喝彩,戏台上的跳梁小丑无疑会多翻几个高难度的筋头。没有窈窕淑女清澈的顾盼和妖艳之妇暧昧的一瞥,诗人们便如同行尸走肉。同样,如果有一个贝克汉姆似的帅哥经过,淑女一定会更加淑女,艳妇一定会加倍艳妇……由此可见,上帝一定既是一个明察秋毫的心理学大师,又是一个高明的劳动力资源大师,他造物时选择了雄雌相对,异性相吸。既维持了种群的繁衍,还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生活乐趣。生产、工作、竞争、娱乐一样都不耽误!
              在职场也是一样,有一句名言叫:“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是因为男女的生理差异和某些劳动分工的差异相吻合,从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通常而言,男性适合干体力、宏观等类型的劳动,而女性天性感性、细腻、心灵手巧,适合做琐细、耐心的工作。男女之间的差异在劳动上具有优势互补的特点。
              所以,一个精明的老板往往会将适当的男女互相搭配,其原则是:能力有互补性,性格有互吸性,但感情发展上绝对没有可能性。就像两只拉磨的驴子,雌性在前,雄性在后,总保持着一段若即若离、但永远不可能接近的距离。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暗恋得死去活来,但就是无法捅破,就是不可能走到一起,只好你追我赶,爱屋及乌,将对对方的暗恋转化为工作上的狂热和精益求精。这就是人力资源的最高境界。
              [案例]
              当梦鹭和貂蝉由董事长和老总带领着走进公司大门时,简直就像引响了两枚炸弹,整个公司都沸腾了。那些无精打采的男职员们就像打了一针强心针,而寥若晨星的几个女员工们则像猎人们发现了猎物;那些请病假的奇迹般地迅速痊愈了,成天叫嚷着跳槽的也腆着脸留了下来。
              经过长期的扩张,公司已经人困马乏,进入“平台期”,研发和销售都徘徊不前。董事长和总经理在一高人指点下引进两位东西合璧的大美女,由外向、奔放、性感的梦鹭MM担纲销售部主管,由内秀、矜持、高雅的貂蝉MM主持研发部。领导层宣布,每个月的业务状元可以享受到和美女共进晚餐的待遇。每个季度的业务状元可以充当一次“护花使者”,送美女回家。如果是年度模范,则可以和美女带薪到国外度假。
              此“竞争机制”一引进,公司里顿时波光粼粼、电光闪闪,面貌焕然一新。自称江郎才尽的顶级程序师顿时困兽犹斗,茅塞顿开,灵感勃发,打起了擂台赛,连续开发出多种市场反响强烈的软件,尤其是“满天星”办公软件,所向披靡。最终他得到貂蝉MM的亲切接见,其他未遂。宣传部部长则有事无事往这两个部门跑,为了树立公司“充满活力、开拓进取”的形象,不惜“老黄瓜刷绿漆——装起嫩来”,又是玩滑板,又是玩蹦极,又是登山,以致于骨折三次,崴脚N次……其他元老们也老当益壮,跟着掺合,焕发了第二春。而原市场部经理则像斗红了眼但不服输的公鸡,通宵达旦地制定出了最有想像力和震撼力的营销方案,立竿见影,摧城拔寨,一度达到了“今年我家不送礼,送礼只送‘满天星’!”的疯狂地步,公司销售额和利润均达到了历史巅峰,点钱点到手抽筋!该君受到梦鹭MM的高度评价,其他亦未遂。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21:05:57 | 只看该作者
第31条 危险的办公室恋情
              “职场浪漫曲”的共同特点是,像春蚕吐丝一样到来,像洪水猛兽一样离去!
              之所以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因为这样的搭配绝对不会逾越一条红线——办公室恋情。几乎任何老板都会反对办公室恋情在本公司发生,道理太简单了,公司是紧张有序的工作

            场所,而不是花前月下的公园、卿卿我我的河边。只要你是个正常人,你就很难做到对近在咫尺的情侣坐怀不乱,这必然影响工作效率。即使你像一头老黄牛一样工作勤勤恳恳,你的老板也会怀疑你的上班时间是不是都在谈恋爱了。不要抱怨老板的胡乱猜疑,站在他的位置上,你一样也会这么想。如果你真的与你的某位同事陷入爱河,那你们看上去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你离开公司,要么你的爱人离开公司。此外,老板的女秘书通常都很“养眼”,你更不要对她想入非非,那绝对是自掘坟墓。即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像办公室里的桶装纯净水一样透明无瑕,你也不要忽略一个正常男人对异性的占有欲和对同性的嫉妒与敌意,这是人的本能,谁都一样,就像你在大街上看见一个超级美女被一个男人簇拥着时,你一样也会心生嫉妒。所以那是禁区中的禁区,稍微犯规,立即就有人像意大利光头裁判科林纳一样冲出来,将你红牌罚下,毫不手软。
              [案例]
              一个从小失去了母爱的孩子,性格孤僻、狂放而又脆弱,他由姐姐一手拉扯大,离开姐姐简直就像迷路的小羔羊,所以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但姐姐毕竟要嫁人,自己也不得不走向社会。他智商不高,读书犹如下油锅。18岁时从大学一年级辍学,先到北京三里屯几家酒吧唱歌,因五音不全被轰下台,正在鼻青脸肿、咬牙切齿之际被一星探发现,尽管他嗓音如同擦锅底,但由于外形茁壮,皮肤白皙,头发蓬乱,气质软弱而又叛逆,是个好“毛坯”,包装一下,可以“废物利用”,没准还能够混入“偶像派”行列,遂以年薪5000元与其签约,纳入一家著名唱片公司。他进入该公司后,偶遇公司“当家花旦”,从她那随意的一瞥中,他突然同时找到了母亲的慈祥和姐姐的体贴,三秒钟之内,他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位大他12岁的有夫之妇。之后,他找尽种种理由和“当家花旦”接近,她当时完全拿他当小师弟,热情帮助,但他“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其昏昏,使其昭昭。终于,当她常常发现小师弟那双狼一样眼睛锁定在自己脸上几分钟都不眨一下时,她的脸上泛起了一层久违了的红晕。小师弟唱功原地踏步,而对师姐的攻势却与日俱增,人也日渐憔悴,看起来跟真的动情少年一模一样。心慈手软的师姐终于动了心,和才华横溢却老实巴交的老公秘密离了婚。公司里一时风言风语,指指戳戳。狗一样敏锐的狗仔队闻风而动,昼夜跟踪、蹲守,终于逮了“现行”,报料给小报娱记,一经披露,满城风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名字顿时“如雷贯耳”,谁都知道当红女歌星有个绯闻小师弟,唱歌的,但谁也不知道他唱了什么歌。而公司的“摇钱树”因为抛夫弃子遭媒体和舆论讨伐,几乎崩溃,商务活动全部取消,公司人心浮动,混乱不堪,业务急剧萎缩。老板终于忍无可忍,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小师弟下了“逐客令”。
              第32条 千万不要搞“恐怖袭击”
              有话好好说,都什么时候了,还搞“恐怖袭击”!
              人既是社会动物,又是感情动物,需要沟通。不沟通,人无法生活。不沟通,企业无法运作。只有诚意的沟通,才可以消弭分歧。在企业内部更是如此,只有多沟通,才能够将若干分歧消灭于萌芽状态,才能够上上下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沟通是企业白领的基本功,要想别人与你沟通,首先你自己也要敞开心扉。如果不多沟通,任由分歧积累、扩大,则很容易上升为怨恨,变成不可调和的矛盾,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促成质变,搞不好就会变成一场一方对另一方的“恐怖袭击”!自乱阵脚。
            
              [案例]
              某君和他的哥们在一家杂志社做内容编辑,他领衔,任内容总监。这是一家新创刊的杂志,目标是做世界一流绿色人文杂志,内容定位在“绿色、心灵”,经营定位在走市场。现在媒体竞争异常激烈,投资风险很大,就拿小媒体、小投资的“杂志”来说,行话讲:“杂志是用钱‘砸’出来的。”投资方的意思是尽快打开局面,在一年内达到收支平衡,一年后开始盈利。如果真能如此,在媒体行业已经是天文速度了。编辑部的眼光比较长远,不计一时得失,他们的愿望是办出自己的特色,尽量往人文上靠,靠内容打动人,这样才能够在8000余种杂志市场上稳扎稳打,赢得口碑。所以他们对杂志内容要求很高,绝不轻易使用稿件,每个选题都仔细论证,人有我舍,独辟蹊径,深度报道,文字风格以沈从文的《边城》为典范。而市场部人员的收入都是以底薪加上效益提成,所以他们比编辑部急于见到经济效益,常常拿些软广告稿件来,甚至把一些猪饲料、隆胸、性病等低端广告拉过来,这是一个立志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媒体的大忌,编辑部坚决反对,等于挡住了市场部的财路。编辑部的人认为市场部鼠目寸光,市场部的人则认为编辑部的人都是一帮书呆子,相互瞧不起。在这关键时候,双方急需一场推心置腹的沟通,比如编辑部的人给市场部的人讲述杂志的理念,市场部的人给编辑部的人分析广告客户,如何遴选等等,但他们却没有,虽然在一层办公楼,但都是大路朝天,各走半边,老死不相往来,由此市场部和编辑部的矛盾就像一个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隐藏下来。终于,在杂志出了两期后的一个杂志社全体会议上,由市场部经理带头,向编辑部发动了一场“恐怖袭击”,他把编辑部说得一无是处,什么“书呆子办刊”,“酸溜溜的文学刊物”,“浪费投资人资金”,“吃我们的肉,喝我们的血”,“有市场部就没有编辑部”,等等。而编辑部则反击他们:“目光短浅”,“行业刊物”,“农民办刊”,“道不同,不相与谋”等等,一副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架势。会议不欢而散,人员都分道扬镳,杂志陷入停顿,在市场上刚刚留下的良好印象像肥皂泡一样幻灭了。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21:06:38 | 只看该作者
无论是机关,还是企、事业部门,任何社会团体,任何集体,都是做事的,所以职场的核心内容还是“如何做事”,即业务能力。一个人的情商再高,人际关系再好,如果业务技能低下,那就是天然的“残疾人”,
              只能维持一时,不能维持一世。特别是在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企业,一句口头禅就是“企业不养闲人”。不客气地说,员工的技能就像蜜蜂的“酿蜜技能”一样重要,每个员工的
            竞争力,同时关系到企业和个人的命运和前途。
            果然,这次“拓展训练”中,李嘉能教授收到的案例、语录条目最多的就是这个方面的内容,总共达到300多条,不论老总,还是员工,都异口同声地表达了对这个素质的关注和诉求。做一个好员工,绝对不仅仅是提高业务技能,还涉及到心态、观念、技巧、合作精神、诚信度等方方面面。
              第33条 千万要认清就业形势
              出门看天,进门看脸,卖货之前先要掂一掂。 
              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校连年大幅度扩招。2002年,中国已经有在校大学生903万人,2003年中国有212万高校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2004年将达到280万人。这术,一方面是“天之骄子”在人数上的“大跃进”,另一方面是学历含金量在“大跳水”。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一个类似于当年形容经理满天飞的笑谈:“天上掉下一块石头砸伤了四个人,其中一个是本科,一个是硕士,一个是博士,一个是博士后。”这是翻新的笑话,但也不完全是笑话,这几年,中国的高等教育“赶英超美”、“大跃进”确实已经导致了博士满街走的“繁荣局面”。  1998年,我国在校博士生数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仅次于美国和德国。1998年,全国研究生在校人数硕士生为15万人,博士生为5万人。2002年,硕士生已达37万人,博士生12万人,在校读研攻博的总数达到49万人。2003年,全国招收研究生27万人,比上年整整超出7万。到2005年,预计我国在校研究生将突破100万!时下,只要到招聘会上一看,一眼望去,密密麻麻都是戴着眼镜,满脸焦急和憔悴的书生,如沙丁鱼一样拥挤不堪,他们绞尽脑汁,与招聘单位眉来眼去你来我往,甚至有女学生采取了写真集这种暧昧方式以求用人单位的注目与青睐。还有人抱着侥幸心理,欺世盗名,伪造个人经历,买假文凭,以蒙混过关。这很正常,什么东西多了就必然会贬值,即使在高级人力资源市场上,中国也完全变成了资方市场。据统计,2001年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5%,本科生为80%,而专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仅为40%。这些都不包括大量的、试用期过后被解聘的和历届积累起来的无法统计的数字。这也意味着,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面临着“一毕业即失业”的命运。连过去香喷喷的“海龟”都大幅度贬值,居然有公司给他们开出了2000元的月薪。仅据初步统计,已经有7000名“海龟”归国后处于失业状态!2004年的形势更不容乐观,供求总量失衡,结构矛盾突出。据估计,今后几年社会用人需求并没有大的增加,总体上只与往年基本持平,但高校毕业生却年年增加,大量的历届毕业生还要过来参与竞争。整个劳动力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强,使得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将更加严峻,他们不得不去正视用人市场的“寒潮”。最近一项调查显示,有近八成的大学生已将“就业压力大”列为自己的首要烦恼问题,昔日的“天之骄子”连吃饭都成为问题,不得不低下高昂的头颅。
              [案例]
              一个女孩2003年刚从北京一家普通高校毕业,虽然在学校就已经耳闻就业形势的严峻,但严峻的程度在她毕业前夕和毕业后才亲身感觉到。由于“非典”的影响,原计划的招聘会都一律取消或者推迟了,大学校园里弥漫着前所未有的悲观气氛。她和她的同学们在网上传递的求职简历如泥牛入海,常常是投上百份也没有几个回复,面试的更是寥寥无几。“非典”过去了,大型招聘会终于举行了,她和她的同学们早上天刚蒙蒙亮就起身了,招聘会上人山人海,为了抢占有利位置,书生们都像被饿了几天的笼中困兽冲出笼子一样,所有的斯文、礼数荡然无存,身材瘦弱的她和女同学们被人流冲散,把应聘材料扔下就被挤走了,根本就没有机会和招聘者说上一句话。最厉害的一次万人招聘会上,她狼狈得被挤掉了一只鞋子,在会场外伤心地哭起来。在之后漫长的等待中,只有两家公司来过电话,约定了面试时间,就在她忐忑不安准备前往之际,一家公司来电话说公司决定暂缓进人。而另外一家的一个文秘位置竟然有20多人面试,而且薪水已经被压到了1200元左右,这在北京已经被挤出了白领行业之内,几乎无法维持一个外地人的基本生存。直到年底,她还奔波在北京的求职场上。
              第34条 千万不要把求职简历弄得过于花哨
              公司不是婚介所,把你的玉照和文学才华献给你心爱的人儿吧。
              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抢到一个饭碗,求职者们绞尽脑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中一个笨拙的方式就是将求职简历弄得花哨、艳俗不堪,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一份好的求职简历应力求简捷,让考官在1分钟内被打动,因为考官时间有限,根本就没有精力看那些不着边际的花絮和你的童年往事,所以你只需将那些有说服力的文字简洁地罗列出来即可。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21:07: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一个女孩毕业于礼仪学校,她对于找工作已经濒于绝望,校园招聘、网上招聘、见面会、朋友介绍统统都试过了,可是她最好的战绩仅仅是面试,然后就是无限期地等待,直到把希望熬成绝望。她分析来分析去,觉得自己的简历出了问题。她认为,礼仪嘛,应该注重形象、仪表等,看看自己的求职材料,几张纸,几张照片就完了,太土了,拿镜子看看自己,

            怎么看怎么那么顺眼,实在是找不出哪一点比不上“四小名旦”。她灵机一动:何不拿出一套个人写真集,把那些有眼无珠的家伙震一震呢?对,说干就干!她从男朋友那里借来2000元,走进一家影楼,在摄影师和男朋友的指导下,或花枝招展或婀娜多姿或含情脉脉或蓦然回首或得意忘形或袒胸露背或朦朦胧胧或飘飘欲仙……总之,怎么打眼怎么来,怎么勾魂怎么来。几天后,志在必得的她将耳目一新的求职书向形形色色的公司投递出去,然后整天待在电话机旁“守株待兔”,可是日复一日,等得花儿都谢了,等得心儿都碎了。小女孩哪里知道她写真集的命运,一个负责招聘的家伙看着她的倩影开玩笑地调侃了一句:“哪儿来这么一个太平公主呀?”就扔到了旁边。
            而一位男生则在他的求职简历上加了很多不着边际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譬如:“霜打的茄子早开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给我一片蓝天,还你一片彩虹”,“给我一片荒滩,还你一片绿茵”,“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待到山花红烂漫,我在丛中笑”,“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等,以致于别人怀疑他的脑子是不是有问题,他的命运和前一位没有多大的区别。
              第35条 千万不要拿公司当自己家
              稍加注意,你就会发现,凡是“爱厂如家”口号叫得越响的,往往垮得越快!
              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口号是“爱厂如家”,在计划经济年代,在国有企业中,这句话被作为厂训,围墙上、车间里到处刷的都是,尽管厂子都倒闭了,这口号还是被喊得山响。它当初的提出,本意是培养“主人翁”精神,表明社会主义企业优越于资本主义企业。这句话愿望上是良好的,语法上是没有错误的,在逻辑上却出了问题,它最大的谬误就在于它忽视了企业最重要的元素:产权。不符合企业的普遍性质。在实践中也被证明是靠不住的,
            “爱厂如家”是“乌托邦企业”,可以表达人们的善良愿望,却无法遏制人类天然的私欲。正是这个理念误导了太多的人,有意无意地总拿自己当企业的“主人翁”,自己的家还有什么客气的?它属于所有的人,也就不属于任何个体的人,这样的企业也就成了“唐僧肉”,怎么可能搞好呢?
            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公司就是公司,不是慈善机构,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组织。比较形象的比喻就是,公司就像一个庞大的蜂窝,里面有绝大多数的工蜂(雇员)、个别雄蜂(职业经理人)和一只蜂王(老板),它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的目标就是为了酿出更多的蜂蜜(利润)来。公司是你凭劳动交换用以养家的场所,它是社会的,产权明晰的,坚硬的,刚性的,钉是钉,铆是铆的,飞速运转的,对事不对人的赚钱机器。而家则是用来栖息的温柔港湾,它是私人的,随意的,可以大喊大叫的。
            特别是现在的非公有制企业,都建立了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劳动雇佣关系不是以往国有企业的终身制,有价值时进,没有价值时出,没有什么人身依附关系。记住,企业不是你的私产,更不是你的家和养老院,只是你工作的地方。你只是一只“工蜂”,你的惟一职责就是“不工作,毋宁死”,绝对不能把以前在国企里面的那种“主人翁”精神拿到现代企业中来。
              第36条 千万不要弄虚作假
              一个人有可能在某一个时刻欺骗某一个人或者所有的人,但绝不可能在所有时候欺骗所有的人。这可是林肯说的。
              诚信是普世价值,不管是宗教教义,还是世俗教育,都要求人们恪守信义。在“契约社会”里,契约精神的内核就是诚信。诚信是整个社会正常运转的中枢和平衡的杠杆。诚信不仅仅是社会的基本要求、公司的根本宗旨,也是“立人之本”,
            中国自古以守信义、讲信用为美德。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大车无NFDA2,小车无NFDA3,其何以行之哉?”中国人最高的道德标准就是信义二字。所谓“人无信不立”,“言必行,行必果。”
            但总是有一些人,热衷于投机取巧,瞒天过海,结果往往是自食其果。
              [案例]
              一位职场人士,有一定工作能力,但他虚荣心极强,一般大学的本科学历让他觉得没面子,于是在校园附近花200元买了个“北京大学”的假文凭,并凭此混进了一家大公司,四处吹嘘他是北大学子。北京大学毕业生还是比较打眼,但很快公司的同学聚会就让该君像白蛇娘子喝了“雄黄酒”——现原形了。从此,此君狼狈不堪,被迫在北大学子的暧昧眼光中离开了该公司。看来还是应了那句话:“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其实一般本科又何必自卑呢?文凭又不等于水平,可能他还不知道,这家大公司的老板才是个小学文凭呢!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21:07:19 | 只看该作者
第37条 把你的职业当成事业
              一旦你把你的职业当成你的事业,就会发现,事业是你最好的滋补品,最好的化妆品和最亲密的恋人。
              比尔·盖茨在被问及他心目中的最佳员工是什么样时,他强调了这样一条:一个优秀的
            员工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满怀热情,当他对客户介绍本公司的产品时,应该有一种传教士传道般的狂热!一句话,将你的职业当成一门事业来做,它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会立即将你工作中的一切不如意一扫而空。工作越干越有劲,人越活越年轻,道路越走越宽广,生活越来越美好。
              但是,毋庸讳言,中国目前的职场中,有这样观念的员工还不多,他们大多数将工作仅仅当成一门养家糊口的、不得不从事的差事,谈不上什么荣誉感和使命感,甚至有很多人认为,我出力,老板出钱,等价交换,谁也不欠谁的,谁也不用过分认真,于是在工作中,只想做企业的老人,而不是做企业的功臣。他们没有一丝创新的热情,而是像老牛拉磨一样,懒懒散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是想“熬啊熬,直到熬成了阿香婆”,便自以为功德圆满。
              第38条 千万不要泄漏公司的秘密
              你泄露了别人的隐私,你就是“长舌妇”;你泄露的国家的秘密,你就是间谍;你泄露了公司的秘密,你就是罪犯。
              中国人最忌讳的是“吃里扒外”、“吃张家饭,干李家活。”在一个公司里,很多信息都是有商业价值的,必须严防死守,所以一个成熟的职业人的一条基本素质就是,不该你知道的,就绝对不要去打听;已经知道的,就要守口如瓶。如果泄露了机密,会给公司带来不可预料的损失,不管你是刻意的还是无意的,都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
              [案例]
              有两大学同学,毕业后,同学甲在一家计算机软件公司做程序员,是公司的业务骨干。同学乙在另外一家同类公司做市场,多年没有联系了。两家公司都在开发同一种前景广阔的办公室应用软件,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同学乙知道同学甲是这个项目的核心人物时,心中大喜,计上心来。在接到同学乙的饭局邀请后,同学甲想都没有多想就去了,两人几年没有见,异常惊喜,又是吃饭,又是酒吧,正应了中国食文化中的那几句酒谚:“要想抓住别人的心,首先抓住别人的胃”、“酒是一幅药,喝了跑不掉”,被灌得找不着北的同学甲像黄河决堤一样将公司的绝密资料和盘托出。后来,遥遥领先于对手的甲公司被对手捷足先登,打了个措手不及,巨额研发费用化为肥皂泡。看着满商场的同类产品,同学甲气得浑身发抖,羞愧难当地离开了公司,如果他没有走肯定还会受到法律诉讼的后果。
              第39条 千万不要忘记礼仪
              礼仪也是生产力。古人云:“衣食足而知礼仪。”反之,那些不知礼仪的,必定会为衣食发愁。
              办公室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就是礼仪。长期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面工作,免不了出现磕磕碰碰,但如果时刻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随时彬彬有礼,笑脸相迎,尽管不会出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馨局面,相安无事还是可以做到的。而如果不注意礼仪,很容易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搞得身心疲惫,连个躲的地方都没有。如果你得罪的人后来成为你的顶头上司,你立马就会被“判处无期徒刑,到走廊和厕所里执行”了。
              [案例]
              某君是一家文化公司的策划,工作能力有口皆碑,但文人习气严重,是个大炮性格,说话只图个痛快,常常在不自觉中伤了别人而浑然不觉。一次公司例行会议上,办公室主任批评他上厕所后老是忘记冲,众人哄堂大笑,该君觉得颜面尽失,脱口而出:“乌鸦掉在猪背上——自己不知道自己黑”,众人再次哄堂大笑,因为办公室主任是个女的,而且长得很黑,被这一句出于无意却一箭双雕的话深深地刺痛了,刻骨铭心。后来办公室主任升为副总,这位卤莽的家伙的“好日子”也就开始了。
              第40条 千万不要忘记穿着得体
              衣帽取人不可取,但人取衣帽却必要。没有好鞍,即使千里马也跑不快;没有漂亮的羽毛,孔雀便成了落汤鸡;何况对于阁下呢!
              很多行业都有统一的工作服,这类职业人士的衣着穿戴毋庸赘述。大多数公司对服装没有统一和硬性规定,那么一个总的原则是根据自己的行业特色,穿戴尽量契合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工作,便捷、庄重、大方、得体。在大多数的企业里,员工都应该尽量避免穿奇装异服,也不要穿过于休闲的服装,这是懒散的形象。女性员工要避免穿那些看起来花枝招展的服装,要避免因浓妆艳抹引起误会。在色彩上,要避免粉红色系的衣服,看起来很暧昧;在穿黑色皮鞋时千万不要穿白色袜子,这样不仅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而且给人一种娇气的印象。所以职场上,服装总的原则是简捷、庄重、深色系列。记住,除非你的公司是时装公司,否则还是把你的好皮囊都穿在公司外吧。另外,还要注意自己的身份,绝对不能穿得比自己的老板好。
              [案例1]
              某君毕业于美术学院,长得文静、白皙,喜欢另类的装扮,比如,他烫着长卷发,戴着项链(脖子、双手、双腿)、耳环(除了耳朵上戴,还在鼻孔上穿挂)、戒指(数目不详),更醒目的是,他喜欢穿的衣服都是女孩子喜欢的色彩和样式,说话也是“咝咝咝”的。他原是一家影视公司的美术监制,这样的公司黑的人都比较活泼,包容性强,倒也相安无事。后来该君跳槽到了一家网络公司做网站美术编辑,就出问题了,网站的人大多是枯燥乏味的男性,他一幅女兮兮的装扮和作派完全是“自绝于人民”,很快就被孤立起来。有关人员和他交涉,被极有个性的他以“不得干涉个人隐私”给顶了回去,员工只好纷纷给老板施加压力,说有这样一个变态的“人妖”在身边无法安心工作,老板让他自己看着办,他为了捍卫个人尊严,只好告别了薪水丰厚的工作。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21:07: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2]
              一个时尚女孩,爱衣装胜过爱生命,几乎所有的收入都用于乔装打扮,在公司一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次,老板派她和她的顶头上司、一个和她年龄相仿的部门主管出差,到一个中等城市去谈一笔重要业务。小女孩在出发前更是好一番打扮,主管却依然轻车简从,淡妆素服。结果习惯于衣貌取人的中国人从飞机场接机开始,就误会了她们的身份,区别对

            待,让小女孩坐轿车,让主管坐面包车。那一瞬间,她明显地看见主管脸色背后闪过一丝不快,轮到她给接待方解释,已经非常尴尬了。后来她回忆,那是她有生以来最恐惧的一次商务旅行。
              第41条 千万不要忘记整理办公环境
              只有猪才会在肮脏的泥里快乐地打滚,只有牛马才会在龌龊的圈里“引吭高歌”。搞好你的周围环境,那绝对不是形象工程。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几案精严见性情。”从行为学和心理学上分析,一个人的个性和心理状态在几案或其他方面可以很清楚地体现出来。一个把办公环境搞得零乱不堪的人,在工作上也绝对不可能一丝不苟。所以不要以为办公桌是你的“自留地”,想怎么弄就怎么弄,精明的老板只要向你的办公桌瞟一眼,便对你的个性了解十之八九。腾出点时间,对你的办公环境(办公室地板、玻璃、墙壁、办公桌、办公设备、卫生间等)稍做修整,随时保持干净、整洁、井井有条。这样有助于你给老板留下好印象,也有助于你在工作时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较高的效率。
              [案例]
              一家咨询公司文员,是一个爱美之人,本人也是个美人。她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喜欢照相,而且把所有照片——她的、她孩子的、她朋友的,统统拿到办公室来压在玻璃板下面,常常引来很多人围观,她便津津有味地向他们讲述,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这家咨询公司有很多业务都是通过电话进行的,她这样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公司正常的业务,因而常常受到客户的投诉,而她却屡教不改,以致于最终丢掉了饭碗。
              第42条 千万要机动灵活
              “进化论”的精髓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灵活制胜”,越灵活的人越有竞争力,难怪人类叫“灵长类”。
              两军相遇,勇者胜;两勇者相遇,智者胜。即使是纯粹的体力活,也要讲究巧劲,所谓“四两拨千斤”就是这个道理。在职场也一样,经常会遇到解不开的疙瘩,有些人就像老牛拉磨一样,眼睛始终离不开那个圈子。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士,总是善于在纷繁复杂的局势里独具慧眼,另辟蹊径,事半功倍。目的说明手段,只要你的目的正当,你就可以“不择手段”。
              [案例]
              一个同学毕业后到一家报社当财经记者。一次报社策划了一个企业家访谈栏目,社里一直想采访一位从事房地开发的大老板,主要还是联络一下感情。这位老板处事低调,多次婉言谢绝了邀请。由于这位大老板从未在这家报社做过广告,对报社而言,这意味着一笔潜在的、巨大的广告费的流失。请客客人不参加,送礼又不妥当,连美女记者出马也无济于事。社领导颇为头疼,决定重奖求勇夫。在一次报社大会上,社领导宣布,谁能够拿到这位企业家的独家、首发访谈稿件,除了稿酬按照一类稿酬以外,报社还另外发奖金5000元。人们群情激奋,迅速行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刚开始这位记者也向其他人一样,采取死缠烂打的方式,但发现那根本就没有用。“防火防盗防记者”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日常重要工作:一是电话打不到他手里,全部被秘书挡驾;二是很难见到他本人,他上下班都是通过连接办公室和车库的电梯,外人无法进入;三是即使见到他,前呼后拥的也无法靠近。而这位记者是个很聪明的人,决定采取迂回战术。他通过在公司工作的哥们的哥们的哥们打听到,老板的夫人刚刚去世,两人感情很深,老板每个周末的黄昏都要到公墓去坐一会,没有任何随从。正好他去世的奶奶也安葬在那里,于是他在周末买了鲜花早早地就到了公墓,先给奶奶献了一束,然后找到老板夫人的墓碑,献上一束花,然后静静地等待着。黄昏时分,老板果然来到公墓,他神态凄凉而凝重,步履蹒跚,完全不像平时那样。他看到一个陌生英俊的小伙子在夫人墓前默哀,迷惑不解,就问他为何给一个死去的陌生人献花。该君在最恰当的时候、最恰当的地方、说了一句他有生以来最恰当、最有水平的话:“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您看,她们柔和而慈善的眼神是那么相像!”老板心里咯噔了一下,大为感动,于是和他攀谈起来,深情缅怀了夫人,热泪盈眶,完了,还到他奶奶墓前拜谒一番,然后两人从公墓一起回城,在一家酒楼吃饭,后到茶楼喝茶,谈得颇为投机。几天后,他以老板提供的材料,写了他的情感史,尤其是夫妻感情,真挚感人,在发表前让老板先提意见,如果不满意就不发表。这样的稿件和通常写老板的那类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超人”稿件完全不一样,老板看后非常满意。稿件发表后,为老板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老板和报社的合作也就开始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