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从几年前,我们也试着去推动工厂的改善与提升.但是其结果却总是让人失望; 记得在01年,面对两个我们的主力工厂,一个在中山,另一个在江门; 中山的工厂有差不多六七百人,每个月就只有差不多五六十个柜的产能,刚过了年,旺季就来了,那一年的业务很好,从以前的二三十个柜,一下上升到四五十个,有一个月居然有六十个.由于订单的增加比较突然,加上我们公司的人员也不足,也没有想到一下子会这样,由于产品的特点,相应的价位,以及我们公司的实力,在短期内再找第二家或者第三家供应商,是来不及了,也是不现实的,当时我们在大陆地区也只有三个人,一个在深圳,一个在东莞,而我就在中山和江门.我们开了一个简单的小会,传达了一下老板的精神,货是要出的,但是质量也不能差. 要求简单但不容易.三个人的会也开了差不多一天,也制定了一个计划,一个工作的安排计划了.现在想起来,当时考虑问题的确不成熟,有很多的不足,但正是这种无知也无畏,触使我们做了下去. [em05] 三月初,我们的老板(鬼佬),一个深圳的同事(领导)和我去工厂,和工厂及工厂的代理商开了会,留下我和代理商的一个人去具体处理这个季节的货. 由于之前是在台湾厂做的,对管理有一点经验,单从人数上来讲,我认为产能还是有空间的,多的不敢讲,上升个20%~30%,我当时认为是完全可行的. 不过和工厂的主要管理人员讨论过,才发现自己的计划与工厂的实际相差太大了,工厂的厂长是和老板一起出来打江山的,车间的负责人一般都是老板的亲戚朋友,拉长则是从外面招进来的,每条拉的人员都是拉长带来的或招来的,(这一点与一般的工厂有很大的不同,但以后在其他工厂又发现了很多类似的.)厂长对生产的相关部门的控制较弱,有一点三百诸侯,各行其政的味道.届于此,当时对厂长有点不屑,感觉到他一无是处. [em12](现在想来,人家的心态还是值我们学习的,一个环境就决定的他的管理方式.) 到了生产线,特别是装配线一看,真的你很难想象到我当时的那种惊讶!居然有打赤膊,穿拖鞋!! 晚上,和其中的几个拉长一起吃了一个饭,对他们的状况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经过了解,摆在面前的是两个瓶颈,一个是胚件的压铸,另一个是喷粉!还有一个大问题,工人对操作的标准与要求不清楚. |