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会飞的猫 - 

[管理综合] [分享]许伯源老师“创业谈”与“二秘答题桌”文章集锦

[复制链接] 128
回复
2134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1
发表于 2010-4-14 13:20:52 | 只看该作者
8错,有点见解,看问题的角度也有意思,开拓了我的思路!
32
发表于 2010-4-14 15:47:40 | 只看该作者

先仔细学习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22:09:50 | 只看该作者

二秘答题桌(1)——让我永远不欠你的

2001年X月

 

副标题:创业者必须随时结算“创业感情债”的本利
回答:如果他是你的职工…(网友:镱达洋先生的帖子)

 

  近日来我一直跟踪着看5月14日镱达洋先生发的一篇帖子:如果他是你的职工…意思是说,公司里有一位老职工,是公司的“三朝元老”,现在不能遵守上班时间,并带动了其它的职工也不能遵守上班时间,影响很不好,他的老板正在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等等。
  在其后众网友的跟贴中,大家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实用的看法和建议。

  在此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1.请问这家公司是国营企业还是私营企业或三资企业?
  从跟贴及镱达洋先生的表述上看,我现在认为可能是私营企业,如果是私营企业,那么在老板并没有更换的时候,并不存在“三朝元老”的职工。他就是以前创业时期的老职工对吗?因为如果是“三朝”,就要考虑前两朝老板的情况,如果只是“一朝”,就要从当朝的老板作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这可能只是镱达洋先生的一种比喻,我也不再深说,在此说明一下,我的理解也是“一朝元老”。

  2.什么是“创业感情债”?
  “创业感情债”这个词是我临时编的,为了说明问题。
  “创业感情债”就是专指在创业初期阶段,由于资金短缺、人员短缺、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技术不成熟、产品未成型,尚未赢利,种种原因,早期的企业职工通常会付出比企业正常经营后的企业职工更多的艰辛和劳动量;由于上述的原因,创业者未能在当时就对这种付出支付应有的报酬,固而转化为付出者的债权,或曰创业者对付出者的债务。
  对于付出者而言,这种付出有时是无意的或不得已的;有时是因为付出者与创业者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父母兄弟、同学好友、或由于创业者具备个人魅力而团结在创业者周围的人们无可选择的付出。由于这种付出是超常的付出,必然会在付出者的心中产生更多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和渴望。由于在创业初期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匮乏,这种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而这种超常的付出又确实已经形成在创业成本之中。所以我认为早期的企业职工的这种超常的物质和精神的付出对于创业者来说,确实形成了一种债权关系,就是说创业者“欠”超常付出的职工的债务。
  其实这种债权关系不单单只在私营企业的创业过程中产生,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会产生,国营企业也一样,革命事业也一样,连国家建立的过程中也同样产生。除非只有一个人去创业时不会产生,就连你的老婆、你的父母在你创业的过程中做了工作,也要产生这种感情的债务,当你的企业建成后,他们也会拍着胸脯自豪地说:想当初我是如何如何帮你的…等等,如果他们对你以后在某些方面的表现不满意,那说的可就更热闹了。

  3.“创业感情债”是一种职工债权,创业者必须偿还。
  我之所以说这是一种职工“债权”,就是想说明,作为一个创业者是有责任和义务偿还的。因为在你创业成功了以后,这个企业是你的,你是企业产权的所有者,企业产权不是他们的,那么他们所超常付出的精力、劳动、甚至精神的压力等已经转化为你的企业的创业成本,这个成本有时不是可以用金钱的数字来衡量,只能用“成功”来衡量。所以,如果这个债务你不还,它就永远存在,并且还要产生“利息”,存在的时间越长,这个债务所发生的本息也就越多。

  4.拖延偿还“创业感情债”的原因和后果
  由于创业者在创业期间往往碰到各种困难,尤其是资金方面的困难,所以创业者总是无奈或有意拖延偿还“创业感情债”,也有的创业者确实存在品质问题,逃避偿还这笔债务,正如中国人常说的“过河拆桥”。也有的创业者在企业刚刚发展的时候由于非常珍惜仅有的资本和赢利,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想把刚刚赚来的一点钱也全部再投资到企业的发展之中去,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应是英明之举,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随同他一起创业的早期职工不能得到与早期的付出等同的利益的回报。有的投资者还会向早期的职工许诺,等企业发展起来一定如何如何…等等。无论是逃避还是拖延偿还“创业感情债”,都会在一段时间后发生早期创业职工失望甚至怨恨的现象。轻者产生抵触情绪,重者甚至发生反叛及破坏企业的行为走向反面。

  5.如何偿还“创业感情债”
  我个人认为,在创业期间随时结算“创业感情债”是最明智的做法。
  一个创业者要认识到,创业是你(和你的股东)的事情,你的职工没有必要、也没有责任承担超出正常工作量的物质和精神等各方面的负担,例如,由于缺少资金而不能按时发工资,甚至半年以上不能领到工资;例如,大量超出工作时间的工作量,大量的加班;例如,一个人干几个人的工作;等等。对于超出部分,我认为应该及时结算,不要积累,以免后患无穷。

  如何结算呢?

  a. 随时奖励,说出准确的数字来。
  对于创业初期职工的超常付出,创业者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能付出的要立即兑现,因为资金困难不能立即付出的,也要明记在帐,明确地告诉职工,我因为资金暂时困难,我“欠”你多少,什么时候给你。因为人是感情动物,你只要先说清了,理解的人就会留下来,不理解和不得不走的人也只好让人家走。
  甚至在你不能确认你的企业是否最终可以成功的情况下,和理解你的职工说,你如果成功了付给他目前双倍(甚至多倍)的报偿,但如果创业失败了,就不能也没有能力再给他们了,请他们自己选择去留。往往在这种时候,他们还是会留下来继续助你创业到底。但是你一定要说出准确的数字,不要有意或无意地张不开口,或者有意或无意地“忘”了这件事,你要切记,你有意或无意“忘”掉的可能是个已经点着了“捻儿”的未爆炸的“炸药包”,只不过这根“捻儿”比较长罢了。

  b.认真承诺。
  上面已经谈到了一些承诺的方法,就是告诉创业初期对你的创业有特殊贡献的职工将来你如何报答,比如说,告诉他等企业成功了给他买房子?车子?提供结婚用费?办理户口?现金?等报偿。
  或者承诺给他股份,这有点象目前大家正在探讨的给职业经理人期权的方法。
  这种承诺也一定要说明具体的数字,如多少万元的房子,什么品牌和型号的车子,结婚用多少钱等,至于户口,则是用多少钱就要花多少钱。总之要具体要真实要钱的数字。不要含糊不要笼统,不要马虎,不要说了不算数。
  当然,承诺的前提也要说明,就是只有企业成功时才能兑现,什么叫企业成功之时?也要具体说明,如赢利达到多少的时候,总不能在赢利才1万块钱的时候就兑现买车买房吧,这个谁都可以理解,但也不要含糊其词,因为大家对成功的理解并不一样,人家认为赚了200万就是成功,你非认为赚了5000万才算成功,也会发生理解距离的误会。
  承诺了就要如实地兑现,不要空头支票一大堆,到兑现时怎么也不愿意从兜里往外掏钱,把钱都攥出汗来。

  c.一次性了结。
  在提前没有承诺的情况下,如果企业发展成功,创始人要静静地坐下来考虑如何偿还“创业感情债”,也就是如何论功行赏。该给职务的给职务,该给钱的给钱,该给股份的签法律有效的文件,并到公证处公证,让人家放心。我的意见还是给钱给股份比较好,尽量不要以给职务行赏,因为如果他将来不能胜任职务时你将不好处理,就是说不要给自己再点燃下一个“炸药包”。
  这里面当然也有发生“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先征求对方的意见,做到双方皆大欢喜,如果双方不能达成一致,可以请对双方都了解的朋友出面协调,完全不能协调的情况一般也没有,除非是对方的心太贪或者你太吝,无非是多拿一点钱出来,你要想得通才好,你要想到这个事不解决的话,越拖“利息”越多。再说了谁让你当年不事先讲清楚呢?

  6.我永远不欠你的。
  如果一个创业者在自己创业成功之后及时处理、偿清“创业感情债”,做到我永远不欠你的,一般的不会出现元老级的职工散漫或者怠工或者因继续拥有这笔债权而闹情绪的事情。他如果已经如数拿到了钱的补偿,他的工作热情只能比以前更高。如果他拿到了股份,你就要把他当作一个股东来对待,不要再用对职工的要求来限制他,也不要再认为他仍然是你的职工,他已经成为了你的事业的合作者。
  事实证明了我的处理方法是有效的,我的历朝(多次创业)元老没有一个发生如镱达洋先生所碰到的情况。说句不客气的话:他们不会那么做,也不敢那么做!我永远不欠他们的。

34
发表于 2010-4-15 11:58:57 | 只看该作者

本来创业的这个东西不适合谈,适合做,做出来的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

这位老师谈的创业大部分是适合实情的,语言也很精彩,不过没有看完,飞猫叫我来参与,没有看完也先冒一个泡。

 

这位老板以自己创业成功的经验,谈一些看法,主要针对的是打工的白领,白领的误解和迷信比较多,这位仁兄起到了启蒙作用。非常好,也非常受益。

然,行业不同,时代不同,人文环境不同,这套经验和价值观仍不能适用,创业仍然是个不确定的赌博。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14:39:21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菜农2在2010-4-15 11:58:57的发言:

本来创业的这个东西不适合谈,适合做,做出来的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

这位老师谈的创业大部分是适合实情的,语言也很精彩,不过没有看完,飞猫叫我来参与,没有看完也先冒一个泡。

 

这位老板以自己创业成功的经验,谈一些看法,主要针对的是打工的白领,白领的误解和迷信比较多,这位仁兄起到了启蒙作用。非常好,也非常受益。

然,行业不同,时代不同,人文环境不同,这套经验和价值观仍不能适用,创业仍然是个不确定的赌博。

 

 

 

 

  菜农老哥说得好,创业这个东西确实不适合谈,只适合少说多做。正如全球的商学院、管理咨询公司也不敢高举旗帜说自己肯定可以培养发工资的企业家,他们更多的只是培养拿工资的职业经理人。

  人们用来判断你的能力的真正基础,不是你脑子里装了多少东西,而是你自主自发、积极的行动。朝着既定的目标百穷千变、自主自发、积极行动,这也是区别创业者与打工者的最大标志之一。

  人们都信任脚踏实地的人,他们都会想:这个人敢说敢做,一定知道怎么做最好。我们还没听过有人因为没有打扰别人、没有采取行动或要等别人下令才做事而受到赞扬的。那些在工商界、政府、军队中的领袖,都是很能干又肯干的人、百分之百主动的人。那些站在场外袖手旁观的人永远当不成领导人物。

 

  行业不同,时代不同,人文环境不同,这套经验和价值观,也需要因时因势因人因事而变,活学活用。古话说得好:“为道也屡迁”。亦如菜农老哥所说:这位老板以自己创业成功的经验,谈一些看法,主要针对的是打工的白领,白领的误解和迷信比较多,这位仁兄起到了启蒙作用。它也起到了“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一面镜子的作用。

 

  至于创业是否是不确定的赌博,飞猫浅以为,主要在于个人与目标之间的各方面对比、预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多算胜,少算不胜,何况于无算乎?当然,创业者必备的冒险精神也使更多的人成为先烈,少数人成为先驱。

  被楚霸王项羽尊称为“亚父”的首席谋臣范增,《史记·项羽本纪》载:“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索居家,好奇计”,范增平生为他人谋划一些小事,何尝不是十谋九中、人中之杰呢?但他效力于楚霸王为其谋划天下,曾屡劝项羽杀刘邦,项羽不听,反中刘邦反间计;削其权力,愤而离去,因背疽发作而死在路上,一命呜呼。刘邦尝言:“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反观越王勾践的首席谋臣范蠡,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范蠡既能治国用兵,又能齐家保身,是先秦时期罕见的智士,史书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
  范蠡退出政坛后经商,三致千金,成为中国人家喻户晓、尊奉的“财神”,被尊称为中国商人圣祖。

  为何同样是人中之杰,命运如此不同悬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15 17:33:15编辑过]
36
发表于 2010-4-16 09:07:48 | 只看该作者

创业,手头放不下。

现在的生活就象沙丁鱼,需要一条鲇鱼激活。

37
发表于 2010-4-16 13:50:07 | 只看该作者

收藏了,谢谢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4-16 18:09:16 | 只看该作者

创业谈(17)——私营合作企业的不正常“死亡”
2001.8.28

 

  人的死亡有正常死亡和不正常死亡之分。凡肌体自然衰老或身罹绝症无药可医而亡者都属正常死亡的范畴;凡因天灾人祸或其它不可预见原因而死亡者皆属不正常死亡的范畴。
  私营合作企业的经营失败或倒闭也应分为正常死亡和不正常死亡。所谓正常死亡,即企业产品、技术、管理落后,或设备老化未能逐步更新,或创始人正常死亡而接班人无力继承家业者等等,均可称之为正常死亡。若因经营者或产权所有者胡作非为,违法乱纪而造成企业死亡者,皆属不正常死亡了。
  观夫这些年来私营合作企业不正常死亡的原因,因天灾者极少发生,几乎全部因人祸而致。总结之,愚发现无外乎四个字,曰:权、妒、色、独四字。
  前几天,我把我公司的《股东行为准则》发在这里。这个准则可能只适合于我自己的公司,也可能部分地适合于其它的私营合作企业,也可能完全不适合其它的企业,我就不得而知了。
  有人可能认为太简单,行为可包括其它种种;有人可能认为无用,实际情况千变万化,何以用此制约?有人可能认为太过道义品德,人为利往,道德何存?有人可能认为其中所论男女关系偏重,男女本来就有关系! 无论何种认识,我认为都有道理,都对。因为一篇草草数百字的准则,怎么能包括人的全部行为规范?确实如此。 而且,往往在合作之初,一些问题并没有暴露出来,或者某人原来的道德品质还好,过后一旦赚了钱,人变了的情况也有。
  但是,我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在私营合作企业的投资者中防范和杜绝那“权、妒、色、独”四字。这其中不包括职工,专指投资者,也即公司股东。
  下面分别说说这四个字:
  权:

  凡投资者,出钱了,就认为自己有权,本也理所当然,权和钱在投资这个行为上是紧密相连的,关键是在股东权和经营权上难以分清,难以理顺。很多投资者,在股东权理顺之后,又要在经营权上分“红”,例如有三名投资者,在经营权上分别又担任了一个总经理、两个副总经理。这就为将来在经营上的权限分割埋下了重大的隐患。一旦发生分歧,分裂就此开始。再加之权和人是分不开的,有人才有权,于是拉帮结派开始了,企业还可能有什么好?
  妒:

  投资者在投资之初对于投资的终极目的没有一个是模糊的,就是赚钱分钱呗。但是一旦共同参与了经营,由于各方面个人能力的区别,随之而来的就是嫉妒,把赚钱的目的也可抛到脑后,甚至在公司尚未赢利之前就因嫉妒而生是非而解体,这样的例子我也见了听了不少。
  色:

  男人都好色!我在这儿找骂呢。但是男人不好色,何以女子好妆?其实女子好妆也是好色也。关键是投资者不要把好色好到企业里。有这么一个私营合作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好色把一个女工揽到了大腿上,股东副总经理何甘寂寞?也把一个打字员揽到了大腿上,董事长和股东本是好友,否则也不会合作创业,结果两位“偏妃”争风不已,无人敢管,最终企业以失败告终。 另外,尊重女职工也应是企业投资者的根本,人家拿钱干活,谁愿意听你的“咸”话?
  独:

  我们常说有的小孩子太独,一般是指独生子女不知道让人。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小孩子不懂事自可原谅,但在企业的投资者中也不乏其人,当他因种种局限不能一个人创业时,他可能采取种种方法拉别人与他共同创业,一旦创业初有成效就视合作者为针尖麦芒,一时也容不得,早就把创业初期的恩义忘得一干二净,恨不得别人当天就得癌症爱滋。岂不知世上的钱谁也赚不完的道理?都是他的才安逸?!老人言:财黑食恨之人不可交,也应同此理。 所以,你的合作者的道德品质对于你的创业至关重要,如果在上述范畴中不同意约束自己的人不能同他合作一起创业。否则在合作中你将碰到无穷的烦恼,严重者你会损失惨重,甚至人财两失。在此并非危言耸听。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4-16 18:16:10 | 只看该作者

二秘答题桌(2)——如何使用挖来的人才
2001.5.23

 

  副标题:移花接木也需要技术
  回答:新人做经理(网友臭冬瓜先生的帖子)

 

  先生的这个爱称实在是有点…只好大不敬了,呵呵…
  网友臭冬瓜先生昨天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公司从外面挖来了一个业务高手,并安排到公司一个云集了众多好手的、相当重要的部门任经理,但在第一次部门会议上,新来的高手与原有的好手们见解不同,老好手职工们发起了一场倒新来高手的风波。
  问:风波的双方各自应该如何对待对方?如果你是总经理又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答:你提的这件事情里面确实有点问题。问题的实质不在双方应如何对待对方,而是决策人在决定这件事上出现了误差。实质上,这是一个如何使用挖来的人才,或者直接说就是如何引进和使用人才的问题。我原本计划这个题目是要编排在“创业谈”的系列下,现在只好提前说了。
  一个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确实需要不断地补充各种人才,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如何引进人才,如何使用人才,如何对待原有的人才,这就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1.引进人才的方法和利弊。
  一个企业引进人才的方法无非两种:一是招聘有培养前途、有发展潜力、可造就的人才“苗子”,等他进入企业之后,经过给他具体工作的压力和培训学习的机会,并根据他的特点和素质给他选配在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下面锻炼,这个人才“苗子”就有可能成长为一个企业未来的实用的人才。这样引进人才的优点是:对本企业忠诚度高,适合本企业实战,与本企业磨合度强,人际关系融洽。缺点是:培养他需要的时间长,培养成本高。
  二是直接引进即用的人才。企业通过人才招聘、猎头公司推荐、朋友介绍等途径直接引进现成的人才。现成人才的特点是即进即用,引进的过程也可称为移花接木,不用企业的培养过程和培养成本,这些都已经由前一家企业或他个人支付了。这样引进人才的优点是:可以即进即用,培养成本小。缺点是:对本企业的忠诚度低,不一定适合本企业实战,与本企业磨合度弱,人际关系不熟悉,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使用成本高,引进后失败的可能性比较大。

  2.使用挖来的人才需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我要声明一点,尽管我不想贬低“挖”其它企业人才的做法,但我本人不主张“挖”人,我也从来没有“挖”过其它公司的人才,我认为中国的人才遍地都是,关键是你要会发现。我举个小例子大家也不妨笑一笑,我公司有这么一个职工,他已经吝啬到让所有人都“嗤之以鼻”的程度,每天饭后要吃6粒黄豆,说是可以长寿,而且绝对不会让你吃一粒;可想而知他的群众关系和对钱的感情!但是,这个人非常正直和认真,他也绝对不会当你面或不当你面去提出或去偷吃你的一粒黄豆。我发现了他,委任他为公司后勤与材料大总管,你就别想从他那里多领走一张纸!复印后作废的纸他都让你交回来由他装订成册再利用,你说他是否是人才?
  言归正传,我想作为一个企业的总经理挖人的目的是非常清楚的,首先他一定是想把公司办好;第二,他认为公司的某一方面的工作不顺手不得力,急需一位比目前担任这方面工作的人更有能力更有水平来替他分担这方面的工作;第三,他一定认为在公司内部已经找不到这样的一个人;第四,这种可能性不大,就是他想为公司积累人才资源。那么,如你所说,在那个重要的部门“云集了该公司的好手”的情况下,(注意:“云集”就是很多)为什么总经理还要从外挖“高手”来领导这些“好手”呢?确实让我匪夷所思。我想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好手”们还没有发挥出来应有的水平,或者是这位总经理太官僚不知道自己的手下还有这么多“好手”?否则不是舍近求远吗?或曰他干了脱裤子放屁的事?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位老总和原有的“好手”们合作得不愉快又不便炒掉?这些情况你没有提到,我也就不再发挥了。暂且让我们认为这家公司里没有云集那么多“好手”,或者这些“好手”也不太好。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该公司总经理将挖来的高手贸然地任命为重要部门的主管也有考虑不周之处。第一,对挖来的人一般只知道他过去的业绩,但并不了解他的人品,他能够被挖来也可能继续被挖走,高手能来这里一定是满足了他的要求,难道明天就不会再有其它的公司满足他更高的要求?第二,他过去所创造的业绩是需要一定的条件作为基础,你公司是否具备这些他所需要的条件?第三,人生地不熟的高手是否可以顺利地马上开展工作?第四,原部门的职工是否有接受新高手领导的心理准备?第五,原部门职工的能力是否可以有效地配合新高手协同作战?

  3.如果是我当总经理怎么处理这个事件?
  首先,我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我认为一个公司的发展不能吹气球,一个公司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培养和造就可靠的具有忠诚度的方方面面的人才后才可能壮大。依靠一个两个高手解决公司的一个两个问题是可能的,但是靠高手来代替其它职工去发展公司是不可能的。第二,假设我挖来了一个高手,我不会让他立即接管一个原有的重要的部门,我会另外成立一个对等的部门由他负责,分划给他一个区域的权力,等待他做出成绩后再接管全方位的工作。能够让他与原有的部门在工作中展开竞争不是更好的办法吗?俗话说:好骡子好马拉出来遛遛。第三,如果由于我的原因造成了网友臭冬瓜先生所说的后果,我当然先要给双方抹稀泥啦,让高手今后注意团结云集的好手们共同工作,让好手们必须尊重高手的领导,但是这都是废话!还是分成两个部门,让好手们竞争上岗选出一个部门领导,我再协助高手组成一个新的部门承担一个区域或一个方面的工作,人为地创造出一个竞争的环境来。让每一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当然,做为原有的好手们不能有意地做出倒新来高手的行为,这是错误的,那样做会对公司的工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他们有权力向总经理直接反映自己的意见,他们应该永远并坚定地相信,私营企业的总经理永远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在私营企业里,可以提意见但不可以破坏秩序,否则问题激化后可能就要炒人了。同时我也要劝说那些老职工们,对任何事的解决都要有些耐心,出腿才见两脚泥嘛。

  “二秘答题桌”开张啦!欢迎大家向本二秘提出意见、问题和指教。本二秘的这些个废话如能对创业者有所提示是本二秘最大的满足。祝你明天成为亿万身家! 以上。

40
 楼主| 发表于 2010-4-16 18:46:10 | 只看该作者

《创业谈》(51)——私营企业为什么更容易失败?

2003-05-27

 

  前几天写了《私营企业为什么更容易成功?》,仔细的人可以看出题目中“更”字的奥妙,所谓“更”,当然是指对比国营企业而言,私营企业发展的速度快,快到转眼间、快到令人惊奇惊讶、快到让创业者都难以消化、消化不良,消化不良自然也是一种病。其实,这个“快”中已经隐含着风险,也包括着“更”容易失败的因子。
  前文中我提到了“投机”,其实“投机”和“投死”只差半步! 有些朋友急于同时探讨私营企业为什么失败的根由,其实大可不必着急,这也是我计划之中要顾及的,否则我即是偏激到了极点,现在不妨让我们也来说说看,当然这里指的“失败”是已经初步成功之后的失败,如“延生护宝液”,如“百龙矿泉壶”,非指某些创业者花完了投资就关门,那不叫失败,那叫“折腾”。凡事有成必有败,开业之时张灯结彩,关门之时偃旗息鼓。失败是任何人也不想面对的现实。可以说,成功的少,失败的多,私营企业也当不例外,我本人也曾经历过残败。细究私营企业更容易失败的原因,可能有这么几个问题:

  1.固执己见。
  成也自信,败也自信;应该是对自信的最客观评价。
    私营企业家往往因自信而成功,但也往往因继续的自信而失败。同样的一个自信无情地“玩弄”了自信的创业人群。想当初就是因固执己见一往无前而夺取了创业前期的辉煌,但继续的固执己见却得到了与前期相反的结果,为什么?
    笔者曾与失败后的私营老板们探讨过这个问题,得出如下的总结:首先,前期的固执己见并非盲目,并非一意孤行;凡初次选择开办私营企业的创业者,在踏上这条“不归”路之前,都是慎重再慎重地思虑再三,经历过多少不眠之夜?经历过多少否定之否定?经历过多少对亲朋反对者之论战?甚至夫妻反目也并非少见。这时创业者的固执己见是建立在成熟思考基础上的固执,是在假定并驳斥了诸多不利之后的固执,可以说是完美的固执,可靠的固执,也就是让自己站在大地母亲胸膛上的塌实的固执。
    但是,创业者成功之后的固执则完全失去了原始的固执基础。

    2.己奢而他贫
    生活中我主要接触的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国营企业接触得相对较少,和他们难做事只能吃吃喝喝,而其中最多的是私营企业;在与私营企业创业者的交往中,常常感到难以接受和理解的就是某些人的“己奢而他贫”,何谓己奢?就是对己奢侈无度,何谓他贫?当然就是对他人对属下苛刻吝啬无度,这里用无度似有不妥,但有些私营企业的创业者确实达到了“黄世仁”的程度,甚至只超过而无不及。
    对于己奢似可理解,企业是自己千辛万苦创下的,钱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赢得的,自己花费自己的钱当然天经地义,外人本无可厚非,即便奢侈无度也是个人的事。关键是,如果创业者已经“金盆洗手”、“马放南山”,远离经营“苦海”,只做寓公,倒也可自得逸乐,但若仍在企业中与职工共力,则自我的极度奢侈必对企业形成团队起到严重的破坏作用。试想一个极度奢华的老板如何带领仍为衣食而忧的职工群体协力共进?更何况反对下属极端苛刻吝啬者,如此高反差自会涣散人心,人的心理很奇怪,一般人都会向往和钦佩成功者物质的炫耀,但又会同时产生嫉妒和愤怒,美好与险恶的心理同时存在,而于这个企业则要为此而付出代价,有时这种代价是惨痛的。
    有一个江苏的工厂供应我公司设备,他们出差来的职工每人每天出差费(包括食宿)25元,搞得职工住到地下室旅馆,就差睡“大通铺”了,后果是没有人敢出差,但他们的老板来却都是住四星五星酒店,为了能让他们的职工在我这里不必“归心似箭”,能塌实为我公司服务(售后服务),我每天给他们补助100元,而且在我公司免费午餐,无非是多加两双筷子的事,结果他们的职工留下来不愿回去,把我公司的设备维修得“精益求精”,以后也随叫随到,呵呵。试想,如果我不给他们额外的补助,他们岂不是对付我一两天就跑?表面上损害的当然是我,但实质上难道对他们的企业信誉没有损害?果不其然,两年后这家企业虽然没有倒闭,但有技术能力的员工都跑光了。
    大的企业就不说了,说说身边的私营小企业,我经常到住宅区附近的一家美发店理发,去的次数多了自然就碰到几次赶上他们吃饭,令我惊奇的是,他们每次都在吃白米饭加咸菜,连一点油腥一个菜叶也没有,无一次变换品种。当有一次趁他们老板不在,我和他们开玩笑问:你们都想减肥吧?怎么天天吃这个?他们互相看看,一个看来是胆子大点的对我说,老板只给我们吃这个,真抠门!都快把我们谗死了。
    当老板很难,这我是非常理解的,但如果因为自己创业艰辛就对职工苛刻吝啬,这就让自己钻进了一个怪圈,因为职工的离心离德将会使老板们更难,老板们理应记住一点,职工没有必要和你共苦。我不是在这里和大家吹嘘,我从不和职工算小帐,我在某省的一个厂,不管你住得离厂远近,一律免费三餐,每日每人7元,自己选出伙食管理小组自己管,吃得不好尽管骂管理小组别骂我,结果伙食搞得非常好,每天都有水果,早餐常是豆浆鸡蛋。我为什么这么搞?就是让大家早上不迟到,因为公司有规定,上班前10分钟食堂关闭,谁没吃上谁饿着活该,哈哈;另外免得着急下班,因为晚餐在下班后15分钟开饭,结果也没人着急回家,再哈哈;其实一个企业不在乎大家吃饭,企业不景气也不是因为那点饭钱闹的。
    再有一次,我和几个职工要坐火车北上,因为晚上忙了点事结果我们从深圳赶到广州时已经半夜11点多了,当时如果我去找个宾馆住也不是麻烦事,对面就有流花,东方中国也都离得不远,而且都是经常光顾之地非常熟悉;我住宾馆让职工们住车站附近的招待所应该也是理所当然,谁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再说了,谁敢有意见?但我一看,火车站广场上挺凉快,并且还有人租凉席,每张1元,租张凉席睡在站前走廊屋檐下已经用栏杆围起来的水泥地面上也不错啊,于是我建议大家就这么睡,大家欢呼,我们就这样眼望晴空的万点繁星玩了一回“露宿街头”,有人开玩笑喊:咱这比住五星级高级多啦,你们看有多少星啊!早上6点不到我们都被“赶”起来,每个人又花了五毛钱买了盆水洗脸,8点多上车,大家嘻嘻哈哈都说好,我也不想省这个钱,节省的住宿费让大家一路上吃了喝了个淅沥哗啦,有人醉得从韶关一觉睡到北京。
    后来在我发生经营危机的时候,和我曾同住车站广场的几个职工虽有几个月没发工资但一个都没走,当然其他职工也没走。
    记得我到厦门时曾到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故居与墓地瞻仰朝拜,见陈嘉庚先生所穿过的睡衣与皮鞋都并非高级,平日里陈先生的生活更是简朴,我极为感慨。
    我不敢指责创业者在创业成功后的穷奢极欲,如果一个创业者不期望他的职工能与他共苦,但他能与他的职工共苦,且能够与他的职工同甘,这个企业应该是有希望的。反之,嘿嘿。

    3.把偶然当必然
    这个世界上有少数人创业成功了,有多数人失败了,这是个不可改变的数字比例。为什么不是多数人或者全部都成功?可能大家会找出多数人失败的理由,其实平心而论,成功者中也多具备失败者的那些致使其失败的理由,但成功者还是成功了。
    我这里不是在讲宿命论,我只是想说,成功者的成功具备很多偶然的因素,而且必然的因素常常少于偶然的因素,尤其在他们成功地挖掘“第一桶金”的过程中,而必然的因素都是外人在他们成功后帮助他们粉饰和总结出来的。
    但是,很多成功者把这种偶然的因素当成了必然,他们认为偶然的鲜花将永远会为他开放,于是他们就继续按照偶然的思路去求证。
    我有一个朋友,他偶然间发现了一个加工项目,生产大客车上那种开门用的气动推拉杆,他成功了,用几千块钱创造出几百万的成功;如果你问他是怎么成功的?他也说不上来,就是他的一个朋友推荐他去做,而他也就去做了,于是就成功了,就这么简单;于是当别的朋友继续向他推荐开办酒楼的投资项目时,他也去做了,结果酒楼的亏损吃掉了他做汽车配件的全部收益,现在的他什么也没有了,原有的气动推拉杆项目因为技术竞争失败而被先进产品所淘汰,也不得不清盘。
  还有个朋友,他经营海产品生意,就是把沿海的急冻带鱼转运到内地批发,逐步地积累使他成功,使他成为一个大城市的第一海产品批发商,这使他拥有了数千万财富并全家移民到澳洲;于是他开始做大型肉菜市场,想给自己的鱼找到一个专卖的地盘,结果因为居民区住户的不断干扰,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至今那个肉菜市场仍然是居民区里的一条街。
    还有一个朋友更是天上掉馅饼,他原来只做小商品零售,但是有一天,朋友的朋友问他是否可以搞到一块地皮,朋友的朋友所在的政府某局要盖职工宿舍楼急用,如果他可以搞到的话,这个部门就将先付款并委托他来盖,于是他找到了这块地皮,讲好盖完楼之后需要与地皮所有单位分享楼的使用面积,于是他一分钱没花盖了四栋宿舍楼,于是他成了房地产商,于是他又开发其它的房地产项目,于是他建了一栋高层,且是高档框架大单元户型的那种,于是他忘了设计时必须预设足够的车位,于是没车的买不起有车的不买他的住宅,于是至今仍然是座烂尾楼,于是银行倒霉了,他也倒霉了。
    说了这么多失败的例子,可能有人说他们的失败是必然的,可以总结出一本书那么厚的必然的原因;但我想说的是,他们前期的成功确是偶然的,没有任何经验可以总结;而他们的失败正是因为他们把偶然当成了必然。所以我在这乱侃《创业谈》,我就是想告诉大家,别把偶然当必然,偶然之后需要学习必然。

    5.胆大妄为。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有钱自风流;有些道理。私营企业成功的人当然自视“艺高”,也当然“有钱”,于是胆大也风流。 但是,胆大不能妄为,妄为则必受天谴。
    私营企业因很少受到社会各方的制约,这种胆大妄为在有些人越发而不可收;除了欺行霸市之外,违法乱纪则是常有的事。记得西安西大街上有个很早就起步了的鞋商,店名叫“雅萨X”,如以当初发展之气势,统霸西北鞋市当其莫数,但是,成功之后开始吸毒,而后贩毒,而后被逮捕,而后因贩毒超过50克,是个什么结果大家可想而知。
    很多私营企业家在经营中常也能“如履薄冰”、“深思熟虑”,投资的项目常能“如鱼得水”、“心想事成”,但是在其社会存在中,因“艺高”,因“钱多”,而忘乎为人之准则,忘乎所以,除行贿官员之外,欺压百姓,甚至杀人越货,最终以悲惨的结局告终,也实因“艺高”之祸,“钱多”之祸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17 17:20:11编辑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