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导几代人的一句话…… 月白风清故人来。说起来也是父辈一级的人物了。那晚青山对坐,他忽然仰月浩叹:我们的某些提法误导了多少学子呀。 我听了一头雾水。老先生一生敦厚,孜孜翻译事业40年,向来不议时弊,今晚是怎么了? 一九七六年以后,‘科学的春天’来临。”他回忆说,上面要我们多多选译励志的格言,鼓励青年上进,剔梳之余,我被爱迪生的那句名言深深吸引了…… “‘天才就是九十九份汗水加一份灵感’呗!”见我脱口而出,他愣了一下,不禁颓然:果然是家喻户晓,人人耳熟,足见“流毒”之广!可是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见我愕然,他说,其实原文后面应该还有一句:“但这一份灵感恰恰是最重要的!”然而审稿时,却被上面删掉了,并且在一份当时发行量极大的青年刊物上发表,从此,世人就只供奉爱迪生的半截真言了,人人都确信不疑,只要汗流浃背、只要“疯狗一样地努力”就一定能成为天纵之才…… 我听了默然。近30年来,“半截真言”无人不知,然误导之大却未被关注。 当年曾和我一个寝室并且天天要念叨那“半截真言”的“高考迷”就是这样的悲剧人物。他长得倒也白净,书生模样,就是天生文窍不开,大约是人见人称“文气”给害的,他坚信自己是“文曲星”转世,自1977年起就年年矢志于高考,年年总分超不过150分,但那是个不允许劝退失败者的时代,见他铩羽而归,人们总是一片赞美加鼓励,一如对死者总是旌扬有加一样,而他也真是越挫越勇,每年一过端午就像虫迷整饬虫具一样地开始整饬教材,请长假、上高复班、做习题集——整个寝室从此晨昏颠倒,鸡飞狗跳,但见他没日没夜地背诵,口中念念有词,录音机嗑嗒嗑嗒,天天做水陆道场,野山参乱吃,吃得鼻血淋漓。 某夜好好睡着,突然起来磨刀,边磨边嚎,哧啦哧啦声震四邻,众人惊问缘故,答称支部书记终于露出狰狞面目,说是连续五年不果,不许他再赴考场了。如今眼见要出人命,书记只好让步,但是“高考迷”闱战再北,只好躲进帐子号啕。 隔壁宿舍还有一位拜名师练“美声”的,天生五音崎岖,唱一支歌要骑跨几个大调,兀自信心十足,每日晨昏苦练“头部共鸣”不已,音量极小极细,却像线虫一样往你耳朵里钻,足足7年,年年汗流如注,临了声音还是像线虫。 这两位20年后我都见到了,“高考迷”炒股成了大户,“线虫”则是一名相当出色的导游,他们各自找到了自己,回首往事,不禁莞尔。 人,怎么能否认天赋呢。老先生感叹说,明武宗朱厚照天生就是屠夫的料,喜欢在宫中开市摆肉摊,亲自操刀卖肉,一刀下去,所掂斤两居然上下误差不会超过一两;元顺帝号为“鲁班天子”,还能绘图放样,亲制龙船,自动划水,“龙首眼口爪尾皆动”;后唐庄宗李存勖,更是誉满南北的“超男”,演技之高号称 “李天下”——这些活宝的灵感根本就不在政治,硬要他们去治理国家,即令天天泡在汗水里,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但是,这句爱迪生最重要的话当初为什么非删不可呢?” 老先生仔细想了一想说:“大概那时整个的氛围就是‘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吧,承认‘灵感最重要’不是在公然宣扬‘天才论’吗?” 几代人过去了,已经无法统计多少人被误导了。但灵感实在是最重要,而且也是删不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