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连载]《赢在办公室》试读

[复制链接] 75
回复
1554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7-20 14:0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赢在办公室1.jpg :
 

赢在办公室——用历史名人的智慧学职场生存之道

水淼 等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职场不仅提供个人赖以生存的平台,同时也提供个人发展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依靠团队的力量,运用自己的修养、智慧、谋略,经过拼搏和坚持,是能够有一番作为的。《赢在办公室——用历史名人的智慧学职场生存之道》就是这样一部职场兵书,它收集当今职场人士的成功之道,融汇历史名人的处世法则,两相对应,娓娓道来,精彩纷呈。读者用心领会,得之一二足矣。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职场兵法,活学活用,必能裨益终身。

本书既适合职场人士细细体会,吸取精华,也适合即将走入社会的大中专学生提前体验职场生存智慧,以期能少走弯路,早日走向成功之路。

 

 

 第1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晋级的黄金法则      1

无心插柳:钱若水断案传美声    2

从善如流:刘邦兼听得天下       4

怀柔天下:李世民纵囚归家       6

德化天下:武则天知人善任       8

招抚天下:皇太极收服洪承畴    10

和光同尘:李泌一身事三朝       12

患难不舍:刘备不失民众心       14

刚直不阿:郅恽拒为刘秀开门    15

刚毅不拔:雍正行事坚决彻底    17

事实说话:康熙帝的治水策略    19

网罗天下:康熙笼络知识分子    21

仁心仁术:康熙治国的儒道       23

  第2章  依靠团队办大事——9个成长绝招 25

团队为大:朱元璋投军打天下    26

联合为大:苏秦拜相合纵六国    28

房谋杜断:李世民的团队配合    30

资源共享:孔子私学桃李满天    32

集思广益:李渊的头脑风暴法    34

以众为鉴:李世民三鉴明是非    36

水涨船高:曾国藩不怕部属高升       38

融于团队:曹操割发代首明军纪       40

不离不弃:曾国藩的维系之道    42

  第3章  打响你的个人品牌——做一个强者的秘诀    45

忍者远智:胡雪岩的长远打算    46

越挫越勇:康熙少年磨砺得后强       48

胜己者强:司马迁发奋著《史记》    50

以长驭短:刘邦知人善任坐天下       53

勇于实践:康熙帝推广种痘       55

帮助弱者:鲍漱芳义举扶天下    57

义不折腰:陶渊明不食屈辱五斗米    59

建立圈子:宋江仗义疏财走江湖       61

挑战强者:曹操闻敌添兵则喜    64

先行者强:雷履泰开创中国首家票号       66

寓强于富:李鸿章开创现代工业       68

借力打力:李鸿章白手创办轮船局    70

借势逞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73

独树一帜:曹操拒绝和强者合作       75

以小博大:《吕氏春秋》一字千金传后世  77

强者人道:林尚沃商道即人道    79

  第4章  掌握人际关系的分寸——办公室游戏潜规则       83

变通规则:鲁哀公救火知变通    84

冷血规则: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86

铁血规则: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88

迂回规则:西门豹治邺显远智    90

纳什均衡:艰难的美苏核裁军    92

利益均衡:周亚夫平七国之乱    94

博弈转变:吕夷简妙计罢监军    96

均衡破绽:关羽大败走麦城       98

博弈透明:晏子二桃杀三士       100

聪明糊涂:郑板桥的座右铭       102

任人唯亲:李鸿章用人怀偏私    104

任人唯新:李鸿章用新人办洋务       106

多多沟通:李鸿章的办事之道    108

与僚无争:房玄龄的说话尺度    110

莫揭人短:朱元璋怒杀儿时伴    112

损公济私:慈禧私欲谁人及       114

机智圆滑:纪晓岚处事风格       116

随机进退:袁世凯的退保哲学    118

无信不立:商鞅的成功       120

宽容气度:曾国藩三让同学       122

礼尚往来:曾国藩拜年通情       124

  第5章  巧妙赢取上级认可——与上司和谐相处的策略    127

认真照办:毛泽东周恩来的心灵之约       128

服从变通: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130

不懈进取: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132

化解危机:纪晓岚自嘲消君怒    134

坦诚相见:潘美直言收袁彦       136

乘兴而谏:荀息游戏劝灵公       138

逆鳞而行:赵普直语进忠言       140

敢于担当:左宗棠收复新疆       142

坚持正道:魏征硬气谁能敌       144

低调内敛:曾国藩升迁的顺风路       146

表现忠诚:萧何散财避危机       148

积极有为:蒋廷锡的仕途经济    150

把握机会:慈禧站街入帝宫       152

名人推崇:左宗棠的“非正常”仕途    154

注意细节:陈毅一条军规赢民心       156

  第6章  恩威并重的管理——与下属和谐相处的原则       159

诚感部下:毛泽东收服许世友    160

大爱无间:周恩来把温暖撒向人间    162

珍情重义:周恩来不忘抬担架人       164

破格重用:林彪连战连捷获超拔       166

威加天下:韩信登台拜帅服三军       168

量才为用:诸葛亮善用关、张、赵    170

摈弃偏见:刘仁轨信用异国将军       171

平稳过渡:雍正建立秘密储君制度    173

长线大鱼:胡雪岩的感情投资    175

推功揽过:汉武帝诚下罪己诏    177

激励时机:孙权斟酒抚伤赞周泰       180

惩教并举:孙武操练宫女战士    182

恩威并重:雍正的驭臣之道       184

禁贪倡廉:雍正一朝无官不清    187

惜才爱才:赵匡胤有容乃大       189

  第7章  像刺猬那样相互取暖——与同事相处的原则       193

抱团取暖: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194

保持距离:曾国藩话不多言情不密    196

礼让三先:老廉颇负荆请罪       198

离心离德:石达开惜败大渡河    200

跳出圈外:苏秦初出世不为秦用       203

相生不克:刘邓13年好搭档      205

是友非敌:浪里白条激斗黑旋风       207

爱如盆火:像雷锋那样思考       209

  第8章  职场失意也受宠——笑对同事升迁的方式    213

“嫉”恶如仇:孙膑装疯马陵道复仇    214

无欲则刚:陈霁岩低价买马匹    216

心意无价:缅伯高千里送鹅毛    218

感恩图报:胡雪岩涌泉相报滴水恩    220

不计前嫌:赵匡胤的大家风范    222

有容乃大:曾国藩助左宗棠收复新疆       225

共享共赢:胡雪岩花花轿子人抬人    227

华丽转身:曹植七步成诗留别政治    229

  第9章  跨越陷阱的计策——解决人际关系的难题    233

反客为主:袁绍设计赚冀州       234

心如铁石:慈禧为掌大权立光绪       236

防人之心:朱元璋防卫过当失中衡    238

圈子圈套:少年康熙斗鳌拜       240

聪明自误:李鸿章北洋舰队访日       242

事缓乃圆:曾国藩磨炼的慢智慧       244

明哲保身:李鸿章的自保眼力    246

立于不败:范蠡三迁皆有荣名    248

暗度陈仓:司马懿装病欺曹爽    250

跟对老板:诸葛亮出山选明主    252

夹缝生存:吴三桂的人生通道    254

化敌为友:成吉思汗棋高一着    256

非常手段:曹操自保无毒不丈夫       258

忍辱负重:李世民单骑会颉利    260

避实击虚:李靖用兵的奇正之变       26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6 10:35:15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4:10:57 | 只看该作者
 

 

何谓职场?对于一个试图在事业上有一番作为的有识之士,不妨理解为“职业的战场”。既然是战场,就会有血与火的激情,战与和的智慧,成与败的事业。

要想笑傲职场,做一回风云人物,领衔一个精英团队,那是需要一番修为,领悟一番人情冷暖、职场策略的。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沉淀,早已积累了丰富的职场修为之道,《赢在办公室——用历史名人的智慧学职场生存之道》就为读者提炼这些经典故事,并和现代职场故事结合,让读者融会贯通这些办公室智慧,从历史名人身上吸取职场修为经验。

第一番修为:得人心者得天下。职场即战场。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所谓攻心,上攻领导之心,下结下属之心。对上,就是要创造机遇让老板认识、了解、接受、赏识,关键时刻做出加薪、晋级的决定。对下,和下属打成一片,充分发挥下属智慧和力量,利用水涨船高的道理将自己不断推到高位。

第二番修为:通晓职场成功做事策略。在办公室中,会做事并不难,但做对事就需要策略了。职场既然是战场,就是说,那是需要使用谋略的地方。在职场中使用谋略,可以四两拨千斤,二桃杀三士,甚至以微小代价达成宏伟目标。既要把事情办好,又要方方面面获得认可,其实古人,早就留下了很多的智慧。

第三番修为:打响你的个人品牌。不断积累各种成事策略和经验的同时,在关键时刻,还要挺身而出,办成关键的事情。这样方能建立个人品牌形象,并不断获得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获得最大成就。

第四番修为:巧妙处理职场中的各种人际关系。除了个人能力出众,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职场中越来越重要的成功因素。如果不能得到上司的赏识,浑身本事也很难得到发挥;和同级同事不能良好互动,很多事情就难以推行;不能赏罚得当,有效激励下属,整个团队的办事效率就下降……所以,如何有效处理办公室中的人际关系,也是每一个职场人士的重点修炼之道。

本书是一部职场心法,也可视为一部职场兵书。融汇古今案例,精彩纷呈。用心领会,得之一二足矣。古诗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任何兵法战策都是前人遗迹,要能出入其中而不滞,一半用书,一半用己,方能活学活用,裨益终身。有道是:

职场风云出我辈,

一入职场岁月催。

宏图大业谈笑中,

不负人生搏一回。

希望本书的内容能给读者以启迪,并能活学活用,成功处理职场中的难题,并不断进阶,成为笑傲职场的成功人士。

本书由水淼主持编写,同时参与编写的还有李修花、李延琨、林家昌、刘林建、孟富贵、彭自强、孙雪明、王世平、文明、徐增年、银森骑、张家磊、张瑾瑜、张金霞,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书作者 

2010年5月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4:11:40 | 只看该作者
 

团队为大:朱元璋投军打天下

有志气的人常说一句话:我要做一番大事业!但纵观那些真的做出一番大事业的人,结果都不是凭一个人,而是身后跟着一支庞大的团队。因此,一个人要立大志,不妨这样说:“我们”要做一番大事业!

松下幸之助访问美国时,一名记者问他:“美国人和日本人,您觉得哪一方更优秀?”松下幸之助毫不犹豫地说:“美国人确实很优秀,假如一个日本人和一个美国人比试的话,日本人绝对不如美国人。”美国人喜笑颜开。但是松下幸之助接着说:“假如10个日本人和10个美国人比试,肯定势均力敌;而假如100个日本人和100个美国人较量的话,我相信日本人将略胜一筹。”美国人听了目瞪口呆。

松下幸之助的话代表了日本人一向引以为豪的思想:团队为大,依靠团队,才能无敌于天下。

有一个刚毕业的女生参加麦肯锡公司的招聘。她的履历和表现都很突出,一路过关斩将,冲到最后一关。

最后一关的题目是小组面试,这个女生伶牙俐齿、抢着发言。在她咄咄逼人的气势下,这个小组的其他成员几乎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她认为自己在面试时表现很抢眼,被录取是十拿九稳的。然而,她落选了。麦肯锡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认为,这个女生尽管拥有很强的个人能力,但是很明显,她缺乏职业化的团队合作意识,招这样的人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无益。

麦肯锡以这个理由淘汰应聘者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了解麦肯锡的人,对此不会感到丝毫奇怪。

在麦肯锡,你绝不会独自上路——或者说,至少你不会独自工作。公司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以团队的方式来进行的,从一线的客户项目工作一直到公司的决策制定都是如此。公司的小客户有一个小团队为其服务;最大的客户们也许要有好几个由五六个人组成的团队同一时间在现场一起工作。这些团队一起组成了“超级团队”。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AT&T超级团队的成员决定共同讨论一下他们的工作,公司总部竟然没有一间足以容下他们的屋子,所以他们不得不订了一家新泽西的宾馆。

这就是麦肯锡的团队精神。

麦肯锡是一家咨询公司,是告诉别人如何才能成功的公司。因此,其本身的组织结构和工作理念就非常能够说明,依赖团队作战对一个公司的成败是多么重要。

比尔·盖茨曾说过:在社会上做事情,如果只是单枪匹马地战斗,不靠集体或团队的力量,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的。这是一个对手如云、强者如林的竞争时代,想做一番大事业,只有懂得运用大家的力量、智慧、经验、协作才能真正地做出大事业。从这个角度看麦肯锡的招聘规则,就很容易明白一个能力很强的人为何会遭遇淘汰。

朱元璋出身贫寒,无奈之下投到皇觉寺出家,以求有口饭吃。但不久就离开寺庙,四处云游,历尽艰苦。三年后回到皇觉寺,继续做一个僧人。如果不出意外,或许就如此终其一生了。

一日,朱元璋接到了友人的一封信。来信的是小时候一同放过牛的伙伴汤和。这时,汤和已经投了红巾军,在濠州郭子兴麾下做了个千户。朱元璋小时候就是孩子们的首领,汤和深知朱元璋的能力,于是他劝朱元璋“速从军,共成大业”。朱元璋跑到濠州,投奔郭子兴,加入了郭子兴的作战团队,开始了一生事业的起点。

在郭子兴的队伍中,朱元璋凭着他的精明强干,每战必胜,逐渐得到郭子兴的喜爱。郭子兴把自己收养的马公之女嫁给他,这就是后来的马皇后。第二年春,朱元璋回到老家,替郭子兴招兵买马,很快就召集了七百多人,带回军中,郭子兴升他做了镇抚。不久,朱元璋见红巾军各将领之间矛盾重重,郭子兴势力难以壮大,就把自己统领的人马交给了别人,精选了二十四人南下定远——这其中就包括后来他的心腹大将徐达、汤和、费聚等人。他们招纳了张家堡驴牌寨的义旅三千人,又打败一支元军,收编了横涧山的两万人,这些人成为他以后成就帝业的基本队伍。这时,他还遇到了重要谋臣李善长,开始了一生事业的发展阶段。

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接收了他的军队,被小明王韩林儿授为左副元帅。1356年3月,朱元璋挥军攻克集庆(今南京),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以此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命将士四出,攻城略地。又采纳儒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加强根据地建设,逐步壮大实力。

此时,朱元璋武有能征惯战的徐达、常遇春、汤和等人为他冲锋陷阵;文有朱升、李善长、刘伯温等人为他出谋划策,已经具备了问鼎天下的资格了。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出身卑微的皇帝,他的发迹故事有许多传奇色彩。但是有一点很明显,投军发展,不断升迁,并拥有自己的作战队伍是其打天下的根本;没有一个有文韬武略的骨干团队来帮助经略天下,凭一个平民出身的和尚,是绝对没有做天下的资格的。

一个人一生的事业,其功劳不能归功于他一个人。越是大志向、大发展、大事业,就越是依赖一个规模宏大的团队的力量,这个大道理不言自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0 14:14:08编辑过]
4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09:17:04 | 只看该作者
 

联合为大:苏秦拜相合纵六国

有一首歌唱道:“一根筷子呀,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哟,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呀,拍也拍不响,万人鼓掌哟,声呀声震天,声震天!”将团结一心、人多力量大的哲理通过一首优美的歌曲进行了充分的表达。

在职场中,一个意识不到团队力量的人,是幼稚的。职场不同于校园。在班级中,一个人的学习成绩可以依靠自己独立的刻苦钻研来提高,但是在职场上,将自己独立于团队之外却是件危险的事情。职场的含义,就是“一个职业团队的场地”,它所强调的永远都是整体的力量。

好在,一旦进入职场,激烈竞争的现实会让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很快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东北袜业园是一个创业孵化机构。为了帮助大学生来此创业,园方为每位创业大学生资助购置10台织袜机,免费培训10多名熟练工人,免费装修厂房,三年减免房租,第一年免费住宿,并提供25万元无担保贷款作为流动资金。很多大学生自由组合,分别注册了公司,对外都是独立法人。但是,10~20台机器的规模显然太小,无法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形成集团力量,他们自然想到了联合。

常乐袜业的刘某是创业联合体成员之一。她说:“我们采取的是3+2模式,就是两个公司的五个人联合起来干。”常乐袜业是两个女生的组合,为了优势互补,她们和雪人袜业的三个男生形成联合体,共同研究生产、管理模式,统一采购原材料,一起探讨工艺,一道商量成本核算,统一跑销售,财务上分开,发挥联合创业的优势。他们在财务规划、质量管理、人事安排、市场、协调五个方面各自负责一方面,所得利润平分。

为了稳妥起见,公司试运行了两个月,大家逐步了解了彼此,也开始发现其他人的长处都在哪一方面,于是自然而然就确定了具体的分工。

在联合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生产、销售逐渐上了轨道,产品供不应求。刘的这个3+2合作企业目前销售利润已近12万元。联合体成员已经商定,马上就要扩大规模,用赚来的钱再购置一些织袜机。

创业之初,面对自由竞争的市场,创业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是,年轻的大学生直面困难,选择了联合创业,以汲取集体的力量。在大学生创业的热潮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单枪匹马力量的单薄,联合成为创业思想的主流,这是大学生心态开放的成熟表现。

苏秦,战国时东周洛阳人,曾拜鬼谷子为师,专攻纵横捭阖的谋划术。苏秦出山后急于建功立业,先是就近朝见周显王,希望帮显王振兴周王室权威,周王不听;又西入秦国,劝说秦惠王使用连横计谋,逐一攻灭六国,吞并天下,秦惠王又不用。

苏秦改变策略,转而用合纵的计谋游说相对弱小的六国对抗强秦。面对秦国的独大,东方诸国的确任何一个来都不能独自抵挡秦国,面对这种局势,联合起来合成一线,共御强秦,就是一件可以想象的事情。

最早信服苏秦计谋的是燕昭王,给了苏秦许多车马银钱,资助他到各国进行合纵抗秦的活动。苏秦到魏国,用激将法,使魏昭王接受了合纵抗秦的主张。然后到了赵国,用唇齿相依的道理,说服了赵惠文王。苏秦又连续说服了韩国、齐国、楚国,经历了许多曲折,终于形成了燕、赵、韩、魏、齐、楚等六国联合抗秦的局面,苏秦被公推为纵约长,组成六国联军,一时声威浩大。苏秦派人把合纵盟约送到秦国,秦国果然受到震慑,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还把蚕食魏国、赵国的一些土地和城池还给了这两个国家,使东方各国获得了一段时间的安宁。

苏秦合纵劳苦功高,各国都封他为相国,赵惠文王还封他为武安君。

在一方独强,六方俱弱的形势下,苏秦的合纵抗秦是共同的需要,结盟的初期是成功的。但是,结盟的东方六国,同床异梦,各怀私利,都想扩大势力,吞并别国而称霸,难以形成真正的团结,所以不久即被张仪的连横战略各个击破,天下归秦。

在职场上,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风云和强大的对手,联合起来,共同进退是一个基本的共识。职场中的人,应该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孤胆英雄的时代,他首先要明白的就是,把自己的点滴力量和智慧融入集体和河流中。

5
发表于 2010-7-21 14:36:26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6
发表于 2010-7-21 15:54:29 | 只看该作者
有得买吗
7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09:25:11 | 只看该作者
 

房谋杜断:李世民的团队配合

旷野上,一群狼踏雪而行。它们最常用的一种行进方法是单列行进,一匹挨一匹。这时,那匹领头的狼体力消耗最大。作为开路先锋,它在松软的雪地上率先冲开一条小路,以便让后边的狼保存体力。领头狼累了时让到一边,让紧跟在身后的那匹狼接替它的位置,而它会暂时跟在队尾,轻松一下。

在一对头狼夫妇的带领下,狼群中每一匹狼要为了群体的幸福承担一份责任。比如,在母头狼产下一窝幼崽后,通常会有一匹狼担当起“保姆”的工作,这样母头狼就可以和公头狼一起去进行“蜜月狩猎”。

狼是一种群居动物。严酷的生存环境让狼群认识到独立生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它们学会了如何成为团体中的一员,自觉配合,一面获得自己的生存保障,一面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

隆庆祥郑州是一家著名的量身定制服装品牌的公司。它的传奇声誉使人想到时尚杂志上经常描述的那些欧洲顶级定制服装店:看似普通,却服务着众多最顶级和最挑剔的顾客。

2004年,公司调整管理结构,一批新人加入隆庆祥,新老人员逐渐融合,形成隆庆祥现任管理团队的中坚力量,郭瑞就是其中之一。以前从事过财务、经营工作的她很快在隆庆祥显示出在生产、营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一步步升到隆庆祥集团总裁的位置,成为董事长袁小杰的得力助手。

在隆庆祥员工的眼中,这二人性格互补,工作上的配合十分默契。在性格上,袁小杰看似温和,却是急性子,认准的事十匹马拉不回来;郭瑞看似风风火火,却做事理性,思路缜密。袁小杰前瞻性、开拓性强,做事有魄力,但系统性弱;郭瑞则善于系统性思考。

在分工上,袁小杰除了主抓战略方向和管理团队的建设,最喜欢做的就是抓企业文化;具体的管理、决策权限都下放给了郭瑞,原则上除了大的计划给他通报一下,正常的他都不管。一般正常例会、总裁办公会、中层的通报会议袁小杰也不参加,只参加年度会议。多年磨合的管理团队,已经形成了一种稳定、默契的格局。大家各尽所长,互相依赖,互相信任,在一种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工作着。

剖析一个健康的组织,往往都会发现这种界限分明的合理分工,大家各司其职,彼此信任,配合默契。形成这种格局是团队的要求,也是由个人的天然属性决定的: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所长所短自相矛盾,无法协调,所以必须将自己放到一个团队之中,依靠彼此的配合来发挥出个人擅长的一面,而将自己所短的一面托付于同伴。如此形成的团体,就构成了一个完美意义上的“人”了。

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成语典故叫“房谋杜断”,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两个著名大臣:房玄龄和杜如晦。唐大宗其实不能说完全是一位品行好的皇帝,他之所以成功,得利于他建立了一支有效的人才团队,而且这个团队的内在运行机制设计得非常合理:团队的“决策—执行—考核”分工流程非常清楚。

“房谋杜断”中的房玄龄心思细腻但优柔寡断,而杜如晦是气魄宽宏、眼光敏锐的人。房玄龄和杜如晦配合得最好,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判断,史称“时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房玄龄常常和唐太宗预先做出谋划,等待杜如晦做出判断,用房玄龄的话说:“非如晦莫能筹之”,结果如晦来时,往往都能和房玄龄的主张默契。

唐太宗就是靠这批人才帮助作计划与决断。更重要的是唐太宗还有一名要臣——魏征。唐太宗的考核工作不仅做到考核他人,还善用魏征来考核自己的得失,他的做法较符合儒家以“仁”为基础的方法,所以能造成“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李世民的成功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他不独断专行,初步确立了三权分立、互相监督的政治管理制度;二是他善于用人,对人才的使用及领导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房谋杜断”的人才组合反映了他对团队效益的发挥必须依赖配合的深刻认识。

团队优势的本质不在于量的相加,而在于质的配合。“人无完人”的“天然缺陷”决定了人的社会性,而团队的优势恰恰在于解决了个人的缺陷问题,既使得个人的能力在团队中发挥出来,又通过同伴的努力弥补了缺陷的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人的成功一半是属于团队的,成就自己的伟大事业,不依赖团队的协作优势是不可想象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2 9:25:45编辑过]
8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09:26:4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CiciJiang在2010-7-21 15:54:29的发言:
有得买吗

书店里应该有的。

9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09:23:58 | 只看该作者
 

资源共享:孔子私学桃李满天

两个穷人没饭吃,快要饿死了。一位善良的老人给了他们每人一件礼物:一根鱼竿和一篓鱼。他们拿到各自的礼物之后,就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迫不及待地吃起鱼来,没几天,鱼就被吃光了。不久,还是饿死了;得到鱼竿的人忍饥挨饿,艰难地向海边走去,还没见到大海,也饿死了。

又有两个穷人,也得到了老人同样的馈赠。他们没有立即分手,而是相伴而行,共同寻找大海。途中,他们每天分享一条鱼,经过艰苦跋涉,终于来到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捕鱼为生,并分别娶妻生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上面的寓言讲的是合作,也是资源的共享。个人加入团队,得到的不仅是一个发挥才能的平台,同时获得的还有为团队共同拥有的资源。

资源共享+团队精神=核心竞争力,是麦肯基公开的管理思想。

中国专家在分析麦肯锡的核心竞争力时认为,麦肯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每个团队相互间链条的管理,不是靠个人单打独斗的力量。如果每个人都具有领袖才能,反而不利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兼全球总裁顾磊杰对此表示赞同。他说,麦肯锡的确拥有非常优秀的人才,但麦肯锡的整体远远大于每个人力量的总和。麦肯锡以小组为团队进行合作,坚信合作的价值;麦肯锡还实行“全球一体化”的合伙制公司运作方式,公司任何一个地方的经验都可以在全公司范围内使用。麦肯锡在世界各国驻有专家,因而对各地的情况非常熟悉;由于团体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使麦肯锡可以了解到全球的行业发展,从而能制订出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协作精神和伙伴合作的精神是麦肯锡的价值所在。

麦肯锡不仅利用资源共享服务于客户,同样也用于内部培训。20世纪末,麦肯锡公司发起一个有关“分享”的培训项目,旨在加强员工的职业素质和个人竞争力。项目推行后,得到了员工的一致好评。后来,该项目的负责人在综合了25年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将此项目完善成书,该书随即成为商业领域的经典培训教材。

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资源的共享,尤其是信息、智力资源的共享,借助便捷、高效的传播方式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得大范围内的学习、交流、合作成为可能。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还狭隘地将一己之智当做私人的“专利”,不与人交换,共享,无异于闭门造车,其结果,必然是迅速落后于团队而被时代的大潮所淘汰。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最大,道家学派的《庄子》一书有大量对儒家言论的评判,可见一斑。孔子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与他广收弟子的办学模式是分不开的。

孔子对弟子进行教育,传授知识,不仅是言传身教,而且是有教材的。这些教材经孔子编撰,在弟子中间传阅,从此不再为官府私自享用。要知道,孔子办学以前,贵族集团垄断着教育,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力,学校都是为贵族子弟而设的。孔子私学的创立,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格局,使得“知识下移”、“学移民间”,让更多各阶层的人有了享受到受教育的机会,使中国古代教育出现了划时代发展。

孔子的教材内容的来源是古代文化典籍。孔子“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教材内容经整理编排,形成六部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的基本内容,在孔子以前早就有了,但是散失很多。孔子博闻强志,经过精编细选,形成六经。

六经的整理,并非专门为了教学,也是孔子预备留给后人的一份厚礼。六经的传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曾引用一句诗来形容:“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整理的六部经典,堪称是被使用和传播最为广泛的共享教育资源。

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始就广收门徒,即使在鲁国从政和周游列国期间,也未放弃发展他的事业。孔子不被所用,退修诗书,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聚集巴黎,宣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如果说,团队中的协作、配合是团队的“生产机制”,那么团队的可共享资源就是团队最大的衍生产物。这是一座宝山,有物质条件可供利用,有智慧的营养可供吸取,有情感关怀可供感受。正是因为这座宝山,团体的智慧胜于个人的智慧,团体的教育胜于个人的学习;团体的鼓励胜于个人的安慰,团体资源是个人成长最好的摇篮。

10
发表于 2010-7-23 09:56:54 | 只看该作者
有没电子版的 呵呵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