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电子书籍] 当代信仰问题的思考

[复制链接] 3
回复
139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23 20:0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目 录

前言

  一·信仰与人生

  二·正信、迷信与邪信

  三·信仰与理性、科学

  四·宗教与社会进步

  五·信仰现象的分析


信仰与人生

  愿斋:常常听到有人说:我什么都不信。这种人是否存在?
这一观点的危害是什么?
  济群:这句话本身是有问题的,他们信不信食物可以充饥呢?
信不信太阳可以给我们带来光明呢?真的什么都不信,就无法在世间生存了。
事实上,他想要说明的只是自己什么宗教信仰也没有,却将这个问题极端化了。
无神论者是存在的,即使是无神论者,也不能说什么也不信。
  因为对宗教的长期隔阂,我们周围的确有很多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
但如果连基本的人生信念也不具备,结果往往导致私欲的极端膨胀。
近年来,功利主义在中国大行其道,使整个社会道德沦丧、拜金成风。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缺乏信仰所致。
  宗教是道德建立的基础,古往今来,
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依宗教建立自身的道德准则。
而脱离宗教的信念或理想只能在特殊时期产生作用,不可能长期有效。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提倡了几十年,这和菩萨道的精神完全一致。
但人性是自私的,如果认识不到“为人民服务”的意义,很难使人们自觉接受,更难以长期坚持。
它之所以在今天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正是因为没有上升到信仰的高度,
没有宗教的道德理念作为基础,也就无法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觉照:还有许多人将宗教等同于迷信,那么,如何认识宗教呢?
  济群:将宗教等同于迷信的观点,反映了人们对宗教的无知。
宗教并非人们想像的、源于人类对世界的无知或某种偶然因素,
因而到一定时期就会完成其历史使命。
纵观人类历史,从原始社会到今天的信息时代,
宗教早已渗透在每个民族的文化中,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虽然其中有多神、二神、一神、无神的演变,有低级和高级的不同,但宗教始终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核心。
  不可否认,某些宗教行为中的确搀杂了迷信色彩。
所以说,我们必须了解正信、杂信、迷信乃至邪信之间的区别。

  愿斋:是否所有人都有宗教信仰的需求呢?
  济群:如果说所有人都有宗教信仰的需求,那未免绝对。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许多人没有宗教信仰,也不曾意识到信仰对于人生的作用。
尤其在中国社会,许多人对宗教都缺乏正面认识。
在这样的前提下,信仰需求或者被扼杀在摇篮中,或者转化为其他需求。
至于那些终日为衣食奔忙或沉溺声色的人,从未思考过人生大事,
自然也觉得信仰是可有可无的。
  但信仰所关注的是人生大事,包括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包括对人生价值和生命自我的认识;也包括心灵的关怀及烦恼的解脱。
这些都是人生永恒的问题,它不会因为我们的忽略而不再存在,事实上,但凡有思想的人都可能碰到。
一旦涉及这些问题而没有宗教信仰作为支撑的话,人生往往会陷入迷茫之中。
  觉照: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是有宗教信仰需求的。
即使是那些自称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在人生的特殊时刻,尤其是死亡来临之时,
也常常会发出诸如此类的感慨——“假如我有一种宗教信仰该多好啊。”
  我觉得,只要这个世界还不完美,还存在种种苦难,种种缺陷,
宗教信仰就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觉照:也有人认为,有信仰总比没有信仰更好,这种观点对吗?

  济群:拥有健康的宗教信仰,当然是比没有宗教信仰更好。
因为信仰能帮助我们找到人生的究竟归宿,净化自我的心灵,建立道德的规范;
并引领我们踏上古圣先贤探索的求真之路。

  闻道:也有人觉得做个好人就行了,为什么要有宗教信仰呢?
他们认为,有些声称有信仰的人也未必比自己更善良。
  济群:关于好人的说法非常笼统,每个人都有理由认为自己是个好人,但这标准很可能是互相冲突的。
而所谓的好人,也有不同程度的区别。
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好人,就是善良而富有爱心的人。从佛教的角度来说,
能够依五戒十善生活,是人天乘的标准;能够断除贪、嗔、痴,是解脱道的标准;
能够自觉觉他、自利利他,是菩萨道的标准;
而圆满断德(生命中不再有贪嗔痴)、悲德(对众生具备无限慈悲)、
智德(具足一切智慧)的佛陀,才是最究竟的好人。
所以说,宗教信仰不仅为我们界定了是非善恶的标准,
更为我们指明了完善道德的途径,能够帮助我们成为真正的、纯粹的好人。
  不可否认,的确存在虽有信仰却品行不端的人。
但问题在于,这些人是否按照信仰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
此外,每个人的素质和起点都不同,有些人积重难返,
但只要有心向善并持之以恒,多少总是会发生转变。
我们衡量一个人时,不仅要进行横向比较,也要进行纵向比较。
  觉照:宗教信仰不只是教我们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同时也是教我们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这一点佛教表现得最为突出。学佛必须福慧双修、悲智双运,两者缺一不可。
(摘自当代信仰问题的思考)

下载地址:
http://www.foyou.net/fs/009.chm


沙发
发表于 2008-10-7 19:33:12 | 只看该作者
学佛必须福慧双修、悲智双运,两者缺一不可。
板凳
发表于 2008-10-7 19:36:15 | 只看该作者
希望 它给 带来 幸运
4
发表于 2008-10-7 19:39:03 | 只看该作者
给 你 踩 一下 我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