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一页翻过,按常理,本来该有一篇新年献辞之类的文字。想来想去,还是来替中小企业说几句话更实在些。我认为,中小企业发展很快是形势大好的主流,然而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少,有企业内部问题,也有外部环境问题。“做企业难,做好企业更难”是中小企业家的普遍心声。难在哪里?首当其冲的是融资难,还有用地难、项目审批难、在沉重负担下企业管理难,种种艰难不一而足。 由于竞争的加剧,企业经营已经进入微利时代,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中小企业家一脸愁容。企业家要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政府不能得罪;市场不能懈怠;员工不能忽视;客户不能怠慢。例如,政府有关部门来检查、来指导,一把手不出面,说明你不够重视,如果得罪了某些领导,事后不用说给穿“小鞋”,就是紧紧“鞋带”也受不了。企业最关心的是资金,资金就像人的血液,贫血生病,失血死亡,企业有了一个好项目,往往是手头资金紧张,融资无门,有时只差一点点资金,煮熟的鸭子飞掉了。针对企业的评比、排名、颁奖层出不穷,鱼龙混杂,让企业无所适从,他们既想出名又怕出名,一旦出名,各种名目的收费、赞助、捐款纷至沓来,应接不暇,这无疑是杀鸡取卵。这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在外国企业看来不是问题,可在国内足以使我们企业家头痛不已,彻夜难眠。 一说到假冒伪劣、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等等,往往让人联想到中小企业。不可否认社会上存在这种偏见,应当承认这种企业有,但极少。大多数中小企业家都能做到诚实守信,合法经营,依法纳税。 国务院的“非公经济36条”,是消除影响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实行公平竞争的有力武器,一些行业紧关的铁门开始慢慢打开,但非公经济的主体仍被挡在各种限制条件的“玻璃门”外,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有些调控政策的出台,受到冲击最大的往往是中小企业,因为这是一个自由发展的庞大群体,量大面广,虽然国家宏观调控措施不是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来的,但客观上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造成伤害也大。 然我们看到中小企业在增加税收、扩大就业、出口创汇、技术创新等方面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就应在我们这个和谐的大家庭中,呵护好这个能给我们带来收入的壮劳力,对企业家理解一些、宽容一些、大气一些;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让中小企业“飞”得更高一些,发展更“舒展”一些,社会责任承担更多一些。 转自《中国中小企业》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