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佛学交流] [原创] 悟空

[复制链接] 14
回复
443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4-3-12 14: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想,佛教经典里的语句,最被世人所熟悉的大概就是这句了吧。都进了歌里了。本来是金刚经后面,心经里的一句。前面的一句是“色不宜空,空不宜色”。我以前也并不知道,后来才发现。以前理解,就是和佛教的看破所关联,花花世界,其实是空的。我们能看,能听,能摸,但是不是看到的就是有那没一回事呢?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但我们知道的,所理解的是不是就是真的,许多时候,执著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值的呢,很难说,都是不定的。或说根本就没什么,所谓“死去元知万事空”。大限将至,才想到来日无多,回首往事,感慨万千。人们老好说,来日方长,其实谁都是来日无多。许多时候就要看的开一些。我经常买东西,被人宰了以后就安慰自己说,得不偿失的多呢,很有一点阿Q的精神。很想达到的那种境界就是,可以进退自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人的精神上的修养,真的是比较难达到的。既要能看空,又不厌世。佛教里的公案,盲龟浮木,说一只瞎眼的乌龟,游在大海了,大海上有一块木板,木板上有一个洞,刚好能让这只乌龟钻出去,而这只乌龟则是五百年一出水,你说正好让它钻到那个洞里有多难。得人身者不易,就如同这种情况。所以…… 色不宜空,还是要去兴高采烈的去生活。大隐隐于市大概也有这个意思吧。



我自己思绪不条理,作文经常是没有逻辑性,大家要是能有一点感悟,那我可就太高兴了,看到你们留言,说明还是有人能理解我所说的。虽然我说的也没什么中心。
沙发
发表于 2004-3-12 17:47:00 | 只看该作者
我和你有一点一样.....要表达对佛的思路,肯定是没有逻辑的,呵呵......
板凳
发表于 2004-3-13 08:54:00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佛经,那是一个体系,逻辑性非常强的一个体系。我个人也是窥斑见豹,对所提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fficeffice" />

“以前理解,就是和佛教的看破所关联,花花世界,其实是空的。”--佛家所说的色是指物质世界。“花花世界”这个词暧昧了一点,容易让人误解。“空”指性空,本心性空。空最重要的一点是“空我”。在“内”看不到这点,即无法看到佛经佛法逻辑的起点。

“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但我们知道的,所理解的是不是就是真的,许多时候,执著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值的呢,很难说,都是不定的。或说根本就没什么,所谓“死去元知万事空”。”--这个疑问是对的。对于万事万物,第一要疑,但疑不是放弃,要去挖。“金剛般若波羅密”之“波羅密”说就是穷究竟之义。庄子在此为后世人们设了一个套,让后世人们按他的思路去穷究竟。如能穷究竟则能明白他之乐亦。

“大限将至,才想到来日无多,回首往事,感慨万千。人们老好说,来日方长,其实谁都是来日无多。”--这是用宇宙观看问题。在宇宙眼里,人不过蝼蚁,人的一生不过星星一眨眼而已。惜时!惜命!做有益生命的事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人的精神上的修养,真的是比较难达到的。既要能看空,又不厌世。”--看空决不会厌世,反而能有喜悦,那种发自生命的喜悦,是狂喜,哪怕你只是在晒太阳。

“佛教里的公案,盲龟浮木,说一只瞎眼的乌龟,游在大海了,大海上有一块木板,木板上有一个洞,刚好能让这只乌龟钻出去,而这只乌龟则是五百年一出水,你说正好让它钻到那个洞里有多难。”--因为龟盲,所以难。佛家讲“回头是岸!”只在回头之间。梦里寻他千百度,蓦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所以…… 色不宜空,还是要去兴高采烈的去生活。”--兴高采烈去生活是对的。但你能吗?当下你快乐,下一个“当下”你能无烦恼吗?佛家讲“能断”,断一切“妄心”之根源,空是法。

这里我设个套:世人皆是自寻烦恼,庸人自扰。仔细去找找,看能否找到?

拙见!不妥之处海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13 9:49:50编辑过]
4
发表于 2004-3-13 11:41:00 | 只看该作者
色空无异,怕还有别意?
5
发表于 2004-3-13 13:13:00 | 只看该作者
扬子:从“五行山”下出来,悟空!
6
发表于 2004-3-16 13:10:00 | 只看该作者
道家,怕是谈空而解以放纵求解脱;


佛家,似是悟空而生厌离心,以出世求涅磐;


儒家,可是知空但由是生敬惜生命、入世奋进之念......


       


还是不悟。
7
发表于 2004-3-16 14:47:00 | 只看该作者
扬子:你把“行而下”的学习当成“悟”了,“悟”是“行而上”的学习。这就是现代人的毛病,多而抓不到根本。聪明非智慧,需要清其界。悟其本,穷其义。
8
 楼主| 发表于 2004-3-16 18:06:0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对我的评析还是蛮有道理的。再说,这也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聪明的人未必快乐,那些大的哲学家,更是时常怀有一种精神上的痛苦,或感伤。我们遇到一些不痛快的事时不妨放宽眼界,看空点。所以某种意义上说,人笨一点未必不是好事。所以王安石说,人生烦忧识字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人长大了,就不会有那种特别高兴的事了,记得小时候,考了第一名,得了一个红旗本,高兴得站在主席台上就笑开了。恐怕再也不会有那样的发自内心的开心的笑了。或许谈个女朋友会吧,我看也难说啊。(又跑题了……)
9
发表于 2004-3-16 22:47:00 | 只看该作者
一己之见:心无挂碍,处事完善,是为空也。前人有云:心中无事,日日好日。诚斯言也。
10
发表于 2004-3-17 08:21:00 | 只看该作者
近了。心无挂碍--心本空,何碍可得挂? “金剛般若波羅密”讲“所断”和“能断”。“所断”需看清,方“能断”。 能看清所断之“物”是谓“静”,“能断”“所断”之“物”是谓“净”。 “能断”“所断”归于“涅槃寂静”是谓“金刚”。“般若”者是谓“涅槃寂静”之本。 拙见!不妥之处海涵。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