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孙子兵法对企业管理的负面影响
<p>孙子兵法虽然非常伟大,但是用于企业管理很容易出偏差。</p><p>第一,孙子兵法,唯利是图的思想会让企业忘记社会责任。</p>
<p>第二,孙子兵法,假仁假义(因为惟利是图是其基本原则,所以必然假仁假义)的权谋思想,会让企业主迷信权术,导致企业文化不正常和企业环境恶化。</p>
<p>第三,孙子兵法,很少关注企业内部管理。</p>
<p>如果要把兵法用于企业管理,恐怕带有较强烈儒家特色的《司马法》,《吴起兵法》才是比较适合的。</p>
<p> </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zwznj</i>在2009-7-19 17:25:38的发言:</b><br/>
<p>孙子兵法虽然非常伟大,但是用于企业管理很容易出偏差。</p>
<p>第一,孙子兵法,唯利是图的思想会让企业忘记社会责任。</p>
<p>第二,孙子兵法,假仁假义(因为惟利是图是其基本原则,所以必然假仁假义)的权谋思想,会让企业主迷信权术,导致企业文化不正常和企业环境恶化。</p>
<p>第三,孙子兵法,很少关注企业内部管理。</p>
<p>如果要把兵法用于企业管理,恐怕带有较强烈儒家特色的《司马法》,《吴起兵法》才是比较适合的。</p>
<p> </p></div>
<p><br/>我不同意。
<p>第一,孙子兵法,唯利是图的思想会让企业忘记社会责任。</p>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孙子兵法首先讲五事,道天地将法。道就是仁义,企业文化,社会责任。天地是企业所处的环境,将是人才观,法是企业制度。</font></p>
<p>第二,孙子兵法,假仁假义(因为惟利是图是其基本原则,所以必然假仁假义)的权谋思想,会让企业主迷信权术,导致企业文化不正常和企业环境恶化。<br/><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不,不,企业外部激烈的竞争,必须用非常手段,但这个非常手段的边界因为战争的特殊性,确实太大了点,不能简单把战争的这些诡道直接用到企业竞争中来;企业内部仍然要齐心协力,上下同心同德。孙子正是这样说的。</font></p>
<p>第三,孙子兵法,很少关注企业内部管理。<br/><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这个是的对。但这正是《孙子兵法》的伟大之处,早在孙子之前并无好的兵法,大多是《军政》之类。《军政》就是讲具体的内部管理,如何招募兵员,如何赏罚,如何使用金鼓,如何进退,如何行军,如何埋炤做饭等。这些玩意如果传自今日,早就被历史淘汰了。《孙子兵法》不知道为何那么早就预计到了未来战争可能的变化,它不讲那些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的东西,而是专门讲战争的普遍规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永远不会过时的东西。</font></p> 二楼的同学啊,读书不可以不求甚解。
孙子说: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贤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
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注意啦,一方面对间谍好的不得了,可是间谍一出点问题,立刻杀死。这叫什么仁???
还有孙子公开主张来到了敌国可以抢劫老百姓的粮食。也就是说,孙子的仁义只是针对自己和自己所属的组织的,是以惟利是图为标准的仁义,仁义标准不可以高于利益标准,所以我说他说惟利是图的仁义,而非真心实意的仁义。这不就是假仁假义吗。所以有的老板想利用员工的时候,对员工好的不得了,可是一旦员工违背他的利益,给他的利益造成了损失,就毫不留情。还有有的老板对自己的亲信很仁义,对其他人,对客户就一点都不仁义,这就是带有谋略性权术性的孙子的仁义——假仁假义!!!所以说孙子的仁义就是一块招牌,一块遮羞布,为了掩盖背后的惟利是图的遮羞布。
谁说孙子之前没有好的兵法,真正的好的兵法适合企业经营借鉴的兵法,是孙子的叔叔田穰苴所写的《司马法》!那是真正的带有智慧和伦理道德的仁义和战略。 三聚氰胺事件中,诸如蒙牛之类的企业,一方面说自己多么仁义,多么负责,很多时候还捐款作秀,可是他们所做的任何看上去仁义的事情都是利益的原则之下的,所以他们不会真正的仁义,而不是从心底深入的接纳伦理道德的律令,最终他们的本来面貌一定会暴露。企业的灾难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p>近来有些用眼过度,不做《孙子》具体内容上的分析,但从LZ的逻辑上来看</p>
<p>1,《孙子兵法》唯利是图</p>
<p>2,《孙子兵法》假仁假义</p>
<p>LZ的逻辑很简单:从出本质上或者说从动机上上唯利是图,从手段上或者表现上假仁假义。且不论唯利是图能不能得出假仁假义的必然结果;也不论楼主是从哪里看出来孙子兵法的这两点的,反正我才疏学浅是没看出来。请问楼主,如果你说的是对的,《孙子兵法》如此龌龊,那此兵法早就被历史淘汰了,何以流传至今?如果连对一个个小小企业都无益,何以有益于国家?早就被秦始皇给焚了。试问楼主,古今中外,有那一本书,它既可以唯利是图又假仁假义还能流传二千多年并且还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且越来越被重视的?如果真的有,那恐怕人类就得重新定义唯利是图和假仁假义的意义了。</p>
<p>另外,楼主一直是观点到观点,没有论证过程,没有数据支持,一切都是LZ臆想出来的,至于回帖里的用三聚氰胺事件牵连到的企业来证明孙子兵法多么多么假仁假义唯利是图,更是胡扯,三鹿,蒙牛等企业无良跟孙子兵法有毛关系?间谍跟企业普通员工可以相提并论吗?LZ根本就在偷换概念。</p>
<p>第三,读书可以不求甚解,但是发表观点就必须求甚解。</p>
<p>最后,LZ的这个帖子的名字很吓人,被吓进来的,奉劝楼主,不要把一鸣惊人的冲动,当成一鸣惊人的能力。只此一回,多说无益,言尽于此,望自揣摩。</p>
<p> </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font size="3"><b>以下是引用<i>zwznj</i>在2009-7-20 9:59:55的发言:</b><br/>二楼的同学啊,读书不可以不求甚解。<br/><br/>孙子说: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贤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br/>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br/>注意啦,一方面对间谍好的不得了,可是间谍一出点问题,立刻杀死。这叫什么仁???<br/></font></div>
<p><br/><font size="3">没办法,我只好从<i><strong><u>zwznj</u></strong></i>兄推崇的《司马法》中找支持论据了。<br/></font><font size="3"><font face="Verdana">《司马法》曰:“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 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br/>局部之恶,为了全局之善。<br/>《孙子兵法》此点和<font face="Verdana">《司马法》</font>相同。</font><br/><br/></font>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font size="3"><b>以下是引用<i>zwznj</i>在2009-7-20 9:59:55的发言:</b><br/>还有孙子公开主张来到了敌国可以抢劫老百姓的粮食。也就是说,孙子的仁义只是针对自己和自己所属的组织的,是以惟利是图为标准的仁义,仁义标准不可以高于利益标准,所以我说他说惟利是图的仁义,而非真心实意的仁义。这不就是假仁假义吗。<br/></font></div><br/><font size="3"><i><strong><u>zwznj</u></strong></i>兄一定要批判孙武没有国际主义精神,一定要在战争手段中讲仁义,这些确实是现代国际战争伦理的一部分。<br/>看来需要孙武做群众工作,说通敌国老百姓自愿献上粮食。搞宣传队,说明战争的正义性和为了解放广大劳苦大众咱们必须止戈为武。这可能吗?尤其那个年代?<br/>理想的目标还是需要用现实的手段来实现。<br/><br/>至于后人怎么用,那是后人之事,就不要算在《孙子兵法》的头上了。<br/><br/><br/></font>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font size="3"><b>以下是引用<i>zwznj</i>在2009-7-20 9:59:55的发言:</b><br/>谁说孙子之前没有好的兵法,真正的好的兵法适合企业经营借鉴的兵法,是孙子的叔叔田穰苴所写的《司马法》!那是真正的带有智慧和伦理道德的仁义和战略。 <br/></font></div>
<p><br/><font size="3">《司马法》原书多已散佚,现存只是5篇(原来有150篇),3千多字。现在评价也只能看这仅有的5篇了。<br/><font face="Verdana">《司马法》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它也有不可忽视的缺点,如突出仁义说教,把战争说成是仁慈的。又美化上古教化,认为周不如商,商不如夏,夏不如虞,以至把战争看成是“德衰”的结果等等。 </font></font></p> <font size="3"><i><strong><u>zwznj</u></strong></i>兄对《孙子兵法》的批评和当年苏轼的批评类似,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批评对象弄错了,不应该来批评《孙子兵法》,而应该批评时人对《孙子兵法》的误读和误用。<br/><br/>苏轼论孙子的文章如下:<br/> </font>
<p align="left"><font size="3">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六.孙武论(上)〉:</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 古之善言兵者,无出于孙子矣!利害之相权,奇正之相生,战守攻围之法,盖以百数,虽欲加之,而不知所以加之矣!然其所短者,智有余而未知其所以用智,此岂非其所大阙欤!夫兵无常形,而逆为之形,胜无常处,而多为之地。是以,其说屡变而不同,纵横委曲,期于避害而就利,杂然举之,而听用者之自择也!是故,不难于用,而难于择。择之为难者,何也?锐于西,而忘于东;见其利,而不见其所穷;得其一说,而不知其又有一说也。此岂非用智之难欤!夫智本非所以教人,以智而教人者,是君子之急于有功也。变诈滑其外,而无守于其中,则是五尺童子皆欲为之,使人勇而不自知,贪而不顾以陷于难,则有之矣!深山大泽,有天地之宝,无意于宝者得之;操舟于河,舟之逆顺与水之曲折,忘于水者见之。是故,惟天下之至廉为能贪,惟天下之至静惟能勇,惟天下之至信惟能诈,何者?不役于利也。夫不役于利,则其见之也明;见之也明,则其发之也果。古之善用兵者,见其害而后见其利,见其败而后见其成,心闲而无事。是以,若此明也。不然,兵未交而先志于得,则将临事而惑,虽有大利,尚安得而见之。若夫圣人则不然,居天下于贪,而自居于廉,则天下之贪者,皆可得而用;居天下于勇,而自居于静,则天下之勇者,皆可得而役;居天下于诈,而自居于信,故天下之诈者,皆可得而使。天下之人,欲有功于此,而即以此自居,则功不可得而成。是故,君子居晦以御明,则明者毕见;居阴以御阳,则阳者毕赴。夫然后孙子之智可得而用也。《易》曰:「介于石,不终日,正吉。」君子方其未发也,介然如石之坚,若将终身焉者;及其发也,不终日而作。故曰:不役于利,则其见之也明;见之也明,则其发之也果。今夫世俗之论则不然,曰:「兵者,诡道也。(此语见〈孙子.始计〉篇)非贪无以取,非勇无以得,非诈无以成;廉静而信者,无用于兵者也。」嗟夫!世俗之说行,则天下纷纷乎如鸟兽之相搏,婴儿之相击,强者伤,弱者废,而天下之乱何从而已乎!</font></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255);">只不过是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才不能用利器用谋用智<br/><br/>比如小偷、和大偷、呵呵<br/>提醒楼主一句:要用脚后跟想问题,好好读孙子兵法在发言吧,<br/>我敢打赌你肯定没有好好研究孙子兵法,只有那些不自知的人才会被经验聪明所迷惑,智慧的开始是自知,聪明的开始是只彼,孙武是中国的“谋圣”又不乏智慧,三路事件怨孙武,好像不靠谱,有可能他一辈子都没喝过牛奶。呵呵<br/></span> <br/> <span style="color: rgb(0, 0, 255);">没办法看了太伤心,在发泄一下,谈谈看法<br/><br/>孙子兵法是最好的一本关于企业管理实践的书,细读不亚于大师德鲁克,倒是汉武帝独兴儒术才是中国文化衰弱的开始,什么仁义、礼法、成为了扣在中国几十亿人头上的紧箍咒,给无从谈道和德了,纯真的仁义儒家思想,在孔子曾子之后已经丧失,成为沉重的枷锁,只因为其无可辩驳权威性,他已经成为了一种剧毒的思想,因为权威抹杀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候何时再次到来?<br/>孙子兵法讲的全面,首先他我认为吸取了《老子》精华,道即所说的企业文化、使命、也就是社会责任甚至要包括对社会规律深刻的观察,天时地利,可以是时间、市场趋势、</span> 市场变动<span style="color: rgb(0, 0, 255);">、淡季旺季、产品的地区差异;法——制度今天更要包括政治和国家法律、更要体现执行力与素质职业化,知己知彼,四个字不正是现在商业缺乏的吗?<br/>现在速度决定成败、执行力打造永续的企业、蓝海战略、世界是平的、中国式管理、企业家精神、、、、、、太多呀只不过是些成功的片段,孙子兵法要好上千倍万倍,因为,他的完整和宏观的分析问题,加上灵活智慧,可谓精品,但是,令人担心的是不太细分还没有细化科学化,所以,用它做跨国型企业还不完善,<br/>楼主切不可太片面的看孙子兵法,<br/></span> <p>兵书没有错 用的人错了</p>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