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阿懒 - 

[读书评论] [原创]炮轰张德芬之《遇见未知的自己 》

[复制链接] 112
回复
3353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08: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学医的,喜欢用解剖式思维来对事物做辩证性分析,我也尝试用我的思维方式来解读一下《遇到未知的自己》。

我对读这本书的个人观点在我的“从《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交流活动想到的”一文中已经提到了一些了,要把它里面的故事当做小说来看待、要对它里面介绍的方法选择性吸收、对里面所讲的理论要有批判精神,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单就这本书而言,我的评价不高。读了一遍以后没有引起我的多少思考,我一直觉得真正的好书是能够引起读者认同与深思,并影响到他的价值观和行动的。就像《道德经》,虽然文字语言晦涩难懂,但是里面蕴含的辩证法等哲学思想不断地引发我的思考、启迪我的心灵。跟阿懒不同,我对故做高深这种表达方式的书不会从内心去排除和反感,但是有个条件就是不存在太强的强奸读者意志的成分,可以给我充分判断和选择的自由。这本书多少都在给我一种“信我者得永生、不信我者永世不得超生”的感觉,这也是我无法去深读的原因之一。

如果要对一本书的做评价,我习惯把其中的“道”、“法”、“术”与人的“灵”、“骨”、“肉”做对比。人体解剖是先去肉在除骨最后显露内脏的顺序。不妨按着同样的顺序解剖一下这本书,第一步:抽掉书里面的神秘故事和夸张的文字修饰,看看他的方法体系;第二步:抽除里面介绍的方法,判断一下里面的灵魂是啥样子的。

首先从“肉”来说:我觉得里面的故事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本身就是一个类似“某某人掉落悬崖得了灵丹妙药然后功力大进成为武林高手”的故事,太艺术化、太神秘了;

其次再看一下里面的方法:瑜伽、禅坐、静走。。。好像也很普通

最后再分析一下里面的“道”,不好意思我对心灵学没啥研究,这个理论我无法做出旁征博引的论证它的对错。好像一本书写出来里面的道理也不应该是让读者去证明的,起码只用一个小说故事来证明它是对的是说服不了我的。如果这本书中在提出自己理论观点后引用了充分的客观数据支持或者其他科学理论支持,我可能会做进一步研究。而比较遗憾的是这本书没有,所以我无法对它的理论进行足够的判断而且里面的一些说法让我觉得太玄了,而我又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对于自己把握不了、驾驭不了的东西一向敬而远之。

 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是有收获的,因为序言里面有两句话引起了我的一些共鸣和思考,但主体内容对我没有太强的吸引力。

----人生旅途看起来繁杂纷沓,置身其中才知道那是独来独往的终身体验--沿途的浮光掠影,何尝不是为了成就我们或丰饶或贫瘠的内在?

----无论因身处力争上游而汲汲营营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面临其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唯有抱持观照内心、并惜福感恩的心态,一切的真相才会自动还原水落石出

 

最后站在我自己的角度浅评一下这本书,希望其他家人交流:

可取之处:

1、上面的两句话写的不错;

2、里面介绍的一些能够让自己进入思考的方法可以选择性吸收。

不认同的几点:

1、道理太玄,又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

2、写法是强迫式的,口头上宣扬的是平和美好,但是骨子里不断地放烟雾弹强奸读者的意志,把自己的一套理论用或引诱、或强迫的方式来表达。看似温柔,实则笑里藏刀、口腹蜜剑,一直都是在用鼓吹的话语表达“信我者得永生、不信我者不得永世不得超生”。这种写法让我不舒服。。。

3、如果这本书的写法是:1、我的理论是这样的。。。。;2、如何实现呢?。。。。;3、这个理论现在虽然在某些方面还不成熟或者未经证实但是在以下故事中得到了部分证实。。。。你愿不愿意试试呢?我还可以在保持一定怀疑的基础上去进一步研究。

 我一直觉得伟大的理论应该是一种“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境界。鼓吹对它来说掉价,他伟大的一部分就在于他会给予人们自由选择的权利,它对自己有着强大的自信,有适度的展现但不会去过分的鼓吹修饰包装。

对于任何一本书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尽信书则只会变成书的奴隶,对任何知识都要批判性继承,对任何方法都要选择性吸收。我本人比较理性保守,对于理解不了或者驾驭不了的东西宁可暂时放置,你呢?

还没写完就接到了领导的电话,部门里又要做大手术了,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 12:46:18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09-7-1 20: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是一本心灵修炼小说,貌似现在灵修比较热,我没有研究过,但不妨妄自揣测一下,说的不一定对、也不一定有理。说错了欢迎拍砖。

灵修就是研究自己心灵的吧?查了一下baidu百科,对于心灵的解释中有这么一段儿“人类的心灵是一个,一个生命场,这样的一个场有一个能量聚集的中心,那一个中心在我们的腹部。它是随着作为个体的生命的诞生而诞生的。”姑且不管它在哪里,是个什么东西,反正即使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内心也差不多吧?起码脱不了太大关系。

还是说化解内心冲突吧,说灵修我自己觉得有些瘆的慌。。。化解内心冲突是人人要干的事儿,不管你是不是懂心理学知识、心灵学知识、哲学知识或者佛家知识。社会人群一般我们都按高、中、低三个阶层来划分,中间多两头少。不同阶层的人主要的内心冲突是不同的,对精神领域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贫民窟里的底层贫民的内心冲突更贴近与现实温饱问题,中间的不一而论是最杂的,名流社会里的内心冲突相信更多的是一种叫空虚或者高手也寂寞的排遣玩意。总之我一直觉得再玄再神秘的内心世界也摆脱不了身体、脱离不了社会现实。

正如少天讲的,作者真的是“灵修”者吗?亦或只是有了一定名利基础之上的排遣?亦或另有其他名利之图?本来没有往这块儿联想,因为怕错怪了人,不过看到少天讲到的亲身经历、布典兄弟“在张德芬博客里看到的她经常推荐一些讲师和课程,几天的课程动辙六七千甚至上万,链接的博客也多是有明显的赢利性质的灵修引导等”,以及pacino兄弟“张德芬原来是美国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MBA),25岁的时候就开高级跑车了,然后才是40岁左右的灵修与感悟。她成长、工作的环境使得她的行动、思维中已经融进了很多商业、经营的智慧。我不免对作者的动机产生怀疑。。。

我相信真正做学问、做研究的人还是有的,灵修领域也不例外,但是不得不说真正意义上的灵者、隐者、道者、学者。。。应该是大隐于市的状态,在名利中而又远离名利、足够超脱的。绝大部分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如果做不到而称之为导师、XX家的,恐怕都要打个折扣了。

我自己属于中间阶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的内心冲突很现实也很理想,我很认同taomugeda兄弟在我的《从《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交流活动想到的》一文中的回帖“道是相通的,但是能不能打通各种道之间的间隔就需要看各自的理解能力了,不局限于各类理论,取自己所需要的,看自己所乐意看的,听自己喜欢听的,比如我也喜欢听一些佛教音乐,看一些佛家的经书,取其心静与心境,去其轮回与宿命。各安所在,自得其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关键是不要被套进去变成某种学说或者理论的俘虏,从而忘记了自己的真正目的和追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 20:21:10编辑过]
板凳
发表于 2009-7-1 20: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猪葛在2009-7-1 19:58:52的发言:

没看过《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但也出来搅合搅合吧:

(本人是书看杂的人,唯心的、唯物的、唯钱的、唯权的,甚至不知所唯的等等)

其实简单的事情,觉得那本书的作者好像似乎给弄复杂了。

了解自己的内心其实蛮简单:

“父母是您的镜子,孩子是您的影子。您不过是镜子里的影子,也是透过影子看到的镜子。”

摆脱内心苦闷其实也蛮简单:

“一定忘记过去,不能憧憬未来,实实在在过好当下,用有限的精力做自己该做好的事儿。”

有时间读过此书再做详细的评论吧。

 

兄弟是大智慧啊,想的够透彻,正所谓大道至简。本来有很简单的方法何必非要选择复杂的呢?本来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非要说成一套一套的呢?关键是为什么还有这么追随者呢?能想得通真正的道理、并且能够做到化繁就简真的是很了不起的境界,很不容易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 20:44:58编辑过]
4
发表于 2009-7-1 20: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ililiao在2009-7-1 11:44:02的发言:

其实,我精读了<遇见未知的自己>也精读了<少有人走路>我对少有人走的路写了读书笔记,只是摘抄与随想.也没有完整写完...对于我来说,看似我对这个话题有发言权..只是,我目前也正在思考与实践..还不能进行剖析...再过一段时间吧..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我很欣赏楼主的质疑精神!

经得起推敲与质疑的书是本好书...

很是期待,希望不会太遥远 呵呵。

5
发表于 2009-7-1 20: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56528024在2009-6-30 23:37:20的发言:
QUOTE:

看来我和楼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理解思维啊,呵呵,我倒是看不太懂《少有人走的路》。可能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是个心理医生,他自己也说了他治疗的难点就是很多病人并没有向他坦诚相告,他的病人在隐瞒他自己知道或者不知道的一些情况,有很多是他自己给患者看病时候的一些心得体会。不是很适用于我的生活。所以觉得收获不大。 

而《遇见未知的自己》是启迪你自己处理自己所遇到的事情,启发你找到思考事情的曙光,照亮解决问题的钥匙,遇到的事情不同照亮不同的钥匙。只有自己知道这把钥匙。也只有自己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也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才可能对症下药。别人可能给你建议,但最终自己才是执行者。要充分了解自己很有必要。


 

《少有人走的路》我还没看,不过我前段时间看了一遍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同样也是讲处理内心矛盾的问题。弗兰克尔从集中营的经历来阐述,但是他的表达方式我很欣赏。他没有过多的宣扬自己在里面遭受了如何如何非人的待遇,反而是讲自己在里面收到了很多不同的优待,选用也都是比较平淡化的语气,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阐述和分析。同时对于自己的观点也只是平淡的表达出来,让读者自由的选择接受还是反对。我觉得不说别的,这书单看写技巧和方式境界就很高,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 20:41:28编辑过]
6
发表于 2009-7-3 20: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空空快车在2009-7-3 20:46:33的发言:

心灵方面,建议大家不要去研究很深的心理学,这是个误区,——走向的是无穷无尽的大海。会迷失自己,我想这是个时代误区,我们做的最多就是了解自己,了解别人,知道自己的性格长处就好了。
胡乱说说,希望高手指教。

赞同这个观点,人生的广度要够,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角度,在一个认准的方向上深度发掘,而不是遇到啥都做深入研究。不是准备要做心理学家的话心理学知识了解一些,够用就OK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3 22:24:23编辑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