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 清嘉庆十七年十月初六日(1812 年11 月9日),“七代秀才之家”的左宗棠来到了英杰辈出的湖南。随着令人心揪的婴儿哭蹄声,左观澜的脸上显露的不是兴奋而是愁容。九口之家仅以40石食米度日,本已略显捉襟,更况又添一丁。果然,数日之后,左晏臣便背起了行囊匆匆而去,带着满心的惆怅、怀着满心的希望、更牵着满心的迷茫。 左观澜在那个时候,肯定无法想象自己的三儿子会给左氏家族带来什么?他——左宗棠,不仅为湖南的左氏家族赢得了无上荣誉,更让左氏一门成为世人皆知的“显贵姓氏”,而非仅仅一个左冷禅而已。 他——左宗棠,不仅出身低微,做了令每个男人都难以启齿的“上门女婿”,更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脾气相当的坏、性格相当乖张的狂妄之人。以如此劣势,竟成就一番伟业!何也?时也、才也、心也。没有“命运”的安排,身逢国家灾难之秋,他的一生也将是碌碌无为;没有才能,即使给了他展示的机会,他的一生也顶多是小有成就,终将淹没在浩瀚的历史大海中;没有狷狂的心,他不过是另一个总是卑躬屈膝、一心认定中国必败的人。晚清历史上就会仅有朵朵阴柔乌云,而没有一道阳刚彩虹。 一、身不在江湖,不知世间疾苦;心不载社稷,难渡国事之危。① “上门女婿”这一现象自古至今都存在着,《南方周末》2007年年初便以较大篇幅介绍了浙江某地流行了十几年的“上门女婿风潮”。上门女婿的身影中不仅有着中国博士生、硕士生,更有着一大群白皮肤、蓝眼睛的外国人。时代虽然已经不再明目张胆的歧视“上门女婿”了,但是人们的目光中却仍然有着某种异样。让我们闭起双眼,联想一下当“上门女婿”这一词汇闪现在头脑中时,您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穷!穷的连自己都养活不起了。接着便是,衣衫褴褛露着大腿、冷嘲热讽字字如刀、日夜辛劳永作劳工……。
社会给与男女的性别角色定位,无论合理、正确与否,它总是存在的,即使改变也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浸染。男人阳刚,女人阴柔。男人要做英雄,横刀立马方显本色;女人贤淑端庄,绿柳依依抚琴相伴。尽管这一角色定位在中国已然处在瓦解边缘,但如果您的头脑中显现了上述形象,那么恭喜您:您还比较传统。您还能够理解一百八十多年前的左宗棠那苦闷的心情。 九年寄眷住湘潭,庑下栖迟赘客残。——左宗棠 左宗棠有三个姐姐、两个哥哥,虽出身于“七代秀才之家”但毕竟功名不显,到了祖父一代已然破落。中国素来注重考试,特别是辛亥革命之前更甚。贫穷子弟,唯有读书之路才能脱离苦难。因此,左宗棠长兄左宗棫自小便背负着长子的重担,终日苦读、与星辰相伴,最终在1823年25岁时染病而去。他的死换来了父亲督教的些许宽松,母亲的郁郁寡欢。两年后其母撒手而去,不到三年其父左观澜也西游极乐。1831年其父为其订婚湘潭周家,一年后左宗棠入赘。其妻名诒端,字筠心。岳父名唤周衡在。 左宗棠还有个连襟,名叫张生玠(字玉夫),也同左宗棠一样入赘周家。因与科考的孽缘,二人双双与仕途无缘,只好四处奔波劳苦。终日在外谋生,年底方才回家,相聚之后呷上几口小酒、夹走些许冷菜、围坐桌边、畅谈理想、舒展情怀,他看看你的诗词,你看看他的歌赋,互相贬损、互相吹嘘、互相取笑、互相谩骂。无人之处,二人黄连树下弹起了琵琶,狗尿苔上吹起了喇叭。 其实,左宗棠对于入赘耿耿于怀,甚至有些苦闷,其原因不在于妻子和岳父岳母。周衡在之所以把女儿嫁给他,无非是看他是个人才,日后必有飞黄腾达之日,女儿不会受苦。因此,周氏夫妇对其礼待有加。妻子更是贤淑、知理,再加上她本身出身于名门望族,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二人的沟通也是常人难及,而是一种灵魂间的对话。 左宗棠15岁参加童子试,16岁参加长沙府试。先因考官照顾年老考生,将其列于第二,后有母丧弃考。婚后考取了举人后,接连两次前往京城考取进士,但六年的时光换来的仍是功名在眼前,犹若镜中花。以左宗棠之才,对两次失败焉能不气,因此,下定决心自此家中务农。然而,狷狂的心始终没有平静过。有时波涛海浪,将要把大堤击破。击破的结果便是自我伤害,戒酒浇愁,然愁味更胜。愁云密布在心间,苦闷常挂在脸上。 1840年29岁的他已经有了4个女儿,但为了生活仍然四处奔波,毫无龙腾虎跃的希望,因此左宗棠写下了数首诗词,其中一首曰:“九年寄眷住湘潭,庑下栖迟赘客残。娇女七龄初学字,稚桑千本乍堪蚕。不嫌薄笨妻能逸,随分齑盐婢尚谙。睹史敲诗多乐事,昭山何日共茅庵?”。 夫人周筠心对于诗词并不陌生,她的一生共写有130多首诗词,今有《饰性斋遗稿》存世。她见丈夫在29岁时写的此诗,怨气、哀气、恨气、悲气、怒气颇多,因此,劝他修身养性,修练本领,终有一日会宏图成就,展翅遥凌。她的诗曰:“清时贤俊无遗逸,此日溪山好退藏。树艺养蚕皆远略,从来王道重农桑。”。 特别是在左宗棠两次会试失利之后,因为其科举之心已死,而其又胸怀宇宙,心忧天下。而要有如此抱负,必然有做一项基本的劳累工作。熟悉天下格局,因此,左宗棠便开始绘制天下地图,周夫人则在旁悉心协助,她按照左宗棠画的草图描绘实图。本朝完毕,绘制前朝,直至春秋战国地图出笼。熟悉古今天下格局地理的同时,左宗棠也阅读各种兵书战策、经史子集,特别是一些农桑地理图书。而每每此时,左夫人必在旁侧读。书房内香烟袅袅,犹若古境。 之后他做起了教书先生,广收门徒。最后受湖南陶澍托孤,前往家中教授幼子。夫妻二人常年两地分居,虽可同饮一江水,但却抵不住日日思君君不归的情丝惆怅。因此,周夫人以心为针,以情为线,做了一个枕头。并赋诗一首:“小网轻舠系绿烟,潇湘暮景个中传。君如乡梦依稀候,应喜家山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