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_909 发表于 2009-1-30 12:06:04
我们的楼市出了什么问题呢,它也是二元经济的产物,根据一些学者做的研究,发现深圳资金炒地产资金7%是外资,其中6%是港澳台资金,只有1%是真正的外资,93%都是内资,什么意思?那就是我07年所说的,深圳房价为什么上升这么快?因为深圳企业倒闭数目应该是越来越多。这就是当时所谓的奇怪推论,也就是深圳房价上几番的缘故。大量制造业资金打入楼市。可是请你注意,如果是这种楼市的话,制造业资金流入楼市的结果通常是进入高档楼盘,所以高档楼盘价格拉高之后,附近中低档楼盘随之水涨船高。所以真正有泡沫的是中低档楼盘,而不是高档楼盘,这种现象就很可怕,由于高档楼盘拉抬速度过快,使得后续大量资金竟然慢慢进入了整个结构错乱的股票市场,就是以中高档收盘为主,这个现象是非常让人遗憾的。这个价格持续坚挺,可是全国各地都在盖这种楼盘,甚至我去的徐州,我一看一排,在徐州一排豪华的别墅,我就问他们说多少钱一栋,2500万到4000万,我说我都买不起,在徐州,你能相信吗?而且我到中国三线城市去演讲,都看得到最豪华的楼盘,大量构建,为什么?就是这种制造业资金打入高档楼盘之后的后遗症,所以今天我跟大家演讲的,这种楼价上涨的后果使我们地产商产生误判,误判的结果,是大量资源被这种高档楼盘,或者中高档楼盘所锁定,大量资源进入这种楼盘,一旦萧条之后,使这种楼盘产生严重的供过于求的现象,而农民工这样的弱势群体根本买不起,你再怎么跌还是买不起,因为我们整个房地产资源就误导到了结构性的扭曲上面去了,那就是以中高档为主,加上政府提倡的经济适用房和联廉租物,这样至今的差距就更大,实际上真正的农民工还是买不起。这就是绝对扭曲式的超额供给,这种超额供给更可怕。超额供给本身没有在这里满足,超额需求在中下层,超额供给在中上层,而超额供给的结果,加上11月份开始的金融海啸威胁,使得地产商的资金链变得非常紧张,而且结果就是09年开始由于误导到这个行业,使得09年开始的地产没有大面积的新楼盘推出,没有大面积的新楼盘重新开始构建,这个就非常危险,现在不是楼价跌不跌的因素,而是09年政府要如何刺激大面积的构建地产。否则这个冲击是不可想象的,这就是09年的地产危机。地产危机来源就是我刚才讲的,这里是超额供给,这里是超额需求,两个没有连在一起。如果你这么理解房地产市场跟股票市场,你会发现这两个市场的驱动因素就是二元经济,你只要把二元经济彻底理解了,未来的股价、楼市走势非常容易判断。<br/> 到了2009年政府的4万亿救市工程会不会有正面的作用,这也是你们作为企业判断的一个重要的决策点。4万亿本身我想从目的、行动跟手段三方面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同时我想和美国的8千亿美金救市方案做一个比较,美国8千亿美金的救市方案就是为了斩断工商链条,设立防火墙,避免萧条。那么对于中国,我们政府这一次提出4万亿的目的,也是为了避免萧条,所以这一点我对中美两国的做法在目的上我是表示认同的,可是我们4万亿占我们GDP的16%,而美国这么大国家只投了6%,而我们敢投投入16%,从效果而言它的效果是非常强的,因为16%是非常大的数目,我告诉你如果投错了怎么办?如果投错了16%的冲击也是不可想象,这就是副作用。但是不管怎么样,以目的而言这是对的,以行动而言,美国政府非常果断斩断工商链条,设立防火墙,所以对行动而言,我给美国政府正面的评价,这次对我们中国政府而言,也是非常当机立断提出4万亿,当然了整个决策过程是否有瑕疵是另外一个讨论,至少是非常果断。我真正有疑问的地方,或者有高度保留的地方就是手段。<br/> 首先看一看4万亿的资金用途,你们都知道大部分是中西部的基础建设,对于这个用途,我是赞同的,什么意思呢?因为它讲的非常明确,目的是为了增加中西部人口的就业量,如果达到这个目的,那在中西部投资完全可以理解,如果你为了这个目的可以达得到,如果为了这个目的保8也可以做得到,但是我要提醒的是,你的副作用是什么?想一想,你如果要在中西部创造8%的GDP增长需,同时大量雇佣中西部人口这个我相信做得到,可是我要提醒的是,你能不能够承受副作用,因为金额太大了,副作用是什么?那就要从资金来源做考量,2009年之后你能不能筹到4万亿都是未定之数,包括我本人在内都比较怀疑,除非你印钞票,由于9月份开始我们已经和欧美工商链条挂钩,所以从今年开始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将大幅下滑,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如果才收入达幅下滑,你如何包括4万亿这本身就是一个疑问。<br/> 可是按照原先规划,中央政府出一万多亿,地方政府出一万亿及银行融资两万亿,我对于地方政府能够出一万亿我本身就表示怀疑,中央政府能不能出一万亿我也表示怀疑,但是对于银行挪出两万亿我不太怀疑,如果真的从银行融资,或者政府发行国债卖给银行,结果是一样的,我再重复一遍,你要银行直接拿两万亿,或者政府发债卖给银行来筹资,结果是一样的,那就请你回忆一下宏观调控的第一个管道是什么。宏观调控的第一个管道就是在银行的运作之下,它将从民营经济收回大量流动性打给地方政府,从事基础建设。因此它的结果就是民营经济更萧条,这就是代价。同理可推,如果你要从银行拿出两万亿融资,或者是政府直接发债卖给银行,其必然结果就像刚刚讲的第一个管道一样,进从民营经济抽是两万亿资金打给地方政府从事中西部的基础建设,如果这个推论是正确的,那么你的代价就很清楚了,你要维持保8,以及中西部就业量所付出的副作用,以及代价就是民营经济更萧条,倒闭更多,失业更严重,各位都听懂了吧。<br/> 那么你知不知道失业会有多严重?我再提醒你一句,这个过冷的经济占的中国经济总量的70%,他们雇佣的人口超过90%,他们失业的话不是几千万人失业,是几亿失业,你中西部最多聘几千万人了不起了,你能不能承受几亿人口的失业?所以我在这里通过很多管道,表达我的思想,我认为目前保8本身都是错的,这话什么意思?甚至保8的是美国,不是中国,中国是一个根本不该看GDP增长的国家,真正看GDP的是美国,因为美国都是民营企业,只有一个企业是例外,是谁?美国只有一个国营企业,美国邮局,其他都是民营企业,包括制造导弹的都是民营企业。他们保8什么意思?民营经济更富裕8%,所以真正保GDP的是美国。我们呢?我们保8是什么结果?那就是透过钢筋、水泥硬堆起来保8,而且代价就是民营经济更萧条,更贫穷,你不信是吧,咱们来个游戏。我们这两年都是每一年10%以上的GDP增长,你知道什么叫做10%的GDP增长吗?今年生产100瓶矿泉水,明年生产110瓶矿泉水,就是10%的GDP增长,叫做实际产出的增长,至于矿泉水的价格是多少,这个不重要,问题今年是100瓶,明年是110瓶,这就是GDP增长,那么我们每一年10%的增长,我想请问你们做企业的,你们企业的利润增长率减掉通货膨胀率的实质增长率,我请问有多少人是正的,告诉我,你们所的企业员工,政府官员,你们的实质薪水增长率有多少人是正的,请告诉我,我不说没有,肯定还是有的,不过我可以说大部分都是负的,实质薪水增长率和实质利润增长率大部分都是负的,我说的民营企业。<br/> 也就是说我们每一年保10的代价就是民营经济更贫穷,老百姓更贫穷,这就是我们保8,保10的代价,所以保8,保10的是美国。如果我们在这个上面取得一致的话,那政府首先就要开放思想,就是放弃保8,甚至弱化保8,GDP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老百姓的财富,因此政府应该放弃保8,若如保8,将4万亿用在全部于民营经济有关的上面,因为只有替民营经济,替老百姓创造更多的财富,才能真正藏富于民,只有真正藏富于民,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和谐社会不是嘛。而且放弃保8,将资源转为藏富于民的理念,才是我所解读的科学发展观。所以目前你问我郎教授具体怎么做?这个不用操心,首先把资源用做于民生相关的民营经济,就是放弃保8,藏富于民。<br/>z_909 发表于 2009-1-30 12:06:25
中国是一个不能再做基础建设的国家了,和上世纪90年代相比,你创造同样的产值,今天的投资是3倍,要投资3倍以上的金额才能创造和上世纪90年代一样的效益,也就是我们这么多年做的基础建设做的太多,太烂,太低效。而且基础建设本身一直是我所反对的,因为它是一锤子买卖,而民营经济叫做滚雪球,如果我把4万亿投资基础建设,是一锤子买卖,建完了就失业了,那怎么办?再建第二台,再就业,建完以后又失业了,那怎么办?做回头拆第一条,一拆又就业了,拆完以后又失业了,又拆第二条,所以搞了半天你建了两条,拆了两条,老百姓是全民就业,最后什么事都没有干,结果啥事都没有干,这就是基础建设。<br/> 4万亿投资在民营经济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滚雪球,如果你能把民营经济投资营商环境改善了,你大量投资他,他赚的利润是最重要,当企业赚了利润之后会进行转投资,这样赚更多的钱聘更多的劳工,给他们更多的薪水,然后再进行转投资,从而产生所谓滚雪球的效应。一个国家的富裕,我告诉各位,是靠利润,而不是高GDP的增长率。这一点我要很多年之后才能让全国老百姓理解,一个国家是否富裕,要看民营经济能够创造利润,而不是GDP的增长率。只有一个企业能够创造利率,这个国家才会更富裕。那么在我们休息之前,我想请你们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带出我下一个阶段的演讲,我们中国这么多年取得的亮丽耀眼的GDP增长,而民营经济更贫穷,我请问你利润都去了哪里?他不创造利润,我讲的更严重一点,你修公路本身就没有利润,那我告诉你一个结论,中国在这么多年来,我们成功的取得的亮丽耀眼10%GDP增长,而美国取得所有的利润,这就是你们为什么越来越贫穷,有利润都被美国席卷而去,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越来越富强。如果你想了解为什么的话,15分钟之后我们回来再谈。<br/> 我前面已经跟各位谈了很多09年中国经济的现况跟展望,我给各位在我提出解决方案之前我给各位提出一个摘要,就是到2008年年底,我们出了一个什么状况,我们展望09年之前,也就是中国的工商链条在成本,就是国际通货膨胀的成本、汇率、《劳动合同法》,以及宏观调控的压力之下,中国的工商链条从06年开始慢慢走下坡,一直走到08年9月份产生大变动,就是国际能源价格大跌,使得我们很多行业开始走入冬季,但是更重要的是什么?这条工商链条和欧美工商链条如何挂钩?我提出的思想就是透过35%的过剩产能和欧美的严重挂钩。第一由于三聚氰氨使得美国人的泡沫消费爆破,第二是防火墙漏水了,这样绕我国的金融危机,一刀插在我们的第三张骨牌,这个时刻,就是我国工商链条产生拐点的时刻,11月份开始,我们出口制造业从此陷入到比较大的冲击,这个冲击就是08年11月份之后开始的。所以我们09年面临的一切就是工商链条进入拐点以后直接带你们进入09年,所以各位对09年表示乐观本身,我就感觉极度震惊,因为带你进入09年就是这种拐点。<br/> 而2009年之后,政府4万亿工程是目前可以见到拉抬经济的重要支柱,我个人对于能够拉抬经济重要支柱我是什么看法?在目的方面我是正面的评价,因为它的目的就是避免萧条,拉抬经济,行动方面我也给予正面的评价,就是果断,我有意见的就是资金的使用,也就是手段,如果政府的目的只是简单拉抬中西部人口,这可以做得到,那你的副作用是什么?所以你要付出的成本付出的代价,或者副作用就是民营经更萧条,倒闭更多,失业更严重。所以政府要适当的评估你能不能承受这种副作用。我认为在这个时刻,进入09年时刻,对我们经济发展真正有用的政策,那就是思想的转变,什么转变呢?我们应该放弃,或者弱化保8,而将大量资源包括4万亿资金用于藏富于民,只有真正藏富于民才能创造利润,而创造利润本身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国家是否富强,并不是在于他的GDP有多大,我们都是搞错了。这些都是表面工夫,甚至我们说经济总量超过德国本身,根本不值得大量宣传,人家是多少人,你是多少人,地方比它大那么多,德国只是跟我们广东省一样大,我们有什么好讲的,那么这种都是做大做强的理念,而一个国家真正的富裕是来源于他的利润。所以我第三阶段结束告诉你,而中国取得亮丽耀眼的GDP,美国取得更好的利润。<br/> 我们09年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态?我跟各位做一个提醒,我们的企业家只有个人的辛勤奋斗历程,我们普遍缺乏萧条的洗礼,而且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不管怎么讲还是比较成功的,因此你们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大萧条。这就是各位长期保持乐观的原因,我就想拿各位的心态和香港的四的天王做一个比较,香港四大天王,包括李嘉诚、李兆基等,他们除了和你们一样有个人奋斗历程之外,他们还经历过各种形势的中小萧条,当然他们也没有经历这么大萧条,就凭这一点差别,就使得这四家上市公司,和我们有着本质的差别。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就以资本负债比例为例,就是借的钱除以净资产就叫做资本负债比例,我们资本上市公司的负债比例应该是100%到300%之间,而资产负债比率借了钱除了总干净,应该是50—75%之间。香港四大天王个子都很大,他们很多都是做地产的,他们应该是我国大型地产公司的几十倍,上百倍那么多,而且香港的法制建设也比较完善,信用体系也比较健全,个子比较大,处在法制化比较完善,信用体系健全的香港,他们有更好的理由,更好的实力借更多的献,我们个子这么小,法制化也不咋地,信用体系也不怎么样,你都敢借300%,他们借了多少呢?他们资本负债比率我们是100—300%,他们只有20%。而且不是平均20%,每一家都是20%,这个特别难能可贵。<br/> 除了这一点之外,请你还要注意,我想以李嘉诚为例,他在08年年底手中握有211个亿的现金,10%是现金保有,11%是国债现金保有,08年11月份左右李嘉诚宣布他所有对外投资全部停止,请你注意,低负债,高现金流,停止投资,是李嘉诚目前所采取的战略。那么你呢?你自己本身呢?今天中午吃饭时还有跟我说,郎教授我看到很多机会来了了,很多上市公司低估,我去捞一把,听起来讲的口沫横飞的,你想你都能看得懂,李嘉诚看不懂吗?而且他最近连续抛上海的物业,我不能说他做的是对的,可究竟他比你更老练,6月份又抛售了一个上海商铺,大概是折价2%卖掉,09年1月份,进入09年之后,他把上海市黄金城的商铺好像卖给了温州商人,都卖了,为什么?在真正冬天来临之前,套现,如果你们觉得现在日子难过,我告诉你,冬天还没有来,冬天什么时候来,要过了旧历年之后才慢慢进入冬天,现在只是秋天,如果秋天都扛不住了,那你就要小心,因为真正的冬天或没有来。<br/> 我曾经私下问过四大天王里面的一位,我说你这个人这一生有成就的哲学思想是什么?如果问你的话,你会怎么说?做大做强,世界五百强,把握机遇,创造时代这是你们讲的话,就是这种水平。那当我问他,我说你这一生成功的哲学是什么?他告诉我两个字,这两个字就是保守,保守是这个人成功的关键。所以我想替你翻译一下为什么保守这么重要,因为在我心目当中真正伟大的企业家不是胡润排行榜的第一名,会赚钱在顺境的时候会赚钱没有什么了不起,谁都会赚,最伟大的企业家是风险管理的高手是最伟大的企业家。所以这些人为什么这一生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保守所采取的风险管理战略做的非常好,因此经过两次大萧条以后,而能够不倒的人,就能够成为本地区,本行业的翘楚。所以别人是这么成功的,为什么他成功都是60、70岁,70、80岁,这需要非常长时间积累,你们这么年轻就想像李嘉诚一样,怎么可能呢。<br/> 保守这两个字我希望透过今天这个机会送给各位,你的心态一旦转成保守,你整个企业战略会有天翻地覆的改变,你需要等的是什么?你需要等的就是渡过两次大萧条,你就成功了。而这次大萧条将淘汰大部分在座各位企业家(掌声),如果你不小心的话,听了大家心里又不高兴了。<br/> 我又问他第二句话,我说你手下这么多公司,不可能每家公司都看,到底注重什么呢?他回答的是这样子,他最重视稳定的现金流,什么叫做稳定的现金流?按照我们对他的研究结果显示,他们透过两个方法做到的,而且四大天王一模一样,这一点我感到万分震惊,第一叫现金打底,第二叫做项目对冲,透过这两个办法达到稳定的现金流。<br/> 什么叫做现金打底呢?举一个例子。我以李兆基的地产公司为例,他是恒基兆业我把他公司过去20、30年资料做了分析,我发现恒基地产公司在过去五年是负现金流,也就是5年他的资金链是断裂的,但是他没有倒闭,请问各位如果你的资金链断裂的话,你能够支撑多长时间?而他为什么可以撑过五年,我分析的结果是他手上有两个资产非常有意思,一家叫做煤气,一家叫做租赁,这个煤气跟租赁的现金流都是稳定上升,所以虽然地产开发的现金流有5年是负的,可是当我把地产开发的现金流加上煤气的现金流,加上租赁的现金流,加在一起之后,过去20、30年没有一年是负的,统统是正的,这叫做现金流打底。<br/> 再以李嘉诚为例,他曾经上市了一家公司叫长江科技生命工程公司,很多媒体对他有批评,主要研究的是艾滋病药物,其实说实话连美国大药厂都研究不出来,我不是不给我们中国企业家信心,其实这个工作多难啊,当然这个想法是好的,这个风险太大了,姑且不论你这个能不能做到,当他做这个公司做之前,他筹到一笔款,他这个钱干什么用?他把这个钱没有直接投资在高风险的艾滋病药物研究上,他做了稳定现金流的有机肥料,危机肥料跟艾滋病有什么关系?毫无关系,为什么?这个思想就叫做现金流的打底。所以艾滋病药要不要做,我想他要做的,艾滋病药物研发必须寄托在有机肥料的稳定现金流之上,他才能降低他们的风险,这是他们的思维。所以所谓现金流打底本身就是创造稳定现金流第一个方法。z_909 发表于 2009-1-30 12:06:53
第二个方法就叫做项目的对冲,当我问他们的时候,我说你做投资怎么思考问题?如果问你们的话,你做投资在想什么,你们想的都是一样的,这笔投资能够赚多少钱,他们不是,他们这么说的,当他做一笔新投资的时刻,他首先所想的就是这一笔投资会亏多少钱,或者讲的更具体一点,如果把它给搞砸了,他会亏多少钱,怎么做评估呢?评估方法就是当你做的最差的情况之下,你知道你要赔多少钱之后,要想想你原先的项目有没有哪一个项目它的现金流是刚好对冲的,也就是新项目是这样,旧项目一定要有一个是这样子的,让这两个对冲掉,他才会去做,如果不能对冲的,那他就不会做,不管这个项目有多好。<br/> 我听了这样讲之后,我坦白讲我心里有一些怀疑,我听起来有一点悬乎,讲的很精确,很悬乎,我自己是不太相信的。所以我为了解释自己的怀疑,我就把四大天王他们公司里面项目按照行业来分,我看你们有没有对冲。我举一个例子,就是李嘉诚的何记黄埔,他有7个行业,有的是这样的,有的是这样的,我发现一个情况,就是有这样的,他们就一定有这样子的,虽然不一定是真正对称,可是看出这个方向,有这样的现金流,就一定能找到另外一个行业是刚好相反的,很有意思,由于你有这样的对冲,加起来除以2以后,会使得整个现金流波幅大幅缩小。所以以李嘉诚为例,这种对冲使得现金流的波幅缩小幅度高达10倍,郑吕同是比较差的,7倍,李兆基是12倍,郭炳湘是10倍,11倍左右,平均就是10倍。请你想想他们透过行业,或者项目的对冲,使得现金流的风险缩小了10倍,而且每一个天王都是这样子,这是最难得的。所以我做一个总结,这种注重稳定现金流的思想本身怎么做到的?第一靠现金流的打底,第二靠着项目的对冲,或者行业对冲,做到现金流的稳定。<br/> 其实他这种想法本身包括保守,包括稳定的现金流,所创造出来地意义是不一样的,请你想想他是保守,他所想到的是如何渡过难关,因此他的负债比例是低的,他的现金流比例是高的,同时非常谨慎的对待投资。而另外一个,就是注重稳定的现金流本身,他要做到的话,就必须要有现金流打底以及项目的对冲。这五大标的,塑造出了四大天王,而且告诉各位,这四大天王这五个特点全部都具备,而不是说你具备三个,他具备五个,没有的,四大天王这五大特点全部都具备,非常让我感到震惊。所以我似乎悟出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呢?成功的原因好象只有一个,而失败的原因很多个。和这五点相违背的企业说不定在过去都已经倒闭了,而他们四家企业所以做到这么大,能够被称为四大天王,因此这五点他们都做到了。我讲的非常具体,现金流打底每一家都做,项目对冲每一家都有,而且缩小的幅度都差不多,缩小10倍左右,甚至资本负债比例都是20%,而不是四家平均20%,这个很有意思。而且现金流比例是多少?这四家在过去20—30年当中,他们现金占总资产的比例平均是5%到15%,你有这么高吗?每一个指标都体现在四大天王报表之中,对投资人而言,如果他的思想是赔多少钱,而你的想法刚好相反,你要赚多少钱,在不同的思路之下,你们所写的报告都是不一样的,你知道你这种可以赚多少钱的思路是写什么报告吗?叫做可行性报告,什么叫做可行性报告?就是找各种莫名其妙的理由做这个报告。他们基本上是写不可行性报告,这就是一个思路的差别。什么叫不可行性报表,那就是找各种理由不做这个项目,谨慎,保守。<br/> 所以我希望在这个场合,能够把这两个心态一个是保守,一个是稳定的现金流这两个金玉良言送给在座各位,但是我告诉你,这个时候稳定的现金流来不及了,你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创造出项目的对冲,也很难创造出所谓现金流的打底,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守心态下的三大指标,低负债,高现金流,停止投资,至少这是目前李嘉诚做的,我相信我这么讲你不会听的,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听过大萧条的洗礼,你回去按照我的估计还是该干啥干啥。我有一个学生在中山做地产做的不错,07年是我的学生,07年7月份他在中山买两块地,结果有两家厂商高价买地,他不卖,他刚好上我的课,问我,我说赶快,他舍不得,我跟你说我们地产商反映非常迟钝,不知道为什么,还不卖,到08年想卖卖不出去了,08年中旬又上我的课,虽然话每次不听,但是课每次都来,就和你们一样。又问我了,郎教授我这两块地卖不出去怎么办?我要不要开发呢?我说卖不出去就卖不出去,放着,他说还要开发吗?我说当然不能开发,而且开发的钱,买地的钱叫做沉默成本,不应该考虑的,已经过去了,听懂了,听懂了,我一定铭记着老师的教诲,一定按照你讲的做,我过去这一年来从来不听的,非常后悔,我听了还很感动,说这个好学生。08年11月27号我在北极机场又碰见这位学生了,我说你在干什么?他说最近准备开发这个楼盘,我说我怎么跟你讲的,他说老师讲不要开发,你是怎么想的?他说我是这么想的,他说我如果不开发的话,两个地盘就放在那里,我的资金就被冻结了,如果我开发呢?我把它廉价卖出去,我只要赚20%就可以了,我只要把它卖出去,我资金就盘活了,我说你给我滚吧,我说下次你不要来上说的课。我为了保住你的面子,我不说名字了。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什么呢?他成功的太早,太年轻,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过去三十年就是这么来的,我们的经济由于改革开放成功是不断走上坡,所以你做的任何决策,下一步等你的都是上坡,不是你比较英明。所以这一次不一样,到2009年迎接你的是下坡,你的正确决定也会是错的,你的错误决定是更错。<br/> 所以这个时刻我为什么告诉你们李嘉诚的故事,如果你认为李嘉诚比你聪明一点,你都不这么认为,因为你牛的不得了。如果你认为李嘉诚水平比你稍微高一点的话,这是短期应该努力的目标。你们可能说郎教授这样讲话不对,难道我们就此不干了吗?我说吗怎么着,就此不干怎么样了呢?我跟你讲,我今天叫你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你要保留元气,以准备再出发,而不是叫你现在就停,我再问你一句话,你晓不晓得李嘉诚等人他们的负债比例为什么这么低?因为他这一生他成功关键就是收购了两大公司,一个叫和记黄浦,一个叫香港电灯,为什么能够和竞争者相比之下他能够脱颖而出呢?按照我的分析只有一个原因,因为他当时负债比例是最低的,而这么低的负债比例保证了这一家公司的灵活性,不管借钱也好,其他方法也好,或者说一个良好的财务报表,而更具备弹性,比其他相对应的公司具备弹性,而取得成功,所以到现在为止,我要你保留元气,短期之内求生存的目的,是希望你在一两年之后,当经济还在下滑的时刻,会有非常多的机会出来这才是你们能够取胜的地方。真正的取胜之道是什么?从这个时候保留最大的弹性是最重要的。我希望这句话大家能够听懂。这一两年你该干啥干啥,多学习,打打尔夫球,好好充实自己。z_909 发表于 2009-1-30 12:07:21
中长期你应该做什么?中国这么多年经济发展,我们成功取得亮丽耀眼的GDP,而美国取得所有的利润,这就是为什么在座各位越来越贫穷,因为美国取得了所有的利润,怎么取得的?这也是我想告诉各位的中期跟长期的发展战略,目前大家要做一个思考。以我们广东为例,你想想中国工商链条第一张骨牌碰到了四大国内冲击之后,为什么这么不抗压,比如成本汇率,《劳动合同法》,宏观调控等等的,那你为什么不可以提升价格呢?你提升价格不是卖的更好嘛,为什么我们广东省制造业从去年开始一大片倒闭,而你不能提高价格?这也是我跟各位讲的第二个观点。<br/> 金融战略最高指导思想是什么?定价权,你会发现在产业里面也是一样的,我甚至有一种怀疑,在很久很久以前,当中国经济要发展的时候,美国已经决定了未来的战略,那就是进入了产业链的战争时代。也就是09年开始你们所面临的这一切不是产品对产品,也不是公司对公司,更不是行业对行业的竞争,而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产业链对产业链的战争,耳在产业链的战争之下,一切过去的传统格局全部改变了,在产业链竞争之下我国是处于下风,甚至你们在媒体上看到的报道,包括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这一句话都是错的,那是我们自己感觉良好,因为我们是感觉非常良好的民族,你真的认为我们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吗?我告诉你,真正的制造业大国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这是一定的。怎么可能让你当制造业大国呢?而美国产业链战争最高指导原则,就是把整条产业链一切为二,把价值最低放在了中国,那就叫做制造呢,而制造有三大特色,美国人不想要,第一破坏环境,第二浪费资源,第三剥削劳工,他不想要。他要什么?他要制造业以外的其他六大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订单规划,商品运输、产品零售、终端,六加一就是整条产业链,所以我想以我们最近倒闭很多企业的东莞为例,东莞是一个真正出口导向型的一个地级市,我们辛辛苦苦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剥削劳工,我们创造一元产值,我们就替美国创亿产值,你们知道利润是多少,我们的芭比娃娃利润不是负的话,就应该为零,我们玩具制造上差不多倒了一本以上,因为利润不是负的就是为零,给自己留点面子,芭比娃娃在07年掌握六大环节的毛利率是多少?是40%,9块钱乘以40%,等于3.6的毛利率,所以中国越制造,美国越富裕。所以美国透过六加一产业链分工,把中国人的骨髓全部吸干了,这就是我们经济越成长,我们企业,我们老百姓越贫穷,因为都被吸干了。<br/> 为什么你不能提价呢?因为产业链当中定价权是掌握在六,而不是一,所过欧美各国依然掌握着定价权,这就是我今天要告诉各位的。我们这些产业资本的水平走到今天,不但被金融资本市场给算了,你和美国资本市场相比,你还缺了定价权,所以你是做什么败什么,因为他们六掌握了定价权,就是这样一批产业资本,还想去国外抄底。你是什么样的局面你有没有搞清楚,所以我只能说大家感觉太好了。你晓不晓得真正的底是什么?真正的底就是六加一。而且我虽然对海尔有一些批评,可是张瑞敏同志还是比较睿智,他曾经想收购美泰,当然了,是一定不可能成功的,因为美泰就是六加一的六。你想想看他怎么可能让你收购呢?那是美国富强的基础,所以最后他还是以失败告终,最后还是做房地产,他这个举动让我还是刮目相看的,至少还是看得明白。<br/> 所以你要注意,在这种产业链的战争之下,再加上金融战,你可以想象到我们的企业遭受多大的压力,甚至最近还想说政府,最近这个星期登了新闻,政府尽最大努力,让600万大学生就业,听到没有,这根本不可能,你知道为什么不可能呢?因为真正需要大学生的是六,一是不需要大学生的,比如我们深圳的工厂吧,从董事长开始到门口的保安,没有一个大学生,为什么?这个需要什么大学生,不需要。你需要的学生干吗?去做产品设计,仓储运输、订单处理、原料采购,批发规划、销售规划,这才是你该做的事。可是你又不掌控六,你掌控什么呢?六加一里面的一,所以大学生失业是一个必然,在这种产业结构不能够接受大学生情况下,我想请问你怎么让他就业,所以看着表现现象很简单,你要发誓也很简单,可是我告诉你就是就不了业,为什么?因为你是六加一的一,他不需要这么多大学生,我们连这一点都没有看清楚,就搞教改,扩招,结果让很多大学生失业,为什么失业呢?因为搞不清楚六加一,我讲了一年大家还是听不进去。<br/> 所以我们中长期之下应该怎么做?我认同政府所谓的产业转型,可是政府所谓的专业转型不是在一里面下工夫,像联想一样,为什么今天演讲告诉你1月7号联想已经宣布要重组,因为联想收购IBM本身我在三年前就批判过他,那就是错的,为什么错?你还是在一里面下工夫,只要我说你是错的,基本都是会错,到最后一定付代价,他1月7号已经付了。那么他最近怎么扛过去的呢?扛过去的方法是把亏损都塞进渠道里面,我相信你们都懂我的意思,比如说100块电脑应收账款卖给你,我取回100块应收账款,实际上我是70块卖给你的,30块差额怎么办?返利给你,这样塞了几年藏不住就要重组,这就是他们1月7号干的事,为什么?因为收购IBM本身就是错的,我三年前就说是错的,还不高兴。<br/> 你看错在哪里?你还在六加一里面的一下工夫,你早就应该怎么样了?进入到六。我告诉各位,中国没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就是这么简单,请你想想,在产业链战争之下,整个芭比娃娃产业链是10美元,劳动成本是多少钱?是0.25元钱,如果你想做技术升级,你想做品牌战略,你想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那你必将重蹈这些公司的覆辙,包括联想,包括TCL,包括明基。TCL收购了阿卡特、汤姆森,明基收购了西门子,他们技术都很先进的,收购以后在中国生产,劳动优势够大吧,结果是什么呢?一个国际化的战略不但符合了品牌战略,又符合了技术升级,还符合了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如果今天不来听我课的话,我想你们都会对这些战略提出非常正面的评价,因为这就是我们这么多年政府所鼓励的,可是在产业链的格局之下,这个策略显得特别苍白,一两年之后什么结果呢?轰然倒塌,听清楚了,品牌战略是企业成功的必然结果,技术升级,你还在一里面下工夫,你不抢定价权,你不会有大成就,那么我们怎么做,我们今天真正应该做的,比如我们广东省要如何提高生产力?我们广东省制造业的生产力为什么这么低?原因不是我们的企业家不勤劳,不是我们的传统行业有什么错,其实传统行业有什么错,我们传统行业也好,高科技行业也好,我们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在一里面下工夫。而真正该提高生产力的方法,包括传统行业,包括高科技不是抛弃传统行业,而是希望传统行业以及高科技行业都能够从一进入到六加一的整合,这样子你才能提高生产力。<br/> 比如说以前面芭比娃娃为例,芭比娃娃生产力是零,因为你的利润是零,可是你一旦掌握六加一的话,你就可以创造4%的毛利率,所以未来我们产业升级一定要走到这一步才会升级,走到这一步品牌才会升值。其实我们的服装行业在全国做到了六加一,晋江有一些品牌行业目前情况没有那么糟糕,按照当地政府说法,他们是有23万个零售网点,其实这是不对的,原因是什么呢?23万个零售网点之前,他有批发,批发之前有订单处理,订单处理有材料运输,也就是当你有23万个网点之前,你已经具备了六加一。由于你具备了六加一,因此你的生产力就比较高,而且你掌控了什么?掌控了定价权。虽然是国内,可是也没有关系,你掌握了定价权,所以你比较抗压。这不是绝对的了,当然是比较抗压。<br/> 所以你会发现以晋江为例,目前做的好的企业,不是因为他有品牌,而是因为他早已掌控了六加一,因为他掌握了定价权。所以我们未来应该怎么做?在中长期的目标就是政府跟企业共同合作,以产品为单位,以龙头企业为推动力量进入六加一,什么叫产品为单位,你要以产品为中心,就是矿泉水有矿泉水的六加一,芭比娃娃有芭比娃娃六加一,你收购也好,或者你战略同盟也好,反正做成高效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以龙头企业来推动,但是临龙头企业做好了,你配套企业依然水涨船高。<br/> 华为就不错,华为的产值也不过50、60亿,当然是最好的公司之一,华为就没有像联想一样收购IBM,而华为花了2亿元请IBM帮他们设计了一套六加一的流程,现在跟富士康合作,他真正的厉害是六加一,而且六加一的平均分是6分,IBM是5分,所以你可以看出来,欧美国家真正的技术含量不是简单的科技问题,而是在六加一的产业链构建方面他是真正的高科技,包括阿迪达斯跟耐克,他是高效整合本身,才是阿迪达斯跟耐克的真正灵魂所在。我请问你耐克它的运动鞋哪里制造的?东莞一个台资企业制造了10—20%的运动鞋,外观是一样的,品质是一样的,我请问你你为什么不买东莞制造的,你为什么买耐克呢?在短期之下,一个保守,一个注重现金流所创建五大指标,尤其前三大指标,就是低负债,高现金流跟停止投资,应该是各位重新再出发的最高战略指导思想,另外稳定现金流根本做不到,所以也不谈了。<br/>z_909 发表于 2009-1-30 12:07:46
中长期之下,如果当你重新再出发你怎么做?你不能像过去一样收购几个制造业开始制造,你还是没有定价权,你要怎么做?你要走上六加一高效整合之路。这就是你目前短期之内保有元气,而中长期走入六加一的最高战略指导思想。那么在金融方面有没有可能?我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中国人没有机会,但是产业方面的定价权我认为我们从中国开始做还有这个机会。<br/> 我的言论,我只要在国内一发表,我最近注意到一个现象,在谷歌方面的英文翻译出来很快,包括美国看到我写的文章全部英文翻译,你想想连我都知道的事,我这种水平都能看得懂的事,你觉得美国人会看不懂吗?如果他们看得懂的话,他也知道我们中国制造业目前是大量倒闭,你觉得他会做什么?央行07年公布2万亿热钱流入中国你知道我们怎么想的吗?我们说这个热钱是干吗的?是抄底炒楼的,你为什么想它?这就是我们的水平,如果给你一笔钱你会抄底炒楼,可使你认为他的目的是什么?如果都听懂了,他现在在干吗?他一定会大面积的收购我国的制造业,然后做成六加一的高效整合,实际上已经快结束了,因为我都想到他们早就想到了,所以我最近正在写一本书,叫做《谁在出卖中国企业》,我做了很多行业的研究,写完之后只有一个感觉,触目惊心,我最后可以告诉你,我们制造业亏损没有关系,当你融入六加一的里面去就完成,六加一的六毛利率就是3.6美元,他可以透过六加一的六把你简单轻松的赚回来,然后形成高效整合之后把我们骨髓得吸干,然后把制造业还继续放在中国,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国际分工。分什么工?他们掌控六,我们掌控一,还有一本书叫做《世界是平的》,你们看过没有,千万别看,整个胡说八道。这本书用了很多事实而非的道理,就是全世界要通过分工大家才能过的更好,这就叫做《世界是平的》所传达的信息。世界从来就不是平的,而世界是平的所传达的观点就是国际分工,而国际分工的结果就是这种现状,他们把我们血液全部吸干了。<br/> 最后送你几个数据,中国进出口总额的55%是外资,中国高科技出口的87%是外资,连没有什么科技含量的粮油,吃的食用油85%是外资,还有汽车零配件90%是外资,甚至河北、山东有些粮食局,你相不相信也是外资。我们汇源果汁卖给可口可乐,多了,我告诉你。我这本书分析过矿业、医药、水泥、汽车、零配件差不多了,已经不是他们要不要开始做了,而是已经做完了,这就是告诉各位以国际化为前导,金融为后盾,所以这个时刻我们必须急起直追,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把握民族企业,短期之内求生存,中长期之下要在国内一定要建立起我们自己的一套六加一的高效路径,这才是我们企业的未来。<br/> 今天已经不再是所谓的金融危机的问题,而是已经严重的波及到实体经济,你认为以往健康成长的民营制造小企业,他们出路在哪儿?怎样做战略规划,选择什么产业和经营模式,09年才能逆势上扬,你不要想到逆势上扬,不可能逆势上扬的,你在这个时刻我建议你,你要短期之内要保留元气,你一定短期之内求生存,留下大量以现金为主的资源,准备一两年之后再出发,而再出发的目的,不是叫你炒楼、炒股,而希望各位以产品为中心,做六加一的整合,而且以龙头企业为推动力量,这是你两年之后做的事情,如果你两年之后不想干这个事,我建议你不要进入制造业了。请你想想今天进入到中国的跨国企业,哪一个不是六加一,你跟我说。纯做制造的,山东的韩国企业都跑了,为什么跑?做不下去了,那么各位要注意。<br/> 你会发现我们中国走入到今天的困境是在金融战方面没有定价权,是在产业链战争方面也没有定价权,如果你连定价权基本概念都没有,你想去别的地方抄底,你不觉得有点可笑吗?所以你在今天以前,你听到媒体报道,去国外抄底,你可能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你听完我演讲之后,首先你要问的问题是你抄底的目的什么?如果不是取得定价权,你抄这个底还是被动的,到最后你发现卖给你的都是产业链的最低端,你还是没有定价权,到最后跟国内的格局是一样的。<br/> 今天我讲的课讲的就是本质问题,你要抄什么底,而且我讲的更具体一点,我们企业还停留产业资本思维,你碰到金融资本你根本不是对手,我们的资本碰到欧美的产业资本,我们又是劣势,我们是在这种处境下往上爬,你可以想到我们任务有多大。其实很多国外企业,包括德国博士,或者是韩国的现代,当他进入江浙两省做合资的时候,他就是以六加一跟你合资。<br/> 但是以这个为例你知道什么现象,当外资企业跟你合资以后,刚开始非常好,是五五分,中方出厂房,出土地,外方出资金,刚开始是五五分,心里挺高兴,认为很公平,等到合资之后,我们突然发现外资透过六加一产业链,透过价格转移支付体系,把一的利润转到六,所以合并财务报表利润是一样的,可是一的利润是亏损的,因为全部转到六去了,和你合资的一是亏损的,连亏几年之后你扛不住了,然后双方注资,外方一下注资几十亿美金,把你稀释掉了,到这个时候你就被一脚踢开,这就是高端零配件业扫地出门的原因,就是六加一和你合资,所以我们很多行业处于目前非常负责被动的局面,一你不合资,你的技术不到位,外资进来之后你难以竞争,你会被淘汰,合资以后被吃掉。所以不合资被淘汰,合资被吃掉。<br/> 而且都是六加一的产业链,这就是产业链的竞争,在这种驱动之下,为什么80%的出口都是外资,你可以问我一句话,我们这么多制造业都会收购吗?不会的,为什么不会?因为我都看懂了,他们也看得懂,你想想看,我们35%的GDP是出口制造的,可是当美国的泡沫消费一旦爆破之后,将来就很可能不会做恢复,而不会再恢复的结果,是他们不需要进口这么多产品了,所以我们很口制造业出口的倒闭将成为永恒,也就是说他不需要收购所有的制造业,因为很多制造业由于没有市场了,为什么没有市场?因为三聚氰氨的缘故,使得泡沫消费爆破,所以未来的世界真正需要中国的制造业只是一部分,他只要收购这一部分就可以了。而且它的情报系统之灵活,他会非常清楚收购哪一部分。<br/>z_909 发表于 2009-1-30 12:09:01
<p>好累啊,太多了!</p><p>希望能够对大家有帮助!</p><p>谢谢!</p><p>有时间,整理一个word版本的放在资源中心吧。</p>[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30 23:17:52编辑过]
sophieyym 发表于 2009-1-30 14:20:27
成明同学,有心了,辛苦了。sunnybigboy 发表于 2009-1-30 22:55:44
好东西,仔细读之owens0060 发表于 2009-2-1 16:43:04
楼主辛苦了,赞一个xgry 发表于 2009-2-1 20:23:00
哪里还有郎教授更多的资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