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当心流动性
任何投资者必须优先考虑流动性,再考虑风险回报。没有流动性,你什么都买不了<br/><br/>在熊市中投资,投资者要明白最基本的道理。首先,你要记住老规矩:了解投资对象及自己和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p> 对所有投资者而言,无论是散户还是专业投资者,都有两条基本的原则:一是低买高卖,二是考虑风险、回报和流动性。第一条原则显而易见,但是,大
多数投资者在熊市中都以高买低卖结束。为什么你会在低价时卖出呢?因为你的流动性不足!因此,要在熊市中生存,第二条原则是非常重要的。</p>
<p> 投资者一般可分为两种:价值交易者和趋势交易者。巴菲特是典型的价值交易者,他仔细评估风险和回报,在别人恐慌和甩卖的时候,大量买进低价股
票;当认为价格过高时就卖出股票。巴菲特总是在等待时机买进,因为他通过卖出高价股票储存了足够的流动性。趋势交易者的操作则完全相反,以其中的散户为
例,他们在行情上涨时异常兴奋,当行情震荡甚至下跌时就陷入恐慌。</p>
<p> 当趋势交易者和价值交易者大致平衡时,市场应该保持稳定。然而,在一些新兴市场,例如中国,大量的趋势交易使得市场波动很大,而机构投资者也表现得越来越像趋势交易者,结果是,短线交易推动整个市场像过山车一样,时高时低,起伏不定。</p>
<p> 机构投资者本来应该是价值投资者,为什么也变得和趋势交易者一样呢?部分原因是利益驱动,部分原因是受制于会计准则。以保险公司为例,因为其大
部分负债是长期的,他们看起来应该是长期投资者。但可悲的是,保险公司却有足够的激励成为趋势交易者。问题是,当保险公司发现他们在高价位买了股票,并且
行情开始转向时,由于没有足够的现金继续购买,所以,他们不得不跟着抛售股票,从而使市场跌得更惨。</p>
<p> 这就是现在欧洲保险公司和日本银行的情况。他们都持有大量股票,根据按市价计算的会计准则的要求,这些金融机构要在损益表中确认短期市场损失,
所以,他们的资金充足性也受到影响。市场跌得越惨,这些金融机构就越要卖出更多的股票,以保证资本金充足率,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这带来了具有讽刺意味的
结果:在熊市中,长期机构投资者本来应该净买入,但是,为了达到资本充足率,他们不得不卖出股票而成为净卖方。机构的这种特性也解释了为什么日本央行现在
非常谨慎地考虑是否购买日本商业银行的股票资产。</p>我们正面临陷入全球流动性陷阱的危险。任何投资者必须优先考虑流动性,再考虑风险回报,因为,没有流动性,你什么都买不了。而且,当你的流动性不足以应付其他现金开支时,你会被迫卖出你的流动性资产,即使在亏损的时候。
<p> 这是西方银行体系现在面临的困境。他们持有许多“有毒资产”,没有人能正确给这些资产估值。这些资产的买卖价差非常大,因为没有买主愿意向可能
失去流动性的不良资产支付高价。卖方也不敢降低出售价格,因为如果它以过低价格出售,就会立即导致很大损失,甚至破产。没有交易就意味着市场是不能变现
的。然而,批发银行完全依赖证券化资产的市场以获得流动性。所以,当主要的流动性来源枯竭时,他们不得不出售或减少其他资产,这样就降低了信贷乘数,使实
体经济陷入停滞。</p>
<p> 市场的繁荣程度取决于流动性。银行放贷越多,市场流动性越好,趋势交易也越频繁;信贷紧缩的市场会使资产价格降低,导致投资者无力偿还债务,而
不得不出售流动资产。换句话说,价值投资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底,而趋势交易者又试图减少损失。结果就是,中央银行不仅成为保证流动性的最后借款人,也
成为最后的买主,包括直接购买公司债券。虽然央行可以在危机中这么做,但是,如果央行成为惟一的贷方,并且所有的银行都实际上被国有化了,那么,自由市场
就变成计划经济了。</p>
<p> 这是自由市场经济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差别。自由市场主义者不喜欢政府干预,因为他们认为政府参与的交易会扭曲市场。但是,在混乱的情形下,
当没有买主时,政府是惟一的可能买主,除非市场完全对国外开放。因此,凯恩斯的真正哲学是,在债务或流动性陷阱中,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市场稳定信心。但是,
如果干预过多,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市场的无效率。</p>
政策制定者的最大难处是,需要知道如何依靠市场的力量,以及什么时候出手干预。任何一种工具使用太多都会陷入困境,例如,如果流动性过剩,使得利率接近于零,那么,储户存款的收入就基本为零;如果流动性不足,则很多交易就无法实施。 经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