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ocq1208 - 

[读书评论] 一部缔结沉甸甸思想的作品——《如焉@sars.come》读后

[复制链接] 23
回复
609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
发表于 2007-2-12 16:06:17 | 只看该作者
呵,春节作业。。。谢谢推荐 了。
22
发表于 2007-2-13 09:52:01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谈如何读书

文/一个人磨剑

  看了栖息谷eyong家人的《读书的层次》的贴子,对他的十二个层次的分类很赞赏;也学习了栖息谷Ydy135家人的《如何更有效的读书》的贴子,也很有启发。连续工作了近七年,最近赋闲在家,自己做个休整,也列了个书目打算好好看看书,整理整理自己的过去,使自己知识能力更系统化。那么我也谈一谈我的读书观。
  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信息极度开放的时代,现在的书籍可谓浩瀚无际,即使是某一学科的书籍,一生也难以读完。古人说“读书破万卷”,按古人的算法,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所读的书早就破万卷了,可我们总感觉有太多的书要读,总觉得这书也该看那书也该看。那在有限的时间和生命里,我们如何有效的去读书呢?
  我的看法,书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工具类的,读这种书是增加和提升自己知识技能的,比如我们常看的营销类、管理类、外语类及自科类书籍等,这类书以“学”为主,对一个人的成长起量变作用;一种书是思想类的,读这种书能启迪思考升华精神,比如哲学类、社科类书籍及历史读物、小说等,这类书以“悟”为主,对一个人的成长起质变作用。
  那么具体到书的选择,我的看法是两个字“原”与“新”,其实也可以说就是一个字“精”,即精选。这里的“原”,指的是原著、基本原理性的或代表性的书籍,不管现在学科分得多细,但每个学科都有原理性的代表性的书籍,比如对于工具类的营销书籍,可能你看懂看透一本科特勒的《营销管理》,许多其他人编的营销书籍就不需要看;“新”这里不是指新书,而是指代表某领域某流派“新理论新发展”的书籍,现在新书非常多,但许多新书其实是“新瓶装旧酒”,价值并不大。即使按照“原”与“新”的标准与选书,仍然可以选出许多好书。即使有许多好书,我们也没必要也不可能看完。我的看法,对于工具类的书籍,可以带有目的性的去看,即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专业领域、工作岗位、临时需求去选择,这类书籍看后可以很快的发挥作用;对于思想类的书籍,则需要慢慢来,目的性不要太强,比如哲学书籍,真正看容易,但理解起来困难,而接受里面的观点并发挥作用更难。
  读书的方法,说的人太多了。什么背诵、泛读、精读、由厚读薄等等,都说的很有道理。但说来说去,还是一个“精”字,叫精读。我的体会,真正要读透一本好书,必须要精读,看一遍不行,要看几遍;看一本书不行,把一本书中的问题弄懂可能要联系起来看好几本书(这也是所谓的先把书读厚,带出许多问题,再把书读薄,弄清楚问题);有些书看过一遍,放一放,经历一些事后,回头再看一遍,又会理解和悟出更多的东西。
  从选书,到读书,最后就到了用书。书读过了,就是要拿来用的,读书必须“学以致用”,结合实践进行验证,不然书读得再多,也就是一个书呆子或一个人脑存储器而已。具体书怎么用?古人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告诉我们对待一本好书的正确方法,人类在不停的进步,社会环境也在不停的改变。许多书籍记载的方法、技能、思想都有“推陈出新”的时候,都有所精华有所糟粕,我们在用书的时候,仍然是一个精字,即“用其精华,弃其糟粕”。
  最后一句话总结我的读书观——精选、精读、用其精华。

23
发表于 2007-2-28 22:47:01 | 只看该作者
章诒和:胡发云《如焉》香港版序
● 章诒和

    我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一边从事戏曲研究,一方面为文学而准备。写的第一篇文章是“忆罗隆基”。写毕,急急忙忙又恭恭敬敬地拿给丈夫(马克郁)审阅。他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专攻戏曲小说。就文学言,他是内行,我是外行。审阅前,我塞给他一支中华牌铅笔,并在耳边细语,道:“你看到有什么段落或句子写得还算好的话,就在旁边给我画个圈圈,以资鼓励嘛!” ( http://www.tecn.cn )
    他笑笑。一笑之间,我们的关系顿时从夫妻转变为师生。他坐着,我站着。近三万字的篇幅,他一页一页地看,我一刻一刻地捱。只见老公手里的笔,一动不动,我心里凉了半截。看到最后一页,他画了一连串的圈圈。我知道:这是专为“以资鼓励”才画的。瞅着这最后的圆圈,我都快哭了。 ( http://www.tecn.cn )
    丈夫让我坐下,严肃地对我说:“小愚,你有丰富的经历和记忆。平时聊天,听你形容个人儿或说件事儿,都活灵活现的,可到了纸上,你怎么就干巴啦……”说话的口气,像训孙子一样。 ( http://www.tecn.cn )
    “你知道自己缺少什么吗?”
    “缺少语汇呗!”我说。
    “不是缺少语汇,是缺乏文学训练。”
    哦,原来我缺的是文学训练!于是,我便开始了马拉松式的训练。每天读古诗古文古小说,又翻阅当代读物。为此,订了许多期刊,包括《小说选刊》,《小说月报》。自认为比较好的作品,读后拿给老公鉴定。他有时像法官一样,盯着我问:“你说说,这东西好在哪儿?”一听这口气,便知道自己又看走眼了。几年下来,也还真阅读了一些当下作家的文学作品,特别是中篇小说。其中一个中篇,题目叫《死于合唱》,看得我兴奋不已,打听这个叫“胡发云”的作者是谁?还不遗余力地四处推荐。书中描述的费普——一个民国时期的遗老遗少,从1949年起,他的日子从英租界移到了红旗下。由少到老,一辈子都在努力改造旧思想,努力地去适应新环境。结果,家庭、地位、财产、职业等等身边的一切都变了,可就是那份儿遗传下来的精神状态无法改变。正是这个文化的顽固性,让费普历尽坎坷,也让我读得热泪滚滚。我自掏腰包复印了许多份“死于合唱”,送给那些自幼家境甚好,就读于教会学校并精通合唱的女友们。她们也是一样的感受。只要我们凑在一起,就要说“合唱”。 ( http://www.tecn.cn )
    一晃多少年。我与胡发云先生会面了。但我们的话题,不是“死于合唱”,而是死于癌症。我丧夫数载,他丧妻也已年余。由于亲人死于同样的绝症,我们的第一个话题便是病痛与死亡,也是一个反复的话题。 ( http://www.tecn.cn )
    中年是最灰色的,如悠长的冬日,似飘落的雪花。胡先生比我坚强,他很快给亡妻写了长长的悼文,以寄托浓浓的哀思。悼文是用“伊妹儿”传过来的。我边读边哭,字里行间我听到了他的心碎声。文中,一段给病重妻子洗澡的细节,深深震动了我—— ( http://www.tecn.cn )
    妻子说想个洗澡。胡先生跑了大半个武汉市,买来一个椭圆型的轻巧小浴缸,刚好可以放在病房里。他灌满热水,把妻子抱起来放进小浴缸,先用毛巾把锁骨处的输液接口裹严实,再一处一处给她轻轻擦洗。妻子自嘲地说:“我变得这么难看了。”胡先生笑着说:“我觉得不难看,那就是不难看。”然后又背诵了法国女作家杜拉斯那一句撼天动地的话——“与你年轻时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洗完后,他用了几乎整整一瓶护肤霜给妻子全身上下轻轻涂抹了一遍,肌肤立时就滋润鲜亮起来…… ( http://www.tecn.cn )
    写到这里,胡发云感叹道:“51年的生命。30年的相识。26年的夫妻。像一株自己种下的花儿,眼见了一个女人一生的美。这种美,只有种花人自己才真正看见的……哪怕凋萎,也看得见其中绵延不绝的风韵。就像家里那几束早已老去的山菊花和勿忘我。”泪落染树,血流染枝。这篇悼文,使我看到一种以生命的执着去完成的宿命式的神圣爱情。 ( http://www.tecn.cn )
    窗外,太阳冷冷地照着,我心里一片悲哀。世间最坚韧、最脆弱的关系莫过于夫妻了。夫妻?有谁懂得什么是夫妻?小时候,父亲谈及罗隆基私人生活,曾说过这样一句:“在中国,懂得女人的男人不多;懂得男人的女人也不多。”我没见过胡先生的妻子,但我觉得他是懂得自己的妻子的,他是懂得女人的男人。 ( http://www.tecn.cn )
    我是第二次婚姻了。二次婚姻的特点是婚前双方要把所有问题提前谈好,权衡的分量大于情感的砝码。所以,婚后我和丈夫的关系,平淡得像“独联体”——松散的联盟。一人一间屋,各干各的事,各看各的书,经济独立,社交独立。日子再平淡不过了。可是一旦他倒下,那平淡后面的东西突然显露出来,血淋淋的!我恍然大悟:他不是我的丈夫,他是我生命的全部。我哭泣着不断哀求医生:“救救他,用我的命换他的命!”两次昏死在他的病房。我第一次倒地,他大叫:“这儿不是医院,这是虎口。我俩不能都掉进来,你要逃出去!从明天起,不许你来看我。”第二次,他就只能用无比忧伤的眼睛望着我,望着我。 ( http://www.tecn.cn )
    丈夫的病越来越重了,那时我刚好写完“忆张伯驹夫妇”的草稿。他挣扎着一天看一两页,还在稿子上面做记号。并吃力地说:“小愚,你写得比以前好多了。也还有很多问题,等我的病好了,我来给你改。”过了一个多月,丈夫大概知道已经没有为我修改文章的可能了。他把稿子从枕头底下抽出来还给我。说:“写吧,写吧。等我死了,你就成功了。” ( http://www.tecn.cn )
    一天,丈夫的气色还好。他坐起来拉着我的手说:“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四段。后三段都是苦,前面的生,也未必是乐。古人把立德、立功、立言视为人生的标准。小愚,对你来说,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要活下去!这是你父亲当年的叮嘱,也是我的叮嘱。我不担心你的工作,只担心你的生活。你什么都不会呀。我死后,谁给你领工资?马桶坏了,谁给你修?灯绳断了,谁给你接?你一个人实在过不下去了,就再找一个男人吧!”我扑在他胸前,放声大哭。 ( http://www.tecn.cn )
    “死”是结束;“老病”是处在生死之间;而半生半死,最是痛苦。我和他都是半生半死人。此后,丈夫连说话的气力都没有了,靠输液和“杜冷丁”活着。一个周日,他的两个孩子都来探视。预感到来日无多的他,流着眼泪要求孩子:“你们今后要照顾好章姨!答应我,答应我!”其声嘶哑,其情凄怆——死神来临之际,夫妻诀别之时,我临近花甲之年,懂得了爱情,也懂得了男人。清理他的遗物,我发现一个纸夹。那上面的每一张纸,丈夫用铅笔写着同样的一句话:今后最苦是小愚,今后最苦是小愚。 ( http://www.tecn.cn )
    丈夫死在位于通州的北京胸科医院。他去世六载。六年来,我双脚不过四惠桥,两眼不看东方红。以往夫妻的共同节目如看大片、看球赛、写对联、下棋、听戏、散步,我全戒了。 ( http://www.tecn.cn )
    我一直以为人生有两件东西是属于自己的,一是情感,二是健康。丈夫一步一回头的离去,使我猛然醒悟:这个世界原来是什么也抓不住的!我内心那份绝望的寂寞,从此与生命同在。只要活一天,它就在一日,很深,很细。 ( http://www.tecn.cn )
    这几年,我与胡先生常通电话,一聊就是几十分钟。聊天中,我才知道他正式退出了武汉、湖北、中国三级作家协会,奉还他从来没有接受过、也从未使用过的各类头衔。胡发云认为,搞这种无聊的头衔有辱于一个作家的情商和智商。于是,他成为一个体制内生存、体制外思考的作家。他住一套房子,另有一套住着被收容的残疾猫和流浪狗。 ( http://www.tecn.cn )
    我问:“你为什么要收留它们?”
    他说:“在街头看见它们,单是那眼神就足够打动你了。”有时,他把话筒拎得老高老高,让我听听猫叫和犬吠。 ( http://www.tecn.cn )
    夏季,我常劝他:“武汉太热,来北京住住吧!”他的回答,就是简单的一句:“我习惯了。”
    冬季,论到他叮嘱我了:窗户关好没有哇?穿暖和没有?吃得如何呀?我们的交往稀松散淡,却又像隔壁邻居密切琐细。我对未来一向悲观,消沉又绝望。我在给他的信中写道:“等我把所有的故事写完,就去了断自己:或向东行,沉没于大海;或向西去,消失于沙漠。”——他急得直劝我,说:现实并不怎么好,但我们还应该抱有某些温暖的期望。 ( http://www.tecn.cn )
    他的长篇小说《如焉》,我是通过朋友的推荐在网上看到的。很兴奋!很久很久了,没有读到这样一本直面现实的文学作品。全篇情绪饱满,文字清淡,平静的后面是思想的波澜。我是用“两晋无文,唯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当代无文,唯胡发云《如焉》而已。”的话来评价的。有人说,评价过高。可无独有偶,一位网友也发出了类似的评价,说:自己根本不知道湖北有这样一个作家,读了《如焉》,大有“孤篇压全唐”之感。 ( http://www.tecn.cn )
    只要细心,你就都能从《如焉》里隐隐约约地找到“非典(SARS)”,蒋彦永,李慎之的影子。这是多么敏感的事件和人物呀!有记者问他:“害怕不?能承担吗?”他说:“我尽可能承担到我内心真实表达所需要的程度。不管它会给我带来荣誉还是灾难,顺利还是坎坷。我非常深切地体会到了‘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快乐。公众会在心灵上引起震撼或疼痛的事件,一个作家也应该天经地义在内心有所反映,而不会因为恐惧而放弃。”书中,有三个智者形象(卫老师、达摩、如焉的母亲),寓意深刻。苦难,享受,征服,驯化,反抗,通达,愚钝,都通过智者们的对话和行为获得了历史的解密和精神的验证。胡发云以此寄托了对理想主义和理性世界的充分想象。我们这个国家不缺乏说教者,缺少的正是能够思想的思想者。所以他说,这本书“就是寻找历史上失踪的思想者”。而爱情线索的精致铺排和智者的悲剧收场,则显示了出这部长篇小说的审美价值和文学魅力。 ( http://www.tecn.cn )
    《如焉》刚上市是很热销的,看着要降温了。突然,峰回路转。国家新闻出版署一位副署长在2007年1月11日全国出版社负责人的“通风会”上,公布的八本“2006违规出版书目”里,除了有我的“伶人”,还有他的“如焉”。 ( http://www.tecn.cn )
    有记者问胡发云:“《如焉》被禁,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他答:“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荒谬可笑,像一个顽童的恶作剧,这孩子不知天高地厚,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今天是e世纪的互联网时代,这种动作除了挑战大量读者、媒体、评论家的智商与尊严外,一点正面意义都没有。不讲法理也不讲学理的禁书方式,有点像暗夜在人身后打闷棍……我在《如焉》中说过——‘当他们不让你说的时候,就已经证实了你说的是实事’。这是一条屡试不爽的定律。可能他们汲取了以前做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但被白纸黑字记录下来的一种教训。我与朋友们开玩笑说,共产党当年许多指示总是口耳相传,或者把文件内容看清楚了,即刻把它烧掉或塞进嘴里吃了,那时你是地下党,现在你是执政党,怎么还搞地下党那一套呢?” ( http://www.tecn.cn )
    顿时,《如焉》的销量飙升,用胡先生自己的话来形容就是:这部小说其实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没想到在它正要谢幕之时,又让它得到了一次美丽转身的机会。 ( http://www.tecn.cn )
    胡发云的下一部作品是写文革的,或者说是与文革相关的作品。我劝他暂时放放,题材太敏感了,官方通不过的。他说:“十几亿人在十年间付出这么惨痛的代价的历史事件,早就该有一百部一千部的作品了,可直到今天还没有人真实地写它,而这种荒谬性甚至都没有人去置疑。我就要写!”《如焉》的封底上摘选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这句话,他常用来劝慰我。而他本人其实是有忧郁,也有愤慨的。 ( http://www.tecn.cn )
    我的“伶人”也在被查禁之列。官员还不点名地点我,说:“这个人的思想有问题。我们已经反复打过招呼,她的书不能出……”由此,我联想到第一本书(《往事并不如烟》,香港版更名为《最后的贵族》)被禁,完全是因为一位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把它定性为“反党宣言”。事情再明白不过了:从1957年到今天的五十年间,我就是被左派认定为的一个右派。右派就右派——别人觉得可耻,我备感光荣,终于能和父母站在一起了。但谁也不能以此为由而剥夺我的公民基本权利。我决定拿出性命来讨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 http://www.tecn.cn )
    我发表声明:誓言要以生命维护自己的文字。胡先生都在网上看了。他支持我,只是劝我别真的生气,说:“你现在吃要吃好,喝要喝好,睡要睡好。”许许多多的朋友都对我这样说,素不相识者也通过各种方式带来真挚的问候。人心如水,恩义如山。一本书的命运跌宕起伏,而世间至戚关怀,更令我戴德难安。我不是没见过世面,也不是没有经历过风浪,那些无数颤栗不安的梦幻和万念俱灰的破灭,却始终没能给我胸膛里按上一颗平常心。泪往下滴,血朝上涌,为了起码的尊严和良知,我拼了。 ( http://www.tecn.cn )
    写作是自语。从前的文人和今天的作家,都是语言文字的囚徒。他们提笔都是有话要说,有兴趣去说,还有人爱听他们说。对我这样一个“生非容易死非甘”的人而言,唯有写作才能进入我的骨肉,激活生命。身处孤独无援之地,灯下展卷时的一点点温暖,便真的感到了富足。几十年来,我们不是把文学绑在革命的车轮战车上,就是把写作搭在缚于改革的翅膀上羽翼下,期待借助于文学的力量让车轮转得更快,叫飞机飞得更高或倚仗改革的风势让文学飞得更高。对于这样的责任感,我承担不了,也承受不起。昔日的岁月笼罩了我一生的路,我只能做到旧梦重温,重温旧梦。用心灵呼唤已死的心灵。“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是极度缺乏现实责任感的,是个时代的落伍者。我想——大队人马迎着朝阳高唱进行曲的同时,偌大的社会能否容许像我这样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坐在路边低吟咏叹调呢?当然,也应该让胡发云先生写他的“文革”长篇。 ( http://www.tecn.cn )
    我相信他会写的,或许正在写呢。
    
    2007年2月13日于北京守愚斋
 
24
 楼主| 发表于 2007-3-1 17:04:46 | 只看该作者

《如焉》有被禁的命运么?谢谢楼上贴这个贴子。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