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提有玄机? 上市银行回应利润质疑
就在财政部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对金融等行业进行会计信息重点检查的消息之时,市场人士对深发展、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4家上市银行2002年报中的利润产生了怀疑。
台湾KGI集团中信证券研究员怀刑不久前在其报告中提出,如果按照2001年的贷款损失比率计算,4家上市银行2002年度的税前利润,除民生银行尚能维持3.18亿元的盈利记录外,其他3家均出现亏损,亏损额分别是:浦发银行7.68亿元,招商银行5.44亿元,深发展1.1亿元。几家银行2002年度之所以赢利,是由于降低了贷款损失比率。针对怀刑报告中的上述结点,4家上市银行和证券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阐述了见仁见智的看法。但有一点共识,4家银行不良资产比重降低得益于快速增加的新增贷款,如果不良资产比重在将来不出现大的反弹,上市银行现在公布的利润真实性才不会降低。
利润真实性遭质疑
根据怀刑的测算,4家上市银行2002年度年报中公布的利润,是在大幅降低了贷款损失比率后得来的。其中,深发展由2001年的4.7377%下降到了2002年的3.8507%,浦发银行由2001年的4.3468%下降到了2002年的2.8358%,招商银行由2001年的4.8008%下降到了2002年的3.2958%,民生银行由2001年的2.5950%下降到了2002年的1.8933%。
众所周知,为了使不良资产的比率到2006年务必达到5%以下,监管部门强烈要求工农中建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通过逐步提高贷款损失比率的办法,来快速降低不良资产的比重。虽然监管部门没有对4家上市银行在这方面做出硬性规定,使得各银行可以按照自行确定的计提范围和计提比率处置贷款损失,但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之中,如果4家上市银行果真通过大幅降低贷款损失比率来增加当年的利润,就显得耐人寻味了。
在怀刑的测算中,民生银行的利润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不但如此,民生银行的贷款损失核算范围,是对各分类项下的贷款余额实行了全额计提,而其他3家则是在剔除了各分类项下的所谓足额担保贷款后,实行了差额计提。其中,招商银行对正常级、次级和可疑级贷款损失计提的比率分别为1.5%、35%和65%,深发展分别是1%、25%和50%,浦发银行分别是1%、35%和70%。值得注意的是,深发展次级和可疑级贷款比重,比另外3家银行来得高,但其相应的计提比率却是最低的。
有意思的是,4家上市银行对记者就同一问题采访的态度,也基本与这种计提比率的高低形成了正比关系。在记者与4家上市银行的董秘进行联系后,3家银行的有关人士很快给予回应,让专人与记者联系,解释相关问题。民生银行董秘高峰还主动给记者打来电话,回答记者的相关询问。但自记者发出采访邮件两个多星期并多次电话联系后,深发展始终没有对记者的相关询问作出任何解释。
3家银行的人士都认为,怀刑报告中所用的贷款损失比率概念与监管部门规定的概念不一样,它们执行的是监管部门规定的"贷款损失计提比率",而贷款损失计提比率,是指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将贷款按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进行五级分类后,按不同的比例计提损失准备。
浦发银行人士认为,监管部门要求的五级分类计提比例,分别是1%、2%、25%、50%和100%。因此,浦发银行实际操作的1%、2%、35%、70%和100%的计提比例,已经是高标准地执行了相关的规定。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人士也认为,自己的计提比例不低于人民银行的标准。怀刑的测算办法,没有将质量好坏不同的贷款区分开来。直接将计提准备作为分子,将总贷款作为分母,在分子增加较少的情况下,作为总贷款的分母大幅增加,从而导致计提比例出现降低了的假象。
海通证券研究所的石建明认为,银行的资产质量越高,需要计提不良贷款的比率也就越低。由于台湾地区金融机构的贷款增长速度远没有大陆金融机构快,怀刑根据当地情况而采用的测算办法,不大能适用于内地。
新增贷款掩盖了什么
利润真实性程度的高低,虽然可以因为不同的测算办法而有所区别,但问题的关键是不良贷款是否真的下降了。遗憾的是,虽然几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均出现了大幅的降低,但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的绝对值并没有以相应的幅度减少,有的甚至较上年大幅增长。上海东新国际投资公司投资经理刘浩峰认为,上市银行不良贷款比率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快速增长的新增贷款的稀释作用。
资料显示,2002年,4家上市银行的贷款余额突飞猛进。年末,招商银行贷款余额为2069亿元,较上年增长47.62%;浦发银行贷款余额为1744亿元,增长79.49%;民生银行贷款余额为1283亿元,增长74.47%;深发展贷款余额为841亿元,增长57.33%。这种靠扩大分母使不良资产比率变小方法,显然颇有成效。如某银行2002年末不良贷款比例为10.29%,较上年的14.84%下降4.55个百分点。但怀刑认为,即使按五级分类口径计算,这家银行2002年年末不良贷款合计为97.64亿元,非但没有减少,还比年初增长了19.28%。
海通证券研究所的石建明经过比较发现,2002年4家上市银行不良资产覆盖率,最高的民生银行为88%,最低的深发展仅为33%。不良资产覆盖率,是指为了消化呆帐而提取出来的利润数额与不良资产总量的比值。从4家上市银行2002年不良资产覆盖率一览表中可以发现,提高不良资产覆盖率,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作为。相反,由于近年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把大量的利润用于提取拨备来消化历史包袱,不良资产覆盖率改善较为显著。因此,要求上市银行继续按照更加高的标准对不良资产进行计提准备,似乎也并不过分。
去年,中国人民银行两位研究人员在其发布的《论我国银行业经营的政策环境----三家上市银行财务差异透视》中就建议说,在呆账准备金计提比例上,有必要制定统一的与国际惯例相近的参考标准,尽量减少商业银行主观判断的成分。中国建设银行资产保全部总经理杨小阳则更为直白:"即便现有的利润不见了,规范地实施呆账准备金提取和核销,是中国商业银行今后必走的一条路。"
研究人员注意到,4家上市银行近3年的中长期贷款大幅增长。还贷时间越长,意味着转化为不良贷款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从4家上市银行不良资产比重上也可以看出,成立时间最长的深发展沉疴也最重。当然,不能要求银行现在就对没有出现坏帐风险的贷款进行充分的计提,但毫无准备之下的潜在风险也是不容低估的。石建明表示,投资者应该对此引起高度重视。
怀刑也表示,虽然自己从不怀疑4家上市银行的竞争优势与发展前景,但它们无一例外地将面对未来3年内逐步提升贷款损失比率的挑战。
警惕不良资产反弹
从4家上市银行2002年年报可以看出,每家银行的利润总额都出现了快速增长。不过,每股收益却并没有表现出同样的轨迹。相较2001年,浦发银行和招商银行的每股收益不涨反降。
多位证券分析师认为,在国内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银行业的特性决定了利润增长的快慢不能作为评价一家银行经营好坏的主要指标,对银行实际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评估,远较单纯的利润增长指标来得重要。因为在大量的坏账出现之前,几乎每家银行都保持或曾经保持过利润快速增长的光荣记录。
浦发银行的董事长张广生曾经公开表示,看一个银行未来是否有投资价值,它的计提比率非常关键,计提比率高的银行,其未来股东的回报率就会较高。等到浦发银行的不良资产覆盖率达到100%以后,当期的营业利润就可以大部分体现为净利润。2002年底,浦发银行的不良资产覆盖率是64%。按照2002年的计提比率,浦发银行要达到100%的不良资产覆盖率,显然还是路途漫漫。
石建明认为,伴随资产扩张,上市银行2002年的资产收益率继续下降。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在于资产利用率下降。今年,资产收益率继续下降在所难免。随着实际资产盈利能力的下降,上市银行要想维持利润的快速增长,只能继续通过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张来实现。但不断通过股权融资等手段满足资产扩张后,又往往把每股收益的水平降下来。研究人士指出,显然,上市银行之所以陷入资本怪圈,根源就是自身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目前,上市银行的布局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企业活力较强,贷款质量相对要好。但在这些地区布点完成后,再向企业活力不足地区扩张,产生不良资产的几率就会悄悄地增加。在有能力消化不良资产的时候不适当增加计提准备,将来可能很容易出现不良资产比率的反弹。专业人士认为,对此应该引起重视。
4家上市银行2002年不良资产结构比较(千元、%)
项目 深发展 浦发银行 民生银行 招商银行
数额 占比 数额 占比 数额 占比 数额 占比
正常 71295337 84.8 156958644 90.01 12236640 95.3 190392 91.96
关注 3054510 3.63 9687841 5.56 319222 2.48 4230 2.04
次级 3311419 3.93 2456235 1.41 126974 0.9 4522 2.18
可疑 6124764 7.28 5014247 2.88 115413 0.9 5419 2.62
损失 328686 0.39 260510 0.15 36379 0.3 2457 1.19
合计 84114717 100 174377480 100 12834628 100 206931 100
4家上市银行2002年不良资产覆盖率一览
呆帐准备覆盖率(%) 深发展 浦发银行 民生银行 招商银行
呆帐准备/不良资产 33% 64% 88% 55%
呆帐准备/信贷资产总额 3.85% 2.83% 1.9% 3.29%
未覆盖不良资产/资本 173% 35% 14% 35%
资本充足率 9.49% 8.54% 8.22% 12.57%
(资料均引自海通证券研究所石建明的《2003年银行业行业报告》)
(《上海证券报 资本周刊》 记者 陈建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