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麦凯 - 

[读书评论] 钟茂森《细讲论语》(详实解读中国人的圣经)全新版连载)

[复制链接] 159
回复
3989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1
发表于 2011-8-4 09:00: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4 09:00 编辑

政刑为辅 礼德为本
  朱子说,“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此其相为终始,虽不可以偏废,然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有以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可徒恃其末,又当深探其本也”。这是劝告为政的领导,“政者”,是政治、法治、制度,都是为政、治国的工具;“刑者”,是刑法、法律,是辅助政治的方法,包括我们讲的国家机器,辅助国家政治。德和礼是出治之本,是能帮助我们真正得到安定和谐的根本。德和礼之间,德又是礼的本。道德仁义礼,最根本的是道,大道无形,表现出相了,就是德,所以德是礼的根本。政、刑、德、礼,要相辅相成,都不可以偏废,不能够偏于一边。政和刑,只能使人民百姓远离罪恶,怕犯法、怕制裁,能远罪而已,就是到此为止,它没有办法使人民去行善,只能是离恶而已。“德礼之效”,德和礼的效果,不仅可以帮人断恶,“则有以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还能够往善的方向去发展,愈来愈善良,而且是潜移默化,自己都不知道在进步。所以治国的人,不可以只抓住枝末。什么是枝末?政和刑是枝末。应当深探其本,探摸到根本,根本是德和礼。我们的国家领导人现在提倡以德治国,这是抓住了根本。怎么样才能真正以德治国?必须要恢复传统文化的教育。胡锦涛主席讲,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回归到这里来。
  蕅益大师说,“五霸虽驾言于德礼,总只政刑。帝王虽亦似用政刑,无非德礼”。五霸是指春秋五霸,虽然他们都扬言自己遵循德礼,但是都是用政和刑来治国。帝王是指文王、武王,这是圣王,他们虽然也好像用政和刑,实际上是辅助德礼的,还是以德和礼来治国。“盖德礼,从格物诚意中来,孟子所谓集义所生。政刑,徒贤智安排出来,孟子所谓义袭而取也。”德和礼是从格物、致知、诚意这种修身中得到的,也就是我们自性中性德的流露,需要怎么样?不断地集合正义的行为,才能成圣。孟子说“集义所生”,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不是义袭而取的。义袭而取,“袭”是偶然做一点,偶然做一点正义的行为,就侥幸取得,那不是真正的浩然之气。政和刑是贤智,是贤能的人、智慧的人,他们安排出来的,这些政治条文是他们定的,刑法也是他们定的,这是什么?能够帮助、辅助德礼,它不是集义所生,是义袭而取得的,侥幸而得到。也就是说,如果人民只是遵守政、刑,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德礼。
82
发表于 2011-8-4 09:05: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4 09:06 编辑

第四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十五志学 一生不辍
  根据皇侃和邢昺两位学者的注疏,这一章是说孔子隐圣同凡,劝人勤学。孔子是圣人,圣人在我们这个凡间,为我们示现学习的过程、修道的次第,让我们常人也能够学得到。假如他完全示现大圣,不用学就知道,生而知之,那我们就没办法学了。所以孔子隐圣同凡,把圣人这一面先掩盖起来,示现一个凡夫的样子,劝导我们要像他那样,勤学不辍。这章是孔子自述学习、成就的过程。“吾十有五”,十有五,“有”念又,就是十五岁。十五岁的时候,孔子就有志于学了。朱子的《集注》里讲,“古者十五而入大学,心之所之谓之志,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这是解释十五有志于学。在古代,八岁上小学,十五岁入大学,没有中学,只有小学和大学。小学以学进退应对、礼仪规范,学规矩为主。大学就要穷理,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十五岁是入大学的阶段。孔子十五岁有志于学,这个志叫“心之所之”,所之就是趣向,心趣向哪?志向。心趣向圣贤之道,就是志于学,这个学是《大学》的学,大学之道。《大学》里讲,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大学之道。孔子十五岁就有这样的志向,希望明明德于天下,也就是真正成为圣人,帮助社会、帮助大众一同明明德,止至善,使天下大同,世界和谐。既然发了这样的志向,念念都在此,绝没有退心、绝没有厌足,不厌就是不满足。李炳南老居士,号是雪庐,我们尊称他雪公,雪庐老人。雪公的《讲要》里说,志于学就是一心趣向圣贤之学,专心求学的意思。孔子从小就好学,《史记·孔子世家》里讲,“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俎”是祭祀时放肉的几案,小桌子;“豆”是祭祀时盛干肉类食物的器皿;“陈”是摆设,摆设这些祭祀的礼器;“设礼容”是学习祭祀的礼仪,学祭礼。孔子在童年的时候,就很好学,他不会像其他的孩子那样疯玩,他是在玩,也是在学习礼仪。到了十五岁,这是成童的年龄,童年结束了,孔子的心志已经很坚定、很明朗了,他立定志向要求学,而且念念在兹,没有退惰。所以学圣学贤,第一个是要立志。我们问问自己,志立了没有?如果志没立,学也不可能有成就。孔子之所以一生能成就圣人,就是因为他早年就立志了,这个志向是真的,不是敷衍耳目的,也不是装出来给人看的,内心里真正生起这个志向,所以学习就很认真、很努力、很刻苦。学了多久?学了十五年,“三十而立”。
83
发表于 2011-8-4 09:14: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4 09:15 编辑

三十而立 学业有根
  到三十岁,就立了,立是什么意思?雪公引皇侃注疏讲,“立,谓所学经业成立也”。“所学经业”,经是经典,业是圣贤人的事业,也就是道德学问,到了三十岁已经成立了。立就是学有根底了,有力了。有了根有了力,就不会为外力所动摇,就好像一棵大树,在十五岁有志于学的时候,还是小树苗,等他长到三十岁了,根深了,枝干也粗了、壮了,禁得起外面风雨的考验,这是三十而立。简单地讲,他学成了,可以毕业、出山了。
四十不惑 行权方便
  “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就入不惑之年。“不惑”,西汉大儒孔安国注解说,就是不疑惑。孔安国是孔子的后裔,应该是第十一世。不惑就是不迷惑,没有什么可疑惑,就是样样都明了了。雪公在《讲要》里引用程树德的《论语集释》里的一段话,程树德先生是近代的大儒,他的《论语集释》非常广博,他讲,“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于立之后者,何也”?他问得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立的前提条件是不惑。自己不疑惑了,才能真正立,如果自己的心里还有疑惑,肯定会受外力动摇,怎么能说立?为什么孔子讲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立在不惑之先,而不在之后,这是什么原因?“夫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这个回答非常好,出自于《论语》。孔子说,可以立,什么叫立?“立,守经也”。立,是已经找到了标准,标准是什么?是经。经是圣人的教诲,是我们立身处世的行为标准,我们要守住这个标准,这叫立。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违背这个标准,才能守得住,才能立得起来。“不惑,达权也”,达权是遇事能够行权,善巧方便,在这样的境界中就比立要高,立是什么?雪公解释说,“可则可,不可则不可”。这是很讲原则的,可以做的就做,不可以做的就不能做,有个硬性的标准。但是达权是“无可,无不可”,他没有执著、没有成见,能做到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是行权方便,比立的境界要高,所以孔子讲“可与立,未可与权”。我们跟一个人相处,这个人他能够讲究原则很好,但是未必我们跟他相处的时候,他能够做到行权方便,不知权变之道,这就不能称为不惑。孔子讲自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立在不惑之前。行权方便的前提是他要能立,如果没有立就在行权方便,根基不稳就学随缘,就不是随缘不变了,就会随缘随着变,没有根基,就是古德讲的,“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他的行权方便变成了下流,变成了祸害,为什么?因为他没立。所以立是前提、是基础。
84
发表于 2011-8-4 09:21: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4 09:21 编辑

五十知天 承载使命
  到了五十岁,“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刘宝楠先生的《论语正义》里,引汉朝董仲舒的话,“天令之谓命”,天令就是天命,天命就是天的命令。五十岁就知道天的命令,什么是天的命令?刘宝楠在《正义》里说,“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知道天命的人,知道自己是天所委派下来,不是无缘无故在这凡间出生的,“虚生”是不知道自己干什么。孔子到五十岁,他知道自己来这世间,到底是要做什么事业。我们现在都明了,孔子来这世间就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真正做到了。所以后人称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仲尼就是孔子,孔子就好像我们人类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漫漫长夜,让我们懂得是非邪正的标准,懂得学圣学贤。刘宝楠先生讲,“盖夫子当衰周之时,贤圣不作久矣。及年至五十,得易学之,知其有得,而自谦言无大过。则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与己之不负乎天。故以知天命自任。命者,立之于己,而受之于天,圣人所不敢辞也”。孔子出生在周朝末年,周朝衰落,圣贤已经很久没有出世。周朝初年的文王、武王、周公都是圣贤,到了末年没有圣贤出世,孔子在这时候出世,所以他是有使命的。孔子五十岁的时候,他得到《易经》,学《易经》,知道天命。他自己非常谦虚,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没有大的过失,这是谦虚。实际上,他完全懂得自己来这世间的使命。
  天为什么要生孔子?为什么要赋予孔子这样的使命?孔子知道,孔子也能真正不辜负天之所生,天之所命。所以他讲五十知天命,他讲的不为过。天命,立之于己,受之于天,这讲得很好。首先我们自己要懂得立命,才能受天命,这不是宿命论。我们看到这里,觉得孔子有天命,我们没有天命,那是错的。为什么孔子能受天命?因为他自己能立命,他真正有志于圣贤,有志于将圣贤的教育传播到天下,他以此为使命,就是自己立命。然后天命就降临到他身上,所以天哪有意思?天不会有一个意思说我选择一个人,赋予他天命,没有。上天真是无私的,没有念头,没有思想。我们真正要立志感格上天,圣人不敢推辞天命,也就是说,他勇于担当。我们问问自己,知天命否?我们的恩师净老教授,他告诉我们,他在十四岁的时候就想到,“我来这个世间是干什么来的?”他有这样的一个想法,就是在思索人生。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我们这一生短短几十年要做什么?古人讲,替天行道。我们要将圣贤之道发扬光大,这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如果真正发起这样的心,有这种志向,那恭喜,也跟孔子一样,立志了,也必定有一天,能知天命。这是孔子跟我们讲,他自己的境界在不断提升,实际上是在鼓励我们,要我们自己直下承当。不能说这是孔子的事情,与自己无关,那就枉费了孔子的苦心。雪公讲,“孔子学《易》,乃知天命。吾人虽闻天命,未必能知,须先信赖圣言,以求知之”。孔子学《易经》,所以他知道天命,那我们呢?今天听到这个天命,天命就是宋朝张载说的,“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天命。我们现在听到了,闻天命了,但是还没有知天命。为什么说没知?因为没真干。真知了就真干,一定是知行合一,没有行就还是没有知。那怎么办?要老老实实地向圣贤学习。首先信赖圣贤,信赖圣贤的教诲,然后慢慢的我们也觉悟,总有一天我们也达到知天命。真正知天命的人,那才真的叫做替天行道。
85
发表于 2011-8-4 09:3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4 09:31 编辑

六十耳顺 返闻自性
  孔子到六十岁,“六十耳顺”。郑康成的注解说,“耳顺,闻其言,而知微旨也”。什么叫耳顺?耳朵是听言语的,听人讲话,能从他的言语中,了知他说话的意思,乃至他内心深处的想法,都能明了。皇侃的注疏也是同样的说法,“但闻其言,即解微旨,是所闻不逆于耳,故曰耳顺也”。“但闻其言”,一听到别人的话语,马上就能了解里面细微的意思,这叫知言,知言就能知人。“所闻不逆于耳”,耳朵真正是聪明了,一接触到言语就能明了。耳这个器官叫耳根,是能闻,能闻跟所闻,不相逆反,这叫耳顺,耳根顺了。顺的意思很深,不是顺着所闻的声音,顺什么?顺自己的自性。如果是追寻着所闻的声音,就跑到外面去了,这不叫顺,叫逆,为什么?逆着自己的自性,自性不在外面。顺自性,才叫耳顺,所谓返闻闻自性。后面我们会引佛经,《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的经文来诠释,什么叫耳顺,耳顺就是耳根圆通。朱子解释说,“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人有六根,六种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器官都能感知。这里举耳根为例子,其他五根,也就可以推论而知了。耳根,耳对声,耳是听声的,声入耳,心就通了,这是耳的功能通达了,能通顺自己跟他人的心里,一听到就通,“无所违逆”,功能没有障碍了,全通了。听到别人讲话,立即知道他的心理,这是“知之之至”,我们感知的能力到了极点。到了这样的境界,不思而得,思是念头,不用起心动念,一接触就明了,这叫不思而得,耳根能闻的功能没有障碍了。耳根如是,六根都如是,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一接触就能明了,孔子到六十岁就有这样的境界了。
86
发表于 2011-8-4 09:36: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4 09:36 编辑

七十从心 不勉而中
  到了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当随字讲,随心所欲;“矩”当法度讲,也是随心所欲,不管做什么事,都不逾越法度,不违反规矩。朱子讲,“随其心之所欲,而自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随心所欲,不管做什么都没有逾越法度,这叫安。安就是《大学》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孔子七十岁达到“安”这个境界了,后面还有境界,“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孔子证明,他上面还有境界,可惜孔子七十三岁就逝世了,假如能活到八十、九十岁,他后面的境界全能通达。但是,孔子能做到“安而行之,不勉而中”,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这是什么?自然合法度,不起心不动念,都不离乎道,这叫任运自然。不勉而中,是没有丝毫的勉强、没有丝毫的造作,不起心不动念,自然中道,中庸他真正得到了。中,是喜怒哀乐之未发叫中,也就是没有起心动念了。
87
发表于 2011-8-4 09:42: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4 09:42 编辑

觉悟本心 由学而至
  朱子引程子的解释做一个小结,“程子曰:孔子生而知之也,言亦由学而至,所以勉进后人也”。其实孔子是圣人,他是生而知之,虽然他自己谦虚,说自己是学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但实际上他是示现。示现什么?由学而至,学习有次第。首先是志于学,立志,立定根基,然后不惑,然后知天命,然后耳顺,最后是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为了勉励我们后进的学人,示现一个求学成就的过程。程子讲,“立,能自立于斯道也”,立定在圣贤之道上,“不惑,则无所疑矣”,他没有任何疑惑。不仅对自己所志向的圣贤之道没有疑惑,乃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状况,他都能知道如何处理,就是行权方便,这是不惑。“知天命,穷理尽性也”,他能够通达天理,能够尽一切事物之性。“耳顺,所闻皆通也”,他不仅知,他是通了,通达无碍,宇宙万物一切理全通达了。到了七十岁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则不勉而中矣”,那是完全自然,没有丝毫起心动念造作,而都能行中道,都不逾矩了。朱子又引胡氏,南宋初年的学者,胡寅,字明仲,“胡氏曰:圣人之教亦多术,然其要使人不失其本心而已。欲得此心者,惟志乎圣人所示之学,循其序而进焉。至于一疵不存、万理明尽之后,则其日用之间,本心莹然,随所意欲,莫非至理”。这也是做一个小结,说圣人的教化方法很多,但都是使我们能不失本心。要知道,人本来就是圣人,我们的本心跟圣人的本心相同,“人之初,性本善”,性本觉。证得这个本心,就是圣人。虽然我们现在是凡人,但是本心也没有失掉,只是我们没有觉悟,所以学就是觉的过程,目标就是证得本心。欲证得本心,必须先立志,圣人是过来人,他给我们指出的道路,我们立志要走下去,循序渐进,这叫学圣。不断地学,就是不断地觉,一点一点将本心恢复。本心宛然安在,它本来就存在,它上面有很多灰尘,就像一个明珠,现在被很多灰尘包裹着,我们非得把灰尘全部都洗干净了,本心这个明珠才真正大放光明。我们学的过程就是去除这些灰尘的过程,这些灰尘代表烦恼、习气,一点一点地去除,一直到最后,一点瑕疵、一点灰尘都不存在了,本心全体现前,那么就能做到万理明尽,通达一切道理,这是穷理。真正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就是圣人。在日用之间,完全是本心这个自性性德起用,所以能做到随心所欲,都符合规矩,规矩就是性德的作用。
  “又曰”,胡氏又讲,“圣人言此,一以示学者当优游涵泳,不可躐等而进;二以示学者当日就月将,不可半途而废也”。孔子为我们讲出他这一生成就的过程,一个方面是指示给我们后学,要“优游涵泳”,优游是从容消化圣人的教诲,这得慢慢来,不能急。涵泳是深入地去领会,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有耐心。不可躐等而进,躐等是越级,我们想跳级、冒进,这不可以,这是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前进。第二方面,也是指示我们学者,应当日就月将,日日要努力,月月要进步,日新又新,天天干,天天进步,不可以半途而废,要有恒心。雪公引程树德先生的《论语集释》,也是程树德先生引用明朝大儒顾宪成的讲义,说“这章书,是夫子一生年谱,亦是千古作圣妙诀”,这个话讲得好。这一章是孔子的自述,也是他整个求学的年谱,一生在学圣人的这个过程,成圣的阶梯,“是千古作圣妙诀”。凡是要做圣人,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都需要经历的过程。难得孔子把这个经验供养给我们,省了我们很多的探索,再走这条路,我们也就知道目标、知道方向,也知道每一种境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心里就踏实了。这个作圣的阶梯,孔子是示现他七十岁走过来的,这大概是一个平均的过程,有的人快一些,有的人要慢一些。孔子是隐圣作凡,给我们示现一个平常人经过的一个过程,他能做到,我们也一定能做到。如果我们很努力地去做,我们甚至会快过他,超过他。蕅益大师说,“只一学字到底。学者,觉也”。孔子十五岁有志于学,整个圣贤之道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学字。学是什么意思?不断地觉悟。我们的本心本来是觉悟的,这叫本觉,但是现在不觉了,不觉是因为有障碍。什么障碍?妄想分别执著,这是障碍。好像一个人身上穿着无价的宝衣,都是金银珠宝所装饰的衣服,外面套着一件很邋遢的,乞丐的衣服,他自己不知道自己身上穿的是宝衣,这个宝衣就是本觉。现在不知道是什么样?他不觉,虽然不觉它没有障碍本觉,本觉本有。他自己不知道,就以为自己是个穷汉,一个乞丐,到处要饭,不知道身上全是宝。什么时候我们发起一念觉的心,要恢复本来的面目,这是觉悟,这叫始觉。始觉合本觉,这就是学。
  蕅益大师讲,“念念背尘合觉,谓之志”。孔子十五有志于学,他念念不移,就是背尘合觉。尘就好像身上穿的邋遢的衣服,把宝衣给覆盖住了,现在把那件邋遢的衣服脱掉,恢复自己本来有的宝衣,这是背尘合觉,这是始觉合本觉。念念都始觉合本觉,这是有志,孔子十五岁就开始了。觉什么?“觉不被迷情所动,谓之立”。孔子三十而立,三十岁就做到不被迷情所动,他不动摇了。什么是迷情?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都是迷情。他不起这些烦恼,他就立了。外不受诱惑,内不动迷情。“觉能破微细疑网,谓之不惑”,再进一步,他就能破微细的疑网,疑心像网一样把人笼住,现在他破掉了,一切法都不疑惑。“觉能透真妄关头,谓之知天命”,再进一步,真妄关头他突破了,他能够返妄归真,见得本性,这是知天命。“觉六根皆如来藏,谓之耳顺”,六根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我们身体里的如来藏。如来藏是什么?我们的真如自性。自性遍一切处,在我们六根当中,也就是六根都通达。通达什么?通达自性,这是耳顺。“觉六识皆如来藏,谓之从心所欲不逾矩。此是得心自在”,六识是六根里的妄想分别执著。譬如眼,见到外面的境界,就是色,眼见色就起了眼识,起了分别执著,落了一个印象。这些妄想分别执著本来没有,这是妄,但是妄有真。孔子到七十岁他就明了了,妄里头原来有真。真妄不二,全妄即真,所以这个时候,他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妄境当中,他不离真,他得到心自在。心自在再往上还有一层,叫法自在。
  “若欲得法自在,须至八十九十,始可几之”,孔子没达到法自在,要得法自在,要到八十、九十,才可能得到,但是很可惜孔子没这个寿命。什么叫法自在?完全到了无心,一切妄想都断掉了,不起心不动念,真正能像观世音菩萨那样,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而为说法。至于现什么身,完全是在众生,众生有感,他就有应,这是完全自在了,法自在。孔子没有证得这个境界,所以他在《论语》中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他不敢自称为圣人,也不敢称自己是仁人。“此孔子之真语实语。若作谦词解释,冤却大圣一生苦心”。孔子不敢自称为圣和仁,不是自谦,这是他的真实语,他明了这个境界,他还没到达。真正圣与仁,是得法自在。如果我们只把它做谦词解释,就冤枉了大圣一生的苦心,大圣一生给我们示现的是修学的次第,让我们不能只以他为最高的境界,他希望我们超越,这是他的苦心。蕅益大师讲,“返闻闻自性,初须入流亡所,名之为逆。逆极而顺,故名耳顺,即闻所闻尽,分得耳门圆照三昧也”。这是讲到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第一个层次是返闻闻自性。一开始是入流亡所的境界,什么叫入流亡所?入法性流,怎么入?返闻就入。耳根不攀外面的声,而返过来闻自性,这是入流。亡所就是忘了所闻的声音,就像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他忘了舌根所尝的味道。耳根如果忘了声音就是亡所,把声音忘了之后,动的相没有了,产生静的相。静相现前了,又要把静相放下。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才到闻所闻尽。闻是能闻,能闻所闻都尽,都没有了,才称为耳顺,也叫耳门圆照三昧,这个境界是觉了。这个觉,佛门里称为阿罗汉,《华严经》里称为七信位菩萨。到了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在《楞严经》里,是把能闻所闻都尽了,就觉了。能觉所觉,又是一个能所,觉也空了,这才得心自在。后面还有,空所空灭,有一对能空所空,这是觉空了,空的境界现前,把空也灭了,才证得法空。证得法空,就是如来境界。但是,能灭所灭又是一个结,把能灭所灭又灭了,叫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个时候才圆满证得自性。蕅益大师判定,孔子的境界已经很高了,但是我们绝不能以为这是最终,还有再上的境界,这在《楞严经》里面讲得很清楚。这一章是孔子为我们示现一生成就圣道的次第。这一章非常重要,为我们指示出如何成圣成贤的过程。古人称这章“是夫子一生年谱,千古作圣妙诀”,所以这章对我们非常有指导意义。
88
发表于 2011-8-5 10:26: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5 10:27 编辑

蕅益深解  圣贤次第
    前面我们只是很粗浅地把孔子这一生学习成就的过程分析了出来,这里面的境界非常微细、深广,这对我们了解圣贤境界有很大的好处,可以细细地领会、消化。由此我们知道走这条路,每一个阶段是什么样的过程、什么样的境界,心里有数,走起来就比较踏实。另外,也知道境界高远,不可以得少为足、不可以半途而废,要加工用行,早日成就。下面我们结合蕅益大师的《点睛》注解,并且引用佛门的《大佛顶首楞严经》对照地来详细说明,我们就能更加明了。蕅益大师说,“只一学字到底”,成圣之道就是一个学字。“学者,觉也。念念背尘合觉,谓之志。觉不被迷情所动,谓之立。觉能破微细疑网,谓之不惑。觉能透真妄关头,谓之知天命。觉六根皆如来藏,谓之耳顺。觉六识皆如来藏,谓之从心所欲不逾矩,此是得心自在。若欲得法自在,须至八十九十,始可几之。故云,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此孔子之真语实语,若作谦词解释,冤却大圣一生苦心。返闻闻自性,初须入流亡所,名之为逆。逆极而顺,故名耳顺,即闻所闻尽,分得耳门圆照三昧也”。这是蕅益大师对此章的注解,注解得相当精辟,大师为我们把每一个阶段的境界都点出来了。十五有志于学,志就是念念背尘合觉。本觉,我们本有的,正如一个人身穿无价宝衣,可是现在自己不知道,外面套上一件很邋遢的乞丐衣服,就以为自己是个穷汉。什么时候突然觉悟了,这叫始觉,始觉合本觉,这叫学。念念都始觉合本觉,背尘合觉。尘是比喻我们的烦恼习气,本来没有,现在产生了,盖住了我们的本觉。我们的本觉像一个如意宝珠被覆盖,光明显现不出来,我们现在要把这些灰尘擦掉,这叫背尘。合本觉,与本觉合起来,这是觉悟,这是立志。什么时候完全恢复本觉了,就是究竟觉。究竟觉,我们的本心完全显露出来,我们就成就大圣了。孔子“三十而立”,立是什么?不被迷情所动,一切的烦恼、情执都叫迷情。迷情是动相,它会把我们的心拉跑掉。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我们的心放出去之后,在迷妄的境界里染着,就产生迷情,现在把它拉回来,不为外面这些境界所动摇。自己心里不动迷情,不生妄想执著,这是有根、有力,就能立起来,要到这个境界才可以出山,才能够去面对外面的花花世界。如果还会为境界所动摇,就不能出山,老师不能放我们走,我们没学成。
    孔子到三十岁学成了,可以去历事、涉事了。到四十岁,不惑之年,不惑是没有疑惑,能破微细疑网,微细的疑惑都破掉了,也就是没有丝毫的疑惑,不疑惑什么?对宇宙人生真相没有疑惑,完全能明了,这是真正觉悟。觉悟之后,功夫要向上,叫悟后起修。修什么?能突破真妄关头,认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仅动的相是虚妄,静的相也是虚妄。三十岁的时候,不被迷情所动,是不为动相所迷。譬如眼睛见到外面的色相,见到好的,自己不会生贪爱心;见到坏的,自己不会生憎恶心,就是不被它所动。耳朵听到美妙的音乐,不会贪爱;不好听的声音,也不会讨厌;听到别人赞叹自己,不会得意洋洋;听到别人毁谤自己,也不会起瞋恚心,这是不为迷情所动,这些外面的相都是动相。等到把动相舍掉了,静的境界现前。静的境界现前,也不能为它所动,也不能生贪爱。这里面很微细,如果在静的境界里动了心,生染着了,那就堕入了微细疑网当中。从这里要突破,才能透真妄关头,动静二相都是虚妄,都放下,我们才能入真,这叫知天命,我们的觉悟层次又提高了。再进一步觉悟到六根皆如来藏,这是耳顺。我们的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种感觉器官。眼能见色,耳能听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能触物,意能思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面对着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我们凡人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一定会起妄想分别执著。譬如眼见色,就判断它是美的、是丑的,这是分别;对美的起贪爱,对丑的起厌恶,就是执著,爱憎之心起来了。六根接触六尘,就起这些妄想分别执著。现在明了了,六根里面有如来藏,如来藏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就藏在我们六根当中。现在它没有起作用,所以不叫如来,叫如来藏,藏是含藏,藏在里面它不显作用。怎么才能让这个如来起作用?让我们的真如本性恢复出来?当我们用六根的时候,用它可以,但不要起妄想分别执著,也就是用六根中的根性,这个性就是如来,就是真如本性。
    譬如我们的眼睛见到外面的色尘,看到之后就清清楚楚,这是第一念。可是常人马上起第二念,“这是什么东西”?譬如我这本《论语》,我一看到它,第一念里没有分别执著,看得很清楚。可是第二念,“这是一本书”,“这本书是《论语》”,这就是分别了。“这本书印得不错,很好”,这又是分别了。“因为它很好,我很喜欢它”,这是执著,马上就起妄想分别执著,速度非常快。第一念刚起,马上第二念、第三念就起来了,念念相续的就是分别执著。因此如来藏性就显不出来,是被自己的分别执著给挡住了、覆盖了。现在我们觉悟了,觉悟之后,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不起分别执著。我们明了了,六根中原来有真如本性,只要不起妄想分别执著,就能用这个六根中的根性。前面是用眼来做比喻,耳也是一样的。孔子在六根当中挑出耳这一根,他说耳顺,也就是耳闻声的时候,声音听得清清楚楚,不起分别执著,更不会起贪染、憎恶的心,这是耳顺。顺什么?顺我们的真如自性,真如自性也叫法性。顺法性,不顺妄想分别执著。顺妄想分别执著,叫逆法性。现在顺了,叫耳顺。境界再往上提升,“觉六识皆如来藏,谓之从心所欲不逾矩”。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就会起六识,六识是什么?就是妄想分别执著。眼见色就产生眼识,耳闻声就产生耳识。眼耳鼻舌身意都产生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叫六识。到七十岁的时候,孔子就觉悟到,原来六识里也含有如来藏。妄想分别执著里怎么会有如来藏,怎么会有真如本性?有。真如本性遍一切处,当然也周遍妄想分别执著,就在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种种烦恼当中,要明了,都不离法性,那就是法身,那就是如来藏。佛法里讲,“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烦恼跟菩提不二,菩提是什么?真如本性的智慧,在哪?烦恼中有,妄想分别执著里也有,它不二。这是入不二法门,所以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得心自在了。心自在,在《华严经》里有定义:“谓菩萨智慧方便,善于调服自心,能入无量诸大三昧,游戏神通,无有障碍,是名心自在。”菩萨智慧方便,善于调服自心,心里头只生智慧,他入无量诸大三昧。无量诸大三昧,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接物,所有的妄想分别执著都转成智慧。烦恼也是智慧,游戏神通,无有障碍,这叫心自在。无量三昧,三昧是梵文,翻译成华语是正定、正受。心定在自性上,不动摇,这叫正受,正常的享受。我们的享受不正常,为什么?起的是烦恼。凡夫的享受有五种,身上的享受有苦乐两种,心里的受有忧喜两种,身的苦乐、心的忧喜都离开了,这个受叫舍受。舍受是高级的凡夫才有,得了很深的禅定,他就能有舍受。但是这个定功不能长久,它会失去,一失去,就会有苦乐忧喜的感受。如果这个舍受不失,就叫三昧,这是正受,永恒的,不会失掉。孔子得到心自在,这境界相当高,在佛门里就称为菩萨。
    蕅益大师说,孔子还没得到法自在,“若欲得法自在,须至八十九十,始可几之”。想得到法自在这样的境界,可能要到八、九十岁,可惜孔子七十三岁就去世了,这个境界没能达到。在法自在这个境界里,《华严经》说,“谓菩萨得大辩才,于诸法中广能演说无边法门,无障无碍也”,这是于法得大自在,他能够自在度化众生,度众生要用辩才,辩才无碍。辩才不一定用语言,身教、言教,种种手段方式,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而为其说法,演说无量无边的法门,没有任何障碍,这是法身大士的境界。孔子说自己,“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子不敢自称圣和仁,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没做到这一点,还没达到这个境界。这是孔子的真语实语,圣人不会打妄语,不会说不实语。不实语叫绮语,花言巧语,圣人不会说不实的语言。《金刚经》里讲,“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孔子说的都是老实话,自己是什么境界,他就说什么境界,没达到,绝对不敢去冒充这个境界。冒充是大妄语,所以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不是谦辞,不是谦虚,真的是这样。若说他谦虚,就冤却大圣一生的苦心。孔子一生的苦心是什么?就是《大学》里讲的,欲令一切众生明明德,明明德就是完全恢复真如自性。孔子给我们示现这个修学的过程,这是一片苦心,希望我们不要满足于他的境界,还要向上。孔子的这个境界,这一章里面说得比较简约,而这个境界之高远,又不是我们凡人能够轻易体会到的。蕅益大师引用《楞严经》里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来诠释孔子的境界,他讲到“返闻闻自性”,这是观世音菩萨修的耳根圆通法门。
89
发表于 2011-8-5 10:32: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5 10:33 编辑

孔子耳顺  观音圆通
    观世音菩萨,我们大家都只知道他能够大慈大悲,寻声救苦,千处祈求千处应,可是他怎么修学的,怎么成就的,很多人未必能了解。《楞严经》里,观世音菩萨有一个学习心得报告,他修的是耳根圆通。为什么菩萨六根只选耳根,不选其他根呢?观世音菩萨过去就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修行。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翻译成中文叫极苦,极苦世界。西方有极乐世界,我们这是极苦世界。为什么苦?因为迷得很深,造业很多,感得苦报。观世音菩萨用耳根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六根中耳根最利,最聪明。譬如眼睛跟耳朵,耳就比眼睛聪明,眼睛看书,未必能读懂那个意思,可是耳根听老师讲课,很容易就听懂,耳比眼睛聪明。所以孔子一生讲学,是用音声来传授圣贤之道。后人把他讲的话记录下来,才是《论语》。孔子自己写的文章并不多,多半是用音声来教学。只是为了传世,因为当时没有录音机,要保留音声很不容易,所以才不得不写下一些著作来传世,但是教学的手段,以音声最好,最能让学生觉悟。
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跟孔子同时代的人,两个人没见过面,可是教学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用音声来教学。释迦牟尼佛讲经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一会就像一课,讲了三百多次大课,课里面有长有短,这是一部经,有的很长,有的很短,一部经称一会。释迦牟尼佛也没有著书立说,也是他的弟子们把他讲的这些法记录下来,这才成为佛经。两位圣人,东土的圣人和西土的圣人,都用音声来教学,因为什么?我们这里的众生耳根最利,所以观世音菩萨挑选耳根。在《楞严经》里,文殊师利菩萨为我们拣选圆通,他挑的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就是因为这里的众生耳根最利。用耳根来说明这个道理,其他根道理是一样的。返闻闻自性,这是讲耳。返闻是不要闻外面的声音,不要追逐外面的声尘境界,而是返过来闻自性,这是观音菩萨修的法门。其他根也是一样的,眼根不要追逐外面色尘境界,返观观自性;鼻也不要追逐外面的香尘,返嗅嗅自性。把六根收回来,收到自性上来,这就是孟子说的“求其放心而已”,这是真学问。放心是把这六根都放出去了,现在把它抓回来,返回到自性上。“初须入流亡所,名之为逆”。“入流”是入法性流,“亡所”是忘了所接触的尘境。譬如,耳根不去攀缘外面的声尘,外面的声音是所闻,耳根是能闻。能闻的耳,现在不去追逐所闻的声,把声忘了,这叫亡所,亡和忘是一个意思。把所放下了,叫入法性流,回头了。能不能做到?能,孔子就做到了。在《论语》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他在齐国听到韶乐,韶乐是大舜创造的最美妙的音乐,他听到后入了那个境界,三个月吃肉都没有味道,忘了舌根所接触的味道,味尘,他忘了,这叫亡所。眼耳鼻舌身意都可以把所触的境界给忘掉,这是入流亡所,这是最初一步,要进入。“名之为逆”,逆是什么?不顺着尘境去攀缘,逆着攀缘的流,返过来流入自性,这叫逆。
    “逆极而顺”,逆到极处,就是完全不向外攀缘了,完全回归自性,就是极点,到了极点,顺了,顺什么?顺不动之性,自性本不动摇,这个时候就称为耳顺。耳顺在《楞严经》里讲是“闻所闻尽”,闻是能闻,能闻的是耳根,所闻的是声音。能闻的耳跟所闻的声都没了,都放下了,这是尽了,也就是说,他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束缚。耳根是物质,声音也是物质,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六尘都是物质,他脱离了这些束缚。这里专用耳来讲,所以叫耳门圆照三昧,他得到正定法门。为了给大家详细地说明这个境界的高下,我们将《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的一段最重要的经文提取出来,给大家做一个报告。我们对照孔子和观世音菩萨的境界,就更能明了。孔子是圣人,观世音菩萨也是圣人,两位圣人都做心得报告,这很有意思。我们来看《楞严经》的这段经文:“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这段经文,是观世音菩萨为我们报告他的成圣的过程,正如孔子给我们做的报告一样。经文一开头,“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观世音菩萨在楞严法会上,轮到他来报告,他从座位上起来,表示尊敬,先向释迦牟尼佛顶礼,礼佛足。足是脚,是人最低的地方,他用头顶去礼佛足,头是最高的,去礼最低的脚,这是表示极其谦卑恭敬。要知道,学圣学贤,得大法,必须要有谦卑恭敬的心,才能入道。观世音菩萨给我们表演出来,他向佛报告,“白佛言”,说“世尊”,世尊是称释迦牟尼佛,三界世间最尊贵的,为什么?因为他能断尽世间一切烦恼,所以称他世尊。观世音菩萨报告说,“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观世音菩萨回忆过去无数恒河沙劫这么长的时间,《楞严经》是大乘经,这个劫是大劫,一个大劫,我们算过,大概是十二点七亿年,无数恒河沙劫,一条恒河有多少沙?不计其数,还要无数条恒河的沙,想想这个数量,还要这个数量的劫数,更是不可思议的时间,太漫长、太久远的过去。菩萨回忆当时有一位佛,出现于世,叫观世音佛,跟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是一样的,所以观世音菩萨一定是他的真传弟子。
    孔子在《论语》里,给我们回忆的是他一生七十年,从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到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有七十年时间,得到这样的境界,很不简单,再往上,那需要寿命。观世音菩萨,他修了无量劫,当然这个境界要远高于孔子,所以修行要有寿命。我们这个世间苦,其中一个苦就是寿命短,人生七十古来稀,想要修学,后头没有时间了,半途而废。所以佛劝我们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是无量寿命,这个寿命不止无数恒河沙劫,我们决定成就,好处在这。观世音菩萨报告说,过去跟观世音古佛学习的时候,“我于彼佛发菩提心”,我在佛的处所,向佛学法,发起了菩提心。菩提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叫觉悟。发菩提心,就是他立志了,立志什么?立志觉悟,正如孔子十五岁有志于学一样。学者觉也,孔子十五岁就发要觉悟的心,观世音菩萨当时也发菩提心,证明这是修道最重要的一步,我们要迈出这一步,后面才有成就。《大学》里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第一是知止。止是什么?是念念不移。知止是我们的志向,也就是观世音菩萨讲的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要发这个心。真正觉悟了,自度度他,自觉觉他,到觉行圆满而后止,这是立志。接下来是观世音菩萨报告他依古佛之教,从浅入深修学的全过程。“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闻思修”就是菩萨三慧,闻慧、思慧、修慧,这是一次完成的,没有次第。这是入大定,定中开了大智慧。观音古佛教观世音菩萨修闻思修,入三摩地,三摩地就是正定。下面是菩萨讲从浅入深,入三摩地的过程。“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最初,这是开始进入了,“于闻中”,是用耳根来讲,闻什么?不去闻外面的声音,而是返闻自耳,能闻之性,返闻闻自性,这叫入流,这叫会闻。闻而思,思而修,入法性流。“亡所”,就是忘记了所闻的声音。“所”,耳对所闻的声,“所”建立起来了,智慧就没有了,闻思修就被破坏了。观世音菩萨在《心经》里讲,“照见五蕴皆空”,照是智慧,自性的智慧,照见什么?五蕴皆空。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受想行识是我们的精神活动,都空了。为什么空?“所”没有了。色是我们六根接触的六尘境界,物质世界,色相;受想行识是我们的意,心意识所接触的精神境界,都是所,空的。“所”空了,才能有照,“所”立了,照就没有了。众生就是因为有这个所,有所见、有所闻、有所知,这有对待。本来这个世界是不二,能闻所闻是一不是二,现在把它一切为二,就不能照了。落到了什么?妄想分别执著里,就变成想了,用思想,这是众生迷的根本。所以观世音菩萨从这个根本下手,把“所”放下,入流亡所。以后修行的境界都是一层一层地把“所”忘掉,这是第一步。把外面的相放下,外面的相是动相,破了动的这个结,突破动的关口。
    动的关口突破了,静的现象就出生,“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动的结解开了,静的结又显出来了,所以所入既寂。现在我们入法性流了,第一步是由动到静。由动到静的功夫还是很低的,不能停止在这里,要加工努力,继续加深返闻的功夫,辗转深切。到了寂静,寂静也放下,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动是相,静也是相,这两个相都放下了,这是了然不生。所闻的声放下了,这是放下动。动相解除了,静的相显露出来了,也要把它解开,继续返闻闻自性,就破了静的这个结。观世音菩萨讲要破六个结,突破六个关口,一动一静破掉了,这时候才真正叫不被迷情所动。迷情是染着,染着动的是迷,染着静的也是迷。到了不被迷情所动了,蕅益大师讲这叫而立之年,孔子三十岁到了这个境界。实际上,到四十岁不惑,能破微细疑网,也是在这个境界中。三十而立,不被迷情所动,这是着重在破动的结。能破微细疑网,这是破静的结,这才真正到不惑,不为动相所惑,也不为静相所惑。《大学》里讲“知止而后有定”,到这个境界才叫得定的境界了。孔子四十岁在这个境界上就毕业了。观世音菩萨在观世音古佛那里学习闻思修,入三摩地。首先是“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这是返闻闻自性,入法性流。忘了所闻的声尘,破了动结,动这关突破了。“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是破静结,静这个关口也破了。到了这个地步才叫定,《大学》里讲的“知止而后有定”,也就是他能做到不被迷情所动,能破微细疑网。孔子三十、四十,而立、不惑,达到这个境界了,但是不能满足于这个境界,还要向上突破。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里讲,“如是渐增,闻所闻尽”。我们用耳根对声尘,声尘的动静两个结都破掉了,“所”,所闻的声尘没有了,剩下的是能闻的耳根,这个根又是一个结。根和尘相对应,能做到所闻的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是没有外相,可是还有内相,内相是根,耳根是能闻,在这里渐渐增上、进步。闻是能闻,能闻的耳根跟所闻的声尘都尽了,根尘一起脱落,这叫“闻所闻尽”,当下出现的是清湛纯一,没有边际的境界,这是把根结也破掉了。《大学》里讲“定而后能静”,这是静的状态,真正的静。有动有静的静不是真的静,那是相对的静。到了动静二相了然不生,闻和所闻,都一起迥然脱落,那叫真静,绝对的静。孔子五十岁知天命,蕅益大师说,什么是知天命?这个觉悟能透真妄关头。所有的妄境都能突破,根和尘都是妄,全部都突破了,这时候“真”现前了。这个关头不好突破,很不容易突破。突破这个关头,到了闻所闻尽,孔子到六十岁得耳顺,耳顺叫觉六根皆如来藏,得耳门圆照三昧,还是在闻所闻尽当中。所以五十岁、六十岁,他突破根结,到了闻所闻尽,这是什么?得到人空。知身与一切宇宙万物,“无所有,不可得,毕竟空”,在佛法里,我们就证得一个果位,叫阿罗汉。阿罗汉得人空,得到涅槃境界了,涅槃是没有烦恼,根、尘都没有了,何来烦恼?谁去受烦恼?都空掉了,所以这个时候叫耳顺,没有烦恼就叫耳顺,有烦恼,耳就不顺,顺是顺自性,不是顺烦恼。再提升,“尽闻不住,觉所觉空”。尽闻,是前面讲的“能闻所闻俱尽”,能闻的耳根,所闻的声尘都尽了,都脱落了,这叫尽闻。到了尽闻,能闻所闻都俱尽了,都没有了,不能住,一住,就住偏空涅槃,堕无为坑,这也是佛申斥小乘阿罗汉尊者住涅槃城,堕无为坑,甚至骂他们叫焦芽败种,为什么?他住在里面,他不能再向上提升,他只得人空,未得法空,那不是真正的大涅槃,它叫偏空涅槃。所以不能住,停住不前就半途而废了,要一往直前。现在根和尘都没有了,闻所闻尽,根尘都没有了,我们怎么知道?有觉,自己觉到的。觉是智慧,我们能够觉照到,根尘俱空。把根尘都放下、都空掉,剩下的是觉,阿罗汉叫正觉,他们的智慧叫正觉。可是有觉,就有能觉和所觉,这个境界是自己觉到的,自己是能觉,境界是所觉。有能觉,有所觉,这也是一对能所,还要突破。能觉的自己,这个自己是智慧,能觉的智慧和所觉的境界,还要舍弃掉,叫智境双离,智和境相对,这又是障碍。我们不能吝惜这个智慧,还要破除掉,要破除法执,这是向上觉所觉空。能觉所觉都空掉了,又破了一结,破了觉的结,突破了觉的关口,这时候,《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心真正安了,安住法性。
90
发表于 2011-8-5 10:43: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5 10:43 编辑

从心所欲  安定自在
    孔子到七十岁,是觉六识皆如来藏,他达到了觉所觉空这个境界。这是什么?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心自在。既不住有,也不住空。能觉照的智慧,与所觉照的这个境界,都不妨碍他,这是真正游戏神通。在这个幻有的境界里,他能够度化众生,度化众生的同时,又能善于调伏自心,不离空观的智慧,这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是什么?就是游戏神通而度化众生;不逾矩,他不起分别执著的烦恼,所以他无有障碍,得心自在。很可惜,孔子到这个境界,寿命没有了。假如到八十、九十,他就能得法自在,向上还有境界。我们看《楞严经》就知道了,《楞严经》接着说,“空觉极圆,空所空灭”,能觉的智和所觉的境都空了,空的境界现前之后,要知道这又有能空和所空,还宛然仍在,一个能一个所,又是一对对立,还得破除。继续返闻闻自性,流入法性流,到了极圆的境界,把这个觉的结解了之后,空了之后,空的结也得解,才能极圆,这是空和所空都灭了。空是能空,什么是能空?也是智慧,这个智慧是能觉照到能觉所觉皆空的智慧,可是还没有圆。到了极圆,能空所空都没有,是一不是二,全灭掉了。这个境界,就像拿两个木头钻木取火,钻木之后产生火了,火把两条木全都烧掉,烧得干干净净。一个是能空,一个是所空,全部灭掉,同时没有了,这是空所空灭,到了这个境界证得法空。到了法空就是烦恼永寂,寂是寂灭,烦恼永远寂灭,没有了。寂灭也不是说真的把它消除掉了,是转烦恼成菩提,完全是用智慧,烦恼都是智慧,什么烦恼?三种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见思烦恼是执著,尘沙烦恼是分别,无明烦恼是妄想,妄想分别执著全部都空掉、灭掉了。在《大学》里讲是“安而后能虑”,到了虑的境界,破掉空结了,得法自在。可是这个智慧还不圆满,佛家讲要法身向上,还要往上去提升。到了“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个境界才叫圆满。生灭既灭,前面讲的空所空灭,能空和所空都灭掉了,破了空结。突破了空这关,不仅证了人空,还证了法空。这个境界上灭的境界现前,这又是一结,不能又停住在这一结,这个灭,是相对生而讲的,生灭,前面的境界生了就灭了,这是有生有灭。前面讲的,有动有静,动灭了静就生了,这是第二结。第三结,静灭了根生了。根灭了觉又生了,觉灭了空又生了;空灭了,灭又生了。再把这个灭也灭掉,叫生灭既灭。这六个结,动、静、根、觉、空、灭,都是生灭法,都得灭掉,一个结、一个结地这样去解。解到最后,生灭既灭,然后才有寂灭现前,这个寂灭不是相对的寂灭,是绝对的寂灭。寂是寂静,不是跟动相对的那个静,是从无始来,本自不动的寂;这个灭也不是跟生相对的灭,是从无始来,本自无生的灭。
    六祖惠能大师证得了这个境界,他的老师五祖忍和尚给他印证。六祖向五祖报告,自己证得这个境界之后,是什么样的状态?他讲了五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五祖听了之后,点头给他印证,“你成佛了,你识得本心便是佛,天人师”。他真正证入寂灭的境界了,这是什么?本性这个理体现前了。本性理体又称为如来藏,又称为真如实际、大光明藏、自性真如,统统讲的是这件事情。妙用无方,这是观世音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一个结一个结地解开,最后证得这个寂灭现前,这真正叫圆通。这个境界,观世音菩萨也给我们报告他的心得,他说,“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忽然,是讲观世音菩萨从闻思修一刹那间证入圆通,自性全体大用现前,这个时候需不需要有时间?没有时间。在这个境界上是一念顿证,没有时间,叫做忽然,有时间就不叫忽然,这里面没有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怎么来的?是我们的分别执著产生的。实际上,执著没有了,就没有时间和空间。阿罗汉放下了执著,他就能突破时间和空间,他能看到过去五百世,未来五百世。他有神足通,能够在不同的地方现身,说明时间空间对他没有限制。我们现在看到的宇宙,宇宙由时间空间组成。宇是讲的空间,宙是讲的时间,宇宙就是时空。实际上,我们现在所处的时空是四维的空间,再高维的空间,我们进不去。在理论上讲,宇宙的空间是无量维次的,现在的科学家们,能够用数理的方法,鉴定至少有十维次的空间。这些空间从哪来?全都是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产生的,简单地讲,是众生的思想产生的。中国的文字很有智慧,思和想,思是心上有个田字,田是什么?画格子,一格一格的,这是分别;想,心上有个相,相是执著,我们有分别有执著,这叫思想。画的这些格子,就是代表不同的空间,本来没有时空,叫一真法界,现在我们众生给画出各种时空,凡夫有十个不同的空间,科学家现在用数理方法证实了,实际上佛早就说了,这十法界就是十种维次的空间。下面是六道,地狱、饿鬼、畜牲、人道、阿修罗道、天道,这六道是凡夫;上面有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声闻就是阿罗汉,缘觉又称为辟支佛,六道加四圣法界,十个维次的空间,全是因为有分别而产生。分别断了,就真正成为了菩萨,成为四圣法界的佛。但是这还不圆满,还要把妄想放下,妄想是起心动念。一起心动念就现相,把起心动念放下了,十法界统统没有了,这叫忽然超越,入一真法界,超越了世出世间。世间是讲六道,出世间是讲四圣法界,统统超越,入的是一真法界,称为法身如来。法身如来是证得自性了,他能证得十方圆明,圆是圆满,明是光明无碍。这是讲到自性,光明圆满十方,洞然无碍,这叫十方圆明,完全是自性光明遍照,性德显露。到这个地步,《大学》叫做“明明德,止于至善”。观世音菩萨通过返闻闻自性,耳根圆通证得。
    实际上,要诀就是放下念头。为什么有这些种种境界现前?就是有念头。这些境界,有动的境界,我们凡夫住在这个动的境界里,心不能定,六根攀缘六尘境界,这是一个相。这个相哪来的?妄想分别执著产生的。动境界灭了,静的现相又现前了,还是念头产生的,有念就能现相。静的相,叫舍受,舍了外面的动相,还得把静的相也舍掉。舍了静相,根的境界现前。根的境界舍掉了,觉的境界现前。觉的境界是什么?念头里面已经断了执著,成正觉了。断了执著,可是还有妄想和分别,还是有念,念头里带着妄想分别,所以现的相是四圣法界。继续放,把分别的念头断了,就是觉所觉空的境界。空所空灭到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妄想也断了,这时候真的一念不生,念头一止,境界就全部消失,这叫忽然超越世出世间,所有的相都灭掉了,动、静、根、觉、空、灭六个相全部灭掉。永嘉大师开悟见性后,说了一句话,“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六趣是六道,实际上不仅是六趣,梦是妄想分别执著变现的,有念才有梦境,四圣法界还是梦境,所以梦里明明有十界,觉后空空无大千。觉了是念头止住了,大千世界,一切宇宙的相忽然消失,大光明藏现前,这叫做“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从今以后,真的不起心动念了。不起心动念,还现不现相?自己不起心不动念,不现相。可是众生还起心动念,这时候是应众生起心动念,我们去应他,现的相都是众生心里的相。“应众生心,现所知量”,自己已经是无心,无心才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这时候获得两种殊胜,第一种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这是向上说,佛在上,实际上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里是为了说明问题,姑且分个上下,其实佛与众生平等,无有上下。观世音菩萨在平等当中说差别,所以说个上下,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本妙觉心,本是本来,本来一切众生皆有明妙的大觉之心,这个心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众生具足。《华严经》里,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众生皆有,如来就是诸佛,智慧、德能、相好,统统具足,一点都没有欠缺,没有比诸佛少一点,诸佛没有比众生多一点,平等的。不是说过去平等,现在就不平等了,不是,现在还有。本妙觉心,本来就有,而且从没有失去过。只是我们众生迷了,这个本性显不出来,它不起作用,好像太阳给乌云挡住了,现在要拨云见日,让自性光明透出来。观世音菩萨透出来了,能够与诸佛本妙觉心同体,合起来了。体同了,他的用也同了,相也同了,体、相、用都同,同如来,所以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与诸佛如来同样的大慈大悲的力量,就现前了,也能现诸佛三十二相。体、相、用是一,一而三,三而一,体得到了,相也得到了,用也得到了,所以能现一切相,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观世音菩萨就现什么相给他说法,他有如来无方大用。这是对上而言,上合诸佛,下呢?这是第二个殊胜。
    “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下面是与众生合,与众生同心同体,这个体是佛与众生同体,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观世音大士证得这个理体,所以也跟众生同心同体。众生哪里来的?都是从这个体出来的。与众生能同体,就能跟十方一切六道众生同一悲仰。这里讲的十方,不只指娑婆世界。我们的地球在佛经里叫阎浮提,是娑婆世界里的一个小星球。娑婆世界有多大?佛经里讲,我们的地球阎浮提是属于太阳系,同一日月所照是一个太阳系,太阳系绕着须弥山转,须弥山是一个小世界,单位世界的中心,一个单位世界就是一个银河系,太阳系绕着银河系中轴转,银河系的中央应该就是须弥山。娑婆世界有多少银河系?三千大千世界。所谓三千大千,是三个一千乘起来。一千个单位世界,叫一个小千世界,也就是一千个银河系叫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叫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一个大千世界。所以,大千世界是一千乘上一千,再乘一千,这么多个单位世界,也就是十亿个银河系,这是一个娑婆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化区,这里面有多少众生,不计其数。观世音菩萨说十方,娑婆世界是十方里的一个小区域,宇宙是不可思议的,全包含在里面,就是法界一切众生,观世音菩萨都能与他们同体,跟一切众生同一悲仰,悲是悲哀,仰是仰望,众生在苦难当中,哀求、仰望佛菩萨救度。佛菩萨大慈大悲,跟一切苦难众生同体,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千不是数字,是比喻无量无边一切众生,只要在苦难当中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求观世音菩萨救度,观世音菩萨立刻现身救度他,帮他脱离苦难,叫循声救苦,随机赶赴。这个力量是因为观世音菩萨完全证得真如自性,众生是自性所现,所以观世音菩萨救度众生,都是在他的自性当中救度,没有离开他的自性,当然就能够寻声救苦,随机赶赴。我们什么时候念他,他当即、当下就现身。观世音菩萨的法身从来没离开过我们,我们也是观世音菩萨法身当中的众生,与他同体。到了这个境界就圆满了,称为如来。《大学》里讲“虑而后能得”,就是破了灭的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孔子七十岁证得心自在,他止住在安的境界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他在安的境界里。可是“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他还没有完全证得。蕅益大师讲,孔子到八十九十才可能证得“虑”,所以我想至少要百岁以后,才能证得“得”这个境界,得是什么?十方圆明,获二殊胜,“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个境界。所以在理上讲孔子也是菩萨,他在修行过程当中,还没有圆满。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