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的沟通
<BR><BR>--------主题:还在那里--------<I></I> <BR><BR>【内容】~取材自网络笑话<I></I> <BR><BR> 黄太太带着6岁的儿子准备搭机到旧金山,他们在机场餐厅用餐后,匆忙赶到候机楼,时间还有5分钟就要起飞,这时她忽然发现一个行李袋忘记在餐厅,其中装了重要文件和首饰。<I></I> <BR><BR> 黄太太非常急地对儿子说:「孩子,你快到餐厅去看一下我们的行李袋,还在不在那里,飞机就快要起飞了。」<BR><BR> 离飞机起飞还有1分钟,黄太太的宝贝儿子空着手、气喘嘘嘘跑回来并大声叫道:「妈咪,我们的行李袋还在那里!」<I></I> <BR><BR>【启示】<BR><BR> 1.下达指令时,要根据对方的条件运用不同的方式。或许我们可以说这孩子真笨,但不要忘了,毕竟他只是个六岁的小孩,对他的要求本来就不能太高。员工也是一样,有人悟性高,有人反应慢,这都需要培训,也需要主管了解他,然后能针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来指导。<I></I> <BR><BR> 2.不同的事,要选择合适的人来做。在这紧急情况下,这位母亲应该自己去找的,怎么会让一个小孩子去干呢?<I></I> <BR><BR> 3.沟通的时候要考虑语意的问题。妈妈说:「去看一下行李袋还在不在那里」这句话的意思还是不够明确的。<BR><BR> MTP管理才能发展中心<I></I> <I></I> 甄英才<I></I> <http://www.mtplearning.com/><BR><BR>地平线的乱想:<BR><BR>主管和员工都需要反思<BR><BR>作为主管,要反省一下,我因材施教了吗?在跟员工安排工作的时候把任务描述完整和清楚了吗?<I></I> <BR><BR>作为员工,在接受任务的时候也要主动地想想,我真的清晰地理解了主管的全部意图和目标了吗?毕竟我们不是六岁小孩啊,听多少就做多少,被主管踢一脚,就动一下。<BR><BR><BR>[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2-22 19:21:17编辑过] 那么这样做又对吗:
项目上每来一个工程师, PM就会交给他一张任务清单,每件事都包含这样说明: 事务内容,客户谁负责,公司某部门谁负责,项目上以前谁做过类似工作.......乃至如果找谁解决不了问题的话,可以尝试找谁或谁 。 ........细致得有的女工程师都对该PM说 “ 你好细心!”
当然,这样做的原因部分是因为工程师是临时性的,不断更换,该PM只好把很多事项细节自己牢牢记住。
==》 这当然与员工成熟度、事务复杂度有关,但有没有什么好的原则呢?
作为管理者, 该 “管” 到什么程度为好呢? 犹如放着风筝,拉着线...
至于线的长或短,则因人而异.
能者高飞,但线亦不可松.
愚者低行,则需助力前行.
过紧则断,
过松则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19 23:16:39编辑过] 乃至如果找谁解决不了问题的话,可以尝试找谁或谁 。
==》 不这样说,不少工程师就会遇到问题就说“我找过谁了,他在休假!”, 就把球又踢回给你了,唉 ! PM是传球队员,他一样会踢球出去.
PM辛苦,因为别人都在守门... 我又想到一个方面:
外企里经常说的 owership , 也就是国企里讲的 主人翁意识, 是积极主动的根基。 但在企业不是你 own 的情况下, 你能不能真正做到 owership 呢? 以下是引用扬子在2003-12-19 22:58:00的发言:
当然,这样做的原因部分是因为工程师是临时性的,不断更换,该PM只好把很多事项细节自己牢牢记住。
==》 这当然与员工成熟度、事务复杂度有关,但有没有什么好的原则呢?
作为管理者, 该 “管” 到什么程度为好呢?
企业要做到任何一个员工的离开对公司的运作不会有大的影响,就要尽可能的对工作的流程进行详尽的规定,对于一些百年老店来说,这些流程凝聚了多少人多少年的最佳实践。咨询公司卖的就是这些东西吧。 反问: 该PM为什么能 ownership ?
仅仅因为他觉得在这个项目上,别人都可以推和退,他自己不能退吗?为什么他如是“觉得” ?? 我对ownship的理解,就是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自己的事业,在自己所在的职位上,公司提供了一个平台和相应的资源给自己发挥能力和得到锻炼,我要对自己的事业负责,而不仅仅是对公司负责。 如果企业是own的情况,就不会提owership了...
owership只会是own的人提的
如果要做到owership,就看you对ship的看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