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谈天说地] 当前股票市场走势官方分析揭幕

[复制链接] 0
回复
83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5-28 10:2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抑制股市泡沫的现实办法就是大力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

位高势危,内地A股、B股近期反复震荡、流言纷飞。这恐怕是对目前国内股市最佳的描述了。现在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在问,4000点以上,如何操作?可又是几乎所有的投资者和专家都认为,中国股市的泡沫才刚刚开始,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带来的是一波中长期的牛市,中国股市还未到顶。在这样的预期之下,中国股市如何能不涨?难怪有外资投行会称,目前中国股民买入股票,就只因预期股票上升而已。

显然,在这样浓厚的牛市预期之下,出台小幅的紧缩政策,几乎没有任何效果。这在3月、5月中国央行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累计1个百分点和连续加息累计0.54个百分点之后,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中国股市从3000多点,直越4000点,并不断创出新高。想想也很容易理解,央行提高如此幅度的资金成本,相对股市一个月动辄20%的涨幅来说,实在微不足道,也难怪中国股民不改牛市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决策层显然对股市泡沫和潜在的风险非常重视,近日官方媒体以及证监会不断警示投资风险,并不是空穴来风。但目前仅仅做些教育投资者的工作显然不够,这并不足以预防未来股市可能出现的风险。

我们认为,就目前中国股市来说,存在的一个自成立以来就尚未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那就是市场化发行。自从股市这一资本市场建立之初,上市通道就受到严厉管制,并且因此引发的问题无数。为此,监管层甚至还采用了限制券商上市通道的做法,给予不同券商不同“配额”的方式来下放上市指标。这些做法导致的问题是,目前中国股市上上市公司质量仍旧整体偏差,数量偏少。当投资标的少,大量资金涌入时,自然泡沫被迅速吹大。

虽然监管层在近两年来,已经改善市场化发行制度,不过离真正的市场化还很远。去年经过长期酝酿后才推出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就被某券商投行部老总讥为“没有涉及到核心问题”。确实,监管层虽然承诺要改“审批制”为“核准制”,但现在的情况表明,其与准审批制没有什么区别。

制度的改善,并非朝夕之功。既然远水救不了近火,干脆利用审批制的便利,加大发行力度,不也是稀释泡沫的好方法吗?近日有消息称,中国证监会冀望在下半年加大市场供应来平抑股市,圈定中国石油、中海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建设银行、神华能源等六只在香港挂牌的大型红筹及H股于下半年回归A股。这些大型企业回归,一方面能够让A股更好地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提高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质量,迅速壮大A股市场的市值规模;同时更能增加股票供应,有利于缓解目前股市流动性过大问题,为股指期货推出做铺垫。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我们认为,不仅加大股市的“供应量”,将重量级的国有资产砸到股市中,是抑制股市的有效办法!管理层更可以大张旗鼓地强化海外上市大型国企的回归预期,H股、红筹等等,统统都可以拿回到A股,先是国企,再是民企。其次,管理层还可以把大型国有资产包装上市。如铁道部、三峡大坝、大型核电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等等,都可以上市。最起码这些企业都具备宣布巨额融资计划的可能性,上千亿甚至数千亿,都可以。不管它们未来何时上市,至少巨额融资计划的预期可以现行。甚至还可以下放权力到地方,让每个省都可以成立信托投资公司,不是像过去的信托投资公司那样到处去举债投资,而是把国有资产注入进去,再包装上市。这些做法,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国有资产证券化的过程,通过这种手段,来与当前汹涌上涨的股市“抗衡”。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国有资产证券化是个国有资产管理透明化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也是发展趋势。管理层何不乘势而为之?这对于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也大有裨益。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