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佛学交流] [原创]有感于释迦牟尼诞生日

[复制链接] 9
回复
150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5-2 15:1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诞生日,我独自一人来到寺庙,与其他信徒不同,我并没有急着烧香拜佛,而是从外到里的转了好几圈,也不知在寻找着什么。

今天这里的人很多,寺里有免费的斋饭,信徒们虔诚的排队受领斋饭,吃了这顿饭似乎能让他们感到自己与佛同在,另外还有一些佛教活动,信徒们都有秩的站成排,有的排是人们拿着呈水的容器打水,然后将水拍打在头顶再将装水的瓶放入包中带走;有的排是水中莲花上站着一尊小佛,排到的人用呈水的瓢跃到佛像顶端将水浇灌在佛身上。我不懂些,也不想去问。

我只是感受着心里的安宁,我不知道今天为什么要来这里,来了却也不知要做些什么。去门厅处请一注香,向四方拜拜,无求无愿的只是拜拜。

“静”除了静,什么都不存在。这静有时会让人恐惧,会让我感到自己的“空”。让我看不到自己的追求。我总是没有目的的活着,没有理想没有追求,“舒服”,我常说我想要舒服的生活。可舒服又做何理解。

我越过所有偏殿直入正殿,这是我第二次站在佛祖前。我还是什么都看不到,看不到那些信徒所说的笑与动。也许,因为我不是信徒。我站在这里,只是静静的凝视,不知所措。

走上前端,心里想着,难道人们心中的愿都在佛祖的手中。求了,于是应验。于是,佛便成为人们心中无所不能的神。想着,如果我也虔诚的求佛,心有善念天必从之。是不是也会如愿。我默黙的自言自语,我对佛说,对于自己,无所求,无所愿,我的路自己走,但请佛祖保佑我的父母,让他们不再争斗,让他们能和睦相处幸福的渡过晚年,让他们远离苦难与疾病的困扰。让我能爱他们到今生的终局。

我想,今天会是我最后一次来求佛,最后一次置身于这里。

迷时师渡,悟时自渡。人生靠得是自己。除了自己没人能拯救我们的灵魂。我似乎走到了盲区,很久以来,没了方向。我似乎误入了迷途,很久以来,看不清自己。

 

 

你何时开始信佛?她问我。何时,时至当日,我也不曾说过信佛。我不懂信佛是什么概念?佛又在哪里?如果佛在心里,那我更应该信自己。

不知从何时开始,自己成为一个时常漫步独行的人。穿过繁华的中街,看着过往于前眼的情景。心依然像湖水般平静。向着家的方向前行,路旁有三人影,一家三口,衣着整齐,女人将头埋入手臂中,男子抱着二岁大的男孩低头无语,看不到祈求的目光,身前摆着一张纸。写着爷爷病逝急于归家,无奈途中丢失证件与钱,请好心人帮助。我走过,回头,再走回来,看了许久,翻着身上的零钱。再走过,想就此别过,但还是回来,我来回踱步,最终还是来到他们身边,看着手中的零钱,不忍放下离开,于是问道,你们需要什么帮助,男人说,二百多元的路费,我打包,抽出100元钱递过,男人抬头看我,目光有些羞涩,小声说,请留下你的地址,我好把钱还给你,我摇头要离开,身边的一些青年看到,也扔过几元零钱,他还是看我,我只说不用,最终我将电话留给他,我没带笔,他也说没有,我只口述了一遍,他说记住了。我转身离开。织热日光照在身上,感觉暖暖的。

离开那里,心又在哪里?200多元的路费为什么我没有全部给出?我是否被骗,我有在想。被骗了又如何,又是否能接到道谢电话还是从此沉入海底?

这重要吗?被骗了对于我来说,只是损失了100元身外之物,重要的是我收获一分爱心。被骗了对于他们来说,只从我这多了100元钱,但却遗丢了一颗纯真的心。我想,他们是真的需要帮助。无论被骗与否,我都快乐着。

常听一些信佛的人讲,信佛是为了去西天极乐世界,做人做够了。厌世。

做人不好吗?我扪心自问。没什么不好的,做人有七情六欲,人生丰富多彩。

做神很好吗?很好!与世无争,心如扯水。

可是,人都跑去做神了,哪神还会与事无争吗?从人转为神就能与世无争了吗?就能抛开一切私欲,无欲无救了吗?

我也曾厌世,讨厌世人的无知愚昧,讨厌世人的心怀叵测,讨厌世人的尔虞我诈,讨厌世人的虚伪与欺骗,讨厌世人的……。可是除了这些,世间还有更多的美值得我们留恋,值得我们欣赏。

而更多的时候,我更讨厌自己,讨厌自己的两面性,讨厌自己处于矛盾之中,讨厌自己会否定自己。讨厌自己看得太清,于是,智也不是,愚也不是,聪明也不是。

就像人生,终究是一个圈,无法逃脱,无论你再神通广大也如此,愚者斗不过普通人,普通人斗不过聪明人,聪明人斗不过智慧的人,智慧的人又奈何不了愚者。何为真正的强者,其实都是强者,又都不是强者。我常说,我向往简单的生活,喜欢简单,单纯的喜欢,单纯的爱,单纯的友好。别人说,那不存在。于是,我又伤感。可是依然喜欢简单着,复杂着。喜欢着自己,喜欢着人生。

静的时候,就像现在,认为,只要心灵平静,在哪里生活都会快乐。勿须出国。一转眼,一瞬间,又告戒自己,不能辜负今世的尘缘,一定要精彩的活。所以,一定出国,寻找自己的梦,一种向往的生活方式。一种真实的简单,一种田园般的闲适生活。

所以,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 15:34:53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09-5-2 15:34:43 | 只看该作者

佛文化有其博大精深的一面,例如“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在灵山塔下修”、“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人人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的大智慧思想。飞猫年少时有一段比较玄奇的经历,为此苦苦思索几年找寻答案,翻遍自己能够看到的所有书籍,最后只在佛教修心的法则中找到类似的解释。

 

但佛文化缺乏积极入世的一面,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应该加以抛弃的糟粕。也许是后学之辈们把释迦牟尼的精华思想歪曲了;也许这与释迦牟尼自己放弃了王位,放弃了权势、财富这些世俗的最能影响、造福大众的东东,专心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之道有关,专心于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中的立言有关。毕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梦想的、喜欢的、习惯的生活方式,有的人适合当领导,有的人适合当老师,有的人只能当员工,有的人适合做商人……

 

相对而言,飞猫更喜欢道教文化,黄老之术、周易之术,例如《黄石公三略》、《易经》。一个人生于世,活于世,就应该用于世,福于世。创造体现出自己的最大价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 16:50:12编辑过]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18:46:46 | 只看该作者

冷静下来,无疑是一种骗术,一个急于归家送葬的人,会将时间浪费在路边乞讨,在这个信息时代里,还会有人被钱困于道边吗?手里攥着的钱足以打无数个长途电话向亲人求助,代购机票和车票已经不是件很难的事情。

只是,人在面对问题时多数时候都不能够冷静的思考,于是就变成愚钝而无知的美。那短而无救的美,才令人怀恋。想想自己的心境:在中街回来的路上,看到一家三口困于路边求助,于是给了100元钱。回过头来思考,也许是骗局。只是从他们身边走过,又回来,怎么也无法再前行,给了钱,心安的离开。想来即便是骗局,也不让人心烦  呵呵

这世间人们所做的每件事,无论是善念还是恶念都是一念之间,或是利已或是利人,结果固然重要,但念起念灭才是根源。

我不会追究自己的过失,却担心那骗人之人,要怎么样才能拯救他们的灵魂。如果善不能将之感化,那人们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我不能称自己为信佛之人,确切的说,我不知该如何信?该信些什么?但却不否认它的存在,就像飞猫年少时有一段比较玄奇的经历一样,我也有着不可言语的经历,然后苦苦的寻找着答案,不得其解,佛文化里有答案,但那需要自己去悟,于是对于我或很多人来说,答案又是无。

释迦牟尼的精华在于他创建了佛教,至于他如果创建,如果悟道,那个过程属于他自己,人们无法与之分享,就像我们从外面无论如何也看不到里面的东西一样,我们看到的只是表像的形式,看到他放弃了王位,放弃了权势、财富这些世俗的最能影响、造福大众的东东,却看不到他内心深处最向往的东东与追求,那些他自认为最高贵的追求足以超过世间的一切珍宝,那是他的价值取向,也是世人无法感知与认同的,因为我们终究是凡夫俗子,终脱不了“俗”字,否则,我们就不是现在的我们了。

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过任一一本佛书,没有真正感受过“佛法”。我更认同,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讲,明确修行的目标就是明心,佛在心里,求人不如求已。天助自助者就是这个理。

佛家讲,因果,讲修来世。道家讲现世、今生。之前,我也更喜欢“道”胜于佛。

只是近期,心里时常空空的,好象即无道也无佛,于是也没了自我  呵呵

4
发表于 2009-5-2 19:03:24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入世是俗气的话,那佛不入世的态度,则是懦夫了,更可悲可叹了。当然,这不是否定释迦牟尼喜欢立言之大善,而是批判现在一些佛教徒逃避现实的言行。佛是什么?就是每个人心中所憧憬的远大梦想、美好目标……。例如西方清教徒的精神文化:拼命的赚钱,拼命的省钱,拼命的捐钱。

修心的总的法则,虽然一样,而具体的下手方法却各有不同:

有的是直指人心,顿悟入道,或借一句话头,发起疑情,专精参究,逼得无路可走,无理可究,到山穷水尽,忽然妄念脱落,亲见本性,这叫禅宗;

有的执持一句佛号,心心不异,念念不忘,久久能所两忘, 证入一心不乱,这叫净土宗;

有的严净毗尼,精持禁戒,举止语默,合乎规律,自然妄心不生,事理圆融,这叫律宗;

有的精研法相,深探妄源,有相皆妄,转识成智,这叫唯识宗。

此外,或诵经礼拜,或弘法利生,法门极多,难以尽述。不过法门虽多,目的是一,譬如医道虽多,愈病则一。病愈药废,法门也就无所用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 19:05:37编辑过]
5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19:40:52 | 只看该作者

看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简单的说“佛”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他不是万能的,也不能赐我们以解脱,只能教导我们,我们还是要凭自己的努力才得解脱。他就是自己已经觉悟了,进一步帮助其他人也能够觉悟,这种自觉和觉他的工作已同时达到圆满境地的人。

所以是超凡脱俗的人,但起点还是凡夫俗子。他的精神不在于捐赠,而在于帮他人觉悟。

只是如今的信徒把他当做脱离世俗的工具,而又大势宣扬乐善布施以求解脱。他们只求于形追于意,忘了精髓的东东。

修心,不是修形,不一定非要效仿古佛的苦修,而是要悟出生活的真谛。一个真正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才大智之人,才是修心的终止。

与其这样,又何苦在意形式。

 

6
发表于 2009-5-2 20:03:08 | 只看该作者

修心,不是修形,不一定非要效仿古佛的苦修,而是要悟出生活的真谛。

说得对。但修心之道是永远没有终止的,先贤释迦牟尼所谓的得道,只是当时万千众生所不能达到的思想精神之高度而矣,而非代表后人不能超越之、不能普及之。古人说得好:“茫茫天地,不知所止;日月循环,周而复始。一阴一阳,无始无终;终者自终,始者自始。”、“为道不能屡迁者亡”。

 

中国古代“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辩证的、矛盾统一的“善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的双向行为模式:一边是永不言满、天天进步的进取之道;一边是勇于承认自己错误、不足、不能的知止之道(如股票市场的止损之道),正如中华文明智慧之书《易经》所云:“一阴一阳谓之道”。

 

飞猫的“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则亡”一文,请奕彤mm点评一二,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17894-1.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 21:48:43编辑过]
7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22:11:1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感受到了GG的才气,MM一定拜读GG大作.

点评不敢当,学习是一定要的

8
发表于 2009-5-9 23:41:31 | 只看该作者

佛学并非出世之学,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千百年来,学佛的人有好学生,也不乏坏学生,当然,不乏统治者的利益原因,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到现在,把好端端的一个智慧之学弄得一塌糊涂,于是乎,便出了现在的怪现状。释迦摩尼曾开示,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释迦佛距今两千五百多年,现在已是末法时期,出现若干有违戒律的事也不足为怪。

何谓信佛?一心求佛保佑,不是信佛,那是迷信。佛给你指了一条道路,怎么走下去、想不想走因人而异,但应有最起码的治学的精神,对一件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不要人云亦云。

三藏典籍,浩如烟海。历代大德开示,言之凿凿。

聊举几例,佛说入胎经中,对胎儿在母体每周的发育情况都有确实的讲述,并被现代医学技术的观察下,证明是正确的。

佛观一碗水,八万四千虫,当时的水自然取自井水,现在我们知道,井水含诸多微生物,这里八万四千是形容词,并不是确切的数量。

三千大千世界,正被科学逐渐的证明。

 

 

 

9
发表于 2009-5-11 00:32:44 | 只看该作者

最近一次机缘巧合去了少林寺和龙门石窟,当时看的是繁体版的《道德经》,其实,佛、道乃至《黄帝内经》和《易经》,谈的都有类似之处。佛是什么,非礼拜,非求安,非求财。佛是智慧,这种智慧从何而来,从悟,正所谓“悟道”一样。佛是一个“人”加个“弗”,就是获得智慧的不二法门是否定原来的自我。这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是一个道理。然,后世之人按自身的观念将佛家道家给排出高低的位置来,可谓差矣。中国的文化,汉字中就蕴含着无量智慧,汉字源于“文祖”。中国有三经:《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此三经都与阴阳密不可分。道德经谈及的宇宙运行规律有8条,阴阳根本律、五行生克律、涌动螺旋律、中成极反律、自动调谐律、质量互变律、天人合一律、因果律。这些规律交互影响着整个世界。

10
发表于 2009-10-9 17:06:45 | 只看该作者
无欲则刚!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