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佛学交流] 西游论心

[复制链接] 17
回复
303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2-18 16:1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西游记是一本名著,读者甚众,却少有人从修学禅意的角度加以研读,因机缘巧合,见到一本好书,将西游记中西行路上遇到的72关磨难,巧解做禅修中明心见性,克服心魔的72个阶段。如此水煮西游记,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既富有趣味,又直指心性。全书共分72章节,与西游记原著一一对应,每章从解读西游记原著标题入手,暗合心性,读来感触颇深,不敢私藏,故与佛学交流板块的道友共享。

一、石猴出世    西游记是一部好书,古来多有评论,享有非常崇高的声誉。古今中外,研究西游记者大有人在,只是大多都是在世俗层次上去探讨,很少有人从宗教的角度,深入地研究它。
   
其实,西游记的写作宗旨,它的主题思想,本来就是描述佛法的理论和实践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西游记这部书在宗教方面的价值就非常之高,简直无法估量,很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啊。
    
    
有一个成语叫心猿意马,是说心好动,一点也不安分,就象猴子一样。你看孙猴子多好动,一刻也不得安宁。我们的心也是这样,从来也没有安静过。吴承恩把它应用到西游记里,用猴子来象征心,运用艺术的手法,生动的故事情节,把猴子的出世,修行,炼魔,成道,写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吴承恩可真是够伟大了。
  
  
 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这个标题有点巧妙,一般的人是看不懂的。什么灵根啊,源流啊,还有心性,大道之类的,真是莫明其妙。其实,吴承恩并不只是为写故事而写故事,他的故事里,是有深刻涵义的。灵,是指心灵,根,是指根本,灵根,就是心的根本,就是本来的心。源就是本源,源头;流,就是从源头流出的万物。佛教认为: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为万物之源。无心,万物之是否存在,都不能被认识;心生了,才有认识事物之心,这个认识本来就由心所生。因此,这个标题暗含有的出生的意义。而这一回,是写石猴出世的。由此可知,吴承恩写石猴出世,实际上就是写心的生起。心性就是石猴,大道是由心生出来的,心之所以会生起大道,就是由于修持的缘故,修心养性就是大道,就是正道。这就是这回标题的含义。
  
    
现在,我们来看看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吧。
    石猴是出生在一个称为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的花果山上。在这里,十洲和三岛都是指空间,是一个无穷大的空间。十州,是十方的意思,东南西北加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共八方,再加上方和下方,就是十方;三岛指三维,即上下,左右,前后。祖脉是源头,来龙也是源头。那麽,十洲三岛的源头是什么?也就是说,宇宙的来源是什么?佛教认为,宇宙的源头在心里,境由心生,还由心灭,因此宇宙的生灭是随着心的生灭而生灭的。花果山有点类似圣经的伊甸园,一个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地方。石猴的出生地就是在宇宙的源头--心地里。在心地里,有个快乐的地方,就是花果山。这里有一块仙石,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围圆,象征周天365度,二十四节气。这块仙石也是时空的代表--周天是空间,二十四节气是时间。石猴就是从这块仙石里爆裂出来的。他出世了,来到这个有空间又有时间的地方了,这里充满着快乐--其实,这个娑婆世界(佛教把我们这个具有对立统一规律的世界叫娑婆世界)虽然有快乐,但也有痛苦。快乐是短暂的,而痛苦才是永恒的。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这是众所周知的哲学观点。因此,有对就有错,有是就有非,整个世界处于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中。石猴就是在这样一个二元世界里出世了。然而,吴承恩的意思绝对不止这些,他要描述的,也不仅只是二元世界里的事物。按照佛教的观点,我们这个对立统一的世界,充满了矛盾和痛苦,因此叫做娑婆世界,要想解脱,就只有舍去对这个世界的执求,回复到心念未生时的一元世界里,即所谓的返本归根。石猴未生时,并没有西游之记,作为宇宙的源头里,是一片清净的,那里不会有苦乐,是非之类的矛盾存在。一元世界,就是万事万物的原本状态,在这里,万物各归其根,处于圆融的祥和之中。石猴的出世,就是从一元世界来到二元世界,从没有是非的清净地来到有是非有对立,有物质也有精神的世界里。
  
  
 禅宗,是中国特有的佛教宗派,它的参修特点就是究心明心,见性成佛,提出自性本净,无染无杂,能见此性,自成佛果。禅宗要探究的,就是石猴未生前,阴阳(矛盾)未分时的心,这个心无形无相,但是,一切心念,没有它就生不起来。这个心就叫本心,一切都从这里生起,这就是石猴要从宇宙的源头出世的原由了。
    
   姑且不论修佛参禅者,为求解脱,彻底否定二元世界,舍弃一切欲念,复归到本来状态后的那种超脱的,没有烦恼和痛苦的快乐,是何等的崇高和尊贵。就是我们人间的凡夫俗子,如果能够知道自己原本就有一个清净的心,而这个清净心正是我们原本的自己,从而守初衷,保持住自我本色,也就能够给自己所处的环境增添许多的快乐与祥和,减少许多的烦恼与纷争。其实,清净心人人本有,不从外来。只是人出生后,在有选择地接受了社会的一些思想观点,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后,就开始用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并把具有这种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看成了真正的自己,才忘失了自己的本来――清净心。石猴的出世,正是这样,接下去,他的烦恼就很快生起来了。
    人本来是一样的,原本就没有区别,都是在出生之后,受到社会的影响,受到人类某一世界观的操纵,因而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这才产生了人与人之间差别。应当说,人世间的事业与成就,是由自己的人生观造就的,而人生的痛苦和烦恼,也是由自己的人生观造就的。如果认识到自己的清净心是圆满的,而世界观和人生观并非自己的全部,是具有片面性的,由清净心生长出来的,那麽,我们就能正确认识自己了。有了这种认识,就能抛舍自己的主观追求,顺应客观规律而体验人生,人生就会变得很美,很有意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3 13:12:09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2-18 16:19:16 | 只看该作者

二、猴王觉醒 石猴出世,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竟然惊动了玉皇大帝。后因服食水食,金光渐息。 心之初生,还只是一心,其它的心都还没有生起,一无杂念。因此,这个心还是光明的,洁净的,可与日月争辉。玉皇大帝是天神之首,代表至善。但,就是最善良的心,也都不能跟毫无杂念的心相比,那可不是仅凭善恶两字所能衡量的。善恶是二元的,有善就有恶,恶是一种坏的杂念,而善又是一种好的杂念。石猴刚出世时,没有杂念,只是纯一的心,所以心光可照天地。后来,要吃要喝的心理产生了,各种欲念随着生起,心念复杂了,后天意识代替了先天自然的、纯净的心,心光随之潜息,也就是非常自然的事了。 石猴与一群猴子寻找水的源头,找到水帘洞来,就在水帘洞定居下来了。水帘洞乃是水的源头,在人体中,水的源头在肾。按易经的说法,心属火,肾属水。心主神,肾主气,气聚则成形。因此,水帘洞暗指人的身体。心为阳神,肾为阴气,神恋气,气迎神,神气相依,从而构成了人的身心。于是,由阴阳二元对立统一的世界也就形成了。石猴来到水帘洞自立为王,可以理解为主宰人的身心的心王,这就成了美猴王。书中有个偈子说得好,表达了吴承恩写作西游记的心意: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谁知道自己,谁能真正明白自己?原本的自己到底是怎么个样子?我想,世人很少有人想过这个问题。历代人人皆属此,是什么意思?人人都是猴子吗?不是。肉体是不是自己?显然不是,否则,尸体就应当是人了。吴承恩正是要表达这个意思,指出人人都是美猴王”――心。这个心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内观不识,却能通过物质的渠道,认识外在一切有形的事物。这个心才是每个人的真正自己。所以,天地所生的众生,实际上只是这个心。它是日月之精,日月代表阴阳,阴阳如果没有它就不能运行,即使会运行也不能被认识;要完成大道,要靠它,修心养性就是心在修养,而不是身,也不是其他东西需要修养;道家修炼的金丹,实际上也是指它,所谓丹心,就是这个意思。正是这个东西,可以称王,也可以成圣。这个心,在西游记里,就由石猴变成了美猴王了。佛教认为,人有四万八千烦恼心,水帘洞里也有四万七千小猴,这四万八千烦恼心的心王就是美猴王。 不管是石猴,还是美猴王,都是这颗心,虽然名称不同,但所指只是一种东西。石猴是独立的,自在的;而美猴王却不能独立,不能自在了,它已有了许多权利,也有了许多负累。虽然如此,体性不变。这正是佛教里面所说的人人本俱的如来佛性。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我们人人本来的心是一样的,是洁净的,是光明的,而只有这颗心才是永恒的,现在的思想意识,一切的烦恼杂念,并不是自己本来就有的,只是随缘生起的,经常变化的,因而把它放下,那么我们就获得了独立自在了。释迦牟尼当时也就是觉悟出这么个道理来,就成了佛(圣者)了。  吴承恩的这首偈子,很象禅宗的直指人心的方法,一下子把人引向人的最根本处,发人深省。 美猴王此时已是太多心了,从它生发出来的,就有四万七千个,此外,还有外来的魔心。心与魔交朋结友,整天游山玩水、饮酒作乐,玩得不也乐乎。只是好景不长,美猴王在一次醉酒之时,体验到了死亡恐惧,想到人之必死,如今的快乐繁华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便禁不住烦恼起来。 吴承恩在这里重点提出死亡,因为作为一个人来说,这是个终极关怀的问题。按照佛教的说法,人的一生始终为八苦所困,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八种烦恼。生苦,我们体验不到;老苦,则很容易想象了,俗语说人不可老,蕃薯不可臭,个中三昧,不难理解;病苦,死苦,人只有面临时,才能有深切体会。爱别离,所谓生离死别,多凄凉;怨憎会,不想见的人,偏要见面,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也是一种苦;求不得,所求不能得到,令人惋惜。而五蕴炽盛之苦,更是时刻纠缠着每一个人。五蕴,指色,受,想,行,识。色是身体,受是感受,想是思想,行是行为,识是认识。这五种苦是每时每刻都有的。八苦中,以死为最。美猴王想到了死,无法摆脱,因而悲从中来。于是,他决定要修行,以期摆脱这些烦恼。 美猴王觉醒了。置身于二元世界中,一切问题都会产生,正象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苦乐循环,永无休止。只有摆脱这个世界,才能恢复自己的本来面目。 要摆脱这个二元世界,是不是要离开这个世界呢?当然不是。佛教没有象其它宗教那样认为死后才能上天堂。释迦牟尼以他的亲身经历,证实了每一个人都可以象他那样,就在这个二元世界里,获得超脱的境界。他在菩提树下悟道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唯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皆得现前。吴承恩在西游记里,运用故事的形式,把这种超脱的境界暗示出来了。美猴王要解脱,只须离开它的四万七千小猴(烦恼心),就能获得自在。而美猴王,他现在是知道了,于是,他决定离开他们,去找回自己。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2-18 16:19:57 | 只看该作者

三、悟空明心 美猴王拜见菩提祖师,且事之为师,从而得悟本来。 菩提祖师住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就是心山心洞。灵台方寸是心,斜月加三星也构成一个心字。心山心洞里居住的,是菩提心,所谓事心为师,正是禅宗的修行方法。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之分,世俗菩提心指发心上求佛果,下化众生,胜义菩提心又叫圆觉清净心,也就是我们的本来无污染的心。 石猴出世时,原本没有污染,至成了美猴王,幻心多了,再交上一些妖魔鬼怪为友,早就忘失了自己的本心。只因恐惧死亡,才离开水帘洞,找到灵台方寸山来。古人认为,水是生命现象的来源,肾是水的源头,因而自古以来,肾一直被看成生命的源头。在西游记里,水帘洞是肾的象征。美猴王离开水帘洞,也就是超越了生命现象的世界,经过千辛万苦,度过了四重大海,才上了岸。真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超越了生命现象的世界,这是一种禅定状态,进入了这种禅定,原先的一切,都成了梦幻泡影,心灵也就清净了,解脱了,因而,他看到了生命的本质。此时容不得他不觉悟。因此,菩提祖师为他安名为孙悟空。孙,小子,象征赤子;悟空,觉悟空性。佛教认为,心性本空,本空之性,才是真性,这跟儒家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是有差别的。善恶之道,是世间道,为人处世,讲究以善为本。但,世间的本原,不是善,当然也不是恶。善恶是相对,究其实性,原本也是不存在的。我们如果如实地看问题,则不能说老虎凶恶,牛羊良善,只就立足于我们自己的利益观点出发,才会认为老虎凶恶,牛羊良善。人对善恶标准的评判,哪个不是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从自己的立场观点出发?而佛教正是要破除这矛盾对立的两面,消除一切固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枷锁,从而达到对事物直接的,如实的认知。这就必须扫除一切思想杂念,清空一切污染,有如赤子之心,纯真得一尘不染。这种空灵的心理状态,才是我们的本空之真性。美猴王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本真,认识到自己本来就不是美猴王,甚至不是石猴,这些都只是假相而已。真正的自己,是不可名状的空性。因而,美猴王又变成了孙悟空。它超越了生命现象的世界,却看到了生命的本质,因而得到了性命(姓名),欢然踊跃,对菩提作礼启谢。 第二回彻悟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原神,就是描述悟空觉悟真理,究心而至于明心的过程。说起来,道理很简单,但真要明心,可也不是那么容易。书中借菩提祖师的口,说出了开悟见性的艰难: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这里的金丹至人,都是指本性真心。道不从外来,本心要由心悟,空口说白话,钻进故纸堆里,都是于事无补的。可叹当今世间,诸多僧众,大多都是遍阅三藏经典,讲经说法头头是道,最后只好依赖一声阿弥陀佛,以了终生,哀哉! 悟空在心山心洞里,修习菩提心,用了七年时间,这只是个象征。开悟只是刹那间的事。易经里有一卦,叫做,中有七日来复,复就是复归,七日是重卦的一个循环。因此,七年是取复卦复归的意思。美猴王觉悟了空性,反本归根,复归本来,就成了孙悟空。于是,他从哪里来,就要再回到哪里去了。书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 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吧。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叫我往哪里去?'祖师道:你从哪里来,便到哪里去就是了。悟空顿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祖师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挫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叫你万劫不得翻身!悟空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 这段对话很重要,告诉我们要自立,而不是依赖他人。悟空知道自己来自水帘洞,反本归根,就要回到水帘洞。他不能也不可能出卖师父,菩提祖师就是自己的本性真心,本来就是一体的,如果出卖自己的本心,就等于把自己与自心分离了,那不是又落入迷途吗?如果真是这样,那就真的是万劫不得翻身了。因此,他说是自家会的。他并没有说慌,菩提心确实是他自己本来具有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经常告诫弟子的,就是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悟此心,直了成佛。离开自立,向外追求,只会迷失方向,永远也找不到真理。至此,悟空就彻底觉悟了菩提妙理了。他驾起筋斗云,径回东胜。筋斗云是翻腾的,以前不识自心,不知道心会翻腾得这么快,一下就是十万八千里。从我们的娑婆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也就是十万八千里啊!他只一翻,就可到达了。现在,他知道了,此岸与彼岸,他只要一翻转,就到了,多奇妙!因而心里的喜乐,是无法形容的。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悟空虽然识心明心,开悟见性了。但并不是诸事了毕,还有诸多无始以来的习性,仍须排除,才能够功德圆满。所谓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即是此意。

4
 楼主| 发表于 2006-2-18 16:21:11 | 只看该作者

四、了生脱死 禅宗讲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即心是佛。因此,佛不是神秘的,他是觉悟了的人,是现实的。并不是成佛以后,具无比神通,能够为所欲为,能够掌管天下,这都是无知之徒朔造出来的把戏,是一种迷信。然而,佛已经不必烦恼,皆因他已见自性,对于相上的事情,已是不执不求。释迦牟尼说过:有求皆苦,无求乃乐。见性之人,定然无求,因而无苦。求生,则有死苦,求富,则有贫苦;无求,则无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等苦。 美猴王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本来面目,获得了自我的觉醒。因此,它开始要做一些工作,也就是把以前因有所求执而迷失的心找回来,恢复原本的状态。 吴承恩在这里运用了一些易经的知识,来说明心的复归。为了说明问题,先须简单介绍一下周易的基本原理。易有两仪,即阴仪(--)和阳仪(-),阴阳两仪的互相交感,构成八卦,即:乾、兑、离、震、巺、坎、艮、坤。八卦两两相重,演化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囊括世界万物,因此又有八卦生万物之说。八卦由三个阴阳爻构成,阴阳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处于一种相互依赖,相互消长的状态之中。这就是周易的最基本的原理,中国道家喜欢运用周易的原理来说明修炼心性的方法和过程,吴承恩在《西游记》里,很多地方也都使用了周易。在这一节里就涉及到四个卦相,即乾,坤,坎,离。乾由三个阳爻(-)组成,象征天,为阳;坤由三个阴爻(--)组成,象征地,为阴;离由内一阴外两阳三爻组成,象征火,为阴中之阳;坎由内一阳外两阴三爻组成,象征水,为阳中之阴。可以看出,乾坤两卦的中爻互相交换,则变成坎离两卦。先天八卦方位是乾居正南而坤居正北,后天八卦则是离居正南而坎居正北。要返后天为先天,就要消除后天意识,即所谓抽坎填离,将坎离两卦的中爻再次交换,从而变回乾坤两卦。 美猴王是后天之心,心属火,乃是离卦。先天之心是乾,纯由阳爻组成,走失了中爻后变为离,先天之心就变成了美猴王。要取回走失的一阳爻,须向正北方的坎卦索取。正北方有个诚为三界坎源山,滋养五行水脏洞,坎源山即是坎卦,水脏洞指肾脏,肾属水,也是坎卦。这里有个混世魔王,被悟空照顶门一下,砍为两段,坎卦的中间砍断后,就变成了坤卦了。而悟空取回了一阳爻(被混世魔王夺走的小猴),离卦就变成了乾卦,后天意识就消除了,美猴王重新变回了纯阳之体。易曰:乾,元亨利贞。元是原始,原本之意;亨是顺利的意思;利是指美好;贞是洁净,纯洁的意思,这就是乾的四德。悟空反本归根,恢复乾元之心体,就俱足这四德了。接着又从水府取回如意金箍棒。水府也是肾脏,坎卦,中间一阳爻就是金箍棒。金箍棒是悟空纯阳之体的应用,是悟空的法宝,因此金箍棒暗示了心法。至此,悟空锻就纯阳之体,已没有一丝阴性物质的污染了。所谓独阳不生,孤阴不长,不生就是了生,无生就不会有死,生死去来,真是一场梦幻啊。既然不生又不灭,就理所当然地到地府消除死籍――连同其它的四万八千小猴一概从地府除名。使正北方的坎卦变回坤卦。乾为天坤为地,乾为阳坤为阴,坤乃是纯阴之体,代表物质,这也是万物离开心意识后的本来状态――涅磐。 惠能大师听五祖弘忍大师讲解《金刚经》,于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种清净自性,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于圣不增,在凡不减,人人俱足。人人都有的一颗先天纯阳之心,只因沉迷物欲,心里塞满了各种事物,才使得自己的清净自性被埋没了,变成阴中之阳的离卦。物质为阴,精神为阳,离卦的意思,就是依附于物质的精神,多可惜啊! 人生在世,免不了会有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烦恼,即使是贵如天子,富比石崇,一样免不了生老病死诸苦。等到了黄河,死心已晚矣!倒不如看开一点,开阔自己的心胸,不要让世间事牵动自己的心,就会少了许多烦恼。如果我们能够参究自心,反省自身,知道自己本来就是这样的,不必向别人学习什么,免得邯郸学步,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不必向别人比较上下,只须努力促使自己的人格向圆满之处进步,自然会有一天取得自己应得的成就。 人对世间事物,能够按照自然规律去圆满它,比如不会要求一株小草长得跟松树一样高大雄伟,也不会抹杀小草的存在价值。人真的是不会蠢的!但对于自己和他人,就会有非常高的期望值,乃至于完全脱离了客观规律,这又表现得相当愚蠢了。 当今世间,能够自我圆满的人实在太少了。多数人是把他们的心思,放在身外的金钱和地位上面,乃至不该是自己的东西,也强行占有,到头来,失去了自己的本性,失去了自我,精神空虚,灵魂堕落,可叹啊! 悟空收回了本来属于自己一部分的心,也就去除污染,心灵空明,心性洁净,恢复了乾元之体。乾为天,心与天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万物运行要靠它。心与天同样清朗,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为悟空成就佛果,典定了扎实的基础。所谓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是说一个人见性明心,了悟世情,就好象智慧之花开了一样,必将结成菩提硕果――佛果。

5
 楼主| 发表于 2006-2-18 16:23:02 | 只看该作者

五、超凡入圣 了生脱死,超凡入圣,都是本性真心的事情,肉身是不可能做到的。一个人,要吃要拉,就必然要睡觉要工作。许多人把超凡入圣的人理解为能知过去未来,能够千变万化,出幽入冥,那是把肉身看成真人而形成的错误认识。 悟空是本性真心,元本不生不灭,元本清净自在,所以不须修正,也不会污染。我们如果能够体认到这个心,也就自然地超凡入圣了。悟空现在需要的,是如何管好自己的意识,突破阴阳的极限――天,这可真要花一番苦功,从他的大闹天宫,就可以看出要摆脱天地自然的限制,是多么不容易。由于他是不生不灭的本性真心,因而不受生死,才能战胜十万天兵,超越天界而跳出了阴阳之外。 书中有一《七律》,这样写道: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是知音。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心猿意马,心是猿猴,意是马。悟空被封为弼马温,真的管得很勤谨,把马养得白白胖胖,驯驯服服的了,再也不会乱跑。其实,悟空就是弼马温,弼马温就是悟空,心和意本来相通,只是相状不同而已。所以说官封弼马是知音。悟空管马,是指管好自己的意识,而不让它追境逐物。心意安定了,自然进入圣境,超凡入圣,成了齐天大圣。俗语说心比天高,大圣是进入圣域的心,高与天齐,所以说大圣齐天非假论。因此,当他的意识不再漂泊时,他才终于知道了自己本来就不必受天地约束,阴阳限制的,本来就是一个自在解脱的圣人。万相是世间万事万物,真则是指心,只有心才是真本,万物都是现象。万物归根,就只是一心而已。心与如来,也是同体而异名,没有什么区别的,只要契证,则归一体,住如来宝所。   悟空大闹天宫,实则是要摆脱阴阳约束。阴的约束已在地府消除,阳的约束自然要在天宫消除了。因而它抗拒十万天兵,蹬倒八卦炉,终于得见如来,归服在如来脚下。如来是心,心是如来,两者并无区别。悟空在菩提祖师处,觉悟自心本空之理,如今面见如来,得悟本觉妙心,菩提心是因,本觉妙心是果,两者只是一体之两面而已,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我们的本性真心。如来佛祖把悟空压在五行山下,是指悟空得到了如来大定。没有这种定,心容易再度受染,难以出尘入凡。只求自度,可以不须要如来大定,而要度人,必先自定。有了这种定,就能在五行中来去自如了。只是这种定在五行中才有用,五行外就再也用不着了。 人的意识可以分为八类,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六识分别掌管色,声,香,味,触,法,其中意识的功能主要是逻辑思维,阿赖耶则把前六识所获取的材料转变为种子含藏起来,等待时机成熟开花结果。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这个阿赖耶的作用。末那识恒常把阿赖耶强执之为,因而,当阿赖耶的种子变现为果实时,末那识就会把这整个过程执之为我和我所有。这就是我们常把社会功能误认为是自己的作为的原由了。 悟空管马,即是管好意识,主要是管好前六识。从而离开逻辑思维,纯客观地,不含主观意识地观照世间万物。主观意识消除,阿赖耶不能含藏种子,末那识的俱生我执也就无从执起。于是,八识清净,阿赖耶转变为大圆镜智,末那识因无可执而变为平等性智,意识消除了自我成见转变为妙观察智,其它五识不再追境着物,因而随缘成就事业,变为成所作智。转八识为四智,人就能从自我意识的围困中脱离出来,真正的面向社会,客观地正视宇宙人生。 我们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个道理,转八识为四智,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过去,就会有无限感慨了。人是多么蠢啊,简直是无知啊。百般愁思,千般苦痛,竟然都是前六识胡作非为造成的,也是由前六识自己承受的。前六识是幻生的,是由眼、耳、鼻、舌、身、意与色、声、香、味、触、法的接触产生的,是物质的派生物,境存识存,境灭识亡,随缘生灭,并不是人人本有的真心。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本身就是六识,六识非真,根本就与自己(本性真心)无关,我们为之烦恼,岂不多事! 悟空进入圣境,成了齐天大圣,又养好了自己的白马,转八识成四智,大智慧成就了。此时真正是心安神宁了。齐天大圣府里,设有两个司:一名安静司,一名宁神司,即是心安神宁之意。心神安宁,百无忧思,应当是知足知乐了。但是,悟空并没有成佛,它要走的路,依然还远着呢! 佛教把生命现象分为四圣六凡,即: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这就是十法界。缘觉是四圣之一,因思考因缘,懂得缘起性空的道理而觉悟自性,如果不把觉悟出来的道理,运用来教化众生,就不是佛。释迦牟尼悟道时,曾因世人难以度化而想到入灭(弃世),但又不忍心就这样离去,所以把佛法简化为世人可以理解的三乘教法。如果他当时离世了,他也不是佛。其实,每个人都一样,自己懂得一些道理后,总是要和世人交流的,不可能把道理带进棺材。悟空此时的状态,就是释迦牟尼悟道时的心境。因而再入凡尘,重做世人,度化众生,就成了悟空不可推卸的责任──成为菩萨,行菩萨道,弘扬佛法、传播禅心,这就是唐僧出世、西游的因缘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06-2-18 16:23:58 | 只看该作者

六、西禅东传 中国禅宗的修行方法,源自西土(古印度)。于公元527年,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国,建立禅宗,倡导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方法。禅,这个耀眼的字眼,就发出了灿烂的光芒,照亮了中国人的心。禅,从上层的士大夫知识分子阶层,逐步走向普通百姓家,从宗教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成为中国特有的一个佛教宗派,并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之禅虽然来自西土,但它却是佛教跟道家、儒家思想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因此,禅的文化,又是跟中国的古代文化紧密相连的。 西游记作为一部弘扬佛法的书,运用故事的形式,也作了一个很好的交代。西方如来佛祖,运用他智慧的眼光,观察到我们这个世界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派了观世音菩萨到东土寻找取经人。正是达摩祖师来华弘传禅法的象征。 观世音,观世间音声悟道,能观世人音声而寻声救苦,是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大菩萨,在中国早已深入人心,最得人尊敬和崇拜的。他从西土到东土,从极乐到娑婆,正是他的大悲精神的体现。途中,收服四个魔头,使他们皈依佛法。一个是灵霄殿下的卷廉大将,法号悟净;一个是天河里的天蓬元帅,法号悟能;一个是西海龙王之子,后变白龙马度唐僧西游;还有一个就是悟空了。这四个都不是肉眼凡胎的人,但又是人人本来具有的东西。悟净是指本性,所谓性本净,就是觉悟本来清净的自性;悟能,是指本能,能知自己的作为都是出自本能,就是悟能;白龙马,是指本意,马是意,往西天求真是顾本,顾本之意,就是本意;悟空是本心,明白自心本空,知道自心是幻,就是悟空,知空知幻者,就是本心。观世音菩萨到东土弘扬佛法,度化有缘,并没有带来什么法宝,只是揭示人的本心本性,本能本意而已。 唐僧是如来帐下的金禅子,因不肯听闻佛法,被贬到东土大唐降生,要他历经苦难,证成佛果。听闻佛法,是小乘,小乘人难证佛果。金禅子代表禅,是释迦牟尼发现并创立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大乘佛法,因此金禅子就不能在西方安享寂灭之乐,而是回到人间,重做世人,和光同尘,济世利生,这也是悟空明心后所要走的路。观音菩萨在大唐显像,指示唐僧西行之路,是观音法门在中国传播之意。 唐太宗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冥府孤魂,选唐僧作坛主。唐僧在台上讲了一会经,即被观音呵责: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玄奘闻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台来,对菩萨起手道:老师父,弟子失瞻,多罪。见前的盖众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菩萨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教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于是在空中显出救苦原身,指示西方之路。 菩萨与唐僧的这番对话,说明了什么呢?小乘教法,只度自身,唐僧已经明白了自心本空,他的心就是悟空。可这只是自己的觉悟,却无法度人,因而在人世间只能浑俗和光,度不了他人,唐僧登坛讲法,讲的就是这个。这时,在观音的启示下,知道有大乘教法,心中大喜。大乘教法是行菩萨道,上求佛果,下化众生,唐僧回到世间,是带着这个宗旨来的。超亡者升天,是给人予乐;度难人脱苦,是拔人之苦,这正是大乘菩萨的慈悲精神。无量寿身是阿尼陀佛,无来无去是如来佛祖,都是我们的本性真心。唐僧在观音菩萨的言下大悟,因而立志西行,这正是典型的禅法。观音菩萨在空中显出救苦原身,是让唐僧明白,觉悟之人,应当要在空性之中示显慈悲精神,济世利生。 说达摩祖师是观音菩萨,并不违背佛旨。达摩来中国后,首传心印给神光,六传至惠能大师,禅就成为佛教中最为直截了当的顿悟法门,参禅悟道者,不计其数。达摩祖师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可谓大矣!西游记写观音菩萨来东土弘传禅法,是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实际上禅是由达摩祖师带到中华来的。 唐僧是悟空皈依佛法后,生起来的成佛之念,是个肉眼凡胎的正常僧人,而同时唐僧又是禅的代表,金禅子的出世,标志着禅宗法门的建立。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念所生,一念善就成为好人,一念恶则成为歹徒,一念佛,就会上求佛果,下化终生。唐僧在观音菩萨的启示下得悟禅法,就立志西行,上求佛果,下化众生,善心大发,善根启动,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乘菩萨。唐僧知道了西行之路,知道了获取最后的成功,必须找回自己的本心本意,本能本性,才能真正的舍弃自己的凡心俗意。于是立志西行,求取真经,成熟禅法以弘扬大教,这既是观音菩萨东来之意,也是释迦牟尼让唐僧降生东土的目的所在,更是悟空超凡入圣后重入五行再入世间的心愿。 唐僧皈依了观音菩萨,就是皈依佛;懂得了西行法门,即是皈依法;自己成为僧,也就是皈依僧。参禅学佛者要皈依三宝,就是要皈依佛、法、僧,三宝具足,正是整个佛教的代表。任何人,如果不具备这三个条件,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僧人。目前的出家人,一概称为僧人,那只是社会对出家人的尊称而已,究其实,有多少真的僧人呢?相反,在家人如果能够皈依自性三宝,找到了西行之路,虽然不能称为僧人,但也比现在的某些僧人了不起啊。

7
 楼主| 发表于 2006-2-18 16:24:52 | 只看该作者

七、初遇魔障 唐僧本来就是悟空生起的一种心念的产物。悟空大闹天宫时,被如来佛祖定在五行山下,一定就是五百年,至今还没有出定。定中皈依了观音菩萨,立志保唐僧西天取经。唐僧是金禅子,代表禅法、禅宗。悟空保唐僧,就是立志弘扬禅法。要弘扬禅法,就必须出定,要出定,就要有一种心念,这种心念,就是唐僧的出世,西行,证果整个过程。 唐僧得唐太宗封号,称为唐三藏。三藏,指经,律,论。经藏是释迦牟尼四十九年讲经说法的记录,律藏是释迦牟尼约束弟子的行为规范,论藏是历代祖师的著述。唐僧的心,经过出世,称王,悟道,成圣,得定的几个阶段,已经是是非分明了。因此,三藏经典,四万八千法门,都只是他的心中事而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万法,都是心内事;心内无事,那就是佛的境界了。唐僧西行,只为取经,取得真经,唐僧就不叫唐三藏,而是旃檀功德佛了。 唐僧西行来到法云寺时,寺中众僧议论取经之事,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涯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三藏缄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点头几度,众僧不解其意。对于唐僧来说,这些岂能不知,一切都在他的心中啊。世俗之人,只顾目前取乐,得过且过,不懂人生,不明真理,怎能免却得了畏难情绪。而他,必须降服这一切,才能到得了西天。而且,他知道自己一定能够做到。所谓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他既然得到了观音菩萨的指点,就是一种觉悟,悟出了西天路,成佛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由于唐僧急于赶路,早早起来,未到四更天就上路了,结果误中陷井,被寅将军拿住,吃了他两个随从。赶路就是修行,急则生躁,修行人急则容易着魔。幸亏西方太白金星拯救,指示前程,使得唐僧得免于难。 唐僧的两个随从是俗人心,过不了两界山,到不了西天。这两个人如果存在,则免不了唐僧的牵挂之心,所以要让老虎吃掉。老虎在东方寅位,所以叫寅将军。寅属木,在人体指肝。肝藏魂,心藏灵,灵魂本是一体,因而要去掉牵挂之心,还是要用心才行。人最难征服的,就是牵挂,明知既成现实的东西,也没有几个人能正确面对。因此,官场失意而愤世嫉俗者有之,事业不成而一蹶不振的也非常普遍。唐僧的牵挂之心去除了,西方大道也就显现了。西方太白金星,正是这样出现的。引导悟空上天的,是这个太白金星,引导唐僧走上西方之路的,也是这个太白金星。太白金星在西方,他的出现,就意味着西方大白,而金星,就是光明。 唐僧要上西天取经,原是悟空之意念。但意念总是凡尘中的东西,因此如果他没有找回自己原本的心,则难到西天。悟空定在五行山下,困在五行中,唐僧不明白,所以太白金星告诉他,前面自有神徒相助,就是直指唐僧的心,点明他即将见到自己的本心——孙悟空。唐僧有肉体、有凡心,这就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的,悟空本来不在五行中,但现在被困住了,他是被唐僧的肉体和凡心困住的。太白金星的指点,就是告诉唐僧,人的本性真心,就在人的肉体凡心里,就在五行山下! 当今的许多修行人,虽然很认真修练,很刻苦念佛,到底有几个能够知道西方之路?还不是到老虚度。其实,西方之路就在脚下,就在目前,就在自己的身心里。反过来说,哪一条路不是西天之路?只因欲念生起,才会在途中,欲念无生,当下就是西天了。 修禅的人,没有不注重禅定的。悟空见到如来后,也是得了定,同时也觉悟了佛法,直至皈依观音,生起保唐僧西天取经的意念。意念生起后,意念就起了主宰的作用。悟空是空,意念是有,这个意念即是弘扬悟空心法的意念,也即是禅念,即是唐僧。虽然没有悟空就没有唐僧,而且唐僧的一切思想行为都必须依靠悟空这个本心才能完成,但有了唐僧之后,唐僧反而见不着悟空了。其实,要修禅的心是悟空,而想修禅的念头才是唐僧。唐僧虽然不识悟空,但悟空何曾有一刻离开唐僧呢?世人天天想这想那,干这干那,又何曾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呢——都是自己的念头带累了自己的本心啊。如果我们知道这个道理,明白念头原本没有,是自己生成的,是无住的,不能永恒存在的,我们还会执着于它吗?我们的心不住于念,立刻就会获得解脱,即使生起万千念头,我们也处之泰然,照样心安理得,烦恼又从何生起呢?因此本心本空的这种自性并不会改变,它依然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自己本来没有生老病死、没有喜怒哀乐,则一切喜怒哀乐情绪就会一扫而空了。情绪一空,本心现发,自然明心了。因此,唐僧的两个随从一去,他就可以见到悟空。见到悟空,就是找回来自己的本心。有了本心,才能斩妖除魔,才能成佛,这,正是太白金星的启示。

8
 楼主| 发表于 2006-2-18 16:25:35 | 只看该作者

八、心猿归正 唐僧来到两界山下,听到悟空在叫师父,吓了一跳。待问清原由,方才爬到山顶,揭下嗡吗呢吧咪吽六字大明咒,放悟空出来。 两界山原名五行山,是悟空大闹天宫时,如来佛为降服悟空用五指化成的大山,悟空就在这座山下压了五百年。悟空这时要保唐僧西天取经,归依佛门,就要粉碎五行山。五行粉碎,当然是超越凡界了,因此又叫两界山。悟空是本心,本来无所谓超越不超越的,可唐僧是俗念,是悟空要在世间成佛的寄托物,要保他上西天成佛,使佛法能够在世间流传。要促使俗念转变为正念,使凡念转变成圣心,就必须让唐僧明白,他的心中本来就清净,没有什么阴阳五行,压在心头的五行,只是一种假相而已。一旦明白这个道理,五行山就粉碎了,唐僧就由凡界进入圣境。因此,五行山就是两界山。这座山粉碎,凡圣区别就可以消除。 悟空对唐僧拜了四拜,口称师父,我出来也!,归依了唐僧。唐僧是僧,三藏是法,西天取经是要成佛。悟空是心,此时归依了佛,法,僧,乃是真心归依。我们学佛修禅,要真心归依三宝,而不是形式上的归依。形式上的归依是没有用的,要用真心归依。真心是本空之心,没有杂念之心,真的归依是悟空之后,悟空之前的归依,只能算是借假修真,还不是真归依。 唐僧给悟空取了个混名,叫行者,从此悟空又叫孙行者。修行人都叫行者,但真行者是本心,是这个不在阴阳五行之内的本来清净的真心。没有明心的人,虽自称行者,也非真行者。唐僧见到了悟空,就是明心,知道了心相本空的道理。因此,唐僧直到此时,才算是真的开始了修行。 悟空有降龙服虎之能,它从龙宫取回了金箍棒,这时它又打死了老虎,用虎皮做了自己的衣服。老虎在东方寅位,属木,震卦,指肝。肝藏魂,指灵魂,悟空是本心,灵魂是本心的外在形象,所以,虎皮就做了悟空的衣服了。 悟空是真心,无染无杂,本自洁净,无须修正。自心是佛,此外无别佛。唐僧见到悟空,明白了自身即是佛,满心欢喜,无忧无虑,放怀西行。 禅门中人,最重视明心。参修的方法就是究心明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然而什么是自心?如何把握这个心?也就是说怎样明心?自古以来,都没有确定的语言可以说清楚这个问题。自心本空,自性本净,这样的话谁都会说,但真要明白,并不是一件易事。参心也就是参我,心就是我,我到底是什么,我到底是谁?我到底是永恒的还是刹那生灭的?如果说我是永恒的,则身心都不是我,那我是谁?如果说我是刹那生灭的,则我是变幻莫测的,我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或者,本来就没有我,那么,现在我们所称之为我的东西,明明白白地存在着,这又如何解析?这就是参心的方法之一。 佛教有个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清净。另外,大乘佛法还有实相印。是说人生宇宙的一切现象都是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也没有一个,因此不必执着。没有执着,我们就可以进入清净的妙乐中。悟空就是知空,也就是知道无常,无我的道理。空不是没有,千万不要堕入一切都没有的顽空中。有和没有都不是空,一切可以用逻辑思考的都不是真空。参心,参我,实际上就是参空。心,我,空是同体而异名的,其实就是一种真实,是人生宇宙的一种客观,这种客观只是当下的自性,离开人的认识范畴的自然存在。我们无法用思想去认识它,只能自己体悟自己的存在。因此,除了参究到底,在无路之中,翻然悔悟,才知道自己错了,才能明白个中道理。比如在无我之中,还有什么?是没有吗?谁在没有?是谁无我?可见还有一个不能名状的实在,一切空却了,却有一个不能空去的东西。这个就是真空之妙有,它非空非有,却能觉能照。那么,这个是不是我?这就是之性,佛教又称之为无我之我,去除我执我相之后的真我。这个无形无相,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的一切思想行为,都是从它而生。这个真我,用求索的方法,是找不到它的,因为在求索之时,就是它进入了求索的途中,由它生起的求索的念头,代替了它从而指挥我们的思想行动。这时候已经不是我自己而是我的念头反过来主宰我的一切了。一切的因缘果报,所谓的命运,实际上就是这个念头造成的,又强加于我们自己去承当。这可真是太冤枉了!不过,我还是我,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拜佛的是我,念佛的是我,睡觉的是我,吃饭的是我,世人只看到了形象,我却知道只是我,并不是我的身体,并不是我的形象。因此我虽然天天在吃饭,其实没有吃进一点东西。时时在思想,却一直无动于衷。只有我所生发出来的东西才会变化,我不仅没有生,而且也没有灭。生灭的这种现象,只对现象界发生作用,我不是一种现象,是不生不灭的。这个我就是本心,在西游记里,就是悟空。唐僧此时见到悟空,明白了三法印,见到了本心,明白了无我之真我,所谓一理通百理融,是我非我的一切问题,也就解决了。 唐僧的明心,跟猴王的明心有何不同呢?猴王明心是理明,唐僧明心是事明,其实就是一回事。吴承恩把心法分开来写,先写心,后写法,先写理,后写事,无非是希望人们能够正确认识人我之间,什么才是真本,什么是假相,如何明白自己,找回真我。真的是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啊!

9
 楼主| 发表于 2006-2-18 16:27:35 | 只看该作者

九、六贼无踪 唐僧得到悟空,见到了本心,也就明白了宗旨。因而,对于身心内外的各种现象,自然就明白了。首先,对于人的身心危害最深最重的,就是六贼。因此,接下来就是要剪除六贼。 贼,是要偷自己的东西的,要偷自己的心的东西,就是最大的贼。能够偷自己的心的,按佛教的说法,是由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产生的。这六种尘境,恒常地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产生与之相应的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使人忘失自己,以至于变成不是自己的自己。六尘就是六贼。 唐僧次日走到路上,遇上六个剪径大王,唬得那三藏魂飞魄散,跌下马来,不能言语。行者胆量原大,哪容分说,走上前来,叉手当胸,对那六个人施礼道:列位有什么缘故,阻我贫僧的去路?那人道:我等是剪径的大王,行好心的山主。大名久播,量你不知。早早地放下东西,放你过去,若道半个字,叫你粉身碎骨。行者道:我也是祖传的大王,积年的山主,却不曾闻得列位有甚大名。那人道:你是不知,我说与你听。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做舌尝思,一个唤做意见欲,一个唤做身本忧。悟空笑道:原来是六个毛贼,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于是把这六个毛贼一个个尽皆打死。 这六个剪径大王就是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触、意所立的六种东西:色、香、声、味、触、法。当这六种东西侵入内心时,就相应产生了六识,形象化而成为喜、怒、爱、思、欲、忧六种情绪。六贼本由心生,却不认识悟空这个主人公,反而要劫持悟空。悟空本来就是这六种情绪的大王,它们却对面不认识。所以被悟空尽皆打死。打死六贼,就是不再执着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尘境,知道了四大皆空的道理。这六种情绪本来非真、原本无住,是一种幻生之物。但一个人如果没有悟空,就会被它们牵着鼻子走,喜怒哀乐变幻无常,真心受到蒙蔽。 其实细细想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总是时时地,一刻不停地被喜、怒、爱、思、欲、忧这六种情绪所困扰,自觉或不自觉地沉浸其中。我们没有想过要驱除它,也不知道如何驱除它。我们的心就这样的被这些情绪牵动着,被动地适应着,一点法子也没有!我们变得非常无奈,经常地抱怨命运,埋怨天地不公。我们从没想过,这些都是我们由于没有自知之明造成的。所谓自知之明,就是明见自心,这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只是因为无知或不肯或不愿自究自省,才会糊里糊涂地在幻想中过着日子。 悟空是本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真正的自己。它是清净的,是心明眼亮的。唐僧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自然能够时时观照自心。当六贼入侵时,喜、怒、爱、思、欲、忧生起时,自然就会被本心的空性扫除得一干二净。因此,悟空对这六个毛贼,是毫不留情的,一个个尽皆打死 我们不要以为一个个尽皆打死了,就没有了喜、怒、爱、思、欲、忧。如果是这样,那就进入顽空死寂的误境,而不是悟境,那是麻木不仁,不是一个思想崇高的人,更不是佛菩萨。一个真正觉悟的人,一定会有一付热心肠。他会把喜、怒、爱、思、欲、忧当成自己的良朋益友,但绝对不会陷进去,不会让这些东西转动自己的心。自古以来的得道高僧,哪一个不是投入到社会中,为民办好事,济世利生?释迦牟尼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又哪里是一付麻木不仁之相? 贼要偷东西,是因有东西可以偷,如果没有东西可偷,又怎么会有贼?可是我们经常都会把外面的东西长久的放在心里,把本来不是自己的东西占为己有,这又怎么怪得偷心的贼越来越猖狂?心中的东西多了,思想杂念就多了,各种意识观念也就产生了。这些东西会反过来掌管自己的心,指挥自己的心,使我们变成各种思想观念的奴才,去为它们服务,乃至终生。于是到老一场空,从来就没有做过主人。有如葛朗台一样,生为钱,死为钱,就不知道自己是人。如果心中无所执,贼就会变成良民,色、声、香、味、触、法就会各归其根,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就变成我们的智慧。 本心本空,六贼不可能从悟空那里偷到东西,只有唐僧从无始以来的习染未除,尘情未尽,才会引来六贼。唐僧既然悟空,在空性光明的照应下,自然不会受害。 有许多文章或书籍,在讨论防六贼除六贼的时候,认为要做到眼不见色,耳不闻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触物,意不思法,真是大错特错,误人不浅。这不是白痴吗,连白痴还不如!六祖菩萨在坛经里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这就说得很清楚了。除六贼,就是要在六贼中离开六贼,在六贼中无六贼。六贼只是假相,本性无住,六贼根本就奈何不了我。识破真相,六贼其实不是贼,它不可能在我们的心中住留,它只是个幻影,我们何必执着呢?不执,六贼自亡,何须费了许多工夫?所以,唐僧得到悟空后,很容易就打死了六贼。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2-18 16:28:29 | 只看该作者

十、唐僧定心 唐僧悟空,六贼无踪。六贼不能染心,心中自有一片空明,这往往会让唐僧误认为是真境。这种空明自然是一种很好的感受,往往会叫人流连忘返。我们可不要上当,心中空明虽然是一种好现象,但不是我们的目的,千万不要给蒙蔽住啊。从某种意义上说,空明的现象,依然是由于六贼的习染造成的。悟空打死六贼,自然会连同空明一起给予扫除。这就使得唐僧不高兴了。一个刚刚启悟的人,往往不能很好的保任自心,经常会反反复复的,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所谓一朝入草去,便把头拽来,开悟之后,还要看好这个心,不要又亡失掉了,这就是牧牛 行者打死了六个毛贼,为唐僧的西行扫除了障碍。可一种障碍去除了,新的障碍又产生了。唐僧怪怨悟空打死了六贼,手段太残忍,做不得和尚:我这出家人,宁死决不敢行凶。我就死,也只是一身,你却杀了他六人,如何理说?此事若告到官,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说不过去。  原来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气。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呼的一声,回东而去。 气乃是七情之一,真空之中,绝对不会有七情六欲,七情生起,真心自然隐退。   唐僧认为只要把六贼赶走就行,不必斩尽杀绝。实际上就是俗念未除,贪图享乐。这就是情与理的矛盾。理上,没有六贼,情中却又绵绵不绝,与六贼难舍难分。尤其是悟空之后,空明的境界的出现,更是叫唐僧流连忘返,这势必成为唐僧继续西行的又一重障碍。心中有了障碍,这个心就不是,于是作为本空之真心的悟空,只好让位与空明,自己呼的一声回东而去,来到东洋大海的龙宫,向龙王叨杯茶喝。龙宫就是水府,暗指肾脏,乃是情欲的发源地。人的本性真心,总是暗藏在这里。你看这个字,就暗藏一个在里头。   有了障碍,就必须克服,才能继续前进。但悟空已走,如何降服魔障?唐僧此时无限伤心,前途茫茫,如何是好?好不容易才见到自心,只因一点怨气,一点贪心,就又不见了,这猴子就是受不得气的啊。他想起了观音菩萨,慈悲心显发。观音菩萨是慈悲心,人在苦难之中,如果诚心忆念观音菩萨,就会显发慈悲心――这是一种大慈悲三昧定境,是心住于慈悲的境地时发出的。慈悲心力量很大,能度人也能度己。悟空走了,唐僧心里自然一片迷茫,当然就会想起观音菩萨了。唐僧得悟大乘法门,是观音菩萨的启示,也就是慈悲心的启示。我们提倡颂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就是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当我们真的生起了慈悲心时,一切困难都能克服。   这时,唐僧遇到一个年高老母,给了唐僧两件法宝,一件棉布直裰,一顶嵌金花帽。并对三藏说:东方不远,就是我家,想必往我家去了。我那里还有一篇咒儿,唤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紧箍儿咒。你可暗暗念熟,牢记心头,再莫泄漏一人知道。我去赶上他,叫他还来跟你,你却将此衣帽与他穿戴。他若不听使唤,你就默念此咒,他再不敢行凶,也再不敢去了。  唐僧虽然明心,但他的觉悟心还没有真正定下来,时常都会恍惚,须要长期的历练,才能最后纯熟和巩固,因此须要定心真言。观音菩萨传给唐僧的定心真言,或叫紧箍儿咒,就是嗡摩尼摩尼摩啊摩尼耶所哈。我们没有觉悟自心的人,只要持续不断的颂念嗡摩尼摩尼摩啊摩尼耶所哈,就能开发慈悲心,获得慈悲力,从而也能定心,甚至能开悟见性。已明心的人,颂念嗡摩尼摩尼摩啊摩尼耶所哈,就能定心。嗡摩尼摩尼摩啊摩尼耶所哈就是定心真言,它能够使我们的心逐渐清净,乃至觉悟本空之真性,见到自己的本心。   悟空是心,定心就是把这个悟空安定下来。思想杂念,七情六欲,都会破坏这种安定。悟空本来就是定的,无须安定它。它的不定,都是我们的妄心,我们的思想杂念覆盖了它,才使我们无法见到它啊。由于无始以来的习染,唐僧不能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安好自己的心。我们参禅修佛的人,未悟之前,都是在盲修瞎炼。佛有四万八千法门,门门都能度人,但如果我们尚未开悟,则不管修哪个法,都只能算是前行,不能说是真修。悟后起修,才是真的修行。因此唐僧明心之后,依然要经过许多艰难曲折,斩妖除魔,才能成佛,并不是一悟就万事大吉,一了百了的。所谓一悟即至佛地,也只是到了佛地而已,领悟了人生宇宙的真理,明白了是非真假,但要把这种心真正安定下来,还是须要做一番工夫才行。 观音菩萨传定心真言给唐僧,实则是唐僧运用慈悲心来保任自己的本性真心。唐僧的慈悲心生起,悟空境界又恢复了。于是,唐僧把嵌金花帽给悟空带上,把紧箍儿咒默默地念了起来。就这样,悟空再也不敢离开了,只好死心塌地跟定唐僧。 慈悲心人人本有,只是不会运用而已。它是由观照自心,觉悟众生平等以及人人本俱如来佛性而从自性生起的智慧心。因此,我们如果觉悟了,明心见性了,我们自然就会生起普度众生的大慈悲心。观自在菩萨并不单指观音菩萨,只要能够观照自心,觉悟空性,从而生起大慈悲心的人,都是观自在菩萨。因此我们在读心经时,应当打破一切框框,真正从自心去领悟,才能懂得心经的真义。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