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劳谦
发表于 2013-6-3 17:42:57
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3-6-3 22:05 编辑
此时,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工程师、生产模式改革先驱、汽车王国的首位开拓者、独裁者开始闪亮登场了。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时年30岁的亨利-福特搭乘西去的火车,专程到芝加哥世博会去开眼界。他的父亲早年曾参观过1876年费城世博会,回来滔滔不绝讲述着所见到的各种机器,让少年福特心旌摇曳。而此时的福特已经是爱迪生电气公司工程师,并致力于研究汽车发动机。在密歇根湖畔眼花缭乱的展馆中,福特看见一辆孤零零的四轮汽车蜷曲在角落里,官方的展品清单上甚至找不到它的名字,这就是汽车泰斗戴姆勒的“经典之作”。更没人知道戴姆勒也来到了芝加哥世博会,正在欢度他第二次婚姻的蜜月。“众里寻他千百度”,福特从里到外贪婪研究了戴姆勒汽车的每个细节(好比中国唐代书家-欧阳询路过草书名家索靖的名碑--竟然能露宿郊外、打坐揣摩、三日不归),此后他急匆匆赶回底特律家中,1896年春天,亨利 福特在自家后院制成了第一辆实验汽车。
从福特后院出来的实验车
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种产品如此大规模改变人类的生活。福特的T型车让全世界汽车行业重新定位,并将美国变成了“车轮上的国家”。福特公司1903年成立后,经历了为期6年的艰苦诉讼,打败了从不生产汽车却向所有生产商提成的赛尔登。在创业道路上,福特公司依照字母顺序尝试了从A到S的各种车型设计(共计19款),最后锤炼出名满天下的T型车。作为农民的儿子,福特认为汽车不应该是大亨富豪炫耀身份的象征和纨绔子弟寻欢作乐的玩具。“我要推出一款最普及的车型,对家庭不算小,对个人不算大,用最强固的材料,最简洁的设计,最优秀的工人来制造。让工薪阶层都买得起,和家人共享上帝赐予的广阔天地。”这就是T型车诞生的朴素理念。
T型汽车4缸20马力,三个档位的行星齿轮系统用钒钢制造,时速可达70多公里,耗油量远低于其他车种,并能以煤油、酒精充当燃料。为适应农村泥泞道路,不仅安装了良好的避震系统,而且设计了较高的底盘,还能卸下后轮充当各种农机的动力。T型车“一身美德”,价格却远远低于其他车种,难怪长年不做广告。从1909年投产到1927年下线,T型车共生产1500多万辆,曾经占全球汽车总量56.6%,创造了单一车型产量的世界最高纪录。福特调侃说“别想超过T型车,因为前面准定还有一辆”。(但是成败萧何,这这伟大的T型车,后来几乎葬送了福特的整个企业生命。)
福特流水线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汽车制造本身。以连杆总成为例,“传统模式”下需要9小时进行装配,秒表测试发现,其中4个多小时花在工人到处走动上。1914年,福特在新落成的海兰公园厂房建成了第一条生产流水线。“让零件向人走来,而不是人向零件走去”,工人只用站在传送皮带旁的固定位置上“守株待兔”,不假思索重复一个最简单的动作。所有多余环节和无效劳动被压缩了,生产效率以10位数提高,汽车价格翻跟头下降。由于流水线上千余种操作多半不需要特殊技术和体力,连残疾人和盲人也获得了就业机会。
而真正让福特的名字家喻户晓是在1914年1月5日,福特公司爆出大新闻,将工人日工资提高为5美元,比其他工厂高出一倍。此后又增加到6美元和7美元。农民和海外移民闻讯后蜂拥而至。福特的决策是深谋远虑的,让造车的人能用4个月工资买到一辆车,高效率生产离不开高消费人群。
到了1915年旧金山世博会,福特夫妇和爱迪生相约来到交通馆,T型汽车的生产流水线每天下午演示3小时,每10分钟组装一部整车并现场销售,世博会期间共生产4400辆。福特流水线对零部件和程序的标准化,对技术分工的精确化,彻底改变了全社会的生产组织理念。历史学家也许对福特毁誉参半,有人批评生产流水线让工人沦为机器的奴隶和附庸,并使底特律变成了“八指城”。还有福特家长式的专断独裁和农民式的因循守旧;指使暴徒殴打工会人员的“天桥之战”……这位人格复杂、敢想敢为的“汽车大王”也许永远值得去研究。但有一点需肯定的,他对世界的深刻影响在工业界至今仍无人企及。
书虫劳谦
发表于 2013-6-3 22:03:15
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3-6-4 17:54 编辑
亨利·福特的主要成就就在于对20世纪两大管理方法的创新:流水线与每天5美元的工资。虽然我们不能说他是唯一的发明者,但这两种方法是以他的思想为支点,这种信义以及他执行权力时充满灵感的领导力,是福特对美国最重要的创新性贡献! 让我们温习一下亨利·福特的成长史吧:
福特的老爸威廉21岁那年来到美国,祖上是贫穷的科克郡佃农,1847年由于土豆欠收,举家逃难至密西根州。威廉便在中央铁路公司做起了木工,勤劳致富并成为地主是当时全家人的梦想!
福特从小喜欢鼓捣家里的任何机械装置,一位邻居说道:“福特家的每一只钟表看到他来了都会发抖”。他母亲玛丽37岁便早逝,那年亨利13岁。亨利后来在其自传里写道:“整个家就像没有了发条的钟一样”。
14岁那年,福特见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台在马路上奔驰的蒸汽机,他兴奋异常!当时静止的蒸汽机是常见的,但这可是由马车套着链条组成能奔跑的动力机械。
16岁,福特去底特律“学生意”,在几个工厂先后做了4年的学徒。20岁那年回到自家的农场,每个礼拜天会很虔诚地去邻村教堂做礼拜。后来他在西屋电气谋了个职,并开始为当地的农户修理起蒸汽机。福特在上夜校的同时(这时候他接触到了机械制图与会计学课程),也在自家里的后院建了一个车间(那是被称为“方屋”的作坊)。
美国式的举案齐眉
1890年---那是德国戴姆勒将汽车开上公路的第四个年头,福特在一趟为西屋出差的途中,他第一次看到了安装在底特律一家汽水厂被称作为“Ottos”的四冲程汽油发动机。此时的福特对蒸汽机的结构已很知晓,而面对眼前这种在气缸里由汽油进行爆炸点火的方式---他兴奋莫名!一回到家,便拿起了他妻子弹钢琴的乐谱画起了内燃机的草图。这时候,福特夫妇觉得底特律已开始向他们招手,他很想进一步学习电气知识。
书虫劳谦
发表于 2013-6-4 17:12:32
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3-6-4 17:55 编辑
1893年的圣诞节前夕,在克莱拉(亨利的夫人)为来访者准备晚餐的时候,我们可爱的亨利先生此时正在厨房的桌子上临时赶制他的单缸发动机,当发动机发动起来时,聪慧的克莱拉便淹没在了浓浓的黑烟里。
1896年,6月4日清晨(历史上的同一天),在爱妻的注视下,亨利·福特终于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辆不用马拉的车子(那可是48小时的连续奋战),由于亨利没有做FMEA的习惯,结果门小车大,竟然开不出来,后来不得不直接拆下门框,满手油污的亨利就这样将心爱的处女作开上了细雨蒙蒙的大街。
亨利与同样伟大的爱迪生相识于1896年的夏天,当友人亚历山大向爱迪生进行引见时,亨利很是激动!---少年时的他曾很崇拜这位偶像。对于共同感兴趣的汽油发动机,亨利是边讲边画,用一连串的草图向伟大发明家展示了他正在研发的一切,搞得49岁的爱迪生兴奋地直拍桌子,啧啧称羡不已。
爱迪生与亨利 福特
书虫劳谦
发表于 2013-6-10 19:38:32
谈好了汽车工业成长史,让我们来说一下火车业的发展之路。
在课堂上,“书虫”向学员们提问,在中国历史上荒淫无道的隋炀帝可否也有其历史功绩呢?
一位前排的学员抢答道:“有:科举考试与大运河”。
“完全正确”,“书虫”补充道,科举考试制度的开启使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绵延千年的历史兴衰,读书人能靠寒窗苦读换得“早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则使当时的中国经济中心从北方(长安-洛阳)转移到了南方(扬州与苏杭)。那么一个半世纪前的美国大陆发生了什么?
伟大的太平洋铁路
书虫劳谦
发表于 2013-6-12 18:15:21
记得2年前,上海接连发生过多起涉及奥迪斯电梯的质量事故(“书虫”也曾在上海某大医院亲身体验了一把从9楼到6楼自由落体的恐惧),今天在课堂上讲百余年前“奥迪斯”先生的勇气与胆略,大有一番抚今追昔的感慨!
不过那时这台设备还不能讲是严格意义上的“电梯”,只是一台由蒸汽动力驱动的“升降机”(世博会旁还有几台大锅炉在喷射着热气呢?)。
奥迪斯先生的这一伟大创举,使人们的上天入地变得简单与低成本,并直接引爆了后世----有如雨后春笋般摩天大楼的大建设。
书虫劳谦
发表于 2013-6-18 18:29:59
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3-7-7 22:13 编辑
课程下面慢慢会从工程师的历史杰出案例中走出来,并逐步展开对工程师职业范畴相关的思辨及讨论:
书虫劳谦
发表于 2013-6-24 21:37:45
当阐述工程师发展史时,泰勒的“科学管理”是我们必谈的经典!
“科学管理”只不过是关于工人和工作系统的哲学,总的来说它是美国自联邦主义文献后,对西方思想做出的最特殊的贡献!
伟大的泰勒先生,这位理性效率之父据说光专利发明就有百余项之多。其中“分权思想”与“例外原则(指对重要事项的决策权与控制权)”是他管理思想的两大精髓。
书虫劳谦
发表于 2013-6-30 17:07:48
在某种程度上泰勒的“三大实验”奠定了现代管理学的基础,如同培根与伽利略在哲学、科学研究上引进“实验”--这种只有人类才有的探求自然、社会的基本方法。
如培根会对凸透镜感兴趣,间接地成了眼镜的发明者;而泰勒则通过做金属切削实验,他的研究小组穷尽了80万吨钢材,花费15万美元,用了26年最终奠定了当代金属切削理论,同时还附带发明了一种新的钢材--高速钢(俗称白钢、锋钢)---那个时代在我们中国很遗憾------却是清末义和团作乱的时期。
digesthf
发表于 2013-7-1 11:34:35
看了很受启发,感谢分享
书虫劳谦
发表于 2013-7-7 21:46:35
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3-7-7 21:48 编辑
回复 digesthf 的帖子
欢迎digesthf来访,欢迎点评!
说道巴拿马运河的开挖,“书虫”在课间专题播放了40分钟的一段纪录片,对整个水利项目做了全景式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