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师的“雅”与“俗” 最近与几位业内好友聊起培训师是“雅”好还是“俗”好呢?“雅”可以彰显一个培训师的所谓文字功底,显得知识渊博,但有时部分学员不易明白;“俗”可以使课程通俗易懂,气氛活跃,但培训师在嬉笑怒骂中发泄了个人怨愤,但易掩盖主题、喧宾夺主,学员似乎当时有了共鸣,但事后感觉言而无物。 “雅”、“俗”二者似乎是矛盾的,其实笔者认为不然,撇开极端“对错、好坏”的二分法,来点中庸的思考,“雅俗共赏”也许才是现代职业培训师的正道! 如何做到“雅俗共赏”呢?这对培训师来说是一种考验,就如如何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一样值得我们所谓为人师者深思。笔者不才,在此斗胆说上一二,以望抛砖引玉。 “雅”是文雅,不是咬文嚼字、不是之乎者也、不是用词富丽堂皇甚至是奢侈,不是以此来对比老师的渊博和学员的无知;“俗”是通俗,不是俗气,不仅仅是流行、时尚的语言,更不是色情故事。 选择“雅”还是选择“俗”应该根据课程对象、课程内容、课程形式和课程过程等因素做出正确选择。 针对年轻的朋友,可以多采用一些通俗的语言甚至是网络语言,诸如:“爽歪歪、酷毙了、帅呆了”等语言和“韩寒、郭敬明、周杰伦”等人物,可以拉近与学员距离,不至于有代沟,可以使课程的沟通顺畅有效。如果针对年长的朋友,来点孔孟之道,也是一种选择。伟大诗人白居易每每写完一首诗还要读给老婆婆听一下,看看人们能不能听懂,何况我们呢? 在讲授一段概念较多的内容时,单一理论的阐述久了就会让听众产生听觉疲劳,走神、犯困。“当我们不能改变内容,我们还可以改变形式”,此时诸如“故事、音乐、影片、案例”也许是一种好的选择。当然过于活跃的课堂,进行一下升华,总结一些精辟、易记的语言,也是一种好的选择。
大部分课程在设计的时候要讲究严谨的逻辑关系的,在文字表达过程中(如PPT、参考资料、参考图书等)是要追求文雅的。但培训师现场演绎的时候应该以多数学员甚至是全部学员都明白的方式来传授,可能就要“俗”,即通俗,即“深入在己,浅出示人”。 在讲授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学员的表现、反馈来临时调整“雅”与“俗”的结合。
总之,培训师只要坚持是以“学员听懂、应用、产生行为改变并带来良好效果”为目的,而不是以“彰显培训师自己的博学和幽默”为目的,那么“雅与俗”的选择只是一种普通的选择而以,就像所有的选择一样:选择就要放弃,选择的结果要等事实证明。但是为了保证培训师的“雅与俗”的选择正确的机率高一些,那么选择之前的坚持原则——“培训师要把受训学员、组织的事当事”,讲究一些技巧也就是必要的了。 *出处:http://blog.sina.com.cn/u/12574675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