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学者黄炎培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单位、一个人,其兴起总是艰难,但衰亡却很迅速。”
就在2004年底至2006年初,严介和的太平洋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两年里,作为媒体人的我们碰巧先后加入了太平洋集团和苏商集团,见证并参加策划了许多媒体活动。我们来到企业最初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更好地打造和传播太平洋的品牌和文化。
世界管理大师德鲁克,每当他做自我评价的时候,都会把自己当成新闻人,他始终站在企业局外,以社会心理学家来看企业。我们尽管受邀加盟太平洋,但我们始终没变的是新闻人,是观察家、守望者。
质疑、认同、再质疑,许多媒体人对严介和的认识经历着这样的过程,如果谈到媒体对企业成功和失败有着重要影响的企业案例,那么严介和与他的“太平洋”应该算是极为典型的一个。我们加入太平洋的时间都不算很长,出于职业人的本分,离开公司以后仍然保持着对太平洋的关注,甚至在企业后期的危机公关方面也做了大量努力。
风波过后的严介和渐渐淡出了媒体的视线。经历了媒体的大风大浪,严介和心态已发生了很大变化。2007年春节期间,许多采访过严介和的媒体记者收到了他的这样一条短信:“新年好!衷心感激过去一年您对太平洋建设的信任与关爱。‘和谐’是新人文、新经济、新政治背景下的主旋律。随着猪年的到来,我们本该学习‘人怕出名猪怕壮’的谦逊态度;学习‘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无畏精神;学习‘猪八戒倒打一耙’的工作方法;学习‘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诚实品质;学习‘猪八戒背媳妇’的生活作风;学习‘猪鼻孔插葱—— 装象’的艺术追求;学习‘猪狗不如’的善败胸怀。成功者最终的竞争不就是心胸的竞争吗?为了社会的和谐,我们在赏识中成长,在谴责中成熟,我们懂得没有成熟的成长本身就是危机,稻子熟了也就低头了。我们必须永远地理解社会,还要永远地理解社会对我们的不理解!没有妥协哪来的和谐。最终从应有尽有走向应无尽无,足矣!新的一年一切都是新的。财富不是永远的朋友,朋友本是永远的财富。您的朋友:严介和。”
在严介和的故事背后,有许许多多值得媒体人回味的东西,比如为什么严介和会迅速成名?为什么严介和喜欢直面媒体?为什么严氏文化能够在做市场谈项目时屡屡制胜?为什么太平洋在遭受种种质疑后没有快速倒掉?为什么严介和的演讲会如此打动人?为什么严介和在企业系列危机被曝光后会有那么多媒体同情他?严介和现象能为我们的企业家、媒体乃至政府带来什么样的启示?这些确实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时点上,重新复述审视那段并不遥远的历史,试图完成媒体对严介和并不完整的拼图,解读上面提到的诸多问题。
其实太平洋危机被全面曝光的时候,很多人希望我们写书,我们却一直迟迟没有动笔。因为我们不想简单地凑热闹,更不应“落井下石”,而是希望通过冷静思考、观察,提出对读者(包括对太平洋、对严介和)有独特价值的东西,因而这需要时间去积淀,需要超越关注太平洋本身去总结。
财富排行榜上的人物每年都有起有落,如今严介和与太平洋也已辉煌不再。但我们认为,2005年前后的严介和与太平洋绝对是中国商业史上一个不能忘却的“经典”,更是一场难得一见的“企业与媒体关系”的精彩大戏。
本书试图通过两条线来表现不同视角的严介和,一条是太平洋的内部文化宣传资料及众多媒体报道资料中严介和对公众表现出的一面;另一条是在公开言论和事件背后,我们以局内人的了解给出的注解和分析。在本书中引用的公开资料仅作为分析和了解整个事件的背景资料。我们并不是揭黑,也不能很权威地说我们一定很了解严介和及其太平洋,也不是要说出太平洋和严介和的全面,只是旨在通过当时严介和与媒体的PK故事,为企业人、媒体人带来一份思考和一点教益。
郭明全 王雪靖
2009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