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沽空港元 巴菲特反其道兜底中石油
无一例外,所有的被采访对象都认为是财政赤字问题和SARS对经济的影响引发了本轮对冲基金沽空港元的行动。4月22日开始,港币一年期的掉期(港币与美元两种货币之间的利差),当天是220点,一路上冲,到25日最高已经达到365点,波动幅度很大。点位越高,意味着未来港币兑美元的汇率将下跌,表示投资者对港币未来看淡。与此同时,恒指期货未平仓和约由4月21日的62513张升至4月25日的80511张,比上月相同日期高出数千张至超过一万张,沽空恒指期货的行动也在持续。股票市场沽压沉重,国泰航空、太古地产、中信泰富等蓝筹股列跌幅榜首。有当地媒体似乎又忆起1997年香港金融市场的浮光掠影,报称“鳄影乍现”。
对冲基金在行动
但香港浸会大学有“联汇之父”之称的经济系教授曾澍基认为,香港目前情况和1997年有些不同,1997年香港金融危机是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主要是当时港元随美元上升而另香港的贸易部门百物腾贵,竞争力受损。
但自1997至1998年后,香港的名义利率回降,经济进入4年的通缩。以实质有效汇率指数计算,港元自高峰时已下滑了20%,竞争力仍有问题,但不再是焦点。财赤和SARS导致的经济后果是引发此轮对冲基金冲击港元的导火索。
目前对冲基金的做法主要是在远期市场抛空3个月至1年的港元,令港元的远期风险溢价上升,待未来溢价回落,便可平仓套利。
服务证券行业13年的凯基证券董事邝民彬认为,活跃在香港外汇市场的对冲基金主要为海外宏观对冲基金。
宏观(Macro)对冲基金中,最著名的就是索罗斯的量子基金。
中国交通银行香港分行资金部首席交易员张卫中从盘中分析认为,现时状况与1997年索罗斯量子基金阻击港币有不一样的地方,1997年是整个东南亚都存在货币贬值的情况,现在仅仅是香港本身的问题。而且参与交易的对冲基金与以往不能相比,1997年一只基金一天就有下单50亿美金沽空港币的记录,而现在对冲基金所有的资金量算起来应该不超过十几个亿美金。现在港币的风险溢价只有300-400,比起1997年最高达到过2000点来比,对所谓的大鳄不构成吸引。
有投行界资深人士认为,美资投行的参与主要是服务于其旗下客户——对冲基金,同时该人士从资金量上判断,恒指沽压不是来自同一批对冲基金,一些大型蓝筹股自身沽空行为也很厉害,机构及本地小型对冲基金也有参与。
对冲基金的最大机会
亚洲金融危机使得宏观对冲基金声名大振,很多人都以为宏观对冲基金是最凶恶的基金,风险最大,其实并非如此,在所有类型的对冲基金中,宏观对冲基金一般只使用4-7倍的杠杆。
香港本地一家管理资产规模为5亿美金的对冲基金经理Johnny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坦而言,香港财政赤字和SARS对经济的打击提供了一个抛空的借口,资产价格及利润的下降制造了市场的波幅,波幅就意味着机会,只要有超过10%的市场波幅存在,对冲基金就会采取行动。此次对冲基金再次被港币所吸引,就是基于这样的一种风险预测:从银行借7.8亿港币,换为1亿美金,现在港币利率比美元利率高出0.5%(50点),每月有资金成本4万元。沽空一亿美金一年期港币,如果未来港币波动在10%,就可以赚1000万,就是用每月4万港币的资金成本去博港币波动10%赚取1000万的机会。实际上只要基金经理预计港币的波动幅度超过0.5%就可以收回资金成本。
但Johnny特别强调,吸引对冲基金来投机的根本在于政策里的不一致性,这是对冲基金进入的最大机会。香港政府预计两、三年内解决财政赤字问题,但实际上与目标却背道而驰,香港财赤今年料增加到1000亿左右,而政府外汇贮备只有3000亿,可以支撑几年?
如果言行一致,仅仅是经济差一点,对冲基金也不会来的。
例如美国市场也存在问题:2000年高科技泡沫破裂以来,地产泡沫起来,利率太低,企业、消费者负债水平太高,现在还没有完全反映出来,但也是一个隐患。
香港目前市况提供多种投机机会,基金经理们预期SARS使香港财赤字将会延续一段时间。
邝文彬分析,国际对冲基金的行动日益复杂,在同一市场,他们很少重复同一动作。仅仅参与股票市场的对冲基金,邝文彬认为,目标也非常明确,因为无论是沽空恒指数还是股票,都需要先借入资金或股票,成本不菲。
从恒生指数来计算,基金预期波动幅度在1000点上下。非典疫情开始以后,从9500点跌到8300点,沽空压力已经不大。而且等到疫情稳定,这批对冲基金很可能掉头开始做多,从8300点看到9400点。
五一节前夕,港股大幅反弹,至5月5日,恒指已升至8900点。邝认为,对冲基金的运做思路对投资方面有很大启示,对冲基金通常沽空那些他们认为价值已经被高估了的股票,这样对股票的非理性上涨天然具有抑制作用。
为联汇付出的代价
事情的发展正与对冲基金所预料的那样,4月底惠誉、标准普尔及穆迪相继对港的118亿救市方案,做出回应。
穆迪高级分析员指出,本年度财政赤字较政府原先预期为高,所以财政储备下降的速度也相应比以往快,削弱政府财政状况及增加联汇的压力。但对比其他地方,香港目前的财政仍然健全,目前最关心的是中期财政前景可否维持。
日前,香港金管局明确表示将维持联系汇率制度不变。
曾澍基认为,在香港目前结构性经济问题下的汇率政策选择,维持现状优于贬值和浮动方案。港元已随着美圆显著下降,未来美圆汇价大多看淡,港元可随之再实质贬值,不必改动1美元兑7.8港元联汇制。
某对冲基金经理则认为,如果联系汇率保持不变,问题就很明确了,香港政府必须要做出对财政赤字有绝对性改变的举动,否则对冲基金不会离开。
但曾澍基认为,对冲基金的持续沽空,会使得港元进一步受压,远期汇率及利率溢价会高企,恒指现货和期货亦将下跌。不过,与1997年比较,联系汇率制度经过1998年七项技术措施(主要是兑换保证及贴现窗)和其他改善后,已更为坚固。香港金管局保卫港元主要是依靠市场的汇率及利率套戢。因此,要攻击港元现汇,扯高短期利率———这方面效果更直接,心理影响亦更大,对投机者来说难度增大了;那么进行汇市与股市的所谓双市投机,就没有1997-1998年当时一般容易。五一节过后,港币风险溢价回落到200多点,也说明对冲基金在港币沽空的力度上减弱亦或撤退。
反过来说,实际上香港经济现在的基本因素,却比1997-1998年差,面对财赤和疫情的后遗症短期内也不会消散,投机者将不乏抛空的理由。
巴菲特弱市择股玄机
即使弱市,沽空套现仍然难敌跟风看涨。
4月25日,香港交易所资料显示,股神巴菲特旗下上市旗舰基金BerkshireHathawayInc于4月9日至24日,分六次增持中石油(0857.HK)股份,持股量增至13.35%。巴菲特入股中石油的消息4月23日爆光后,中石油股价自24日起持续上升,由收市价1.62升至4月30日的1.77元,升幅达到9.26%,创近两年新高。
有证券经纪人测算,巴菲特增持中石油股份成本不超过1.7元港币。巴目前成为中石油第三大投资者。
对于巴菲特大举持有中石油,市场猜测莫衷一是。
巴菲特一向只喜欢投资自己所熟悉的公司,有观点认为,巴在入股前,已与中石油管理层进行过长期、深入的接触,并得到一些外界所不了解的情况和数据。
巴菲特以长线投资著称,他曾说“一个好的投资,最好的出售时机是永远都不出售”,其持有的可口可乐公司成为经典例子。
邝民彬说,巴菲持10年20年的投资,不是每个人都跟得起,用凯恩斯的话,“长远来看,我们都死了”。但巴菲特的举动至少揭示出香港市场中是有进行价值投资的股票。
他分析,巴入股中石油,不外乎两个因素,当然首先着眼在石油关于这个百年大计的特殊行业上,一是与国外石油股票相比,价格偏低,只有七八倍的市盈率,国外石油股价格基本都在十几倍市盈率;二是派息好,股息回报率可以达到5%-6%。
不过,另据港交所资料显示,另一美资基金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资产管理于4月11日,以平均价每股1.66元减持5000万股中石油,持股量由5.05%降至4.76%。
任何市场,都有人看多,有人看空。
图:
股神巴菲特反其道而行之,数次增持中石油(0857.HK),成为中石油第三大投资者。 “股神”巴菲特豪掷10亿港元入股中国石油
北京晨报 洪安德
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市场人士普遍看淡石油股,但是大名鼎鼎的美国“股神”巴菲特(WarrenBuffett)却一掷10亿港元,先后4次增持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石油”股份(HK,0857)。
从今年4月1日起,持有某一香港上市公司5%的股权,就必须向监管机构申报权益。人们惊讶地发现,很少投资中国企业股份的巴菲特原来持有大量“中国石油”股份,持股量累计达到11.8亿股,约占6.7%的股权。
更令人们吃惊的是,巴菲特在4月份还通过其控制的上市旗舰公司“巴郡哈撒韦”(BerkshireHathaway),不断增持“中国石油”股份。仅在4月17日至24日短短的几个港股交易日,该公司即斥资10亿港元,4度买入“中国石油”股份。截至4月24日,巴菲特的持股量已经急升至13.35%,成为“中国石油”的第三大股东。
大家公认的投资谨慎的美国“股神”凭借雄厚资金,增持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股份,成为海外投资市场的热门话题。有分析员指出,此举显示“股神”觊觎连年保持高增长的中国经济。也有分析员认为,巴菲特清楚地表明了他对中国内地发展市场经济和推进改革的认可。(陈少波)
巴菲特继续加大亚洲投资力度
昨日,全球第二大富豪、美国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在其股东大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近期已成功追加了对中国石油总公司的投资,并将进一步加大在亚洲的投资力度。
巴菲特宣称,“我们正在亚洲寻找合适的公司,如果那里的政策允许,我们将收购他们的股票或是购买整个公司。显然,眼下在中国开展这种收购行为还存在一些政策限制。”
巴菲特承认他正在密切关注一些日本公司,但还没有发现任何机会,“我以为那里会有很多生意,但实际情形是股价不断下跌,投资回报太低”。
尽管巴菲特认为,在亚洲投资不论政策或市场风险都很大,但他仍向股东明确表示,“在那里允许犯错误的几率很低,但我们仍十分乐意去尝试。”
这位72岁的投资家树立起来的投资风格和商业行为规范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追随者,5月4日召开的股东大会破纪录地引来15000名股东出席。在这次大会上,同投资亚洲的策略一起,巴菲特还宣布,他已认定4位潜在的继承者在他之后继续经营他的保险与投资公司。 巴菲特为什么要持有中石油?
和讯
股神巴菲特拥有越来越多的中石油股份。这个数字在劳动节前夕已经达到了13%,对一家特大型企业而言,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那么,巴菲特为什么要那么做?
首先沃伦·巴菲特所领导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维(BerkshireHathawayInc.)是一个规模庞大的企业,去年的赢利则是42.9亿美元,这个问题的另一方面是,适合他持有的股票品种并不太多。而所谓分散投资,其实就是指数化投资,并不符合巴菲特一贯的偏好。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股票编号0857;纽约证券交易所代号PTR)2002年的营业额是2444亿元人民币。这种规模足可以吸纳大额投资者。资本密集的项目通常意味着股本扩张,收益不会随之递减。有些时候巴菲特倾向于推迟获得红利,原因是有利于递延纳税,获得红利再投资股票面临双重纳税的困扰。这就需要企业有将资金转化资本的能力。
当然可以投资壳牌或者是BP之类的西方大型石油企业,但这些企业为西方资本市场所熟悉。如果说其股价并没有高估,那么也很少会发生低估的可能。中国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则依然是“弱势”的,不是投资者优先考虑的主流投资品种,投资者根本缺乏对其的了解。
中国网络概念股在过去一年纳斯达克的市场表现说明,其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专业投资者可以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另一个证明是长虹电器的美国应收账款事件,国内的一些财经媒体人对这个问题表现出了困惑,而实际上长虹和APEX在许多业务上只具有代理关系,并不涉及资金本身。国内投资者或者也可以利用这一信息不对称。
当然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是这种选择的前提。我们如何分享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巴菲特告诉了我们一个方向:关键是拥有增长的硬资源,拥有保证增长的前提。由于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重化产业升级,石油的战略意义也日渐突出。
一段时间中石油的价值并不被认可,原因在于中国虽然不是贫油国家,但其石油开采成本确实比较高,要比海湾地区高很多(中石油2002油气操作成本4.32美元)。但是石油是一种战略资源,中国可能在国内维系高价策略,目的是避免对海湾或者其他地区的产生太多依赖。这个问题的另一面是,国内石油消费可能会受到抑制。
最近一段的汽车市场有了戏剧性的变化,产量长期徘徊的局面被打破,中国将在今年取代法国从而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消费市场。那么似乎可以得出一种结论,石油价格未必会影响消费意愿。当然这个问题是存在争议的,也有人认为政府应当以行政的方式,抑制相关产业,诸如汽车产业的发展。
我本人更看好中石化。中石化的资源并不集中在开采领域,而是贯穿于整个产业链,当然在开采方面的能力远不及中石油,3/4的原油需要公司以外的资源予以弥补。但是资源可以依赖于外部,通过分销系统实现顺价销售,也就是随时变动价格,既可以获得国内高油价的好处,也可以获得低原油成本方面的好处。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中石化H股逆市劲升,超越恒指接近50%。
当然逆市劲升反映了之前的市场状况,中石化和中石油在2000年上市时,投资者对此漠不关心,投资银行甚至于建议她们在国内上市,当时市场的注意力集中在网络科技股上,类似石油石化类的企业不能给予市场以某种想象力,即便她们是中国赢利最多的几家企业之一。生活就是如此富余戏剧性。
当前利润应该是巴菲特选择中石油的重要理由,2002年全年中石油获得净利润469亿元人民币,差不多三倍于中石化。目前石化领域主要的利润来源依然是原油开采。而油价下跌的时候,通常也意味着市场需求疲软,虽然下游企业能够从低价格的原油中获益,但是却要面对低迷的市场行情。
未来会有一些变化,如果中国经济增长是持续的,如果中国的石油化工企业(提炼和化工环节的企业)能够持续获得低成本的融资;那么虽然目前是全球性的投资过剩,但是未来中国企业也可能会成为赢家。毫无疑问,中石油也会强化在下游领域的投资,而不不仅仅局限性原油开采。
然后我们发现一个事实:这是巴菲特第一次如此大规模持有一家外国公司的股份,并且是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一家国有企业。一个最审慎的投资者大规模持有一支外国股票,我们还能说什么呢?他被繁荣所吸引,而我们就处于繁荣之中。 从巴菲特增持中石油看香港中资企业价值
世纪证券综合研究所 刘峰
尽管美国股市创下近5年的新低,数万亿美元的市值付之东流,但最新一期《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富豪榜上,从事股票投资的沃伦.巴菲特却以305亿美元的身家,排名世界富豪榜的次席,仅次于407亿美元的首富比尔.盖茨。巴菲特在网络股的狂潮中曾因绝不沾染网络股而备受指责,但是在美国股市泡沫破灭的背景下,巴菲特的投资旗舰Bershire Hathaway公司2002年度的利润却增长了3倍,股价在标准普尔指数下跌了23%的情况下,逆市上升了11.6%,巴菲特的骄人业绩再次验证了其投资理念和选股标准。
4月23日,香港联交所披露巴菲特通过Bershire Hathaway持有中石油6%的流动股,随后几天,巴菲特继续大幅增持,目前共持有中石油23亿股,占中石油全部流动股本的13%,总投资近5亿美元,成为中石油的第四大股东。巴菲特增持中石油的消息公布后,在港引起阵阵波澜,中石油股价由1.65港元上涨到1.82,最高达1.85港元,涨幅为12.5%。
作为全球价值投资的教父,巴菲特首次大手笔投资于亚洲市场却选择了一家中资国有企业,令很多人大感意外。其实,选择中石油正体现了巴菲特一以贯之的投资理念和选股标准。巴菲特曾经将他的选股标准总结为以下几点:1消费垄断;2产品简单、易了解、前景看好;3有稳定的经营史;4经营者理性、忠诚、始终以股东利益为先;5财务稳健;6经营效率高,收益好;7资本支出少,自由现金流量充裕;8价格低廉。巴菲特投资并长期持有的可口可乐、麦当劳、吉列、华盛顿邮报等就是其成功的案例。中石油在各个方面均能符合巴菲特的选择标准,人们期待中石油成为巴菲特的另一个经典案例。
在香港市场上,类似中石油的企业还很多。我们认为,以中石油为代表的中资企业正处于一个价值被重新认识和重新定价的时期,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中资企业是香港市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它在港上市,但主要业务集中在内地或与内地有密切关系,部分企业以香港或免税群岛为注册地,即所谓红筹股,另一些企业在国内注册,即所谓H股,包括国企和民企。相对其它港股而言,这些以内地为主要业务区域的中资企业背靠着经济高速成长的庞大内地市场;而相对于国内企业而言,这些在港上市的中资企业经受国际金融市场的洗礼,在经营管理、会计规范和信息披露等方面与国际市场接轨,更容易得到投资者的认可。
具体而言,中资企业的优势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
1、良好的基本价值。根据香港券商的研究报告,预期02、03、04年的中资企业平均市盈率分别为9.4倍、8.1倍和7.7倍;相应的盈利分别增长13%、16%和5%;相应的派息率为3.5%、4.1%和4.0%(其中H股分别为5.7%、6.8%和6.5%,但被红筹股的1.7%、1.8%和1.9%所拖累);股价与帐面价之比为1.1倍,其中H股为0.9;以2002年底的数据为例,中港两地同时挂牌的有27家公司,国内A股平均价格是H股价格的4.8倍。目前标准普尔500指数企业的平均市盈率为30.2倍,平均派息率为1.73%(以Blooberg2003-5-7的数据为准)。因此在港上市的中资企业不仅相对于A股具有非常明显的吸引力,而且相对于当前美股而言,投资价值也很突出。只有比较了中资企业和美国股市的基本情况后,也许我们才能理解巴菲特,他不久前才宣称股市(美股)没有吸引力,却又大举投资中石油。
2、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国长期保持8%左右的高速增长,在全球经济低迷时仍然一枝独秀,中国庞大的市场和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为中资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中资企业最先分享中国经济的成长;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升级,企业和行业的重组以及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的加速,中资企业以资本市场的有利条件占住先机;加入WTO和十六大后,中国进一步对外对内开放,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为中资企业提升盈利创造了条件;同时,随着中国富裕程度提高,富余资本越来越多,而资本流动的限制日益减少,包括QDII等措施的实行,将有大量的资金流入香港市场,而这些资金的主要投资对象将是中资企业,这就基本锁定了中资企业股价下跌的空间。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融合,一方面是中资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透明度得到了提高,而在港上市的中资企业,多为国内各行业的龙头,竞争优势明显。另一方面,国际资本对中资企业的认识也在变化,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海外投资者对中资企业的投资评价在上升。因此,中资企业在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既能分享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又能在国际投资者的重新认识中得到升值,这是一个双重盈利机制。2002年度全球股市普遍下跌,其中道琼斯指数下跌17%,标普下跌23%,恒生指数下跌了18%,而同期香港国企指数却逆市上扬13%,这是一个投资中资企业的明显的迹象,巴菲特入股中石油只不过是中资企业被国际资本认可的又一个信号。2003年,这种趋势仍将继续。机会已经悄然来临。
为什么长期以来,中资企业的价值未被发现,这是因为四种病症笼罩在中资企业身上,就象四层沙尘掩盖了中资企业的价值:
1、国有企业偏执症。勿需讳言,改革前的国有企业并不是一种真正的企业,管理水平极差,完全不重企业经营,只能依赖国家政策才能生存。投资者对国有企业有一种天然的排斥,一挂上国有企业的牌子,其估价便要大打折扣。目前这些中资企业,经过多年的改造,无论是管理水平还是盈利能力已今非昔比,特别是几次民企风波后,投资者将以正常的心态评价国有企业。
2、窗口公司的后遗症。窗口公司曾经是中资企业的主要形式,它以控股公司形式,持有各类企业的股权,经营散乱,许多企业没有业务重点,但因为以政府为后盾,热衷于以不断注资获取融资。类似于国内T族公司的行为。97年金融危机后,多数窗口公司惨遭失败。今天尚存的红筹公司中部分就属于窗口公司,这也是当前红筹公司盈利较差的一个原因。窗口公司以融资为目的的不良动机以及金融危机后的惨痛经历严重挫伤投资者对中资企业的信心。
3、香港经济衰落症。香港经济自97年金融风暴后,一蹶不振。香港的经济困境起源于它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短期内无法解决(详情见本人2001年初写的《香港经济前景分析与投资策略》)。同时,特区政府行动迟缓以及香港内部纷争不断,也严重影响了香港经济转型。香港前景暗淡的经济形势,显然会影响到投资者对这个市场的信心。中资企业虽然只是借道香港,主要业务与香港经济无关,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个市场环境的影响。
4、恒生指数缺陷症。恒生系列指数中没有一个能比较客观和准确反映中资企业的指数:恒生33指数中中移动虽然占有14%左右的权重,但受制于全球电信市场的疲弱,不能反映中资企业的全貌;红筹指数与恒生33指数共用中移动等重型股,基本与恒生指数趋势一致;国企指数虽然在恒指系列中能相对较好地反映中资企业的状况,但石化、能源类股占有近60%的权重,中小型的中资企业没有得到反映,因此也不能完全反映中资企业的全貌,而且国企指数也多次调整,2001年度还变更了计算基数。缺少一个较好的指数是投资香港中资企业的遗憾,选股不选市成为投资中资企业的一个普遍共识。
这些年来,正是在这些沙尘的掩盖下,中资企业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现在正是重新评估中资企业价值的时候了。毫无疑问,在港上市的中资企业并不全是金子,许多中资企业还残存政府干预的影子以及圈钱的痕迹,一些企业的业绩不尽人意,中资企业良莠不齐的现象还很突出。但我们相信,在沙尘掩盖下的中资企业,经过仔细挖掘,一定会发现一大批真正有价值的企业。
我们认为,选择中资企业的重点应该是那些行业前景较好、具有一定的行业地位、业务比较单纯、管理层能专注业务发展的企业。目前SARS影响正在散去,正是一个投资港股的好时机 这是不是说明在中国的企业还是有一些好的公司可以用长期投资的策略去投资呢? 巴菲特增持中石油是中短线投资
来源:中国证券
巴菲特和他领导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举世公认的股市常青树,它的一举一动都难以躲过观察家的目光和投资者的追随。四月间该公司斥资30多亿港币增持中国石油天然气H股,此事为国内投资界人士津津乐道。大家一致认为,股神的决策佐证了中石油的龙头地位和价值理念,进而说明了他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那么是否可以说基本面良好的中石油H股和ADR近期内的投资前景也是艳阳高照呢?或许有必要先简要了解一下这位美国老人的投资操作再做回答。
巴菲特的投资模式主要有三种:(1)大比例控股直至全额拥有标的公司。GEICO保险公司、通用再保险公司、美国中部能源公司等都是这样被收归旗下。(2)重仓长期持有标的公司股票,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吉列刀片、华盛顿邮报等公司即属此类。(3)有选择地买入卖出包括股票在内的各种有价证券,例如第一数据公司股票、威廉斯能源公司可转换优先股、亚马逊公司债券等投资。前两类投资是典型的巴菲特式的长期投资,又被称为“半永久性”投资;基本上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不论是市值翻了30多倍的GEICO保险公司,还是价值上涨近80倍的华盛顿邮报股份,巴菲特根本不曾想过要卖出套现;他戏称买到这些物美价廉家当的机会“如同亲眼目睹哈雷彗星”,它们应当成为公司核心资产和持续的收入来源。对于第三类投资,巴菲特的态度则是神秘莫测的;除了证券的选择标准通常都符合他一贯的价值观念,买入卖出均无一定之规,也极少对增、减持某只股票发表评论。中石油H股投资应属此类。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近来伯克希尔公司几宗规模较大的属于第三类型的投资个案。
第一数据公司(FirstData)股票投资经过:2001年3月伯克希尔公司持有490万股该公司股票,9月份增持至780万股,最高时达1102万股,占总股本的1.5%,也就是从这时起,伯克希尔公司又开始大量抛售该股。从2001年第四季度到2002年第二季度,公司先后卖出了约800万股。2002年9月之后公司又重新增持该股330万股,2003年第一季度时又大手笔购入780万股,持股总额达1520万股。作为最大的信用卡服务公司,第一数据公司从事金融数据处理、传输,为1400家信用卡公司和3.4亿个账户提供信用资讯、账户管理和资金往来等“后台服务”;它拥有北美最大的支票汇兑公司西联金融公司(WesternUnion)。2002年第一数据在美国市场的营业收入增长了14%,净利润增长42%;200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约21亿美元,净利润2.93亿美元。2003年通过收购德国电信的汇款业务开始了在欧洲市场上的扩张。目前的市盈率为18倍,市值319亿美元。
威廉斯公司可转换优先股投资:2002年3月,伯克希尔以2.75亿美元购买了威廉斯公司147万股可转换优先股,股息率9.875%,转股价格为每股18.75美元。当时,这家经营北美地区天然气开发加工和输送业务的能源公司由于交易和投资失误造成巨额亏损,濒临破产,其股价由2000年的40美元暴跌至2002年3月的2.8美元。但公司仍拥有90亿美元的资产,2.2万英里的天然气输送管线(约占全美天然气管道总里程和总运力的十分之一)。经过重组该公司摆脱了困境,走上正轨,股价回升到8美元以上。2003年5月,伯克希尔公司同意威廉斯公司以2.94亿美元的代价赎回全部优先股。
BestBuy公司股票投资:2002年10月,伯克希尔购买了54.3万股家用电器零售商Best鄄Buy公司的股票,2003年三月前又全额抛出。BestBuy是北美最大的家用电器零售连锁店,在该地区拥有1900余家商店,2002年的销售额达220亿美元,当时股价28.5美元,2003年每股预计盈利1.97美元,市盈率14倍;该股历史上市盈率平均在20-40倍之间。
PNC金融服务集团股票投资:2002年10月,伯克希尔购买了71.5万股PNC公司股票,2003年3月前全额卖出。该公司是家综合性金融服务公司,旗下的PNC银行主要分布在美国中部大西洋沿岸各州;集团拥有黑石(BlackRock)基金管理公司70%的股份,它管理着2730亿美元的资产。PNC集团2002年营业收入33亿美元,预计今年可达50亿美元;三月底股价为43美元,每股收益估计为3.9美元,市盈率仅为11倍。
从上面的个案介绍中可以看出,巴菲特在证券市场上的经常性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低买高卖,阶段获利。在公众忽略或是规避的行业领域发现回报潜力,当价值被市场认同后即获利了结,适当时候再重新开始操作。以第一数据为例:2001年,当人们因“9·11”事件重创金融证券业而纷纷抛售相关股票时,巴菲特认定第一数据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大幅度增持其股票。等众人回过神来竞相跟进时他已经开始抽身享受胜利果实了。到12月时,第一数据股价由数月前的29美元升至39美元;2002年3月,该股价格最高升至43美元。2001年-2002年期间的操作至少为伯克希尔带来33%的税前收入。当经济衰退的阴云笼罩,前景令人担忧,他却从9月份开始用低价重新买入大量股份。到目前为止,该股已上涨52%。从BestBuy和PNC的股票价格变化历史可以看出,巴菲特的这两次操作的收益至少也应在30%以上;区间可能在30%-50%之间。
反观中石油H股,该股股价自4月下旬以来已经上涨了32%;香港市场上市盈率由7倍涨至9.3倍,美国市场的ADR也有不菲的涨幅。4月下旬之前的一年内,该股平均每日交易量仅为5万股左右;从4月21日巴菲特增持的消息传出到6月10日,该股在美国市场的每日平均交易额暴涨了十倍,达到50.3万股。自5月初和5月底交易额达到63万左右的高点后出现较快的下跌,然而股价还维持一年以来的最高位,似乎有炒作资金获利出局的迹象。随着今后数月内伊拉克石油出口的逐渐恢复,伊拉克与欧佩克关系的疏远,国际原油价格逐渐趋于回落,包括中石油在内的能源股股价可能出现调整。中石油即将发行的50亿元债券也将对其股价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在巴菲特的投资组合中,中石油因其截然不同的股本结构(90%的国有股)、政治背景而引人注目,它也是组合中第一次出现的外国公司股票。尽管此次增持使得巴菲特成为中石油的第三大股东,但他只有1%的投票权。他是否习惯“一股独大”和其他国内的特有的不确定因素还是个谜。目前伯克希尔在能源方面的投资主要是控股美国中部能源公司(MidAmNericanEnergy)和购买陷入困境的美国国内的能源公司的资产和债券(包括优先股);综合看来,这种投资风险回报更为均衡。持有中石油更像是中短期的投资。即便巴菲特决心长期持有中国石油天然气,也很可能像对待第一数据那样炒作持有。因此可以预测,巴菲特会在适当时候减持获利,待价格回落到一定水平再重新介入。中石油H股和ADR将会随巴菲特的卖出买入而出现较大波动。这种波动有可能对其他石化类股票带来不良影响。 被巴菲特盯上的中石油
--------------------------------------------------------------------------------
《中国科技财富》2003年7月刊作者:许素友
中石油这家一个肩膀扛着国家能源战略,一个肩膀扛着1758亿股投资人利益的巨型公司,以它规模巨大的垄断资源支撑起平稳发展的底盘。作为投资者,你该自己估量它的非完全市场化和政府垄断的利弊得失,然后决定是否投资这家被巴菲特盯上的公司。
如果仅用一句话来勾勒这家中国最大的上市公司,那么可以说,它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最大的上、下游一体化公司。这是一家特殊的公司,决不仅仅因为它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公司,它的特殊性在于:一方面作为中国能源战略的执行者,它活跃于中国内地、中亚、俄罗斯、中东、印尼、苏丹等广泛领域,操持着中国人石油的来源,并因此被“经济学人”杂志誉为“为共产党挖油(Drilling for the Party)”的公司。另一方面,它又把自己公司股份的十分之一卖给了美国和香港的投资者,成为投资者获得稳定收益的公众公司,其广阔的发展空间令首次出手亚洲市场的股神沃伦·巴菲特一举增持13.35%的流通股。
作为中国人石油的主要供给者,国家需要它尽可能开拓原油的来源,因此上游的勘探与生产板块应当作为业务主攻;然而对于其股票的投资者来说,炼油及化工板块原本利润应该更为丰厚,实际却无卓然表现,的确令人扼腕,它显然更应在下游板块发力。
然而我们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这是巴菲特第一次如此大规模持有一家外国公司的股份,并且是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一家国有企业。一个最审慎的投资者大规模持有一支外国股票,我们还能说什么呢?他是被繁荣所吸引,而我们就处于繁荣之中。
4月23日,香港联交所披露巴菲特通过Berkshire Hathaway持有中石油(0857.hk)6%的流动股,随后几天,巴菲特继续大幅增持,目前共持有中石油23亿股,占中石油全部流动股本的13.35%,总投资近5亿美元,成为中石油的第四大股东。巴菲特增持中石油的消息公布后,在港引起阵阵波澜,跟风买盘将中石油股价从1.65港元持续推高到近期2.30港元。
作为全球价值投资的教父,巴菲特首次大手笔投资于亚洲市场却选择了一家“为共产党挖油”的中资国有企业,令很多人大感意外。其实,选择中石油正体现了巴菲特一以贯之的投资理念和选股标准。巴菲特曾经将他的选股标准总结为以下几点:消费垄断;产品简单、前景看好;经营稳定;管理层忠诚、理性;收益稳定;价格低廉。中石油在各个方面均能符合巴菲特的选择标准,人们期待中石油成为巴菲特另一个经典案例。
的确,仅从股价和分红的角度看,与国外石油股票相比,中石油价格偏低,只有七八倍的市盈率,国外石油股价格基本都在十几倍市盈率;其二,派息好,股息回报率可以达到5%-6%,可与国外同行比肩。然而,从长期战略的角度,《纽约时报》对巴菲特增持中石油的评价更具眼光——“并非豪赌中石油这家公司,其本意或许是染指其背后潜力无比巨大的中国石油石化行业。”
偏爱追究细节的人,喜欢把它与同在香港上市的中石化(0386.HK)和中海油(0883.HK)相比较。较之于中海油每股1.12元人民币的高收益(2002年)和中石化在下游炼油、化工的强势,中石油的优势,似乎更在于它的巨大“底盘”即上游油气环节的巨大产能——这一令所有石油巨型企业平稳前行的重要基础力量。或者说,它未必是最赚钱的,但它在最具战略意义的上游资源——石油和天然气上一直拥有绝对优势。其油气储量名列全球第三,而中石化仅列全球第十二。中石油原油产量能占到全国的60%以上,天然气资源占全国的70%以上。有媒体指出,中石油正在与一些跨国公司进行诸多合作项目,其中包括总投资规模达200亿美元的西气东输工程,这才是巴菲特巨额收购中石油二级市场股票的主要原因。
加油站之争,硝烟远未散去
石油天然气的产业链,横跨上游(原油勘探开发)、中游(炼化销售)、下游(化工产品)三大环节。石油企业只有实现真正的一体化,才能抵御国际市场的冲击。油价走低,油田亏,但是炼油、化工和销售赚;油价高企,炼油亏,但原油、销售赚。产业链条的相互衔接与配置,会大大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然而,中石油下游成品油销售网络,明显处于劣势,这令在上游握有重兵的中石油寝食难安。中国加入WTO逐渐放开成品油销售的承诺,更如针芒在背,中石油必须改变在加油站市场份额的不利局面。世纪初,加油站之战,终于在华夏大地爆发。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相关协议,中国将在加入WTO后3年内开放成品油零售业务,5年后开放油品批发业务,而且对原油、天然气、燃料油的关税将降到6%。因此最终谁能占领这个市场,并不取决于谁拥有炼油厂、谁手里有油,而在于谁拥有销售网络。
从表面上看,加油站之争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强强对垒,然而从更深一层说,成品油销售网络之争,实质上是国家有意扶持国有垄断寡头在入世前迅速占据有利地形。按国家有关部门的市场划分,以黄河为界,中石油主要经营北方市场,中石化则以南方市场为主。但这种划分绝非铁板一块,两巨头一开始就打破南北分治的垄断的格局。
原本占优的中石化似乎更舍得下血本,不仅率先挑起加油站争夺战,而且还咄咄逼人地宣布,计划在2000年-2003年期间,共投入313亿人民币,用于扩大公司石油产品的零售业务。其中的251亿元人民币将用于购买现有加油站,以及在中国主要城市和高速公路沿线修建新的加油站;另外62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将用来从地方政府手中购买石油存储和运输设施,或用于建造新的设施。中石化的战略很简单,那就是固守价值最大的南方四省原有地盘,实施打过黄河去的战略。
针对中石化的收购战略,中石油针锋相对,提出在固守北部和西部阵地的同时,实施打过长江去的战略。在北部和西部,计划在3年内占有该地区60%的市场份额;而突破长江一线的首选之地在闽江畔,采取收购和建立储油设施、辐射建立加油站的策略,进军华东和华南这两块属于中石化的势力范围,即在这些地区建立7个大型油库、78个储油设施,并计划增加2300个加油站。
用“无所顾忌”、“不计成本”来形容两大石油集团的加油站之争,实不为过。双方动用的资金可达百亿数量级。然而,业内人士分析,两大巨头如斯大动干戈,挥金如土,目的就是利用2年~3年的入世缓冲时机,着重建立经营壁垒,提高国外资本进入国内油市的门槛。现在收购加油站,价格是高了点,但这个网络必须得建,你不建,国外公司不惜血本也要建。国外专家对中国范围内约8万家加油站的评估是“几千亿也买不到的。”据悉,现在在香港建立一个标准型加油站,需花费2.5亿港币,其价码数倍于国内。
从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优势的角度来讲,原先社会性个体经济并不适合开展加油站业务,石油巨头的收购将有利于产业链的整固。国家把整顿规范加油站这份厚礼送给了国内的两大巨头,政策的硬性规定无情地把早就觊觎中国成品油销售网络的海外巨头拒之门外。然而尽管国家明文不许外商介入加油站,但实际上国际石油商早已在几年前就已开始动作。他们利用国内巨头海外上市急需资金的有利条件,通过各种“暗合”方式,要么投资合股,要么品牌包装,搞特许经营,将一些社会性(或私营)加油站收归麾下。以BP、壳牌为首的西方石油巨头不惜亏本介入,主要是想占住国内销售市场。对一向重视终端销售的他们来说,占住了它,就占住了一切。一旦中国放开了市场,束缚已久的他们便可以放手一搏。
截至2003年第一季度,中石油麾下的加油站有13582座,大大低于中石油的预期。中石化也对自己的约3万座的战绩并不满意。距离成品油市场开放的实践已经越来越近,到那时,没有政策障碍的国外巨头的伺机反扑在所难免。加油站之争,硝烟远未散去。
西气东输,一个可与三峡工程比肩的项目
就在加油站之争硝烟未尽之际,中石油在天然气与管道板块发动了更为激烈的反击。如果说,加油站一役中石油处在下风,那么,天然气板块的绝对优势则让中石油稳操胜券。
在中石油2002年的财务报告中,四大板块之一的天然气与管道板块贡献的经营利润仅为15.5亿元,与勘探与生产板块721.4亿元的利润贡献,显得实在很少。然而,发誓要将天然气板块做大的中石油,决计利用西气东输工程,彻底翻身。
2002年7月4日开工的西气东输工程,仅主干线投资就达1600亿元人民币,管道长达4000公里,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对外开放工程。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越高原,穿黄河,过长江,跨越十几个省市,直达上海白鹤镇。如果推进工作顺利,今年10月1日投产试通气、2004年1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提前计划有望实现。
中石油拥有西气东输工程50%的股份,而石油巨擘壳牌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组成国际投资集团持股45%,中石化持股5%,项目合作期限为45年。
虽然中石油在天气管道的强势无人能敌,但事情并不那么简单。2002年,中石油销售了120多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而中石化仅仅是20多亿立方米。西气东输建成后,中石油的优势更为明显。但是,中石油的天然气多在新疆、内蒙等西部,而中石化麾下的中原油田则占据河南这一中州之地,可谓得天独厚。中石化注定要用中原油田这一颗重要棋子,发挥更大的能效。中石化的意图是,只要牢牢占领了市场,即使将来中石化没有足够的天然气,中石油的天然气也要经过中石化的管道才能卖给最终用户,这样中石化就可以坐收渔利。在西气东输的终点上海地区,中石化领先了一步,中石化和中海油联合经营的东海气田明年就将正式向上海市供气。尽管相关方面承诺不会与西气形成竞争,但竞争之势已成客观现实。
如果说,中原油田的供气尚不足以制造太大的麻烦,那么管道贯通后,大流量天然气用户的市场开拓则是中石油必须考虑的大问题。
时至今日,天然气仍然是为数不多的国家计划商品,天然气的供应依照的是国家计划。作为国家计划商品,天然气价格实行的是“双轨制”,为了支持与农业相关的大化肥产业,供应大化肥企业的天然气有相当一部分实施的是计划价,这个价格一般低于0.8元/立方米,甚至仅有0.6元,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东部地区,那里的用户可以为1立方米天然气支付1.2元,甚至高达1.5元。
然而居民用户用气量季节性变化大,销售成本又高,并不是天然气供应商的理想用户。以北京市为例,在去年夏季日消耗天然气仅200多万立方米,然而到了冬天这一数字竟一度高达1600万立方米以上,变化之大让作为供应者的中石油焦头烂额。供应居民用户就必须建设调峰储气库,这样供气成本还会增加。再者,培育居民用户也不是一朝可成,如果仅靠居民用户的缓慢增长来逐步增大用气量,管道公司可能早就承受不住而关张了。
相对来说,工业用户还是稳定可靠得多,除了化工企业,工业用户绝大多数是天然气发电厂。据悉,西气东输的天然气初期将有一半左右由天然气电厂消耗。但是工业用户对于天然气的价格很在意。道理很简单,煤炭发电成本远低于天然气,如果用天然气和煤炭去竞争,结局显而易见。这样政府对天然气发电的政策导向就非常关键。实际上,如果把燃煤电厂的外部成本计算在内的话,天然气电厂未必没有竞争力,但政府目前不可能一下子去提高燃煤电厂的环境污染费,那么就只能给天然气电厂优惠政策以补偿。
尽管面临的困难不少,但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天然气的发展前景不容置疑。天然气是个令人欢喜令人忧的行业,政府的政策及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如果完全放开,那么没有政府支持,任何公司都无法靠一己之力启动西气东输这样大的工程,而通气之后,像中石油这样的垄断公司则会操纵价格。但是政府如果一味实行“双轨制”,则市场的培育、资源的配置则肯定出问题。
西气东输是中石油主要负责的大项目,一个可与三峡工程比肩的大项目。它对中石油的重要作用举足轻重,但中石油注定要在市场和政府的空间游走,去谋取最大的商业价值。
海外拓疆并非一帆风顺
1993年是所有关心中国能源安全的人不能忘记的一年,这一年中国首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近年来,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逐步加深。近几年,我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数量约占进口石油总量的46.2%,从亚太地区进口的石油数量约占总量的18.7%,从非洲的进口量占19.8%。为摆脱对中东石油的过度依赖,我国已将中亚-俄罗斯、中东-北非和南美确定为“十五”期间海外油气勘探开发的三大战略选区。
中石油的母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成为我国海外石油投资的主力军,切实地履行“为共产党挖油”的重任。“经济学人”这句略带揶揄的话,倒是道出了中石油及其母公司在解决中国能源安全方面的重要地位。迄今,中油集团在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南美等地区拥有22个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建设项目。在这些项目中,中油集团总投资达数十亿美元,预计其份额可采储量可达几亿吨。
中油集团的海外拓疆不能说一帆风顺,也可谓发展平稳。然而近来,中油集团在俄罗斯斯拉夫油田项目和中俄石油管道项目上屡遭变故,着实让世人体谅中石油海外拓疆的艰辛。再联想到中石化和中海油在里海项目转让中,遭西方石油巨头算计而退出竞争,明眼人一眼看出,石油决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它背后的其他因素更具最后的发言权。
斯拉夫油田之争起源于俄罗斯私有化政策。俄罗斯独立以后,大部分石油开采和加工企业实现了私有化。斯拉夫石油公司是俄罗斯所剩不多、准备拍卖的一个国家控股石油公司。早在几个月以前,俄罗斯国有资产基金会就向国内外宣布,将在2002年12月18日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拍卖斯拉夫石油公司74.95%的股权(另外部分已经拍卖),大约有七八家石油公司表示了参加拍卖的愿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石油。这也是中国石油公司首次准备在俄罗斯购买石油企业。
按照俄方的最初设想,此次斯拉夫石油公司的起拍价为17亿美元。市场专业人士估计,由于中石油的参与,斯拉夫石油公司的最终价格可能提高到30亿美元,中石油将成为夺标呼声最高的公司。
然而自2002年12月5日,中石油俄罗斯政界、新闻界却突然刮起一股反对中国收购股权的旋风。17日,俄国家杜马投票对1993年私有化条例做出补充,把在私有化过程中,不允许另外一家国有股份超过25%的俄罗斯公司参与私有化这一规定的适用对象扩大到外国的法人和自然人(中石油正是中国的国有企业)。中石油只好在开标的头一天晚上“主动”退出竞标。
斯拉夫这个拥有20个油田及区段开发许可证、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都拥有工厂、日提炼能力60万桶、日产原油30万桶、占俄原油总产量近4%的俄罗斯第九大石油公司,仅以高出起拍价1.6亿美元的价格被“安排”给了俄罗斯的石油公司。
中石油此次退标也是无奈之举。其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俄私有化补充条例的出台是迫使中石油退出的直接原因。此外,其他因素及风险也应予以考虑:一方面,俄罗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国家,俄政府中就中俄能源合作持有不同的意见,同时俄罗斯不同利益集团也对俄政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石油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因此在涉及到较大的能源合作项目,特别是涉及到国外公司进入时俄方顾虑较多。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主要采取两种形式:对于国有资产,中国油企多以分成合同的形式参与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而对于完全私有化的油气田,中国油企则必须采用收购原有股东股权的方式,介入这些油气田的开采。中石油此次从俄政府购买油田股权,更牵涉到俄方企业的利益、俄政府战略等诸多政治、经济因素,其复杂程度超过纯商业利益的考量,甚至比中海油、中石化在里海项目的铩羽而归还要复杂。有媒体指出,中海油、中石化败走里海,大多是因为西方石油巨头出于利益考虑,以打击中国公司的海外扩张。
在中石油收购斯拉夫油田失利的同时,俄方还在中俄石油管道项目上摇摆不定。中俄石油管道项目是利用石油管道把俄方石油出口到中国市场,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石油产地安加尔斯克到中国东北“石油城”大庆,所谓“安大线”项目经过双方多年勘测、设计,逐步酝酿成熟,双方政府也签署了管道项目可行性协议。“安大线”全长2400公里。中油集团负责境内石油管道建设和石油采购。
根据国际惯例,跨国石油管道在正式铺设前,石油购买方和供应方必须签订长期石油交易合同,即将石油管道建设和石油销售捆绑起来。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安大线”2004年正式开工。
然而2002年下半年,正当中俄有关单位紧锣密鼓地进行石油管道前期准备工作的时候,俄罗斯内部出现了一个对这条管道十分不利的新情况:俄罗斯一些利益集团呼吁政府放弃俄中石油管道方案,改修一条从东西伯利亚经过远东地区到太平洋港口海参崴或纳霍德卡的石油管道(以下简称远东方案,又称“安纳线”)。
远东方案比俄中方案长1400公里,投资将大幅度增加。另外,远东方案的设计输油量为每年5000万吨,远大于俄中方案二期工程每年输油量3000万吨。俄中方案还有一大优势,经此管道运输的石油将全部由中石油采购,中国方面准备以法律的形式做出连续20年采购俄罗斯石油的承诺,这是俄中石油管道能够按期收回成本的基础和保障。而远东线还没有一个国家明确表示要从俄罗斯远东港口大量进口石油。
而日本的介入,使管线之争更加扑朔迷离。日本首相2003年初访俄,表示对远东方案感兴趣,这对俄罗斯政府做出最后决定能起到很大的“导向作用”。然而,俄方摇摆态度,在得知伊拉克将从6月开始恢复向国际市场出口之后,来个180度大转变。伊拉克战争打响后,世界石油价格迅速下滑,这对石油出口非常依赖的俄罗斯震撼很大。5月28日,借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到莫斯科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和中石油签署了《关于中俄原油管道、原油长期购销合同基本原则和共识的总协定》,拟通过建成后的“安大线”向中方供应7亿吨、价值1500亿美元的石油。至此,“安大线”与“安纳线”之争,以“安大线”先胜一筹暂告一段落。
斯拉夫油田失利和管线之争只是中石油艰辛开拓海外油气资源的一个缩影。中石油至今也无法确保“安大线”以后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中石油“走出去”的战略实施决不会废弃。相对于海外巨头在世界油气田产权之争中的游刃有余,中石油还略显稚嫩,然而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看好中石油海外版图的扩张。
中石油这家一个肩膀扛着国家能源战略,一个肩膀扛着1758亿股投资人利益的巨型公司,以它规模巨大的垄断资源支撑起平稳发展的底盘。人们可以批评它没有完全市场化,它的化工板块、炼油板块赢利不佳,但是也不要忘记政府所给予的优惠。
ai
经济即政治,政治即经济,投资不是单一的经济投机行为,对其影响最大的就是政治不愧为大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