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经济之声——出租车司机的经典生意经

[复制链接] 11
回复
530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8-22 10:3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故事开始:(乘客)我要从徐家汇赶去浦东机场,于是匆匆结束了一个会议,在美罗大厦前搜索出租车。一辆大众发现了我,非常专业地、径直地停在了我的面前。这一停,便有了后面让我深感震撼的故事,像上了一堂生动的MBA案例课。为了忠实于这名出租车司机的意愿,我凭记忆尽量重复他的原话。

        “去哪里……好的,机场。我在徐家汇就喜欢接美罗大厦的生意。在这里,我只接两个地方:美罗大厦和均瑶大厦。你知道吗?接到你之前,我在美罗大厦门口兜了两圈,终于让我看到你了!从写字楼里出来的,肯定去得不近……”

        “哦?你很有方法嘛!”我附和了一下。

  “出租车司机,也要用科学的方法。”他说。我一愣,顿时对什么是“科学的方法”感兴趣。

  “要懂得统计。我作过精确的计算。我给你讲,我每天开17个小时的车,每小时成本34.5元……”

  “怎么算出来的?”我追问道。

  “你算啊,我每天要交给公司380元,油费大概210元左右。一天17小时,平均每小时固定成本22元(交公司),12.5元油费。这是不是就是34.5 元了?”听了他的话,我有些惊讶。我打了10年的车,第一次听到有出租车司机这么计算成本。以前的司机都和我说,每公里成本0.3元,另外每天交多少钱之类的。

  “成本是不能按公里数算的,只能按时间算。你看,计价器有一个‘检查’功能。你可以看到一天的详细记录。我作过数据分析,每次载客之间的空驶时间平均为7分钟。如果拉一位只付起步价10元的客人,大概要开10分钟。也就是说每一个10元的客人要花17分钟的成本,就是9.8元。不赚钱啊!如果说接浦东、杭州、青浦的客人是吃饭,接10元的客人连吃菜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撒了些味精。

  强!这位师傅听上去真不像出租车司机,到像是一位成本核算师

  “那你怎么办呢?”我更感兴趣了,继续问,看来去机场的路上还能学到新东西。

  “千万不能被客户拉着满街跑。而是通过选择停车的地点、时间和客户,主动决定你要去的地方。”他说。我非常惊讶,这听上去很有意思。“有人说出租车司机是靠运气吃饭的职业。我认为不是。你要站在客户的位置上,从客户的角度去思考。”这句话听上去很专业,有点像很多商业管理培训老师说的“put yourself into others' shoes”(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

  “给你举个例子,医院门口,一个拿着药的,一个拿着脸盆的,你载哪一个?”我想了想,说不知道。

  “你要载那个拿脸盆的。一般人到医院看看病,拿点药,不一定会去很远的医院。拿着脸盆打车的,那是出院的。医院里哪天不死人?今天二楼的谁死了,明天三楼又死了一个。所以,能痊愈出院的人通常会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健康才最重要。那天,有个拿脸盆的说:‘走,去青浦!’他眼睛都不眨一下。你说他会打车到人民广场,再去坐青浦线吗?绝对不会!”

  我不由得开始佩服这位司机。

  “再给你举个例子。那天在人民广场,有三个人招手:一个年轻女子,拿着小包,刚买完东西;还有一对青年男女,一看就是逛街的。第三个是个里面穿绒衬衫,外面穿羽绒服的男子,拿着笔记本包。我看一个人只需要3秒钟,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停在这个男子面前。这个男的上车后说:‘延安高架、南北高架……’还没说后面他就忍不住问:‘为什么你毫不犹豫地开到我面前?前面还有两个人,他们要是想上车,我也不好意思和他们抢。’我回答说:‘中午的时候,还有十几分钟就1点了。那个女孩子是中午溜出来买东西的,估计公司很近;那对男女是游客,没拿什么东西,不会去很远;你是出去办事的,拿着笔记本包,一看就是公务。而且这个时候出去,估计应该不会近。’那个男的就说:‘你说对了,去宝山。’”

  “那些在超市门口、地铁口打车,穿着睡衣的人可能去很远吗?可能去机场吗?机场也不会让他进啊。”

  有道理!我越听越有意思。

  “很多司机都抱怨,生意不好做啊,油价又涨了啊,都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我认为从别人身上找原因,就永远不能提高。凡事要从自己身上找找看,问题出在哪里。”

  我觉得这话听起来好熟,好像是“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你自己”,或者Steven Corvey的“影响圈和关注圈”的翻版。

  还没有等我细想,司机又开始讲:“有一次,在南丹路一个人拦车,去田林。后来又有一次,一个人在南丹路拦车,还是去田林。我就问了,怎么你们从南丹路出来的人,很多都是去田林呢?人家说,在南丹路有一个公共汽车总站,他们都是坐公共汽车从浦东到这里,然后搭车去田林的。我恍然大悟。比如你看我们开过的这条路,没有写字楼,没有酒店,什么都没有,只有公共汽车站,站在这里拦车的多半都是刚下公共汽车的,再选择一条最短路径打车。在这里拦车的客户通常不会高于15元。”

  “所以我说,态度决定一切!”司机很得意地说。他的这句话,我听十几个总裁讲过,却是第一次听出租车司机这么说。

  “要用科学的方法,统计学来做生意。天天等在地铁站口排队,怎么能赚到钱?每个月就赚500元钱怎么养活老婆孩子?这就是在谋杀啊!慢性谋杀你的全家!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学习知识可以把一个人变成聪明的人,一个聪明的人学习知识可以变成非常聪明的人,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学习知识,可以变成天才。”

  “有一次,一个人打车去火车站,我问他怎么走。他说要那样走。我说:‘慢,上高架,如何?’他说:‘这就绕远了。’我说,‘没关系,你经常走你有经验,你那么走50元,你按我的走法,等计价器到50元了,我就翻表。你只给50元就好了,多的算我的。按你说的那么走要50分钟,我带你这么走只要25分钟。’最后,按我的路走,多走了4公里,快了25分钟,我只收了50元。乘客很高兴,节约了10元左右。这4公里对我来说就是1元多的油钱。我相当于用1元多买了25分钟。我刚才说了,我一小时的成本34.5元,我多合算啊!

  “在大众公司,一般一个司机每月可以拿到3000~4000元,好点的大概5000元左右。顶级的司机大概每月能有7000元。全大众2万名司机中,大概只有两三名司机,万里挑一,每月能拿到8000元以上。我就是这两三个人中间的一个。而且很稳定,基本不会有大的波动。”

  太强了!到此为止,我越来越佩服这个出租车司机。

  “我常常说我是一个快乐的车夫。有人说,你是因为赚的钱多,所以快乐。我对他们说,‘你们正好错了。是因为我有快乐、积极的心态,所以赚的钱多’

  “你要懂得体味工作带给你的美。堵在人民广场的时候,很多司机抱怨,又堵车了!真是倒霉。千万不要这样,用心体会一下这个城市的美,外面有很多漂亮的女孩子经过,非常现代的高楼大厦,虽然买不起,但是却可以用欣赏的眼光去享受。开车去机场,看着两边的绿色,冬天是白色的,多美啊。再看看计价器,100元多了,就更美了!每一样工作都有它美丽的地方,我们要懂得从工作中体会这种美丽。”

  “我10年前是强生公司的总教练,8年前在公司做过三个不同部门的部门经理。后来我不干了,一个月就三五千元,没意思。就主动来做司机。我愿意做一个快乐的车夫。哈哈哈哈。”

  到了机场,我给他留了一张名片,说:“你有没有兴趣这个星期五,到我办公室,给微软的员工讲一讲你怎么开出租车的?你就当打着表,60公里一小时,你讲多久,我就付你多少钱。给我电话。”

  我迫不及待地在飞机上记录下他这堂生动的MBA课。

  后来,这位司机真来为我的员工讲了一堂生动的“出租车司机的MBA课”。

12
发表于 2006-11-22 17:27:2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人是上海强生出租车有限公司的臧勤。

上海第一财经财富人生采访过他。

“出租车司机给微软上MBA课”内情
 
“出租车司机”、“MBA课程”,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名词,却因为一篇名为《出租车司机给我上的MBA课》的网络文章而被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成为时下最受瞩目的热点之一。文中那位的哥也一夜成名,成为全国最有知名度的出租车司机之一。
他的真实姓名叫臧勤,今年42岁,已经开了17年出租车,只有高职的学历。

被微软高管捧红的的哥
发现臧勤的是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的部门经理刘润。

他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在2006年3月14日,上海,他正要从徐家汇赶到虹桥机场。当他刚刚走出大厦,一辆大众出租车就开到了他面前。上车后,刘润还没开口,的哥就猜到他要去的路线不近,这让刘润有些惊讶。令他感到更惊叹的是在去机场的路上,的哥向他讲述了一系列开出租车的“赚钱宝典”,对开出租车的成本核算居然“量化”到了分钟计算,而对乘客的细分也精确到了从外表就能判断是否是最有价值的客户……

“医院门口,一个拿着药的,一个拿着脸盆的,你带哪一个?”面对司机的提问,刘润想了想,说不知道。

“你要带那个拿脸盆的。”的哥这样告诉他。因为,“一般人小病小痛的到医院看一看,拿点药,不一定会去很远的医院。拿着脸盆打车的,那是出院的。从医院出来的人通常会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健康才最重要。那天这个人说:走,去青浦。眼睛都不眨一下。你说他会打车到人民广场,再去坐青浦线吗?绝对不会!”

的哥还告诉他:“千万不能被客户拉了满街跑。而是通过选择停车的地点、时间、客户,主动地决定你要去的地方。”“有人说的哥是靠运气吃饭的职业。我以为不是。你要站在客户的位置上,从客户的角度去思考。”

“所以我说,态度决定一切!”当刘润从的哥口中听到这样一句话时,他感慨道:“我听十几个总裁讲过这句话,第一次听的哥这么说。”的哥还聊到了其他载客窍门、成本核算和工作心态等很多话题,无一不让刘润佩服。

刘润登机后,就迫不及待地记下两人间的谈话内容,并以《出租车司机给我上的MBA课》为题贴到了自己的博客上。

“神奇的哥”现身微软

刘润的这篇帖子在网上迅速流传开来,关于出租车司机的神秘身份也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

记者问臧勤:“刘润写的这篇博客已在网上流传了好多天,但是您一直都没有站出来,不想出名吗?”他回答:“我只想过平淡的生活,不想出名,我只想做一个平凡的司机。我现在的生活很快乐,今后的生活中,我希望做全上海最有文化、最有理念、最快乐的车夫。人一旦出名了,或者做管理了,烦恼、压力也都会加倍袭来。”

“刚找到他的时候,根本就不承认。”臧勤所在的大众新亚出租汽车公司运营分公司经理孟国毅告诉记者,最后他和臧师傅交谈了两个小时,臧师傅才承认这个人就是他。

据孟国毅介绍,他在20日下午接到总公司的指示,要求调查此事,“由于最开始我是根据在强生公司做过8年总教练的经历来进行排查,结果根本没有找到”。21日上午,一位业务主管突然想到,前两天接到一位刘先生的电话,位于徐家汇,希望公司能够提供某车牌号驾驶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并称有点私事想和这位师傅联系。

“我当时就觉得说不定这个刘先生要找的人就是他。”于是,他立即去查臧勤的营收额,平均每月1.6万元左右,扣除各项支出,月收入差不多8000元。随即,孟国毅致电臧勤求证,没想到臧师傅无论如何也不肯承认。

没过几天,臧勤接受了以刘润个人名义发出的邀请,前往微软公司为刘润所在部门的员工们上了一堂生动的“MBA”课。

“这是我唯一接受的一次上课邀请,主要因为和刘润谈得很投机,并被他的诚意所感动。”臧勤表示,他也很欣赏刘润,“我们现在已经成为朋友。”

臧勤说,他被邀请讲课并不是第一次,之前也有电脑公司、集装箱公司等邀请过他,还有人叫他跳槽,但是都被他拒绝了,“我只愿意做一个快乐的车夫,快乐最重要。”

臧勤强调说:“我是以个人名义接受刘润的个人邀请去微软的,并不想让公司知道,身边的同事也都不知道。那天经理找到我,本来不想承认,但后来就只能承认。后来公司又把我叫过来接受采访,不得不露面了。”

“神奇的哥”的生意经

从1989年就开始跑出租,至今已经有17个年头了。17年的运营经历,臧勤培养了自己的“回头客”,即拥有了自己的长期客户,其中包括外籍人士,他们经常包租臧勤的车,给臧勤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驾驶员挑选乘客,乘客也在挑选你。你服务年数长,服务水平高,自然就有回头客。”大众公司某负责人从旁观者的角度分析了臧勤的出色业绩。

“信息就是效益。”臧勤称自己平时十分注意收听电台广播,吸纳各种新闻信息,特别留心市内举办的商业交易会或旅游、文化活动,有用的新闻资讯引领了自己生意方向,获益势在必得。

一位上海强生公司的的哥说,他不认为这个行业中有什么秘诀,基本的判断大家都会,“早上我在邯郸路‘别’掉一辆差头(出租车),抢到一个手提拉杆箱的乘客,心想总算拉到一差好生活,没想到对方说:‘去五角场那个到浦东机场的机场四线’——你说好生活坏生活容易判断吗?”

可是臧勤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他用方向和位置控制自己的客源,每天开了多少里程、拉了多少IC卡、加了多少液化气,他一一记在本子上,“每到月底自己算一算账,做多少就清楚了,每个月基本都在16000元左右”。

按刘润的说法,他不像是在开车,更像是在经营一项事业,主业是“快乐司机”,同时担任成本核算师、统计员、会计师、风险评估师,身兼数角而游刃有余。

臧勤:我不拒载

和刘润的高调赞美相比,一些网友却唱起了反调。虽然不少网民对这位精明司机的理论表示赞同,纷纷对的哥“用头脑赚钱”的做法表示赞赏,但也有人提出质疑,在网上掀起一场讨论职业“经济价值”的“公案”。

网友小六认为:“这个出租车司机的MBA课上得非常精彩,可他忽视了其中一点,那就是人心。”

在臧勤的众多故事中有这么一个小插曲:“那天人民广场,三个人在前面招手。一个年轻女子,拿着小包,刚买完东西。还有一对青年男女,一看就是逛街的。第三个是个里面穿绒衬衫、外面羽绒服的男子,拿着笔记本包。我看一个人只要3秒钟。我毫不犹豫地停在这个男子面前。这个男的上车后说:延安高架、南北高架……还没说完后面就忍不住问,为什么你毫不犹豫地开到我面前?前面还有两个人,他们要是想上车,我也不好意思和他们抢。我回答说,中午的时候,还有十几分钟就1点了。那个女孩子是中午溜出来买东西的,估计公司很近;那对男女是游客,没拿什么东西,不会去很远;你是出去办事的,拿着笔记本包,一看就是公务。而且这个时候出去,估计应该不会近。那个男的就说,你说对了,去宝山。”

网友小六据此认为,从商业诚信的角度分析这个故事无可挑剔,但是从道德观念出发还是有一些遗憾。“三个人在前面招手”,我究竟应该拉谁走?没有规则对此作过限制,这是由司机选择的。臧勤选择动机是从商业利益出发,而不是从道德层面进行思考,这就是故事中的一点遗憾。

“从道德层面说,他应该选择最需要乘车的乘客,尽管这位去宝山的客人也许就是急需要乘车的乘客,但臧勤的分析角度和理念是从商业利益出发,如果另外两位比这位客人更需要首先乘车,那么从道德层面分析臧勤的做法就并不可取了。”

当记者带着网友的质疑采访时,臧勤的同事却给我们讲了这样两件事:3月20日上午,臧勤在长寿路西康路见一名30岁左右的女青年披头散发地在路边招手,便停下让她上了车。“请师傅帮忙带我到派出所报案。”当得知这位女青年被人奸污,臧勤立即驱车一路寻找派出所。车行至长寿路武宁路口时,臧勤发现正好有两名警察在路边执勤,便马上让女青年下车去求助。当心存感激的女青年要掏钱付车费时,臧勤连连摆手:“不必了,我有义务帮助你。”

去年中秋节,一名女青年将一个背包遗忘在一辆公交车上。当她发觉后拦下了臧勤的车,要他以最快速度追上那辆公交车。臧勤一路追赶到南浦大桥公交枢纽站,让女青年赶快寻找失物,车费分文未取便开车离去。事后女青年根据记忆中的车牌号,辗转将15元车费寄到公司,同事们这才知道臧勤做了一件好事。

面对“挑客说”的质疑,臧勤说,对乘客的短、长途去向有比较准确的判断力,经常能够在生意低谷时段接到“长途客”。不过臧勤从来也没有拒绝过小生意。他向记者表示:“我做生意的原则是大生意要做,10元起步的小生意也不放过。”

炒作还是抄袭?

记者就此事件采访著名经济学家徐光翔教授时,徐教授说:“我十分钦佩臧师傅的专业素养,然而,不排除这是微软做的一次事件营销。”


他说:“事件营销已经被公认为是一种有效、可信程度高、低成本的传播手段,‘超级女声’就是蒙牛和中国乳业的一个事件营销的成功范例,出租车司机到微软讲课这件事从产生的社会效应来看,与超女事件如出一辙。”

11
发表于 2006-8-24 16:28:14 | 只看该作者

心态很重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身边的每一件事,那么再难的事,都能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法。

10
发表于 2006-8-23 20:24:13 | 只看该作者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在一件小事情上也做到最好。

9
发表于 2006-8-23 13:27:1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看过两次,真的很不错,我只记得姐姐 的一句话,做什么都得找到方法,佩服中
8
发表于 2006-8-23 11:10:26 | 只看该作者
相当经典!学习中..........
7
发表于 2006-8-23 09:51:19 | 只看该作者

车能开成这样,做什么事不能成功??

手头的事都做不好,做什么事能成功??

生活为有心人而准备,停止抱怨,用心去做!!!

6
发表于 2006-8-22 20:17:27 | 只看该作者
生活中的太多细小事情,我们都没能真正地思考过,从上面,留给自己的不仅仅是震惊啊!
5
发表于 2006-8-22 18:44:38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6-8-22 16:14:0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微软中国区一职业经理人刘润的博客文章(博客——靠近我),是他的亲身经历,故事的主人翁是上海大众出租的臧勤师傅,后来到微软上海公司讲过课,也应邀到上海的《财富人生》电视节目录制过一期节目。

臧勤的故事确实曾在社会上引起很多的讨论,也使得刘润的博客在短时间内达到大概九万多人次,是个现实版的“事件营销”案例,大家可以上网搜索看看。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