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ling967 发表于 2006-9-5 16:55:00

<p>这本书是初三毕业那年的暑假出来工地打工时在地摊上买的,其实我那时侯的处境跟孙少平差不多,每天顶着六月毒辣的太阳,在工地上用斗车拉泥水,那时候人小时常拉不动斗车;鞋底被工地模板上的铁钉扎的都是洞,有时候会听到“朴赤”一声就知道坏了钉子扎到脚了。就这样在工地里过了两个月,回家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被晒的像从非洲来的黑鬼。现在想不起来当年曾流过血汗的地方都住了些什么人。</p><p>&nbsp; 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年夏天我都会想起初中时出去打工的情景,大学毕业后,跳了两次现在每天不要跑到外面晒大太阳,现在有个越来越明确的想法就想自己成立个建筑工程公司,自己建自己喜欢的建筑。</p><p>&nbsp; 书里面的那种上进的思想时常在我脑海里出现,其实对自己成长挺有影响的, 就是觉的自己要不断努力才能取得一点成绩。挺欣赏主人公那种奋斗不息的精神。</p>

slzhouly 发表于 2006-9-6 12:01:00

更多的只有感动!

coldwind 发表于 2006-9-6 21:52:00

呵呵,路遥应是个思想家

mlianghb 发表于 2006-9-8 10:18:00

<p>《平凡的世界》曾经让我流过眼泪,我以为我是个比较“冷血”的男人;但我仍然会为《南方周末》的元旦祝词、《南方都市报》偶尔的社论感动。我想他们反映了或者表达了对普通人的关注,同情和支持!我是农民的儿子,有着感同身受的体验,我敬重<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6">路遥</font>!</p>

samlaw 发表于 2006-9-8 10:48:00

嗯,我也很喜欢这本书。看了两次,也大力推荐给很多朋友看

梦蝶雨 发表于 2006-9-8 15:01:00

对,说得对....................

ostar 发表于 2006-9-11 16:30:00

<p>这本书我看了三边,哭过两次。我觉的<strong><font color="#ff0000">扬子</font></strong>说的过于偏激,这本书中主题并没有什么吃软饭的问题,书中主人翁完全是靠自己挑起生活的重担,只不过是和一个书记的女儿相爱了,有什么不可以。当然也有其他一些是他说的那中情况,但那是那个时代的背景,事实就是这样。我很赞同上面一段对这本书的评价,即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基本上是靠他和他的老婆的勤劳和遇挫折不认输的精神致富起来的。当然他们付出非常大的代价。而孙少平虽然在跳出农门的关键时刻是靠田晓霞的关系,但最终是靠他自己的本事立足。</p><p>我也是农村出来的,生活背景和孙少平有点相似,甚至比他更差一些,我很看中他那中敢于面对生活、挑战生活的勇气,我就是看了这本书后开始变的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要抱怨什么,去挑战生活。<br/></p>

牧羊女 发表于 2006-9-16 22:56:00

<p>只有真正写实才能叫做平凡的世界,而正是因为它写的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事,写的是我们自己,才能让我们如此的感动</p>

qq76118 发表于 2006-9-28 21:08:00

<p>我生于70年代,</p><p>我是在农村长大的,</p><p>很喜欢他描写的那个年代,</p><p>他的短篇《在困难的日子里》我刚看的时候还哭过呢</p><p>&nbsp;</p>

dyao1234 发表于 2006-9-28 22:25:00

<p>谢谢</p><p>太棒了</p>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小说《平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