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地做事—尽职尽责、尽善尽美
一个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对上是员工,对下是管理者,是企业运转管理中的桥梁和纽带。美国著名企业ABB的原董事长巴尼维克有一个观点就是:“一个企业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范围横向扩展到一定程度时,这 95%的执行是尤为重要。 传达高层的思想、执行高层的经营战略,这就是企业中层的任务和职责。如果把一个企业比作一个人的话,决策者是脑袋,要去思考企业的方向和战略;中层就是脊梁,要去协助大脑传达和执行命令,传导到四肢,并组织四肢实施,也就达到了基层员工。因此,可以说,中层就是决策者的“替身”,也是支持大脑的“脊梁”。如何传导、最后执行就成了关键,也就是如何“正确地做事”,这是对中层管理工作最准确的要求: 一、有关中层管理者的定位 有时候我们会不自觉的错位,在上司面前作为下属的错位,在下属面前所谓上司的错位, 在上司面前作为下属的角色错位主要可以归纳出四种:
第一种是把自己错位成“员工代表”。 中层管理者还有人力资源的管理者,有时会听到下属的抱怨,处于对员工的感情等因素,可能会马上就站出来,抱打不平,不太注意自己的角色。有些中层经理在向上司反映“民意”的时候,替员工说话。而在下属在向我们抱怨的时候,其实是在抱怨公司,而不是在抱怨某个人,在这个职位上,就应该向下属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积极引导员工、化解矛盾、作通员工的思想工作。如果我们在回答时只是生硬地强调“这是公司定的”、“上面就这么要求的”,或者“你去问XX部门”等等,实际上,这就是没有履行自己作为中层管理者的职责,犯了角色错位的错误。
第二种是错位成“一人堂”。 担当了部门领导后,有时强化了一种观念,这部门是我的,把这一亩三分地看成自己的,自己说了算,这也是一种角色的错位。在重要问题、重大问题是应该及时汇报、听取上级的意见、及时反馈消息让上司更好地决策。这个环节是必须、必要的 第三种是向上错位,替领导做决定。 作为下属我们无权评判老板的对错,上司决定的对错最终会由市场来判断。如果我们仅依据自己片面的理解而对上司的决策下结论,认为上司不对于是就不执行或者对执行大打折扣或者拖延或者口是心非,这样势必造成很多组织的目标战略无法贯彻、实施。企业利益受损。 第四种是把自己错位成普通员工。 中层管理者不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例如,我们有时会把对公司的一些不满或抱怨不假思索地表露,在下属面前抱怨、发泄,我认为,这是把自己错位成“自然人”了。作为中层管理者,在下属面前是一种职务行为,代表的是公司,而不是代表个人。 每一位管理者都应注意自己的言行。 在下属面前作为上司的角色错位,也有几种:
第一,错位成“业务员。” 在工作中的身先士卒是必要的,但事事都事必躬亲,大事小事一起抓,事无巨细,不但自己很辛苦,而且往往会越干越被动,结果员工没有了展示的舞台,从此“大树底下寸草不生”。我记得有这么一段话:“经理人应该迈向自己的工作目标,除了思考、计划、辅导员工、分配任务、签署文件外,什么事都不做”,也许话有些片面,但值得细细体味与借鉴。 第二,“老好人”的错位。 我们的管理层中也有这样的干部,往往充当老好人,谁也不得罪,你好我好大家好。其实,有时候我也有这样的想法。其实这是很危险的,为了维护某种关系,势必会牺牲原则,牺牲目标。杰克·韦尔奇刚刚当上CEO的时候,被人称为“中子弹杰克”,他到处裁人、降薪,谁都不高兴,可杰克·韦尔奇仍然坚持。因为他知道经理人不是企业请的保姆,哄大家高兴,而是能给企业创造价值的经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来的。 第三,“高高在上”的错位。 传统的官本位文化的影响,当了经理之后,会有一种无形的优越感,认为我是“官”我就是管你的,或者以势压人,你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或者高高在上、颐指气使;或者 “玩弄权术”,这些“官僚”习气和作风我们企业不是没有。作为经理应该是个“领导者”,应该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影响下属、带领下属,而不是以权力去“压”下属。在每次的测评中,还是能看出一些问题的,每个员工都有一杆称。
第四,随心所欲的错位。 换好听的说法就是个性化管理。个性化管理说白了就是随意性管理。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己定的事说不算就不算了、计划变来变去等等,无视公司的政策、规章以及企业的发展要求和项目规划。这样的执行只能使公司的目标发生偏差。 这些问题,作为部门的领导者,想真正作好上传下达的“脊梁“,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二、如何“正确地做事” 对于中层管理者的要求强调地是“正确”二字,如何才算是“正确”地做事呢?! 我认为:第一点是把事情要做到位。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军人的职责是保卫祖国,工人的职责是生产合格产品等等,人力资源部的职责是使员工能“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满足、配合企业的发展和战略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位,都有自己的做事情职责,完成自己的职责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做事情的根本,这也就是需要把事情做到位,即在工作的完成中不能出现“差不多”,“可能”“大概”的字样,不能应付了事,投机取巧;还要克服眼高手低、推卸责任等毛病。这就是对工作要尽职、尽责。
第二点:把握细节 做事情不能想当然,不能差不多,在明确了目标后,需要注意每一个细节。99度的水不是开水,价值是有限的,再加把火才能达到100度,才能产生最大的成绩和价值。我们也需要把握细节,才能达到最后的成功。 那如何把握细节呢?首先,做事情需要认真求实的态度和工作作风,一板一眼,扎扎实实;其后,把每个步骤进行分解,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量化、实施、跟踪、评估、改进、;最后,在节点的环节进行总结,把已做完的事情系统化。这样才能精益求精地把事情完成。 第三点:不是“习惯地做事”。 有时候同一件工作做得久了,就会养成习惯。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往往我们还不察觉,更不肯承认变化的存在、更不忍改变;依然按照习惯做事,这种事情时常会在身边发生。勇于面对现实、勇于改变自我,把握方向,才能正确地做事情。
正确地做事情,是建立在对事情的正确理解基础上的,所以与上司的沟通也是极其重要的。 只有高标准、严要求, 正确地做事,就需要尽职尽责、尽善尽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