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已经毕业多年的人.大学生就业难是比较复杂的原因引发的.看到他们的失意,心里也觉得不对劲. 可是,我要申明一下几个观点: 1.现代高校,无论从专业设置还是理论实践教育,都具有片面性,滞后性.几天以前,有幸与某经济学院管理专业的一位教授探讨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我惊奇的发现,原来这位所谓教授的理论和思维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搬出那时候的已经不合适的方法论和体系来解释并试图解决现在的问题.当然,我并不否定他们的研究水平和理论水平.只是,他们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并严重脱离了实际.可悲的是他们自己还浑然不觉.当他们在讲堂上侃侃而谈的时候,他们的学生们怎么去逃离这种怪圈呢? 2.学生应该明白自己进入大学要寻求的是什么.有人说,是知识.有人说,是名牌大学的光环.有人说,是社会资源.我认为,大学的知识是社会人都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学到的,没有什么相对优势;名牌大学的学生如果没有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单位也不会欣赏;如果为了积累社会资源,就没有必要花上4年,7年乃至更多时间到大学中寻找.那是为了什么呢?我认为至少是为了两方面的东西: 做人的境界---高校作为相对纯净的场所,教育者相对靖远的人生追求,浓厚的学术氛围都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做人的准则,换句话:提高品位. 独特的思路--处理事情靠的是逻辑,判断和相对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积累.这是我们学习课件,博览群书,广泛交流所建立起来的独树一帜的东西.也是你人生成功的绝对法宝. 3.务实的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规划.去年,一位刚从杭州某高校毕业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他告诉我,计算机是他的专业,一般问题都是小儿科,他可以帮助公司建立科学而完整的信息管理体系.我告诉他,那你就先帮助把公司的局域网建起来吧.可是他鼓捣了半个月也没有效果.最后说,他没有学过.我又问他,那你学过什么?他说学的是C语言和网站建设等.我说那好,你就重新做一个公司网站吧.过了几天,他汇报说,已经做好了.我看了一下.说版面比例,颜色搭配,字体都不是很合理.再修改一下,还有,要把主要的banner作成动态.他回答我,那要用到asp,他也没有学过.我说,那你就去办公室帮忙吧.先熟悉一下情况.结果第二天,他连招呼都不打就不来上班了. 应届毕业生不仅仅是一个群体,更是一个品牌.这个品牌的建立和塑造需要全体毕业生从我做起,注意自身行为与修养.现在招聘中往往出现一个学生的恶劣表现就会砸掉他(她)的母校的牌子,他(她)走了,师弟师妹们再敲单位门的时候,就会吃闭门羹. 当然,我不是说应届毕业生不好.其实我个人提倡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但提醒一下:不要自己把招牌砸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