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古董 - 

hover领导进来

[复制链接] 73
回复
868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楼主| 发表于 2004-2-28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TO.双子塔: “我想古董兄漏看了框架前的两个字:概念”~~~~我能理解你的意思,但我想,我并没有忽视和漏掉。我最近写了一本书(其实是写在网络上的系列帖子,编辑看了不错,就决定出版了),就遭遇到了概念的问题,关于“企业家”这个词,当我想准确的使用它时,才发现对它的解释、界定和内涵,竟然有七、八种之多,而且个个都是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 类似的概念混乱,还有“管理”这个词,有人界定为包含了领导、经营、管理;有人则将它与领导、经营区分看独立使用~~~~问题并不是能否界定的问题,而是是否有必要界定? 有一个问题需要自问:管理理论是“销售”给谁的?答案是销售给企业管理者的,而不是销售给书生学者的。这个回答的意义是:我们需要尊重企业家们的习惯概念,而不是研究者们在理论上纠缠和争论。缺少了统一概念的解决方法很简单,当自己想使用某个词、而又觉得歧义很多时,自己做个界定说明就可以了,因为这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细枝末节,起码对于管理学来说是这样的。 说到财务会计问题,我可以“大言不惭”的说:站在管理的角度来看,我可能比大多数的管理者都要认识深刻。在90年代初期,在现金流量表出台前,我就已经自制了类似的现金流量表,那时的企业还很手工、很原始的采取出纳口头沟通汇报的方式。这种想法即是来自于当时企业规模的需要~~因为我的企业当时已经是拥有多家子公司的集团企业了,简单口头汇报已经无法满足需要了;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对企业管理的认识~~资金流量犹如血液,远比利润和资产重要得多,我常说的一个例子就是,一个负债率超过100%的企业,依旧可以幸福的生活着;而一个负债低于60%的所谓警戒线以内的企业,却消亡了。 问题出在了对于企业管理运营的认识。财务概念不重要,财务数字也不重要~~事实上,我可以很“轻松”的创造出利润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东西从左手交到右手上。这个方法被用在政府的管理上,就是政府官员特别喜欢拆迁,因为一拆迁,“产值”就创造出来了,政绩也就同时出来了。但这是典型的以破坏的方式在生产GDP。 我想说的是:连财务的概念都不重要,企业管理上就已经没有再重要的概念了。解读概念和数字背后的含义才重要。所有这些综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这样的思路~~~~管理是实践性的活动,理论是销售给企业管理者的;严谨的逻辑和理性并不重要,因为企业的管理本来就是反逻辑的,探讨企业存在的目的、原罪动机、发展因果关系等等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
12
 楼主| 发表于 2004-2-29 1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TO:双子塔 :我个人的感觉,管理学丢掉了两样重要的东西,一个是丢失了系统运行的概念,管理正在越来越走向某种技能或技术化;另一个就是丢失了理论的销售对象,如果不能时刻装着管理学的“客户”,理论很容易走向某些学术自恋的小圈子。 TO:hover :我好象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吧?呵呵。概念的统一和争论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其背后的东西,譬如“利润”似乎是个很重要的概念,但其实它并没有那么重要,实现利润计划的90%与超额实现110%,有什么本质区别吗?重要吗?我是说,有远比它们更重要的东西。
13
 楼主| 发表于 2004-3-2 1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TO:marner 先向兄弟问个好。在企业创业初期,是否就是“更重要的是经营的能力”?恐怕这里面存在着我们经验和直觉上的误解。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企业在生存与发展之间的抉择问题,没有理由说创业时就一定生存比发展更重要,这是割裂企业的思维方式。 当年微软创业时遭遇到IBM的阻击,微软以其出色的商业技巧和能力,不但避开了死亡,而且迅速的成为了行业的领头羊,这不是以“生存”为目的的商业能力,而是以“发展”为目的的战略能力。这是战略目的战胜了经营技巧的胜利,假如不是这样,而是以生存和获利为目的,微软早就被兼并了,就不存在今天的微软了。 TO:双子塔 我认为你说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即企业在社会环境和企业世界里的位置问题。你仔细去体会管理理论,就会发现理论很自恋~~~~理论在思考企业问题的时候,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比如战略的制订方法的思维模式,其实是以静态的某一个时刻,去预测未来三、五年的目标,我把这叫做给企业“算命”,真是有些自不量力啊,企业以为自己是谁啊?因此,战略是。。。(呵呵,一两句话说不清了)。 企业的管理工作,其实不是效率、成本等等单项的指标工作,而是处理企业与社会、组织与个人等等关系的协调工作,这也是管理理论的一个错误所在。企业与社会之间,是一个互为责任的动态关系,企业需要对社会承担责任,但社会责任水平的高低,又决定了企业的责任水平和能力。 在中国,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往往演变为“政商关系”,这是国家体制的问题。当国家占有了绝大多数的企业经营资源时,企业家的行为,就会演变为处理与政府和官员的关系问题,所谓的企业“原罪”,其原因应该是由政府承担主要责任。
14
 楼主| 发表于 2004-3-3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本来早想结束这个帖子了,山谷兄又跑来了,真是欲罢不能啊。先向山谷兄问个好了。不过,问好归问好,“批判”还是需要的,呵呵-----先来“批判”一下山谷兄。 “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一个企业的战略一般都包括战略制订,战略实施和战略反馈三个阶段,无论你是学院派的还是经验派的,无不如此。”-------山谷兄受传统管理理论的影响太深了,呵呵。战略一般都包括战略制订,战略实施和战略反馈三个阶段,不错,这确实是学院派的典型理论,但谁就能说这种认识就是正确的哪?这是典型的夸大战略范畴、并且以条状结构看待战略的思维模式。 战略制订就是确认企业未来的方向,但确认未来方向的方法,却不是以静态的眼光看准方向、然后前行,我给你说句经典的话,你就明白我说的意思了:有一句名言说:“当一条船不知道将驶向那个港湾的时候,什么风也不是顺风”,现在,这句话的含义,需要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如果不知道什么风是顺风,这条船将永远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港湾”。 以事先假定未来结果的僵硬计划,来对抗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环境,无疑是以石头阻挡湍急的水流。我们必须扭转传统的错误思维:并不是企业事先假设了商机在哪里,商机就会在哪里出现;而是未来哪里有商机,企业就往哪里走!----如果企业是一艘即将起航的帆船,我们所要关注的不是帆船现在的资源和位置,而是需要敏锐洞察和捕捉风向的能力。 将“执行与实施”看做战略的第二个范畴,并不是合适的看法。执行与实施是企业组织最基础的管理工作,用个比喻来说,就是当船的方向改变时,船上大多数的船员的工作依旧----无论船是往北行、还是往南走,对于船员来说,他们都是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并不会因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不应该将企业基础性的管理工作,纳入到战略范畴来考虑,这是扩大了战略的范畴、反而会使我们看不清战略是什么了。三段论的逻辑很吸引人,但正确的逻辑,对于企业管理却未必有价值。 还没吃饭,要去吃饭了,等有空再来“批判”兄弟的其他看法,呵呵。。。
15
 楼主| 发表于 2004-3-4 1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TO.marner “不过我敢保证古董兄一定不喜欢你叫他“前辈”,不信你去问他”------看看,看看,什么叫兄弟?这就叫兄弟啊,太了解我了呀,呵呵。 中国汉字的蕴意非常的丰富,janechun,我给你说几个词,你听听:大哥、兄弟、爱人。。。,听听,多么美好的词语,多么赋有亲和力的语言啊。你在听听这些:前辈、教授、专家。。。,听听,多么“遥远”的距离啊。所以,当你要对一个人敬而远之时,你就去喊他“老师、前辈”,呵呵。 TO. 山谷 “遭到批判,心里当然不好受了”--------不会真的生气了吧?先道个歉了。我自己也常常在论坛上被人说成小儿科,我也常常去说别人很无知,不过可能是我的脸皮厚了点,说啊说的,反而跟一些人说成了朋友。所以说,并非沟通才是交朋友的有效方法,冲突同样是交朋友的好方法,这句话用在管理上也同样适用。 关于第一个问题,你恰好把我的意思理解反了,战略是一个动态的系列过程,是我一直主张的观点。 关于第二个问题,drucker 是我所尊敬的人,但我尊敬他未必就会无条件的全面接受他的思想,他说管理的任务只有两项,一是满足客户二是创新,只要仔细想想就会知道他的局限性。drucker 令我尊敬,主要是他对管理实践说话,而不是对理论的完整性和逻辑性说话。我一直在想,假如不是他开创了管理学,而是波特的理论派开创了管理学,不知管理学又要走多少弯路了。 在中国,就我所知,一些学院派的学者教授所创立的“管理学说”,至少不下十种,从矛盾管理学、超速管理学、成长管理学、健康管理学等等,一直到有人宣称自己发明了太极管理学、平衡管理学等等,这些东西从学术的角度看起来,都能够自圆其说,但就是没有实践和应用价值,我把他们叫做“正确的废话、完美的垃圾”。 关于第三个问题,当企业战略改变时,职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当然需要改变,但这不是我们所说的管理问题-----我们可能对于“管理”的概念理解不同,管理不是解决一个流水线上的员工生产电冰箱、还是生产洗衣机的专业技能问题,而是解决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目标的问题,用管理的专业语言来说,就是管理解决的是效率和目标问题,而不是解决技能和技术的问题。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