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谈天说地] 交什么样的朋友?

[复制链接] 1
回复
126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5-30 23:2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交什么样的朋友?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见朋友在每一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古今中外的文介墨客均留下了大量关于友谊的高论。孔子的《论语》中关于交 友的论点就不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 ,损矣。”西方学者西塞罗、蒙田、培根、爱默生等也有不少关于交友的高论。到了当代中国,朋友更是"兴旺",什么文友、商友、学友、棋友……派生出这么多的友,恐怕也是现代社会强调分工的烙印。年轻朋友则更喜欢创新,觉得“哥们”不定期不够味,再加上个“铁”,似乎表明现代人之间的友谊犹如铜墙铁壁、坚不可摧。


  然而,尽管“铁哥们”之间称兄道弟,能真正算得上朋友的究竟有多少?一旦有利害冲突,如金钱、机会、女色等,能继续维持友谊的又有几人?就如《男人没烦恼》中的知青魏明、苏鹏,在大草原上是地地道道同甘苦共患难的好兄弟,可一旦有了返城上大学的机会,苏鹏还不是抢了本属于魏明的指标?当然,为朋友两肋 插刀的侠义之士还是有的,但在今日社会,一些人又把这用得不是地方,“哥们”犯了案,出于“铁哥们”的情面,包庇、窝藏、作伪证,看起来似乎其友谊深得不能再深,经得风雨的考验,其实这是愚昧,谈不上是什么真正的友谊。失去的原则的友情,便是对友情的曲解。所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说说容易,现实生活中 是很难做到的。不妨扪心自问,在你失意患难之中能雪中送炭、始终不渝的朋友有几个?在关键利害冲突时能不陷害你的朋友又有几个?在你发达之时能不惦记你钱 的朋友又有几个?有人总结说:“成亦朋友,损亦朋友。”常常给你致命一击的不是路人,而是你昔日的密友。富兰克林这样说过:“有三个朋友是忠实可靠的:老妻、老狗与现款。”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则更干脆:“我的朋友们啊,世界上根本没有朋友!”这样的话当然过于偏激与绝对,生活中朋友还是有的,不过只是 既不像人们表述的那么多而已。“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真正的朋友是不可能太多的。多则滥,滥则浅。酒桌之上“哥俩好”,酒醒之后也与路人一般。


  庄子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友谊因为淡所以才不腻,才能持久。过分的亲昵往往都是短命的,一旦从你这儿得不着什么好算了就各奔东西了。富贵则无暴集之徒,贫贱则无弃旧之宾。故原其所以来,则知其所以去。生活中的朋友大都如此,只是区分有一定难度。人的一生中一帆风顺的极 少,在你红得发紫、春风得意、官运亨通之时,宾客如云,给你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错觉,有一天你阴沟里翻了船,则马上门可罗雀,昔日的好友此时不落井 下石就算不错了。为此,西汉思想家扬雄劝告人们:“上不交诌,下不交骄,则可以有为矣。”明代的陆世仪也说:“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在交友问题上,重要的是分清楚友谊的基石何在,同道则不易受风雨左右,同利则往往如过眼烟云。正如《史记》中说:“以权利合者,权利尽则交疏。”


  交什么样的朋友,是人生一个重要问题。“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朋友常常能改变你的方方面面,所以选择朋友一定要慎而又慎,以正直、诚实、互相帮助为标准。真正的朋友不可能是一好百好,而是包含着互相勉励、规劝、批评与自我批评,朋友之间坦诚相待,不护短、不妒长,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迁就,这样才能对双方有益,从而友谊才能天长地久。要注意的是,友谊是不能“透支”的,朋友之间重在给予,又不 是索取。如果一心想从朋友那儿得到些什么好处,那其实只是利用,而非友情。更为重要的是,友谊就像沙里淘金需要长时间的洗炼,只有经得时间考验的友谊才是 最难能可贵的。“死生贫富转换之际而始终不渝者,知已也。”愿我们的人生中多一些真正的朋友。

 

沙发
发表于 2007-5-31 02:34:04 | 只看该作者

不好说,环境一直在变,老朋友不在身边,时间长了也就淡了,虽然大家都不愿意承认淡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