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编辑一 - 

[连载]《赢在办公室》试读

[复制链接] 75
回复
1504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7-29 09: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融于团队:曹操割发代首明军纪

对于团队而言,要真正发挥出1+1>2的团队效应,团结合作是内在的要求。因此,作为团队中的一员,就应该一切行动与团队保持一致,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将自己融化在团队中,使团队发挥出最大的合力。

那么,如何与团队保持一致呢?依靠纪律。我们常说某某团队“纪律严明”或“管理严格”,指的就是这个团队的管理制度完善,而且执行有力。从个人而言,就是个人的行为举止自觉接受制度的约束,体现公司的文化特征,严格按章办事。这是一个合格队员所具有的鲜明特征,也是个人服从于集体的集中表现。

某商业集团的张董事长认为,所谓纪律,就是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贯彻各种会议决议,执行集团、公司制定的预算、计划、通知。领导者必须带头遵守有形的规章制度和无形的企业文化,这是贯彻纪律的关键。任何领导、员工都不得将个人、亲属、朋友、小团体的利益凌驾于公司利益之上。

张董认为,纪律首先是服从,下级服从上级、部门服从公司、公司服从集团。令行禁止,决定的事和布置的工作必须有反应、有落实、有结果、有答复。服从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基本素质,是公司对所有员工的基本要求。

张董认为,形成纪律是一个人、一个团队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乃至成功的基础。一个大型集团公司,领导、员工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习惯思维。对于个人的生活习惯,公司无权干预,也没有必要去管。但既然在公司里做事,工作习惯必须适应公司的纪律。从学习规则,遵守纪律,树立纪律意识,刻意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纪律,直至自觉把纪律变成自己的习惯,最后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张董明确地说,纪律就是其公司文化的核心内容。没有纪律的公司文化不可能指导公司的各项实践取得成功。

张董事长与《TEAM》杂志的这番谈话中所表达的观点代表了团队对于成员的基本要求,这是作为团队一员必须清楚知道的。我们加入一个新的团队,首先就要了解这个团队的基本纪律规定,并服从遵守,争取早日融入团队。要知道,没有纪律就没有战斗力,没有纪律的团队,自然很难步调一致,形成团队合力。

三国演义第十七回讲到:曹操留荀彧在许都调遣兵将,自己统帅大军向前进发。行军途中,看见麦子已经成熟了,但老百姓看见有士兵经过,因为惧怕都逃避到外边,不敢割麦。

曹操为了安抚百姓,树立“文明之师”的形象,昭告当地百姓说:“吾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与民除害。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曹操的军士经过麦田的时候,都下马以手扶麦,相互传递而过,不敢践踏。百姓看了非常高兴,望尘遮道拜谢。

但不曾想,曹操的自己的战马竟然不小心窜进了麦地。曹操招来手下的主簿讨论自己的罪过。主簿用春秋的典故应对说:自古刑法是不对尊贵的人使用的。曹操说:“自己制定的法律而自己违反,如何能统帅属下呢?然而我身为一军之帅,是不能够死的,请求对自己施予刑法。”于是拿起剑来割断头发投掷在地上。然后命人拿着头发传示三军,说:“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

“割发代首”的故事,表现了曹操自觉严守军纪的领导者作风。之所以如此,是曹操深知,要想申明军纪,并且获得军士的支持和拥护,就不能凌驾于军士之上,自觉地接受处罚正可以表明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

对于一个团队而言,整体的战斗力来自成员严格遵守同样的号令,言退则退,言进则进,命令之下,行动划一。一个逆团队努力方向的举动,必然造成团队力量的分散,影响严重者,成为团队这锅汤中的老鼠,团队这群马中的害马,为团队所不容。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7-30 09: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离不弃:曾国藩的维系之道

在团队之中,如何维系与团队其他成员的关系,形成紧密团结的一群,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建立团队共同愿景,建立奖惩制度,都是团队维护自己整体性的一个方面,但还不够。维系团队成员之间关系的最佳途径乃是感情。

人们都有这样的常识:在家庭,重视亲戚的感情;在学校,重视同学的感情;在企业,重视的当然就是同事的感情。同事之间长期相处,为着共同的目标,同甘苦,共患难,结成深厚的友谊,彼此不离不弃,就成为维系团队关系的强大精神力量。

怡文公司是一家环境在线监测仪器制造商,公司创立于1995年,迄今已有15年了,创业之初的四个年轻人刘、吕、赵、苏依然不离不弃,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偏离自己的目标,从惨淡经营走到了稳健发展的今天。

四个人中,吕是刘在清华的同学,赵是他的小学同学,苏是他毕业后分配到广东惠州的同事,彼此关系非常亲密。四个人都是有点野心的人,凑在一起想开间自己公司。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选择了做水质监测设备,因为这个行业当时少有人涉足,可以抢占先机。

1995年,怡文研制出EST-2000A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控系统,从此开始了公司初创时期的惨淡经营阶段。由于设备缺乏行业标准,市场不成熟,产品销售困难重重。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0年,几乎每年都有难关,公司差一点就倒闭了,但最终坚持下来了。7年之中,中间也有人动摇过,尤其是在网络大热的那几年,有人提议说,不如做网站吧,圈点风险投资。但是四个人到底都是很理性的人,仍然选择了坚持。

四个人的团队,从一开始就有比较清晰的角色定位:赵负责研发,苏主管生产,刘掌控销售,作为唯一的女性角色的吕群,有着在外企和广告公司的从业资历,财务和公关自然就留给她了。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四个人的核心难免有争执,有分歧。但是同学之间的亲密关系,一同创业的责任感约束着他们,使大家在宽容之中互相谅解,解决问题。

刘说:“自己创业有一种责任感在里面,是给别人打工不能比的,有跟随你六七年的老员工,为什么他跟你?是因为对你有信心,你一定要有责任感,既是为他们,也是为自己。”

刘的话验证了史玉柱在《赢在中国》中给参赛选手的一个忠告:领导者的内心真诚是团队愿意不离不弃的真正原因。一个企业的成功绝对不是一个人坚持的结果,而是一个团队坚持的结果。如何在最困难的时候坚定信念,让自己的团队成员不离不弃,史玉柱已经说出了全部秘密的所在:当你的企业不能给员工足够的物质利益时,你所能够让员工信赖的就是你内心的真诚和理想的坚定。

曾国藩在分析八旗、绿营对战太平天国溃败的原因时认为:“大营所调之兵,东抽一百,西拨五十;卒与卒不和,将与将不和……离心离德,断不足以灭贼而成大功。”因此,他在组建湘军时,首先就针对这一关键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他所招募的丁勇大多为同乡同里之人。例如,王錱“专招一县之勇”;李元度“但取平江之人”;刘长佑“非臣亲党,即臣邻里”;曾国荃“不独用湘乡人,且尽用屋门口周围十余里人”。同时规定:所招兵勇,必须“取具保结”,造具籍贯里居亲属,存档备查。曾国藩出台这样的制度,目的就是要从感情上笼络人,从组织上控制人,为全军达到“诸将一气,为众一心”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按照这样的规则组建的湘军,将帅之间,士兵之间,由于同乡同里,语言相通,习性相近,很容易彼此熟悉,彼此信任,形成“齐心相顾,不肯轻弃伴侣”的战斗群体,真正做到不抛弃、不放弃。用曾国藩自己的话来说:“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

在对士兵的思想教育上,曾国藩对他们进行“训家规”和“训营规”。每逢操练日时,曾国藩亲临校场讲话,“如父母教子,有殷殷望其成立之意”,训禁扰民、禁嫖赌、禁鸦片,又向士兵发放“四书”等,把兵营当作学校,加强封建伦理教育。

正因为情感结构稳定,湘军虽屡战屡败,却能够屡败屡战。正是这样的湘军,才可以让曾国藩笃定持重,宁迟勿速,不用奇谋,持久作战,一步步迎来最终的胜利。

曾国藩一介儒生,亲自带兵打仗不行,但是却凭借深厚的道德修养和对人心的了解,打造了一支声名显赫的湘军;他不善将兵,却带出了一个齐心合力、生死相依的团队,其成功的根本就在于结成凝固的利益关系,痛痒相关,荣辱与共。

团队的结合有经济利益的成分,但更具有凝聚力的是亲情、友情和责任,这种精神层面的力量往往是更强大、更持久的。有道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离不弃,方为一体。所以,作为团队中的一员,应该和团队成员建立起一定的私人友谊,作为团队的领导,更应该通过个人感情,把整个团队融合在一起。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09: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忍者远智:胡雪岩的长远打算

“忍”者,忍让。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让是一种修养,而不是软弱。对一些无关原则的小事的忍,对一些不必要冲突的忍,有助于形成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成就长远的发展事业。因一些无关原则和大局的事不讲忍让,刻意示强,结果往往是过早地激化矛盾,以致铸成终身悔恨。

“忍”者,容忍。忍是宽容之道。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容忍部属与自己的不同意见,容忍部属的缺点、短处,扬长避短,是领导者的基本素养。

“忍”者,等待。忍是一种策略。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以耐心的等待恭候机遇的到来,可一举而定乾坤。

暑假,一家报社到馨的学校招兼职校对,虽然上夜班,但待遇还不错,馨决定一试。

面试那天,报社走廊里站满了应聘者,大家都知道,面前站着的是自己的对手。9点钟时,报社一位工作人员给每人发了一份应聘表,大家纷纷掏出笔,趴在椅子上填起来。交表时,馨发现很多人同时还交了一份自带的简历,只有馨两手空空。材料交上去后,工作人员把所有应聘者领进一间宽大的办公室,让大家在那里等候面试。坐在沙发上,馨看看大家,屁股上都像长了刺,来来回回地折腾。有几个学生烟瘾犯了,刚掏出烟,看看墙上“禁止吸烟”的标语,手又缩了回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刚才那个工作人员又进来了,给每个人倒了杯水,然后说“领导正在开会”,要大家再等一会儿。

喝水声,咳嗽声,抱怨声,墙上的挂钟声……又过了一个小时,已苦苦等待许久的应聘者再也坐不稳住了,馨也变得烦躁不安。中午12点时,一些应聘者开始走了,一个又一个。馨也想走,但又一想,既然来了还是见见主考官吧。

12点半的时候,一屋子人只剩下馨和另一个坐在沙发上的人。他坐的姿势比较舒适,面无表情地盯着墙上的挂钟。“你也是来应聘的吧?”馨忍不住问道。他扭过头看了馨一眼,“不是。”“不是来应聘的?那你在这儿等什么呢?”馨惊讶地望着他。“你觉得做一个校对员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他反问道。“嗯,细心,当然还要有耐心。”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恭喜你,你被录取了。”“什么?”馨的脑子一时空白。“噢,忘了告诉你,我是报社的编辑部主任,这次面试的主考官。”他笑了笑说。

馨一下子就从沙发上跳了起来。就这样,馨开始了大学生涯中一段快乐的打工时光。

在进入职场之前,应聘是每个人都要跨越的一道关口。主考官会根据岗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考察应聘者是否具有某种素质,以此作为录用的依据。在此案例中,细心、耐心是主考官要考察的重点,所以故意拖延时间,考验应聘者的耐心。当最有耐心的馨耐心等待,直到其他所有的人都走完时,机会就只留给她一个人了。很多事都是如此。机遇在前,时间未到;学会等待,终有收获。

急功近利是商人的通弊,而胡雪岩恰好没有这个毛病。相反,先吃些小亏,忍耐一时之难,获取一条不尽财富滚滚来的巨利之源,成为胡雪岩“因势取利”,放长线钓大鱼的总体谋略。

经营获利之道,所获利之大小与经营者的“忍量”是成正比的:做小事,从开始忍耐到获利的间隔小,获利也小;做大事,从开始忍耐到获利的间隔大,获利也大。因此,胡雪岩的商业策略就是“先不必求利,要取势。”譬如修水库蓄水,修铁道运输。开头看起来成本大,回收慢,然而,一旦水库、铁路修好建成了,由此而获得的利益却是稳固而长远的。

胡雪岩“因势取利”的这个“势”就是官势。王有龄、左宗棠都是胡雪岩所利用的官势。自从白送粮食给打仗的左宗棠敲开左的大门之后,胡雪岩就成了左的“后勤部长”,左宗棠得朝廷之势,也就是胡雪岩得朝廷之势。十数年间,转兵输将,购置弹药,筹借洋款,拨运饷粮,无一不要胡雪岩经手。以此种大势,求什一之利,胡雪岩的势力一步登天,财富也从白银数十万进而数百万进而数千万。

胡雪岩的耐性非比常人。他打出的牌可以一沉十年,而一旦翻出来,就会有万钧的力量。当然,他这样做需要高瞻远瞩,放开胆量,一般人不敢如此。胡雪岩就是屑于因蝇头小利而障住了身手,所以他能看得远,做得深,耐得住,如庄子之大鹏。

一位著名的推销大师说过这样的话:“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生意场上的事尤其如此。首先坚持三年不赚,然后才可能谋取更大的收获。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09: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挫越勇:康熙少年磨砺得后强

在给亲人朋友的祝愿中,我们常说:“祝你一路顺风”。但人生的常景却是,大家都在逆风走着。甚至,只觉四面是风,没有哪个方向是安逸的。大自然天风浩荡,本没有个固定的风向;人世间,也没有一路顺风的人生。

所以,人生在世,总不免遭遇挫折。所谓挫折,就是个体在满足需要的活动中,遇到阻碍和干扰,使个体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的一种心理感受。挫折虽是常态,可常不被人们接受。面对困难和挫折,许多人会痛苦、自卑、怨恨,失去希望和信心。这不是正确的心态。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应对挫折的最好办法就是用积极的心态,加上灵活的头脑,避免挫折感的产生。紧盯自己的目标,别只顾看到脚下。

燕中专财会专业毕业,由于学历低,在求职的道路上屡遭失败。在最无助的时候,燕来到了现在的公司。这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企业,仅有两张办公桌,五六间厂房,专门生产环氧酚醛绝缘材料。老板既做厂长,又做员工,还做销售。尽管如此,燕还是对老板、对社会充满了感激,珍惜这份工作,下决心好好干!

燕每天总想最早来公司,可有时来到时,老板已经在车间干活了。看他那专注的样子,燕被震动了,明白了创业是何等的艰难。虽说是做财务工作的,但燕还得与仅有的四个员工一起干活。燕和老板娘一起打包装,抬箱子,嘴里哼着歌,干得很开心。第一个月末,手拿着沉甸甸的三百元钱,燕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2002年,为满足生产需要,公司新建了厂房。二期工程时,公司遇到了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老板不得以用家里的房产做抵押办了贷款,才度过了最艰难的阶段。燕问老板,万一贷不到款怎么办?老板笑笑说:“呵呵,没有万一,银行不贷款给我们,我们能抱怨谁呢,只得做抵押呀,就抱怨自己没有钱吧。”燕对老板乐观的精神深感钦佩。

三年前,公司投资开发新产品,由于技术不到位,没有经验,一次次失败了。公司开始出现矛盾,技术科与生产科相互抱怨。那一段时间,五十岁不到的老板好像一夜间头发全白了,但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他召集员工开会:“感谢各位的支持,你们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放在心上。我们不要抱怨这,抱怨那,不能因为遭遇失败,就放弃,我们现在应该郑重审视一下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根本。”老板的精神稳定了人心,公司员工一致表示要团结一致,克服困难。老板亲自带领几个员工三下江南,学习技术,燕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经过反复摸索,产品终于试制成功。庆祝会上,老板语重深长地说:“面对挫折和失败,我们一味地抱怨是会失去方向的,唯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才是正确的选择!”

十年来,燕亲眼目睹了公司的成长与壮大,产品通过了ISO9001认证,公司被镇评为优胜企业,燕也从当年一个求职屡遭挫折的黄毛丫头成长为一名能全盘操作业务的会计师了。

这是一个公司和一个员工共同成长的故事。虽然是在一个和平的职场中,但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一点都不少。从故事中我们看到了老板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看到了小姑娘感恩的心。面对挫折,他们团结进取,积极乐观,认准目标,不断克服困难,使企业迈上了一个个新台阶。这正是面对挫折所应有的态度和精神。

阎崇年讲康熙,曾细数过康熙的6个不幸:第一不幸,8岁丧父,人生三大不幸之一就是幼年丧父;第二不幸,10岁丧母,虚岁10岁,周岁才9岁的康熙就父母双亡,实为可叹!第三不幸,生而离母,康熙刚降生的时候就从母亲身边被带走了。清朝规定从出生后就从母亲身边抱开,由宫女太监看护。康熙刚出生,就缺少慈母之爱。第四不幸,四岁离宫,为避免染上天花,搬到现在北京叫福佑寺的地方,与世隔绝。第五不幸,出天花,脸上长麻子,损了尊荣。一个男子汉,一个堂堂的大清皇帝,脸上长着麻子,实在是一个缺憾。第六不幸,父亲和母亲闹矛盾,母亲跟祖母闹矛盾,又娶了一个董鄂妃,家庭不睦。可见幼年时期,康熙已经历尽沧桑。

父亲顺治去世,遗诏命鳌拜与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鄂必隆共同辅佐年仅8岁的康熙。鳌拜专权,康熙深藏不露,隐忍以待。16岁时,终于设计将鳌拜扳倒,赢得与顾命大臣的斗争,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康熙亲政后,朝廷内部出现了相对的稳定。但是,国内形势仍然十分险恶。南方三藩割据,西北噶尔丹的反叛,台湾郑氏的割据,一道道难关摆在康熙的面前。深谋远虑的康熙凭着自己超凡的胆略,在良臣的辅佐下,南收台湾,北拒沙俄,西征蒙古,兴修水利,治理黄河,鼓励垦荒,薄赋轻税,开创了盛世王朝。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在忧患中固然是备受痛苦折磨,但是饱经挫折之后,能力、韧性、智慧、谋略都得到历练,这样在以后遇到各种复杂局面,就能从容应对;一时处于被动,也能隐忍以待,东山再起。经历百折而不挠,必能有所成就。

就职场挫折的相关问题,曾有记者在论坛进行过一个调查,有28位网友接受了调查。在问及“你是否曾经遭遇过职场挫折”时,全部28名网友都不约而同地回答了“是”。挫折既然不可避免,当它发生时就要勇敢地去面对,随时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用健康、豁达的心去面对。只有在职场中能越挫越勇的人才是职场上真正的强者。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09: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胜己者强:司马迁发奋著《史记》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说,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人,了解自己的人是明白人;战胜别人说明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在古代武侠小说中,笑傲江湖,争霸天下,孤独求败,到头来发现,最需要战胜的,其实是自己。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鲁迅的几句话或者能给我们启发:“以今日之我战胜昨日之我。”战胜自己,其中之一是战胜昨天的自己,实现对自己的超越。

战胜自己,就是说,要战胜自己的弱点。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以坚强的意志抑制它、战胜它,这样的人无疑是强大的。能战胜自己的人,还有什么不可战胜的呢?

2000年3月1日,鹏来到上海。初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感触深切的不仅是新鲜的街景,更有一种凄凉与无助。上海滩,不是每个人都能来的地方。

整个三月份是在奔波与无奈中度过的。为了找到一份能维持生活的工作,鹏几乎走遍了整个上海,但是没有一家公司愿意收留一个中专生。好几次鹏站在街头,不知该往哪儿走。但是,这一个月里,鹏对上海的市场化、人才的竞争状况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月底,一个朋友打电话来问鹏找工作进展得怎样,鹏无言以答。朋友劝鹏先养活自己再说,并引荐了一个华东师范大学的同学,提议鹏到华东师大去做点小生意,并且可以先住在同学的宿舍楼里。无奈之下鹏听从了朋友的建议,买来16张碟片,走进华师大研究生的住宿楼,租出了第一张碟片,挣了一块五毛钱。

整整一个月,鹏没有给家人打过电话,也不敢告诉同学自己在上海的工作:租碟。那段日子,鹏每一次走出门都要提起很大的勇气来战胜自己。看见眼前成群结队的学生,鹏不禁想起自己的校园生活。五月,鹏开始计划回校处理毕业的事情了,同学帮鹏寄来了毕业设计的资料。于是,整个五月份,鹏白天搞设计,晚上租碟。六月,鹏回校办理了各种毕业的手续之后,与同学挥泪而别,再次踏上去上海的火车。

到上海后,鹏重新投入了找工作的行列。在经历无数辗转与等候后最终一家从事IT行业的公司接受了鹏,最初工作是做销售。工作最初的一段时间,鹏每天都过得很匆忙,开始真正体验到上海市场竞争的激烈。由于身上没有什么积蓄,为了节省车费,鹏每天骑着自行车去拜访很多客户,偌大的上海让鹏一天跑下来腰酸背痛,而且几乎每天晚上都加班到12点以后。工作忙完之后,还得抽出一定的时间恶补需要的理论知识——踏入社会后才发现,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那段时间里鹏品尝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亲自去接触完成一个小工程:第一次尝试用自己并不太流利的英语和客户交流:第一次学会用笑脸去回击别人的不信任:第一次在陌生之城去面对难以向外人言说的孤独。由于全身心的投入,鹏的业务进展得很快,逐渐赢得客户的信任,订单也源源不断。半年后,鹏被提升为销售部门经理。

每个人都是有能力,有潜力的。关键在于,能否通过一种坚强的意志克制自己的弱点,释放出应有的能量。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面对着强大的、无形无相的困难,难免心生畏惧、迷茫,不敢走进去。但是,一旦拿出自己的勇气,踏出坚定的步伐,忘却一切无助的忧虑,全身心投入进去,就会发现,原来的那些所谓的障碍只是现实投射在自己心理上的阴影罢了,冲破了这层阴影,就能获得人生的突破,取得不断的成功。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史记》,又称《太史公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后随家迁于京城,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子承父业,做了太史令。公元前99年,因“李陵事件”直言触怒汉武帝,遭受了令人不堪屈辱的宫刑。在狱中,司马迁痛不欲生,在生与死之间艰难地抉择。最终,司马迁以顽强的意志克制了心理上的屈辱,发奋图强,继续编写《史记》。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于公元前91年完成这部鸿篇巨制。

他忍辱含垢,自强不息的心理历程,在《报任安书》写得非常痛彻:“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末尾,司马迁一连列举了七个故事,激励自己,也是激励世间的人们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在商纣王朝为西伯侯时,曾被纣王囚禁于羑(yǒu)里,文王利用这段时间,将八卦重组,推演成六十四卦,形成流传至今、影响深远的《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孔子周游列国十几年,未能打开局面建功立业,于道穷之际之回到故乡鲁国,静心修定“六经”;“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相传鲁国史官左丘明在编写史书《国语》时,已是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孙膑在魏时不幸遭到陷害,受了“膑刑”,他的兵书《孙膑兵法》是流传下来的古代最早的著名兵书之一……

司马迁本人就历经磨难,所以对这些人也十分崇敬。对于后人,太史公的千秋业绩不逊色于任何一位。能在那样的耻辱和逆境中顽强地把一件事业完成,需要何等坚强的意志!

很多人总是不明白“战胜自己”的意义,自己就是自己,难道还有另外的自己吗?并没有另外的自己,只是自己心理上的两种力量的冲撞:一种力量要束缚,一种力量要突破;一种力量要保守,一种力量要开放;一种力量阴暗狭隘,一种力量光明磊落。扶植那突破的力量,开放的力量,光明的力量,让它主导自己的心灵,就能获得一个超越的自己。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09: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长驭短:刘邦知人善任坐天下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就是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清了自己,能够善用使用自己的长处,同时善于利用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在理论上就成了一个“完人”。

《吕氏春秋·用众》中说:“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能利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因此,善于利用众人长处的人,便能统治天下。职场不是一个人的事业。一个人即便力量很强,智慧很高,单打独斗,成功有限,对社会的贡献也有限;唯有假借众人的力量,才能建立起伟大的事业,不仅自己成功,而且给他人带来成功,于国于民,善莫大焉。

众所周知,美国人比尔·盖茨是一个顶级的电脑奇才。他13岁能编程,不到20岁便写出BASIC语言。同时,比尔又是一个商业奇才,独特的眼光使他总是能准确看到IT业的未来。独特的管理手段,使得不断壮大的微软能够保持活力。虽然他有诸多优点,但他在理财的具体操作方面自愧“技不如人”,但这并不妨碍盖茨的财富快速膨胀。

盖茨非常善于利用别人的长处。在投资理财方面,他聘请了“金管家”——劳森来为自己打点财富。在聘请劳森做自己的投资经理的同时,还做出承诺:只要微软股价保持上升,就允许劳森用更多的钱来进行其他投资。这些承诺调动了劳森的积极性。他除了为盖茨设计了50亿美元的私人投资组合外,还是盖茨捐资成立的两个基金的投资管理人,两个基金会的捐赠是以将盖茨名下的微软股份过户给这两个基金的方式来进行的。而劳森的工作就是将这些股份以最好的价钱售出,并在适当的时候买进债券或其他投资工具来完成这一过程。经过这位“金管家”的悉心打理,这两个基金的每年捐税竟然超过了名列《财富》500强中的后几家公司的净收入。

重视人才、知人善任也是卡内基成功的首要秘诀。他说:“我的工作就是激发他们的信心,提供最佳服务愿望。”卡内基把人才视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他的最经典的管理名言就是:“即使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夺去,只要留下我的成员,4年后我仍将是一个钢铁大王。”

在当今世界商界,论智慧,比财富,比尔·盖茨都堪称数一数二的人物。分析其原因,仍不外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毕竟,人无完人,强者之道,中外概莫能脱这个准则。

项羽、刘邦楚汉相争,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双方的实力对比都是楚强汉弱,但是,为什么最终取胜的是刘邦呢?这与刘邦知人善用和项羽高傲自负、彼此截然不同的性格不无关系。

项羽的确是个不一般的英雄,他是“西楚霸王”——地位显赫,有气吞天下的雄心。但按理说,愈是有这种抱负,愈应该广招贤才为我所用,向曹操那样“求贤若渴”才对,但实际上却恰恰相反。

比如韩信。韩信开始是跟着项梁的,项梁死后归了项羽,他在项羽手下干过,提过不少建议,但不被采纳。韩信攻占齐国以后,项羽派人去游说他,劝他叛汉,要么归楚,要么中立。韩信回想当年,感慨道:“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话不用。”显然,在项羽哪里,韩信的价值得不到体现。韩信向项羽提过什么建议今天不知道了,但是,根据对韩信的了解,这些建议不会毫无价值。然而项羽不听,他太自信了,他只相信自己。

楚汉相争结束后,刘邦在洛阳南宫大摆酒宴庆功时说,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在于不善于用人,这是他对项羽最简单,也最精辟的评论。韩信投奔刘邦后,受重用之前虽然也经过波折,终究还是登台拜帅了。

真正的英雄从来不是凭借一己之力打天下,而是充任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建立一个优秀的团队,借助众人的力量来打天下。个人无论多么聪慧,多么勇敢,智慧、力量毕竟有限,能够放手任用他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虽然刘邦的才气不敌项羽,但天下其他的天才人物韩信、张良、陈平都跑到刘邦这边来了。项羽以一人敌天下,终于势穷力屈,败下阵来。司马迁说项羽“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批的也是他这一点;所以说:“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憞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天曷故焉。”

“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两条至理,用于己是修身之道,用于人是管理之道;但善用者强,不善用者惘。短虽可补,不如扬长。更多时候,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善于发现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特长,打磨自己的特长,以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短处能够弥补自然好,如果不能弥补,也可通过团队的互补来补救。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10: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勇于实践:康熙帝推广种痘

古今中外,人们都认识到,知识和智慧是有区别的。“知识”是人所知道的、拥有的学问。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称不上“智慧”二字。这样的人西方叫做“有学问的笨伯”(a learned-fool),在中国称为“两脚书橱”。

有一种人,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这样的人,能说他没有智慧吗?

一篇《犹太人成功秘诀》的文章总结了犹太人成功的十大法则,其中第一法则就是:“比起知识来,更重视智慧”。犹太人不是单纯看重知道什么,他们更重视让知识在实践中放出光彩。

芸老早就想找份工作锻炼一下自己,暑假是个不错的机会。芸找了份卖工艺品的工作。

上班头一天,老板对芸说了一遍商品的卖价和最低价。芸很吃惊,眼前的工艺品那么精美,那么昂贵,老板一讲,突然感觉都是一片“假货”!那么便宜,却卖得那么贵,不是欺负人吗?但是作为一个商人,当然尽量让顾客以高价买商品。可是,芸在对商品进行吹捧时,感觉心理是那么复杂,动机是那样不纯,简直像个骗子。

芸还深切体会到上班的累,比学习累。在店里,上班到下班,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不休息,不能坐,简直累得要命。工作的地方有唯一的一个凳子,在没有顾客的时候,芸太累就坐在那儿了。立刻有位老服务员,走到芸跟前低声说:“你真是的,新来的还敢坐,老板来了该说你了。”芸一下子惊起。

在学校,经常听见学生抱怨说不喜欢哪个老师,上班原来也这样。芸有两个老板,一个老板人很好,另一个老板却像个管事婆,芸和同事们都不喜欢她,但同事们是老服务员,芸是新来的,所以这个老板总挑芸的毛病,说卖价太低了,说顾客怠慢了,道理一大套。有一天,她把芸叫了过去,说芸表现不好,要给芸降工资。芸一气之下就走了。

闭门反思,芸深切感悟到自己严重缺乏工作经验,以及某种特有的、综合的能力。以前,每每有人说当代大学生高分低能,芸就会反驳说:只要能学好,有其他方面的素质肯定也行。但事实证明,芸错了。经过了这次工作的体验,芸知道,自己没有的东西太多了:能力、气度、耐心、交际、技巧……

芸不甘心,歇过几天再次找了份服装销售的工作。这次,芸多了几分成熟,多了几分从容,变得宽容大度,与同事也相处融洽。更加令老板另眼相看的是,芸成功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在节日期间组织了一次热闹的促销活动,获得成功,博得老板的赞赏。暑假结束,芸感觉像变了一个人。

第一次参加工作,每个人都有一种刻骨铭心的体会,那种距离感、陌生感、无助感会让一个人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笨蛋。似乎什么都知道,实际上什么都不知道。实践出真知,原来只有经历过,实践过的真知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有将所学、所知用于实践,才会显示知识的价值。

朱纯嘏,江西新建人,少习举子业,后攻医术,对痘疹之证研读尤深,擅长接种人痘预防天花技术。

康熙二十年秋,康熙命内务府广储司郎中徐延弼至江西求痘医,当时督粮道参政李月桂以朱纯嘏应诏,随即承命选种试苗,次第奏效,遂奉旨入大内为皇室子孙种痘。由于朱纯嘏种痘的效果良好,次年康熙遂派他远赴蒙古科尔沁与鄂尔多斯等地,为其亲贵治痘。同朱纯嘏一起奉诏进京师种痘的还有陈添祥等人。

前后26年间,朱纯嘏积累了接种人痘预防天花更为丰富的经验,应对天花感染者之怪症、变症也增加了见识,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编撰出《种痘全书》,为种痘在全国推广准备了很好的条件。

朱纯嘏等人为皇室及满蒙王公大臣子弟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成功,令康熙帝十分满意。他在《庭训格言》中强调:“国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方,诸子女、尔等子女,皆以种痘得无恙。今边外四十九旗及喀尔喀诸蕃,俱命种痘,凡所种皆得善愈。尝记,初种痘时,年老人尚以为怪,朕坚意为之,遂全此千万人之生者,岂偶然耶”。

知识来自于实践,因此,从知识的本质上讲,知识是属于实践的东西,必须用于实践才会产生效果。实践出真知,康熙帝躬行亲践,并坚决推行之,不仅为民生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也为“康乾盛世”的开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纸上谈兵,非强者之道。真正的强者从书斋里是走不出来的,只有虚心好学,勇于实践,把理论知识巧妙地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获取真知和智慧,日积月累,臻于成功的境界。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14: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帮助弱者:鲍漱芳义举扶天下

一个五岁的孩子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出去干活,突然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飘摇的小花上面。

这个小故事投射出强者的一个真情含义:做强者,不一定多有力,或者多有钱,而是在于他是否愿意对别人有所帮助。天下最高的学问是同情弱者,帮助弱者。孔子讲仁,老子讲道,墨子讲“博爱”,归根结底,都不是为了让强者更强大,而是为了让贫弱的人得到更多的福利,让不幸的人得到快乐。

做强者,不等于取得了轻视、欺压弱者的资格,而是肩负了帮助弱者的责任。放弃这一责任,根本没有资格做强者。

2009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发布全美400富豪排行榜,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以500亿美元的净资产蝉联榜首。

比尔·盖茨从退学建立微软,到成为世界首富,只用了20年的时间。此后,这个被美国人誉为“坐在世界巅峰的人”就几乎没有从这个位子上下来过。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世界首富没有自己的私人司机,公务旅行不坐飞机头等舱,衣着也不讲究什么名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还对打折商品感兴趣,不愿为泊车多花几美元。

可另一面的事实显示,比尔·盖茨并不是那种悭吝的守财奴——微软员工的收入全美最高,每年都会在几千名员工中产生几十个百万富翁;为公益和慈善事业一次次捐出近300亿美元的善款,而且决定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95%的财产捐出去……显然,这位世界首富跟那种“一掷万金、摆谱显阔”的商界强人迥然有异。

据不完全统计,盖茨至今已为世界各地的慈善事业捐出290亿美元的财富,成为世界上最慷慨的富人。目前,以盖茨夫妇两人名字命名的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私人慈善组织,其基金规模是老牌的福特基金会的3倍、洛克菲勒基金会的10倍。盖茨多次公开表示过:他名下的巨额财富对他个人而言,不仅是巨大的权利,也是巨大的义务,他准备把这些财富全部捐献给社会,而不会作为遗产留给自己的儿女。

在当今社会,如果以拥有财富的多少定义强者,比尔·盖茨可以说是天下第一。做了强者的盖茨,没有炫富,没有欺凌弱小,而是通过基金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沃伦·巴菲特曾评价比尔·盖茨说:“如果他卖的不是软件而是汉堡,他也会成为世界汉堡大王。”言下之意,不是微软成就了盖茨,而是其乐善好施的品德成就了这个世上最富有的人。

作为活跃于明清商业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徽商不仅以其良好的商业道德、灵活的经营策略和任重道远的“徽骆驼”精神,在商场上艰辛开拓,成为富甲一方的商帮,而且致富之后,不忘回报社会,积极捐资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建义仓、修水利、筑道路、兴学校,无不在其捐助范围之内。

鲍漱芳,清代著名徽商,字惜分,歙县富竭乡棠樾村人。棠樾鲍氏家族世代经商,在两淮官商中具有较大影响。鲍漱芳从小跟随父亲在扬州经营盐业,是当时扬州著名的富商之一。

鲍漱芳热心参加社会活动,也比较有政治头脑,1803年在川、楚、陕三省的最后平乱中,他组织富商们捐输军饷有功,被任命为盐运使,成为握有两淮盐业大权的显要人物。整个嘉庆一朝,鲍漱芳多次捐款为朝廷济困。1805年,黄河、淮河大水灾,洪泽湖决堤,他先后捐米6万石,捐麦4万石,赈济了数十万灾民。改六塘河从开山归海,他集众输银300万两,堪称是徽商捐资赈灾的大手笔;疏浚芒稻河,他捐资6万两。

由于鲍漱芳屡次捐输,深得嘉庆皇帝的赞赏,获得清廷从优议叙、加十级的嘉奖,并特赐在故棠樾修建“乐善好施”牌坊。

明清时期,徽商虽拥资巨万,富甲一方,但却乐善好施,热心公益事业,其品德是高尚的。这种牺牲暂时利益造福社会的义举,赢得了朝廷和灾民的赞誉,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反过来为其商业的进一步拓展打下了基础。

真正的强者,都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哀民生之多艰难”,并愿意尽一己之力给弱者以帮助。历史上伟大人物莫不如此。而且,真正的强者并不是等待自己变强之后才有行动,而是在不断的行动中不断变得更强。等待变强的人,永远没有变强的时候。

香港首富李嘉诚有个座右铭,值得强者一虑:“人生在世,能够在自己能力所逮的时候,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为无助的人寻求及建立较好的生活,我会感到很有意义,并视此为终生不渝的职志。”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09: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义不折腰:陶渊明不食屈辱五斗米

中国古话讲:“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是说做人要有骨气,不轻易放弃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待人接物有自己的原则,坚持自己的原则,是表现自己不可侵犯的强者风范。

对于做人的骨气,孟子的见解可谓深刻。他认为:一个男子汉大丈夫,富贵显达而不丧失骨气变得淫荡;贫穷困苦而不丧失骨气改变心志;受到武力的威胁而不丧失骨气轻易屈服。骨气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骨气,犹如奴隶,只能任人驱使。

在职场上,虽然受到制度的约束,老板的驱使,那是工作范围内的事;若遇到无赖的差遣,恶意的指使,甚至骑到脖子上,还没有一语争辩、抗争,那真叫没骨气了。

看到一家中韩合资公司在报纸上做的招聘广告,风蠢蠢欲动。这家公司赫赫有名,要得到它的青睐不是件容易的事。

出发之前,风仍然没有足够的信心,因为对照招聘启事上的要求,风还有诸多不完美的地方。面试共4天,风被排在了第3天。这天,和一群等待当天面试的求职者一起,风紧盯着人事部那道暗红色的大门,盯着每张走出来的人的脸。他们一个个看上去都是垂头丧气的,大约是被拒绝了。问了几个求职者,他们有的告诉风莫名其妙就被拒绝了,有的说自己被“无条件拒绝”了。

轮到风了。风轻轻敲开那道藏着玄机的门,在事先安排好的凳子上坐下,对面是人事部经理和韩籍老总。年轻的人事部经理热情而细致地询问风的情况,让风心底暖暖的。当得知风的兴趣是文学,而且有千余篇作品发表时,他有些惊讶。谈话的气氛非常轻松,风以为自己稳操胜券了。末了,人事部经理扭头问一边的韩籍老总,是否可以当即决定。谁知道,韩籍老总想都没想,便一脸严肃地说:不要!人事部经理礼貌地向风摆摆手,示意风出去。莫名其妙的风感到震惊,却找不到被拒绝的原因。镇定之后,风礼貌地询问老总不被录用的原因。韩籍老总说:“我拒绝别人从来是无条件的!”

听到这样的回复,风勃然大怒:“我是慕名前来应聘的,不是来参加无聊的游戏的。您的无条件拒绝对求职者是一种伤害,给出您拒绝的理由很难吗?”起身要走,却意外地看到韩籍老总站起身,露出笑容说:“我们需要的是有骨气、有恒心的青年,如果被无条件拒绝仍然不吱声,那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我已经对619名求职者说了“NO”,只有你敢于向我说‘NO’。对于我的面试策略,请原谅!你愿意加入我们公司吗?”风不失原则、勇敢无畏的骨气使他顺利进入职场。

职场中有它的规则。遵守规则,服从上司的管理不涉及个人骨气的事。招聘会上,厂家使用一些策略招收自己需要的人才,也无可厚非;但是很多人畏于招聘方居高临下的气势,不敢正常作出反应,怕失去什么呢?未入职场之前,大家是平等的,无条件地被拒绝打发,对方已经失礼,自己却不敢抗争,显然委屈了自己,也失去了机会。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不恋官场,甘居田园,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优秀作品。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郡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虽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汇报好歹都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倘若督邮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不下去了,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从此归隐田园,成了一个伟大的田园诗人。

中国有很多有骨气的人,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吃嗟来之食,不吃美国人救济的谷子。要做一个有骨气的强者,就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屈服强权,不为一点小小利益出卖人格和道义。这样的人永远是受人尊敬的。

中国老祖宗在教给后人智慧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听起来自相矛盾的哲理。有时叫我们戒急用忍,用时却强调要有骨气。何时忍耐,何时要有骨气呢?还是看自己的取舍吧。要一时保全自己,或欲图长远之计,不妨一时忍耐;若事无所惧,或欲伸张大义,就拿出自己的骨气来。强者,就是要叫人另眼相看。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09: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立圈子:宋江仗义疏财走江湖

圈子,英文Circle,意指一群具备某些同质性,具有共同爱好、共同利益、共同品味、共同目标的人组成的非组织性群体。从圈子的角度看人生,无人不在圈子中。

一生下来,就进入亲情圈;上了学进入同学圈;上班工作了,就进入了同事圈。圈子有大小,小至文友圈、棋友圈、酒友圈、博友圈,大至政治圈、军事圈、经济圈、文化圈、娱乐圈……总之,世上有多少种人,多少种行业,多少种职业,就有多少种圈子,这是人的社会角色属性使然。

人离不开特定的圈子。圈子就是力量、就是信息、就是保护、就是依赖。没有圈子,不进入圈子,就不会有朋友,办不成事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做多大的事情,就需建多大的圈子。

40几岁的网友“自由自在”,真实身份是一位中学老师。在学校里能接触的,除了学生,就是其他老师,社交圈子非常有限。好在现在是网络时代,“自由自在”把人际交往的圈子扩展到了网络上。“如果没有网络,我的私交圈子就会狭窄许多,生活也就少了不少乐趣。”“自由自在”坦言道。

工作之外,“自由自在”在一家综合网站上,身兼两个版的版主。他的私交圈子,大多来源于网络。对于虚拟的网络交际,人们最初阶段还感到怀疑,现在已经相信了,“网恋”之类的名词已经不再新鲜。“自由自在”的“网际圈子”同样实实在在,与生活紧密联系。

“自由自在”多次和圈子里的网友一起组织过旅游活动,和他的网络驴友结伴出游,一起跋山涉水。一次攀爬一座高山时,人如其名的网友“高大”因为块头大,消耗大,口干舌燥,看样子是难以完成最后的“登顶”了。身边的另一网友“片片鱼”对他则是照顾有加,爬山时又拉又拽又打气,过险路时自己先以身探路再引导“高大”通过,发现山泉飞涧时就让“高大”喝个痛快。凡此种种,关怀备至,终于帮着“高大”攀上了山顶。

“我们这个旅游圈子里全是喜欢到处耍的朋友,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要邀约一大伙人到好耍的地方跑一跑。”这些通过网络聚集在一起的“行者”,经常呼朋唤友,结队“驴行”,老君山、金凤山、海子山、玄空寺、康定莲花湖……遍游名胜之地的同时,也建立了相互间的友谊。对于网络所提供的这个圈子,“自由自在”这样说:“在结伴旅行的过程中,大家互相照应,一起在泥巴堆里打滚,太阳下面暴晒,日子久了,感情也就深了。”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上如此,网络中也是如此。而且,在网络中,通过论坛、博客、聊天工具等各种新的交际手段,人们可以根据个人的性情爱好建立各种各样的圈子。通过网络手段,语音、视频可以听到,可以看到;线下也可以约定一些活动和集会。于是,礼仪之邦的中国,重视交情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贴近了。

水浒传中,宋江人称“及时雨”,名号是非常响亮的。就像一个叫石勇的人说的:“老爷天下只让得两个人,其余的都把来做脚下的泥。” 这两个人就是柴进和宋江,由此可见一斑。

宋江的名望来自于他的仗义疏财,急人所难。宋江摸准了江湖中左右“义气”的那根物质神经,经常仗义疏财。每次花钱救难,都建立一个口碑;然后借助江湖传闻,迅速打响“及时雨”威名,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人脉关系网络,最终成为梁山英雄谱的头号人物。

宋江始终把提供资助,作为建立人脉关系的首选方式。在柴进庄上初识武松时,看见武松衣衫褴褛,便拿出些银两来要给武松做衣服,表现出父兄般的慈爱。武松辞别他回家探亲时,宋江执手相送,又给他十两银子,感动得武松掉了眼泪。宋江第一次见到李逵时,恰好他赌博输了钱,欠了人家十两银子,宋江便从身边取出银子,给了李逵。李逵为此寻思道:“难得宋江哥哥,又不曾和我深交,便借我十两银子,果然仗义疏财,名不虚传。”就是这十两银子,使李逵成为对宋江忠贞不贰的追随者。宋江还曾资助使枪棒卖膏药的薛永五两银子,也令这位病大虫感激不已。

宋江不但对英雄好汉如此,对一般的公人、歌妓、狱卒、无赖,也都慷慨解囊。街上卖糟腌的唐牛儿就因为“常得宋江资助”,宋江要用他时,死命向前。在江州牢城营内,上上下下,宋江都送些银两与他们买茶吃,“因此无一个不喜欢宋江”。水浒世界里,有记载的宋江送银子有近二十次之多。因此,他以“及时雨”闻名江湖,绝不是浪得虚名。

无论后人对宋江的评价如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宋江具有成功人士的气质和眼光,在人缘决定成败的生存游戏中,他同三国的刘备一样,非常看重人和的力量,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

任何一个圈子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要有人奉献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正如论坛所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没钱没力就得灌水”。这就是圈子的规则:没有付出,莫求回报。实际上,拥有人际关系的最佳方法一向就是不要一味要求别人为你做什么,而要时常想想你能为别人做什么。那种凡事不沾边,总想吃干饭的人,是很难获得圈子成员的尊重和拥护的,也成不了大气候。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