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深海有鱼 - 

[读书评论] [赠书名单已出]身在职场不可不知的学问--《皇帝公关学》连载

[复制链接] 123
回复
1446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7-22 09:02:57 | 只看该作者
 

皇帝公关学之五   当皇帝忽然降你职时

如果您本来是重点栽培的苗子、业务骨干、未来之星,领导对您赏识器重、信任有加,忽然有那么一天,您被毫无征兆地、恶狠狠地扔在了冷板凳上,而且不给任何解释,您会如何反应?委屈?不服?愤怒?这当然都是应该的,但在发泄这些情绪之前,您得先冷静下来想一想,这究竟是怎么档子事。


评书、戏文里那个足智多谋的徐茂公,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李勣,就曾碰上过这样一次既莫名其妙又倒霉透顶的事。唐太宗晚年,屡立战功的他本已做到副总理级别(同中书门下,三品),却突然被贬为叠州都督,也就是甘肃迭部县人武部部长,这级别降得可不是一级两级。这李接到调令怎么着?人家眼珠一转便琢磨出了滋味,立即卷了个小包袱背了上路,连回家收拾行李都顾不上。没过几天唐太宗病死,继位的唐高宗立马把他调回来,不但官复原职,不久还升了官。


当年吕布向曹操讨官,曹操说养吕布就像养鹰,不能喂太饱,太饱了就不咬人了。他说这话,是为了麻痹、糊弄吕布,不是真心,但道理却并不错:许多皇帝对特有能耐的人都不是那么太放心,尤其如果这有能耐的主儿比自己年轻好多,就更不放心了:不用浪费;用呢,又怕自己死了,以后的小皇帝管不住他。


有些脑筋好使的皇帝就会在自己的晚年故意让这人才吃瘪,这样等自己百年之后,儿子即位再那么往回一提拔,这吃瘪的主儿准得感激小皇帝啊,还不让打哪儿就打哪儿!北齐的开国君主高欢临死前就曾告诉儿子高澄,能平定国内正猖獗肆虐叛乱的人才叫慕容绍宗,自己故意一直不提拔,好让儿子卖这个乖,收买这人的死力。


明白了吧?有时候皇帝无故降您的职并不一定是坏事,说不定锦绣前程正在前面悄悄向您招手呢!皇帝公关学的要诀就是,当升官原因不明时千万别接;当贬官原因不明时千万别躲,让您当县长、乡长,哪怕村长,您都先接着再说。


如果不接后果会怎样?还是听听在李勣下放事件中,唐太宗父子背后是怎么咬的耳朵吧。唐太宗是这样对儿子说的:李勣这个人很厉害,但你跟他没交情,怕弄不动,我现在故意找茬降他的职,如果他服从命令,我死了你提拔他当宰相;倘若他嘟嘟囔囔满嘴牢骚怪话,你立即把他脑袋砍了——看看,多悬!


真被砍了脑袋的不是没有,曾立下赫赫战功的西汉大将周亚夫有一次赴汉景帝的宴,汉景帝故意不给他座位,也没给他拿杯盘筷子。周亚夫当时脸上就挂不住了,开口问皇帝要,等席一散,汉景帝就把脸一沉:这家伙一点委屈都受不了,我活着还凑合管束,我一死,小皇帝还能管得住他吗?杀!


说到这儿您也许要问了:这撤职是福是祸,怎么才能一下子琢磨出究竟来呢?


其实简单得很,第一,能使出这招的皇帝一准是个厉害主儿,而且还得是个久经阅历的老狐狸;第二,这老狐狸眼看快不行了,正急着给接班人安排工作;第三,您自个儿够尺寸、够分量,倘您不过是个普通干部,贬您官的又是刘禅、明正德那样的皇上,保不齐您就是倒霉撞枪口上,就别痴心妄想做什么否极泰来的梦了。


皇帝公关学之六  要学会眼睛里揉沙子

唐太宗是个出了名的好皇帝,很多人都夸他会用人,知道用能人、贤人,不用奸臣、佞臣,还有人会举出他痛斥宇文士及、权万纪的事情来证明。

这宇文士及在入唐以前换过好几个主子,名声臭得很,又特喜欢拍马屁。有一回唐太宗随口夸一棵树长得好,宇文士及一见,忙不迭过来围着树夸了几个钟头。唐太宗勃然大怒:魏征叫我远离佞臣,我不知道佞臣是谁,今儿一见,甭问啊,就是你这马屁精了。您说这骂得解气不解气?那权万纪则是个喜欢打小报告的主儿,没事儿就张家长李家短地传小道消息,陷害看不顺眼的大臣,结果也是被唐太宗痛骂一顿,从关键岗位上调走了。您说这做得地道不地道?

且慢高兴,看掌故可不能只看半拉,这二位后来怎么着了?马屁精宇文士及不但没丢乌纱帽,反倒还升了好几级,最后在公爵位子上寿终正寝;耳报神权万纪成了唐太宗的御用特务,经常被派去监视分封外地的王爷,后来因为告密走风被齐王宰了,但还是让唐太宗封了个“烈士”。您看,敢情这奸臣、佞臣什么的,骂归骂,用还是会用的,这二位的命,比好多忠臣、诚臣可幸运得多呢!

要知道,皇帝的位子特殊,生活环境也跟普通人不一样,琢磨的事儿不同,动的心思不同,甚至精神状态、心理需求都不同。他们有时候就需要身边有那么几个人,旁人看着未必起眼甚至顺眼,却能填补自己一点心里空虚,或者让他们去做些一本正经的王公大臣不肯做、不便做,自己又十分需要或渴望的事。比如权万纪在大臣们眼里固然聒噪得跟老鸹那么可恶,但皇帝用得着啊,那可是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呢!犯了众怒,他也会骂、也会贬,但风头一过,该怎么着还怎么着。至于马屁精宇文士及,还是听他自个儿怎么说的吧:“您在跟大臣们谈论国家大事时经常被他们噎得一愣一愣的,也不好发作,今儿私人场合,咱再不顺着您点儿,您这皇帝做得还有什么劲呢?”瞅瞅,这就是皇帝一心理调节阀啊,能少得了吗?

这种人往往性格扭曲、心胸狭隘、睚眦必报,如果您瞅他别扭,觉得皇上那么明白一人,咋就看不透这小子奸呢?于是又是书面揭发又是口头检举,不依不饶,非要把这些小人给弄下去——您可千万悠着点儿:皇帝不是傻子,留这些人在身边自有留着的道理。您适当敲打敲打,精明的皇帝会顺势做个姿态,一方面给您个面子,另一方面也趁机警告一下那些小人:别太放肆了,你们的命把子,可是攥我手里呢;但您要不依不饶,那就危险了。

首先是皇帝这儿有危险:皇帝是普天下最固执、最好面子、最不讲理的一种生物,您整天跟他絮叨这人不好,那人不能用,碰上不耐烦的主儿,不定什么时候就毛了:打狗还得看主人呢,你是皇帝还我是皇帝?走着瞧!

其次,就算皇帝脑袋好使,装没听见,那些阴魂不散的小人可都记着呢。这些家伙本事不大,可咬人一口,入骨三分,况且他在暗,您在明,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所以呢,要学会眼睛里揉沙子。佞臣要整,小人要批,但千万要把握分寸,不要大事小事都不顾一切扑上去狂拍一气,那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弄不好还会把自己给折腾进去。

22
发表于 2009-7-22 09:04:33 | 只看该作者
每次看到人际关系学、公关学等字眼,都本能的驻足,自认为在这方面是缺乏的,所以很希望能够提高,谁不希望自己出类拔萃,谁不希望游刃有余。厚积薄发,总会有一定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积累,需要学习,如果遇到一个良师,一本好书,真的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希望有机会拜读。
23
发表于 2009-7-22 09:28:15 | 只看该作者

 

本书的看点:用历史的眼光论时代.以时代的眼光论历史.

 

与皇帝或是上司的关系:远了挂心,近了糟心.

 

公关的历史经验总结:有人因公关赢了官袍,也有人因公关输了脑袋。

 

现实中可以借鉴的:成功的人并不见得能力超强,而多在于他有很强的"公关"能力。

 

最后一句:身在职场,迟早是要读的! 哈哈

 

 

24
发表于 2009-7-22 09:46:58 | 只看该作者

帝王心术深不可测

25
发表于 2009-7-22 10:30:24 | 只看该作者

嗯,写得真是精辟

以史为鉴,收益不小啊

LZ,期待下文~~

26
发表于 2009-7-22 11:03:51 | 只看该作者

刚看了点儿,感觉还不错

就是等得有点儿辛苦

LZ,直播吗?

27
发表于 2009-7-22 11:05:02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好的书,慢慢拜读。
28
发表于 2009-7-22 13:13:06 | 只看该作者
      常言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我们能不能退出江湖呢,退出江湖真的有每个故事到结尾时描写的那么简单而轻松吗?我想,不可能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既然坠入凡尘,行走在光天白日之下,每个人就只有藏好自己的宝剑,不断的行走。偶尔遇到酒馆客栈什么的可以停下来歇歇,顺便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然后,还是继续,去闯荡江湖。
29
发表于 2009-7-23 09:44:08 | 只看该作者

lz还没更新呢~~

等啊等~

30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0:07:43 | 只看该作者
 

皇帝公关学之七

真的“胜棋”就麻烦了

南京人都知道莫愁湖畔有座胜棋楼,也知道这座楼是明朝大将徐达靠下围棋从明太祖朱元璋那儿给赢了来的。但父老相传,那盘棋严格说起来徐达其实是输家,因为朱元璋一直占上风,正自个儿美着,猛不丁看见,敢情人徐达棋虽然输了,却把几十个黑子儿在棋盘上摆出“万岁”俩字,一时高兴,就把那么大一座不动产给过户了。

按说朱元璋、徐达都是庄稼汉出身,大概齐是一对臭棋篓子,要是真下,谁赢谁都正常。可如今人家朱元璋是皇帝,这徐达就不能跟在安徽老家那样死缠烂打了,因为如果真的“胜棋”,那麻烦那可就大了去了。

皇帝是普天下对艺术最好奇的人种,因为他有权啊,想好奇点儿什么都有条件。想听音乐,哪怕五音不全也得给他开唱;想附庸风雅,琴棋书画一大帮子人跟着凑趣。可是皇帝也是普天下脾气最坏的“艺术家”,一个伺候不好,跟着凑趣、想沾点儿光的其他艺术粉丝们—不是说那些专门伺候皇帝的乐师、棋士,而是说那些为讨皇帝欢心随之起哄的大臣—就前景黯淡了。

但凡皇帝都特自信,因为干什么都太容易,也听不见不同意见啊。魏文帝曹丕自吹善于使剑,赢过著名武术大师邓展,还郑重其事写在书里,后来的人不明白究竟,还跟着吹。其实想一想就该明白,那邓展打过多少仗,曹丕才杀过几个人?您当人家真打不过您呢?可您是谁啊!

其实赢邓展那会儿曹丕还不是皇帝呢,才是曹操的公子,就已经这样了,真皇帝搞起文体比赛来,又如何会发扬奥林匹克精神,跟您搞公平竞技?

隋炀帝有一次搞诗歌比赛,用“泥”字作韵脚写诗,结果大臣薛道衡一句“空梁落燕泥”被大家啧啧称赞,皇帝自己也自愧不如,但后来竟然怀恨在心,没多久就找个茬把薛道衡杀了,临了还来一句“这会儿你还写得出那句诗吗”。还有个叫王胄的,一句“庭草无人随意绿”又抢了皇帝彩头,结果命运自然也是一样。您想啊,能看出您的诗比他好,那皇帝也不算很含糊,隋炀帝自己就曾自夸“就算大家一起考试,择优录取皇帝,那我也还是第一名”,一个又自信、又小气的领导,您能随便赢棋吗?什么?碰上不识货的也许就没事?人家都不识货了,您抛媚眼给瞎子看吗?

当然,棋不能胜,却也不能输得太快,那您就给看扁了。最好的办法,要么是大战三百回合然后一招惜败。您高,皇上只比您高不多点儿;要么就是学徐达,来个剑走偏锋,大家都赢,谁也没输。

其实话说回来,真碰上个“费厄泼赖”的皇上,也未必就一定是好事了。

战国时秦武王喜欢举重运动,有一天非拉着仨大力士乌获、任鄙、孟说比赛举鼎。乌获、任鄙连连摆手:俺们是轻量级选手,这重量级的俺们不是个儿,大王您也别举了最好。可那孟说却跃跃欲试,结果秦武王出了比赛事故,让鼎把大腿轧断,没多久就咽气了,举重冠军孟说也因此来了个满门抄斩,而乌获不但没事还升了官。

琢磨一下就该明白,大臣跟皇帝都有自个儿的正事,这文体活动就是个副业,您要争强好胜,主业上去争就行了,琴棋书画什么的,您不能来个“重在参与”吗?


皇帝公关学之八

马粪万万卖不得

唐朝大将刘仁轨文武双全,晚年挂了一堆荣誉职务在朝廷养老,日子过得舒心,唐高宗也很尊重他。有一天有个管皇家工厂的官儿(少府监)裴匪舒跟皇帝建议,把御马厩的马粪卖了,可以挣一大笔。皇帝就问刘仁轨,这主意怎么样,刘仁轨不紧不慢地说,这主意倒不坏,可子孙后代提起来,说你们老李家堂堂皇帝,卖马粪挣银子,这人你们丢得起吗?于是乎,这项皇宫商品经济的大胆创举还没推出,就让老刘给咔嚓了。

您以为真是老刘给否了的?也太天真了吧!真正打心里不想卖这马粪的就是唐高宗自己。

皇帝是什么人啊?战国时候的梁惠王不过只有一个省的国土面积,可光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辆大车的明珠就有十颗之多。这唐高宗是唐太宗的儿子,管着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富的国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要银子使唤,写个条儿别人就得巴巴给送来,他肯收那就得算是赏脸,还用得着卖马粪挣钱吗?

这皇宫里搞生产开发那是有传统的,像手绢衣领之类的小手工业不用提,清朝时候,皇宫里从造枪炮的兵工厂,到造钟表、眼镜、发条玩具的车间,应有尽有,要说这些都是好东西啊。康熙时候皇宫里就能造开花炮、燧发枪,雍正时候能造各种式样的眼镜、望远镜,钟表技术更是一绝,这些在当时的中国甚至世界都算得领先,按理说不但能卖钱,还能救急。可人家皇帝宁可拿燧发枪打鸟玩,在圆明园的亭台楼阁犄角旮旯摆上几十上百副眼镜、望远镜解闷,就是不让形成产业链。

归根结底一句话:皇帝不差钱,差的是面子。您如果有什么能让皇帝长脸的主意就只管往上递,哪怕是馊的也只有好处。隋文帝的大臣杨素曾经负责修皇家别墅,结果超标了,弄得隋文帝大发雷霆:国家三令五申不让修楼堂馆所,你身为领导咋就是不听呢?给我回家反省!这杨素提心吊胆回到家,把事儿跟老婆一说,老婆倒乐了:那不是在办公场合嘛,您别急,一会儿就没事了。果不其然,当天晚上皇帝跟皇后亲自下帖子请杨素吃饭:你老杨惦记着给咱老两口造个安度晚年的安乐窝,这是心里头有朕啊!要是反过来就麻烦了。梁武帝时有个大臣叫贺琛的,提了几条诸如国宴少上几道菜、皇宫少修几座房子之类的合理化建议,结果把皇帝噎得差点下不来台。其实梁武帝这人挺节俭的,一顶帽子能戴两年,但节俭不节俭得他说了才算,你瞎出什么主意?

说到这儿您该明白了吧:其实老刘高明就高明在,他把皇上想说但又不便说的话给大大方方说出来了。这样给别人瞅着,人家皇上可本来是想节约创收,自负盈亏的,但老刘这些大臣们不依啊,这不是省不省几个钱的问题,这可是关系到咱大唐国家形象的大是大非问题——得,朕咬咬牙,马粪不卖就不卖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