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佛学交流] 西游论心

[复制链接] 17
回复
304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2-18 16:1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西游记是一本名著,读者甚众,却少有人从修学禅意的角度加以研读,因机缘巧合,见到一本好书,将西游记中西行路上遇到的72关磨难,巧解做禅修中明心见性,克服心魔的72个阶段。如此水煮西游记,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既富有趣味,又直指心性。全书共分72章节,与西游记原著一一对应,每章从解读西游记原著标题入手,暗合心性,读来感触颇深,不敢私藏,故与佛学交流板块的道友共享。

一、石猴出世    西游记是一部好书,古来多有评论,享有非常崇高的声誉。古今中外,研究西游记者大有人在,只是大多都是在世俗层次上去探讨,很少有人从宗教的角度,深入地研究它。
   
其实,西游记的写作宗旨,它的主题思想,本来就是描述佛法的理论和实践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西游记这部书在宗教方面的价值就非常之高,简直无法估量,很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啊。
    
    
有一个成语叫心猿意马,是说心好动,一点也不安分,就象猴子一样。你看孙猴子多好动,一刻也不得安宁。我们的心也是这样,从来也没有安静过。吴承恩把它应用到西游记里,用猴子来象征心,运用艺术的手法,生动的故事情节,把猴子的出世,修行,炼魔,成道,写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吴承恩可真是够伟大了。
  
  
 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这个标题有点巧妙,一般的人是看不懂的。什么灵根啊,源流啊,还有心性,大道之类的,真是莫明其妙。其实,吴承恩并不只是为写故事而写故事,他的故事里,是有深刻涵义的。灵,是指心灵,根,是指根本,灵根,就是心的根本,就是本来的心。源就是本源,源头;流,就是从源头流出的万物。佛教认为: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为万物之源。无心,万物之是否存在,都不能被认识;心生了,才有认识事物之心,这个认识本来就由心所生。因此,这个标题暗含有的出生的意义。而这一回,是写石猴出世的。由此可知,吴承恩写石猴出世,实际上就是写心的生起。心性就是石猴,大道是由心生出来的,心之所以会生起大道,就是由于修持的缘故,修心养性就是大道,就是正道。这就是这回标题的含义。
  
    
现在,我们来看看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吧。
    石猴是出生在一个称为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的花果山上。在这里,十洲和三岛都是指空间,是一个无穷大的空间。十州,是十方的意思,东南西北加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共八方,再加上方和下方,就是十方;三岛指三维,即上下,左右,前后。祖脉是源头,来龙也是源头。那麽,十洲三岛的源头是什么?也就是说,宇宙的来源是什么?佛教认为,宇宙的源头在心里,境由心生,还由心灭,因此宇宙的生灭是随着心的生灭而生灭的。花果山有点类似圣经的伊甸园,一个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地方。石猴的出生地就是在宇宙的源头--心地里。在心地里,有个快乐的地方,就是花果山。这里有一块仙石,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围圆,象征周天365度,二十四节气。这块仙石也是时空的代表--周天是空间,二十四节气是时间。石猴就是从这块仙石里爆裂出来的。他出世了,来到这个有空间又有时间的地方了,这里充满着快乐--其实,这个娑婆世界(佛教把我们这个具有对立统一规律的世界叫娑婆世界)虽然有快乐,但也有痛苦。快乐是短暂的,而痛苦才是永恒的。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这是众所周知的哲学观点。因此,有对就有错,有是就有非,整个世界处于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中。石猴就是在这样一个二元世界里出世了。然而,吴承恩的意思绝对不止这些,他要描述的,也不仅只是二元世界里的事物。按照佛教的观点,我们这个对立统一的世界,充满了矛盾和痛苦,因此叫做娑婆世界,要想解脱,就只有舍去对这个世界的执求,回复到心念未生时的一元世界里,即所谓的返本归根。石猴未生时,并没有西游之记,作为宇宙的源头里,是一片清净的,那里不会有苦乐,是非之类的矛盾存在。一元世界,就是万事万物的原本状态,在这里,万物各归其根,处于圆融的祥和之中。石猴的出世,就是从一元世界来到二元世界,从没有是非的清净地来到有是非有对立,有物质也有精神的世界里。
  
  
 禅宗,是中国特有的佛教宗派,它的参修特点就是究心明心,见性成佛,提出自性本净,无染无杂,能见此性,自成佛果。禅宗要探究的,就是石猴未生前,阴阳(矛盾)未分时的心,这个心无形无相,但是,一切心念,没有它就生不起来。这个心就叫本心,一切都从这里生起,这就是石猴要从宇宙的源头出世的原由了。
    
   姑且不论修佛参禅者,为求解脱,彻底否定二元世界,舍弃一切欲念,复归到本来状态后的那种超脱的,没有烦恼和痛苦的快乐,是何等的崇高和尊贵。就是我们人间的凡夫俗子,如果能够知道自己原本就有一个清净的心,而这个清净心正是我们原本的自己,从而守初衷,保持住自我本色,也就能够给自己所处的环境增添许多的快乐与祥和,减少许多的烦恼与纷争。其实,清净心人人本有,不从外来。只是人出生后,在有选择地接受了社会的一些思想观点,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后,就开始用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并把具有这种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看成了真正的自己,才忘失了自己的本来――清净心。石猴的出世,正是这样,接下去,他的烦恼就很快生起来了。
    人本来是一样的,原本就没有区别,都是在出生之后,受到社会的影响,受到人类某一世界观的操纵,因而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这才产生了人与人之间差别。应当说,人世间的事业与成就,是由自己的人生观造就的,而人生的痛苦和烦恼,也是由自己的人生观造就的。如果认识到自己的清净心是圆满的,而世界观和人生观并非自己的全部,是具有片面性的,由清净心生长出来的,那麽,我们就能正确认识自己了。有了这种认识,就能抛舍自己的主观追求,顺应客观规律而体验人生,人生就会变得很美,很有意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3 13:12:09编辑过]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23:51:40 | 只看该作者
顶上来,让更多人看下
17
发表于 2009-2-21 09:23:0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16
发表于 2009-2-19 22:29:38 | 只看该作者
我有这本书,呵呵。狮山居士写的。真好
toy
15
发表于 2009-2-19 19:31:4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谢谢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01:14:20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有没有喜欢这本书的朋友?
13
发表于 2007-11-14 16:58:59 | 只看该作者
[em49]
非常感谢,我是因为这个帖子而上“西游论心”网站看了全文,非常好。
悟道容易修道难!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 13:25:17 | 只看该作者
后记

作者:狮山居士   来源:西游记研究   时间:2005-11-30 0:18:40   点击:1943

 
    学生时代很喜欢读书,尤其是文学作品,古今中外的,只要是书,一拿到手就一口气读完。从学校出来后,参加了工作,做了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转眼就干了二十年。二十年来,除了工作,就是喝酒、赌牌,浑浑噩噩地打发着时光,再也无心看书了。
    1997年初,我遇上了一位从开封来的师父。他的俗名叫徐保安,法号了道。这是我接触佛教的开始。在此之前,我是不信神佛的,我认为宗教是迷信,不是科学的。和他初次接触,就和他大大地辩论了一场,结果可想而知,是我输了,而且输得心服口服。
    和了道师父的相遇,激发了我对佛学的好奇心,从此我开始看了一些佛书佛经,并涉猎到儒家和道家的一些经典著作。近年来,由于受到佛家思想的熏陶,我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精神不再空虚,情绪不再低落,生活则渐渐地变的安宁和祥和。我彻底地从纸醉金迷、浑浑噩噩中解脱出来了,这使我产生了感恩之情怀。我真想把我的感受写出来,也让那些与我有着同样遭遇而又希望解脱的人能够从佛法中得到安祥!
    一个偶然的机会,促成了我写作《西游论心》。当我从书店买回一套“中国古代四大奇书”,随手拿出一本《西游记》,翻开目录,随意浏览了一会,就突然被那些稀奇古怪的标题吸引住了。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这样的标题从表面上看来,似乎与书中的情节很难联系得上。石猴出世嘛,跟灵根、源流、心性、大道,有什么关系?第 二 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美猴王拜师、降魔,悟出了菩提妙理。菩提妙理是什么?就是悟空!至于归本、元神,什么意思?还有如:“心猿归正,六贼无踪”、“鹰愁涧意马收缰”,这心猿、意马、六贼指什么?很明显的,心猿就是悟空,意马就是白龙马,而六贼是佛教术语,指色、声、香、味、触、法。唐僧到了西天,就是“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这些标题都深含了禅机妙理,如果没有接触过佛教的人,谁能够把书中的故事情节与标题联系上来。搞不清楚,就只好把《西游记》当作一本神话小说来读,甚而至于把《西游记》当作童话,认为吴承恩是写给小孩子看的哩!《西游记》开头有一首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吴承恩把他写作《西游记》的主旨隐藏在里面了。他自己就是把“西游释厄传”看成是“造化会元功”的。
    发现了吴承恩的写作主旨,这使我很兴奋,我开始参究《西游记》!我深入到《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中去,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从《西游记》里悟出了一点味道。这期间,我经常在和朋友聊天时,谈一点自己从《西游记》里面得到的一些感悟。朋友中的张益民先生和梁水良先生都非常感兴趣,要我把它写出来。我自感文字功底太差,信心不足,只是在他们的一再鼓励之下,终于拿起笔来。动起笔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一鼓作气写下了这七十二篇读后感。这些读后感陆陆续续地在当地的报纸《汕尾日报》上发表了,也在当地的文艺界和佛教界引起一定的反响。当然也引起一些评论,评论中有是有非,我不太在意,我只是想把吴承恩的本意揭示出来而已。
    《西游记》里的五个重点人物,就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白龙马,各有其特殊的含义。唐僧,唐朝的僧人,是金禅子转世。金禅子在唐朝出世,意味着禅的兴起。中国佛教,尤其是禅,确实是到了唐朝才大大的兴盛起来的。禅即是佛法,故唐僧又叫三藏。孙悟空代表心,是指本心。本心能够化生万千种心,所以孙悟空能千变万化。猪八戒又叫悟能,即指本能;沙和尚是本性,因此又叫悟净;而白龙马则是本意。整部《西游记》所要表述的,就是一条求真务本之道,所以叫“造化会元功”,元就是本嘛!会元就是返本归真。所有的佛菩萨、神仙和妖魔鬼怪都是指私心杂念,私心杂念会危害人心,会障碍人的道行,所以就要一一加以破除之。因此,《西游记》其实就是描写一个修行人的心路历程。《西游论心》所要阐明的就是这样的一个观点,目的就是“悟西游记之真心,解吴承恩之本意”。
    说到禅和佛,在世俗中,人们是有着很多误解的。宗教被看成迷信,这就是最典型的一种。佛教讲“空”,认为五蕴皆空、缘起性空,这就被看成是一种消极的。然而,按佛教的观点,则认为佛教不是迷信而是智信、不是消极而是积极、不是逃避现实而是直面人生。
    佛教不是迷信,佛教的义理就不是要人去信什么。佛教认为五蕴皆空,不管精神抑或物质,都是一种假象,是一种骗得人团团转的“梦幻泡影”。基于这样的认识,才建立“即心是佛”的佛教方法论。由于即心就是佛,就不必向外寻求,只要反省自照,认识自我、体会自我、从而达到实现自我,完成自我觉醒、自我圆满的人生过程,才是人生实践的正确途径,这个途径就叫“道”。一个修行人,当他完成了自我觉醒之后,就会发现自己就是“独尊”、就是圣人,跟天地自然、跟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无关,从而解脱出来,获得自我圆满。
    佛教也不消极,佛教不提倡修行人回避什么。虽然有戒律,即如团体有纪律一样,是为维护僧团的纯洁和形象而设的,同时也为修行人止恶扬善指明了方向,修行就含有修正自己的行为之意。大乘佛教修六度,六度即六波罗蜜也。旧称波罗蜜,译言度。新称波罗蜜多,译言到彼岸。度为度生死苦海之义,到彼岸为到涅槃岸之义,其意一也。波罗蜜之行法有六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也就是说,解脱的方法有六种,而精进就是其中之一。精进就是不懈地努力,修行人就是要在一切的人生实践中作不懈的努力,才能解脱生死苦海。普通人为了生存而拼搏就认为是积极的,修行人不仅要在人生实践中积极向善,还要打破天地自然的约束,参透宇宙人生的真相,这种精神岂能说是消极的!《西游记》的孙悟空,就是战天斗地的,他成了佛,就叫斗战胜佛,这消极吗?
    禅理,是万事万物的原理,因此,读《西游记》的人,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能看出一些道理来,都能获益。《西游记》之成为经典名著,自有其过人之处。我是以禅的角度研读《西游记》的,这七十二篇读后感,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如果把《西游记》比作大海,则我的心得就只是海里的一滴水,因之自有其不足之处;而且,我不是个出家人,是个俗人,对禅的领悟和修为也还不够深刻,还望读者和有识之士多提出宝贵意见、批评指正是盼!

 
    学生时代很喜欢读书,尤其是文学作品,古今中外的,只要是书,一拿到手就一口气读完。从学校出来后,参加了工作,做了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转眼就干了二十年。二十年来,除了工作,就是喝酒、赌牌,浑浑噩噩地打发着时光,再也无心看书了。
    1997年初,我遇上了一位从开封来的师父。他的俗名叫徐保安,法号了道。这是我接触佛教的开始。在此之前,我是不信神佛的,我认为宗教是迷信,不是科学的。和他初次接触,就和他大大地辩论了一场,结果可想而知,是我输了,而且输得心服口服。
    和了道师父的相遇,激发了我对佛学的好奇心,从此我开始看了一些佛书佛经,并涉猎到儒家和道家的一些经典著作。近年来,由于受到佛家思想的熏陶,我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精神不再空虚,情绪不再低落,生活则渐渐地变的安宁和祥和。我彻底地从纸醉金迷、浑浑噩噩中解脱出来了,这使我产生了感恩之情怀。我真想把我的感受写出来,也让那些与我有着同样遭遇而又希望解脱的人能够从佛法中得到安祥!
    一个偶然的机会,促成了我写作《西游论心》。当我从书店买回一套“中国古代四大奇书”,随手拿出一本《西游记》,翻开目录,随意浏览了一会,就突然被那些稀奇古怪的标题吸引住了。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这样的标题从表面上看来,似乎与书中的情节很难联系得上。石猴出世嘛,跟灵根、源流、心性、大道,有什么关系?第 二 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美猴王拜师、降魔,悟出了菩提妙理。菩提妙理是什么?就是悟空!至于归本、元神,什么意思?还有如:“心猿归正,六贼无踪”、“鹰愁涧意马收缰”,这心猿、意马、六贼指什么?很明显的,心猿就是悟空,意马就是白龙马,而六贼是佛教术语,指色、声、香、味、触、法。唐僧到了西天,就是“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这些标题都深含了禅机妙理,如果没有接触过佛教的人,谁能够把书中的故事情节与标题联系上来。搞不清楚,就只好把《西游记》当作一本神话小说来读,甚而至于把《西游记》当作童话,认为吴承恩是写给小孩子看的哩!《西游记》开头有一首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吴承恩把他写作《西游记》的主旨隐藏在里面了。他自己就是把“西游释厄传”看成是“造化会元功”的。
    发现了吴承恩的写作主旨,这使我很兴奋,我开始参究《西游记》!我深入到《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中去,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从《西游记》里悟出了一点味道。这期间,我经常在和朋友聊天时,谈一点自己从《西游记》里面得到的一些感悟。朋友中的张益民先生和梁水良先生都非常感兴趣,要我把它写出来。我自感文字功底太差,信心不足,只是在他们的一再鼓励之下,终于拿起笔来。动起笔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一鼓作气写下了这七十二篇读后感。这些读后感陆陆续续地在当地的报纸《汕尾日报》上发表了,也在当地的文艺界和佛教界引起一定的反响。当然也引起一些评论,评论中有是有非,我不太在意,我只是想把吴承恩的本意揭示出来而已。
    《西游记》里的五个重点人物,就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白龙马,各有其特殊的含义。唐僧,唐朝的僧人,是金禅子转世。金禅子在唐朝出世,意味着禅的兴起。中国佛教,尤其是禅,确实是到了唐朝才大大的兴盛起来的。禅即是佛法,故唐僧又叫三藏。孙悟空代表心,是指本心。本心能够化生万千种心,所以孙悟空能千变万化。猪八戒又叫悟能,即指本能;沙和尚是本性,因此又叫悟净;而白龙马则是本意。整部《西游记》所要表述的,就是一条求真务本之道,所以叫“造化会元功”,元就是本嘛!会元就是返本归真。所有的佛菩萨、神仙和妖魔鬼怪都是指私心杂念,私心杂念会危害人心,会障碍人的道行,所以就要一一加以破除之。因此,《西游记》其实就是描写一个修行人的心路历程。《西游论心》所要阐明的就是这样的一个观点,目的就是“悟西游记之真心,解吴承恩之本意”。
    说到禅和佛,在世俗中,人们是有着很多误解的。宗教被看成迷信,这就是最典型的一种。佛教讲“空”,认为五蕴皆空、缘起性空,这就被看成是一种消极的。然而,按佛教的观点,则认为佛教不是迷信而是智信、不是消极而是积极、不是逃避现实而是直面人生。
    佛教不是迷信,佛教的义理就不是要人去信什么。佛教认为五蕴皆空,不管精神抑或物质,都是一种假象,是一种骗得人团团转的“梦幻泡影”。基于这样的认识,才建立“即心是佛”的佛教方法论。由于即心就是佛,就不必向外寻求,只要反省自照,认识自我、体会自我、从而达到实现自我,完成自我觉醒、自我圆满的人生过程,才是人生实践的正确途径,这个途径就叫“道”。一个修行人,当他完成了自我觉醒之后,就会发现自己就是“独尊”、就是圣人,跟天地自然、跟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无关,从而解脱出来,获得自我圆满。
    佛教也不消极,佛教不提倡修行人回避什么。虽然有戒律,即如团体有纪律一样,是为维护僧团的纯洁和形象而设的,同时也为修行人止恶扬善指明了方向,修行就含有修正自己的行为之意。大乘佛教修六度,六度即六波罗蜜也。旧称波罗蜜,译言度。新称波罗蜜多,译言到彼岸。度为度生死苦海之义,到彼岸为到涅槃岸之义,其意一也。波罗蜜之行法有六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也就是说,解脱的方法有六种,而精进就是其中之一。精进就是不懈地努力,修行人就是要在一切的人生实践中作不懈的努力,才能解脱生死苦海。普通人为了生存而拼搏就认为是积极的,修行人不仅要在人生实践中积极向善,还要打破天地自然的约束,参透宇宙人生的真相,这种精神岂能说是消极的!《西游记》的孙悟空,就是战天斗地的,他成了佛,就叫斗战胜佛,这消极吗?
    禅理,是万事万物的原理,因此,读《西游记》的人,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能看出一些道理来,都能获益。《西游记》之成为经典名著,自有其过人之处。我是以禅的角度研读《西游记》的,这七十二篇读后感,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如果把《西游记》比作大海,则我的心得就只是海里的一滴水,因之自有其不足之处;而且,我不是个出家人,是个俗人,对禅的领悟和修为也还不够深刻,还望读者和有识之士多提出宝贵意见、批评指正是盼!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 12:50:04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已经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http://dassjs.com/A_List.asp?SID=19阅读全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3 13:17:39编辑过]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2-18 16:28:29 | 只看该作者

十、唐僧定心 唐僧悟空,六贼无踪。六贼不能染心,心中自有一片空明,这往往会让唐僧误认为是真境。这种空明自然是一种很好的感受,往往会叫人流连忘返。我们可不要上当,心中空明虽然是一种好现象,但不是我们的目的,千万不要给蒙蔽住啊。从某种意义上说,空明的现象,依然是由于六贼的习染造成的。悟空打死六贼,自然会连同空明一起给予扫除。这就使得唐僧不高兴了。一个刚刚启悟的人,往往不能很好的保任自心,经常会反反复复的,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所谓一朝入草去,便把头拽来,开悟之后,还要看好这个心,不要又亡失掉了,这就是牧牛 行者打死了六个毛贼,为唐僧的西行扫除了障碍。可一种障碍去除了,新的障碍又产生了。唐僧怪怨悟空打死了六贼,手段太残忍,做不得和尚:我这出家人,宁死决不敢行凶。我就死,也只是一身,你却杀了他六人,如何理说?此事若告到官,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说不过去。  原来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气。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呼的一声,回东而去。 气乃是七情之一,真空之中,绝对不会有七情六欲,七情生起,真心自然隐退。   唐僧认为只要把六贼赶走就行,不必斩尽杀绝。实际上就是俗念未除,贪图享乐。这就是情与理的矛盾。理上,没有六贼,情中却又绵绵不绝,与六贼难舍难分。尤其是悟空之后,空明的境界的出现,更是叫唐僧流连忘返,这势必成为唐僧继续西行的又一重障碍。心中有了障碍,这个心就不是,于是作为本空之真心的悟空,只好让位与空明,自己呼的一声回东而去,来到东洋大海的龙宫,向龙王叨杯茶喝。龙宫就是水府,暗指肾脏,乃是情欲的发源地。人的本性真心,总是暗藏在这里。你看这个字,就暗藏一个在里头。   有了障碍,就必须克服,才能继续前进。但悟空已走,如何降服魔障?唐僧此时无限伤心,前途茫茫,如何是好?好不容易才见到自心,只因一点怨气,一点贪心,就又不见了,这猴子就是受不得气的啊。他想起了观音菩萨,慈悲心显发。观音菩萨是慈悲心,人在苦难之中,如果诚心忆念观音菩萨,就会显发慈悲心――这是一种大慈悲三昧定境,是心住于慈悲的境地时发出的。慈悲心力量很大,能度人也能度己。悟空走了,唐僧心里自然一片迷茫,当然就会想起观音菩萨了。唐僧得悟大乘法门,是观音菩萨的启示,也就是慈悲心的启示。我们提倡颂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就是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当我们真的生起了慈悲心时,一切困难都能克服。   这时,唐僧遇到一个年高老母,给了唐僧两件法宝,一件棉布直裰,一顶嵌金花帽。并对三藏说:东方不远,就是我家,想必往我家去了。我那里还有一篇咒儿,唤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紧箍儿咒。你可暗暗念熟,牢记心头,再莫泄漏一人知道。我去赶上他,叫他还来跟你,你却将此衣帽与他穿戴。他若不听使唤,你就默念此咒,他再不敢行凶,也再不敢去了。  唐僧虽然明心,但他的觉悟心还没有真正定下来,时常都会恍惚,须要长期的历练,才能最后纯熟和巩固,因此须要定心真言。观音菩萨传给唐僧的定心真言,或叫紧箍儿咒,就是嗡摩尼摩尼摩啊摩尼耶所哈。我们没有觉悟自心的人,只要持续不断的颂念嗡摩尼摩尼摩啊摩尼耶所哈,就能开发慈悲心,获得慈悲力,从而也能定心,甚至能开悟见性。已明心的人,颂念嗡摩尼摩尼摩啊摩尼耶所哈,就能定心。嗡摩尼摩尼摩啊摩尼耶所哈就是定心真言,它能够使我们的心逐渐清净,乃至觉悟本空之真性,见到自己的本心。   悟空是心,定心就是把这个悟空安定下来。思想杂念,七情六欲,都会破坏这种安定。悟空本来就是定的,无须安定它。它的不定,都是我们的妄心,我们的思想杂念覆盖了它,才使我们无法见到它啊。由于无始以来的习染,唐僧不能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安好自己的心。我们参禅修佛的人,未悟之前,都是在盲修瞎炼。佛有四万八千法门,门门都能度人,但如果我们尚未开悟,则不管修哪个法,都只能算是前行,不能说是真修。悟后起修,才是真的修行。因此唐僧明心之后,依然要经过许多艰难曲折,斩妖除魔,才能成佛,并不是一悟就万事大吉,一了百了的。所谓一悟即至佛地,也只是到了佛地而已,领悟了人生宇宙的真理,明白了是非真假,但要把这种心真正安定下来,还是须要做一番工夫才行。 观音菩萨传定心真言给唐僧,实则是唐僧运用慈悲心来保任自己的本性真心。唐僧的慈悲心生起,悟空境界又恢复了。于是,唐僧把嵌金花帽给悟空带上,把紧箍儿咒默默地念了起来。就这样,悟空再也不敢离开了,只好死心塌地跟定唐僧。 慈悲心人人本有,只是不会运用而已。它是由观照自心,觉悟众生平等以及人人本俱如来佛性而从自性生起的智慧心。因此,我们如果觉悟了,明心见性了,我们自然就会生起普度众生的大慈悲心。观自在菩萨并不单指观音菩萨,只要能够观照自心,觉悟空性,从而生起大慈悲心的人,都是观自在菩萨。因此我们在读心经时,应当打破一切框框,真正从自心去领悟,才能懂得心经的真义。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